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2023-06-15 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好好地写一份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德育提升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1

  认真学习了学校领导的讲座之后,我对什么是德育实践活动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德育实践活动课的开设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德育实践活动并不神秘,德育实践活动课也没那么难上。关键是认识问题,定位问题,认识对了,定位准了,很多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德育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德育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的一种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德育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领域延伸。

  如果只是组织大量的活动而没有有效的管理与引导,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低效的,所以要进行统筹规划。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德育实践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注重对社会、家长的宣传工作。利用有关媒体、家长学校、家长会,广泛宣传德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特殊性,引导社会和家长了解德育实践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学习,反而会因为活动增强学生的探究创新意识,学会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而有益于学科课程的学习,从而重视这门课程,配合学校开好这门课程。

  设置德育实践活动的意图主要是要加强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锻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过程中,要从以教师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学为中心,特别是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更应该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之间的关系。

  德育实践活动中的任何一个内容和阶段,教师都应该鼓励并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亲身体验,积极实践。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教师一味地强调学生自主而忽视了自己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开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让学生自主选择不是放任不管。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全程跟踪指导。

  另外,德育实践活动虽是相对独立的,有自己独特的价值,但是和其他所有课程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渗透,难以割裂的。

  德育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片广阔的沃土,等待着广大教育工作者去开垦。我愿在理论专家和先行者的带领下,加入这支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劳动大军,共同挖掘,共同探索。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2

  一名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做人

  的道理,学会做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一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扔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因此我们教师要强化自身修养,以文明的言行,高尚的品格去影响学生,时时、事事、处处为学生以身立教,以德育人,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深入学生生活,了解学生,亲近学生,及时发现出现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及时引导,教师要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教育学生。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有人引导他,当他偏离道德准则时及时把他拉回来,引导他走入正轨。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做一个细心人,深入学生生活中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积极开展个别谈话与反映他们心声的集体活动,用“因材施教”的方针,重视做好转化工作,变简单灌输为启发诱导,变消极约束、看管为积极自我激励、自我管束增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效果。例如,我班有几位同学的时间观念较差,纪律散漫,我就及时找他们来谈话,在谈话的过程中我特别注意自己的引导方式方法,以免引起他们的逆反心理,不是直截了当的指出他们的不是,而是给他们讲一些关于时间观念、纪律的故事,给他们讲珍惜时间、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而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改正过来。通过个别谈话,这几位同学都很快转变了过来,再也不迟到,再也不捣蛋,对待人也文明礼貌了。因此,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只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充分了解学生,坚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的教育原则,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

  密切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家庭是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广泛、深远而持久的;争取家长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学生。作为科任老师也要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外的表现,介绍学生在校内的表现,介绍学校教育的计划和对学生的要求,向他们宣传教育的意义以及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交流教育经验,共同探索教育学生的措施、方法,提高思想教育的可实施性。在取得家长的联系,向家长反映学生

  情况时,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首先要尊重家长,抱着和家长共同研究、探索的态度,其次是向家长反映的是真实情况,而不是告状,所以语气要委婉,方法得当,既反映缺点又反映优点,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起到促进的作用。例如:我们班有一位女同学心直口快,自尊心特强,经不起批评,却有调皮爱捣蛋,上课时大声说话不懂的尊重他人。经过多次谈话教育仍未转变,我及时向家长反映,分析该生的情况,共同探索教育方法争取家长的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这位同学有了很大的转变。家访工作不仅要讲究方法与技巧,还应持之以恒,全面铺开。教育是长期的,持久的,因此,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应是长期的,持久的,家访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家访应该长期持久进行,随时进行。另外,家访也应全面铺开,不管好学生还是思想道德水平不高的学生都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家访,但要分轻重,哪些学生是重点家访对象,哪些只是点到为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总之,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要多管齐下,与时俱

  进,因材施教,不断提高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道德标准的合格人才。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3

  上周三,有幸参加的省中潘勤工作室的活动,听了两节各具特色的班会课,一节是初中的钱亚峰老师班上的“建设良好班集体——我能行”,一节是高中的张震老师班上的“铸我军魂——高一军训动员”,虽然只有短短的两节课时间,但是带给我的却是太多太多。作为一名新班主任,对于如何上班会课,如何开展班会活动还是一知半解,这次的活动就给了我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让我真正看到了如何将德育工作融合到一节班会课中,让学生参与体验,并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有所得。我将自己的体会总结一下,可以分成以下几点:

  首先是德育工作的进行要切实符合学生的需要。两位老师的选题可以说是恰到好处,新初一的学生,刚刚组建一个新的班级,那么如何让学生有一种意识,要为自己的班级做一些事情使得班级能够变得更加优秀,这次的班会课就及时地给学生指明了方向,可以说对老师接下来的工作的开展也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而张震老师的军训动员,更可以说是应时应景,恰逢新高一军训前夕,一次好的军训动员可以让学生心理上也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军训过程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体验和感悟,可以说是将军训的作用最大化,也是十分适时的一次活动。通过这两位老师的选题,我体会到了在进行学生的德育教育时,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育,既能在学生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又能真正起到德育工作的效果。

  其次,德育工作的开展还是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在教学上我们常常会要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教学,我想在德育工作上也应该是如此。两位老师的班会课都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钱老师的班会课就是由学生自己主持,自己提出问题,学生自己发表看法进行讨论得出结论,教师在其中只是给予了相应的引导,而这些引导又是及时而有效的,帮助学生进一步将问题深入化透彻化,更能引起他们的思考。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加上老师的深化引导,整个班会的主题对学生而言产生的心灵震撼也就更大了。而张老师的课也是如此,虽然是由老师主持,但是班会的后半节课可以说完全是学生自己展示的舞台,经过前半节课老师播放视频、图片等等的引导,后半节课学生在说自己的体会的时候就会发现实际上德育工作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学生们都有了正确的认识,再在表达和听取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同学的.看法,这样的德育可以说是来自学生又回归学生。

  最后,我觉得两位老师的课还让我看到了德育教育中资源的利用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无论是学生自己已经创造的或者是取得的成绩,还是来自社会的、影视的、家庭的、学长们的例子,都在班会课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对于他们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生活中也要做一个有心人,抓住身边的有效资源,并利用到德育工作中,促进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这次的活动对于我这样的新班主任来说也可以说是应需而来,给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学习的机会,希望今后能有机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让我的班主任工作越来越成熟。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4

  同样是谈能力提升与德育的关系,这是本人四年中写出的第三个版本,也是最终完成版。的主题仍然没有变化,但是每一次的思想,都有着更深层次的沉淀。

  对于德育,我们应该追求什么?第一版我的答案是“文化+身体”,第二版我的答案是“道德”,最后一版,我希望谈谈“观念”。

  一、德育不能离开个人发展的土壤

  德育离不开我们生活的社会之现实。同一行为,在某些时期天经地义,而在另一时期却离经叛道,比如古人父母亡故必会回乡丁忧三载,今人守孝至出殡已然完成任务。因此,德育决不能抛开我们所处的时代空谈。

  下面就简单谈下我们生活的时代。我们作为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身边有两条主线。第一,是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爆炸。信息爆炸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极多的维度,如互联网、微博这样的新媒体,也或者是各种交通工具。科技进步增加的高维度空间带来的好处,主要是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种种需求。而另一方面,信息爆炸带来的高维度空间也给人们带来了困扰,高维度的空间里,由于高维空间更大,人们更容易被分的更开,变得更加无助,变得更加不相信友情,进而导致人际关系更加冷漠。

  基于这两点模糊的判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首先在我们生活的时代里,获得别人的帮助,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应该对别人感恩;相反,被别人苛责、刁难,则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必要对此大动肝火,保持一颗平常心即可,这是我做人的一条准则,在此基础上,与人为善,哪怕只是在细节上这样做,对于其他人同样这么认为的人而言,都是一种莫大的温暖。其次,关于做事,务求亲历亲为,切忌盲目相信其他人,哪怕其他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利害关系,甚至是在全力帮助自己,都不可以盲目相信,因为别人好心也会办错事,任何事情都必须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才会有成功的希望。第三,仍然是处事,要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如果说我们的生活在高考之前只有分数一个维度,在大学中是分数为主、辅以科研工作这样的少数几个维度的话,进入社会后,我们将会被信息爆炸的气浪卷着,飘向不同的方向,进入不同的维度,其中会有几次决定方向的机会,也许抓住了会改变一生,也许错过后抱憾终身。

  以上几条,是我在第二版完稿后的一年里,陆续悟出的为人处世之准则。基于这几条,才有了我这一年多以来观念上的诸多改变。

  二、观念的改变与本人的发展

  大一时,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良乡的空气。经常一个人自习到十点多,从北校区的综教回宿舍,呼吸着带着一丝凉意的空气。良乡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它的`空气,每次呼吸都会感到一阵寒意,体会着一个人的孤独。良乡时期的我,一直都是孤独的,一个人自习,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去市里玩,没有合群的必要。那时候的想法也非常简单,非常单纯,我也从来没有像那时候一样关注过自己的学习,或者说,分数。

  我常常想当时为什么没有继续那样单纯的走下去,但是大一暑假时的实验室经历改变了我。我惊讶地发现,一直以来,我都错误的理解了生物这门学科。我惊讶地发现,生命科学的科研,每天都在和大量做不完的“琐碎问题”纠缠,并且面对着无数的失败可能,以及失败后的无从下手。相比而言,两小时写写画画的考试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个“发现”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对课堂学习的兴趣逐渐减少,在大二大三的阶段,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英语、物理、计算机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同时也尝试着去实验室学习。这个决定也直接影响了我的个人发展。大二时作为一个生物专业的学生拿了物理竞赛的一等奖,托福考了90分,大三时开始进实验室做实验,学了“化工网络虚拟实验”“生物信息学实验”这样的计算机相关课程。这些杂七杂八的经历帮助我在大三暑期顺利被北京大学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BIOPIC)录取直博,虽然我成绩并不突出,同时也没有特别突出的奖项,无疑对我帮助最大的是我大一时的“发现”改变了我的观念。

  三、困惑

  我的德育论文最奇怪的地方在于,第一版里我没有发现德育存在什么问题,完全是一根筋的想法,到了第二版则发现似乎有很多问题没回答,于是就糊弄说到“三论”时就能回答。然后到了“三论”时,却发现需要解决的问题反而更多了。

  最大的困惑是,我发现再也找不回以前的自己了。这一点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但之前自己的很多行为准则,都开始被新的观念牵着走,而我新观念的核心,则比以前浅薄的多。以往被各种高调、教条建立的道德观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十分简单、短时的观点——“有没有用?”。在“二论”那篇中,这种观点已经开始影响了我的生活,从那时的文字来看,我当时还算是“自我感觉良好”。而现在,我已经开始感觉到这种观点的不良后果了。

  生活,需要有明确的目标,但是如果总是被一些短期的目标牵着走,反而会偏离最后的方向。这一点随着生活的多元化、多维化,变得愈加明显,不断袭来的短期的收益,常常会把我们从追求的真正的快乐的道路上一步步带走,把我们的个性一步步消磨,于是浑然不觉中,我们也就从“自然人”变成了“社会人”。

  回顾本山大叔二十多年来的小品,这种感觉也愈发强烈。本山大叔的小品,一直被认为反映了百姓们内心的声音,早期作品类似“领导来了,村里鸡也不听喝了,猪也不让摸了,狗也上山坡了,池子里的王八也吓休克了,都怕轮到自己上桌了”这样辛辣的讽刺再也没有出现过,刘老根第一部中尚有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胡作非为的“胡科长”,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都逐步被看上去更好笑却没有意义的包袱取代了。类似的,第四代导演,张艺谋、陈凯歌的创作都止步于九十年代初,此后再也没有超越过自己之前的作品……艺术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缩影,站在“成功”的角度而言,赵、张、陈三人现在无疑比九十年代更加成功,但无疑他们最好的作品诞生于那个时代。至于他们喜欢的是现在的自己还是之前的自己,个中滋味,也许只有他们自己能品尝出来。

  对我自己而言,这种感觉同样存在。去研究生单位实习时,常常希望自己能安静的坐下来,钻进一个问题里,看很多书,然后一步一步自己解决这个问题。但无奈工作完成和自我提升确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完成工作是不一定完全凭借自己的能力的。脱离了工作的自我提升有用吗?又被带到了“有没有用”的问题上。

  有时真的希望自己不要想这种明明无解的问题,给自己徒增烦恼。而实际上,一切荣誉与烦恼,最终都会成为过去。暂时成功的结果可能是爬得越高摔得越惨,短期失败的结果同样也可能是为成功积累了充分的势能。一切烦恼的,其实都来自自己的预期与实际情况的差别,因此其实这种情况下的解决方案也无非两条,要么拼命的去接近自己的理想,要么就放低自己的理想。

  四、智慧

  最后想谈的一点,是关于智慧的,做人的智慧。

  随着大学生活即将落下帷幕,自己也算是积累了一些生活经历、社会经验,同时通过阅读优秀的书籍,也为我开启了一扇智慧的大门。

  同样是书中一句话,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看,总会有不一样的体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在初中时期看,多半是结合其他人的生活体验,而现在则或多或少的看见了自己的影子,以往认为极为关键的东西,现在看来似乎没有什么实质影响,比如高考“中奖”来了北京理工大学生命学院,当初如果去了其他学校,也许会有不同的体验,但成长路线总归会差别不大。相反,以往认为无所谓的东西,反而会左右个人的发展,比如我受高中学到的皮毛的影响,就认为自己以后必须弄生物,于是就这么一路走了下来。又比如我们班的同学们,特别是阿曼、董之威、李雷这几位和我一起走下去的室友。没有人上大学前会转码考虑室友问题,因为这确实是完全看运气,而我则凭借着比进入北京理工大学还要好的运气遇见了你们。阿曼的母语不是汉语,却在他矫正发音时顺便把我多年难改的错误发音也给矫正了,不仅如此,阿曼在谈论事情时的直率,发现自己不对就批评自己,发现别人不对时同样批评别人,让很多事情一下子变得非常简单。在自己遇到困难时,董之威举重若轻的几句话总能抓住要害,同时李雷出的主意肯定是最省事的。

  继续回来谈智慧。固然有我们通过规划、努力做到的东西,但同时也有许多偶然事件,并且这些偶然事件带来的收益未必低于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同时偶然也是摧毁我们梦想的一大元凶,这就回到了第二版论文说的“命”的问题了。当时我说,面对天命我们毫无办法。而当我们的生活逐步走进高维度空间时,我们要有理由相信,充分利用我们的可以到达的维度,很多困难,都可以解决,可以绕过去,这些技巧,是为小聪明。而想清楚以后我们需要做什么,则需要真正的智慧。我们时常生活在一种矛盾中,比如“我追求快乐”,“上研究生没意思”,“还是要考研,不然没出路”。事实上,以上三条放在目前的社会现实中,对一般人而言,哪条都是真理,而打破这一矛盾,关键就是打破观念。比如可以“不追求快乐”,进而“追求全人类的幸福甘愿牺牲”,那“读研没意思”就没意思了。或者是认为“上研究生有意思、很快乐”,抑或是“考研干嘛出路多的是”。这三条哪一条都和客观实际有所差别,但这种错误的认识最终却可以带来快乐,所谓大智慧,就是不去计较某一细节的得失,将错就错,理清楚最基本的逻辑关系,然后顺利的走下去。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5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形式,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德育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多年来,本人在抓班级工作实践中,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德育建设,强化班级管理,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具体作法如下:

  一、关心和了解学生,密切师生感情

  没有对学生的了解,就没有教育。作为班主任,必须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为此,要求班主任平时多和学生谈心,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经常采取布置学生写周记,假期间向班主任写信等方法,五年级的学生要求他们谈自己的学习,生活及思想情况,写出自己的心理话,以及对班级工作的看法,也可以对班级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或批评意见,还可以向班主任倾诉自己的苦恼、希望、欢乐等,从而大大加强师生间相互沟通与理解,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我应尽可能地多和学生打成一片,学生的课外活动、公益劳动、卫生打扫、参观访问等活动,班主任都应努力去参加,以便随时掌握学生思想情况,兴趣爱好,个性特长、随时掌握他们在思索什么、议论什么、追求什么等。他们把爱的需要迁移到班主任老师身上。他们极希望教师也能像母亲一样关心和爱护他们,所以他们极看重教师对他们的态度,甚至对教师的一些细微的表情都很敏感。如果教师把爱融入自己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具体事件中,化作一股股暖流,送到学生的心坎上,他们就会信赖老师,就会自然打开接受教育的闸门,主动、愉快地接受教育,由于加强了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学生有心理话能向班主任倾吐,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培养集体观念,增强凝聚力

  集体是有着共同的目标,经过严格的'组织而形成的统一群体。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形成集体凝聚力,所以班主任除了组织他们学习外,还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是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争创优秀班级的竞赛活动,开展比、学、赶、帮、超等活动,努力培养“勤劳、守纪、团结、创新”的良好班风。班主任组织好学生参加校内各项竞赛活动,鼓励他们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争光添彩。

  (2)是根据培养目标,组织学生开展好主题班会、少先队活动及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如召开争做“文明守纪的三好学生”等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开展“一帮一,对对红”的活动及学习比赛等活动,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3)是注意学生的情感变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环境和个人的心理状态。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有的学生自尊心较强,希望别人能把自己当大人来看待受到别人的尊重,我就十分谨慎地把握好分寸,有抑有启、以启作洁;有的学生有好胜心,但这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太差,道德认识水平低下,就引导学生发展道德认识,锻炼他们的毅力,创造条件,让他们表现自己取得好的效果;有的学生有上进心的愿望,但是意志薄弱,我教小学毕业班中有两名因学习不好,怕考不上大学的心理矛盾,因此,掌握他们的心理,因势利导,给他们及时教育和帮助,鼓励他们同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点燃起来他们求知的欲望,他们经过努力终于考入大学。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形成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良好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三、改革班干部制度,培养自制能力

  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的主体,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要求班主任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班集体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长和活动交往的位置和对象,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向心力。为此,班主任改变传统做法,改革班级干部制度,培养学生自治能力、参与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譬如:我在班内实行班干轮任制,每一个月就评选一次班级干部。先给他们讲清班干部应当具备的条件,班干部是班级的骨干,是班主任的助手,要发挥小干部的核心作用,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然后,他们都争着要求当选。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为班级服务的机会,又便于在工作实践中考察了解,发现管理人才。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班委会,使之成为团结全班同学的核心。五年级下半年又实行了“小班主任”制度,即每周一轮,让学生轮流当值周班主任。实践证明:实行班干轮任制和“小班主任”轮换制,为学生创造一个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良好条件,教师教给他们开展工作的方法,组织他们研究,制定活动计划,然后放手让他们工作。学生既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管理能力。这种做法受到师生们的欢迎。

  四、校内外严爱结合,扎实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其实抓好班会,解决学生思想、行动上出现的问题,上课积极发言,课下及时完成作业,认真做值日等是我们师生在班会上常探讨的话题。同学们之间展开讨论,各抒己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安全教育。我们班同学宋磊爬高,不小心摔坏了胳膊,给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班会上我没有严格指责他,而是让他好好想想,谈谈真心话,宽容和谅解也是教育。那带来浓浓的爱意的豁达,一定会让学生动情的。何美玉是个聪明的孩子,早已知错,一番实实在在的话语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有意义的安全教育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学生有错误和过失时,只要我们善于做个有心人,把自己当作春风,化作春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帮助他们改过,相信“坏”的学生也会因老师的真诚而变好的。

  所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受到各方面的制约的。因此,必须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进行全方位教育。在校内,我这个班主任与科任教师保持经常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汇集班级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沟通并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一起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发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在校外,我和学生家长加强联系,定期向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宣传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经验,要求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

  由于我坚持把德育建设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所以促进了班级管理,形成了尊师、守纪、团结、创新的良好班风,学生的素质切实得到了全面发展,基本功也更扎实。我班学生表现突出,成绩显著。在今后的班级管理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6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又已结束,而在这一学期里我又一次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琐碎,特别是德育工作,让我感触颇深。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的心理结构也随之发展、变化。高年级学生自尊心的外在表现更加强烈,同时影响着他们心理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五年级的班主任,我在庆幸高段学生班务方面可以帮我分担一些的同时,也在承受他们时不时出现的有关心理上以及行为上的问题所带来的烦恼。

  五年级的孩子正处于似懂非懂的阶段,但他们却又觉得自己什么都懂,他们渴望被理解、被重视,而他们却又觉得老师和家长们却又不够理解,不够重视他们,因此他们就想出各种方式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甚至去挑衅老师的威严。

  我班有一位男生,很聪明,学习成绩也很好,在我接这个班之前一直是这个班级的班长,后来经过新学期的重新投票,他没被当选班长,而成了一个副班长。我当了这个班级的班主任之后,我发现他并没有一个前任班长该有的风范,他爱恶作剧,爱欺负女孩子,有时还爱和任课老师顶嘴。终于有一天,他和一位任课老师吵起来了,原因是他认为老师冤枉他没写作业,最后事情在我和家长的调节和疏导下,他去向那位老师道歉了。但事情并未结束,接着他接二连三的在其他任课老师的课上捣乱,使任课老师怨声连连。此时,我奇怪了,纳闷了,以前的一个一班之长,难道会是这样的吗?我想得找个机会和他谈谈。

  终于有一天,其他同学都上信息技术课了,教室里就只剩他一人,我想这正是一个谈话的好机会(因为据我了解,他是非常好面子的一个孩子,他认为被老师叫办公室是非常丢脸的)。于是,我不动声色的从他身边坐下,问:“怎么没去上信息技术课?”他警觉的说:“我有点不舒服,所以向老师请假了。”“哦。”我表示知道了。接着我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用非常真诚的语气说道:“小k,其实老师很早就想和你好好谈谈了,我相信这段时间你心里肯定非常不好受,你不是一个会故意和老师作对的孩子,否则,以前的老师绝对不会选你当班长,你说,是吗?”也许是我的一席话打动了他,又或许他真的需要找个人来倾诉倾诉,于是他向我说明了最近为什么爱和老师作对,为什么爱欺负同学的原因,原来这一切都是为了填空心中的那份失落,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班长,而突然同学们却不再选他了,他觉得不能接受,所以他要引起大家的注意。于是,我告诉他要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很容易,但关键是起的`作用到底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呢,如果是反面的话,大家只能会离你越来越远,因此,要想重新树立你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那就要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你自己的能力。经过这次的谈话,小k果然改变了很多。而作为班主任的我,经过了这件事后,也使我明白了许多。

  的确,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你对学生不了解,那你该如何开展学生的德育工作,学生又能如何信任你呢?对于心理正在逐渐发展的少年儿童,如果为师者不能多一点理解,多一些关怀、宽容,他们的心理又怎么能健康地成长。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7

  一、增强德育教学的艺术性

  课堂教学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劳动,德育教学更是一种极具艺术性的高雅活动。由此,教师不仅需要按照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安排教学工作,还要以对待艺术的“精益求精”的精神来对待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工作,力求以最佳的教学状态完成中职德育课的教学工作。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着教师重视德育理论教学,习惯于知识的灌输,而且教师本人把德育教育看得过于严肃,在教导学生时也是保持古板、单调的方式,难免不被学生喜欢。面对这一现状的最佳解决方式就是从教师入手,一方面注意完善中职德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把德育教学当作艺术,不断地用渊博的理论知识去充实教学内容;用巧妙的教学技巧去完善教学方式;用最能震撼心灵的方式去正践教学工作。另一方面,则是德育教师首先感受到德育以及德育教学所包含的艺术特性。首先,教师自身要能真正地理解中职德育课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其次,教师需要理解哪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理念最适合应用到对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中。

  二、调动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

  对一门学科而言,学生缺乏积极性是非常致命的弱点,德育教育从本身特质上看比其他学科缺少趣味性和吸引力,再加上德育教师习惯性地采用教条式教育方式,更容易让学生对德育课失去兴趣,从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情况比较严重的学生甚至会对德育课产生抵触、厌恶的不良情绪。教师想要解决这些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

  1.注意德育教学的多样化

  教师将德育教材上的内容进行分解细化,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更多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元素和教学方式。如将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之中,重视德育案例分析和实践教育。上课时先以案例观察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以案例中的真实情感和思维角度让学生“动之以情”,并且引起学生思想和感情上的共鸣。随后,教师对案例进行详细分析,融入德育理论和德育常识,以这种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对学生晓之以理,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2.提高学生在德育教学课堂上的地位

  新课改后中职德育教育中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程度有了显著提升,但仍未达到以学生为主、双向互动的标准。目前中职德育课上学生仍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所以还要继续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育的主体。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学习和主动解决问题。

  3.提高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

  在中职教学中,学生对自己重视的学科学习积极性更高,然而作为以技能性专业为主的职业学校,中职学校对德育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对专业课和技能课的重视程度。学校和教师这种对德育课相对轻视的态度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让学生不再重视德育课,也对学习这门课程失去了积极性。针对这种态度问题,需要从两个层次来解决问题,第一层次是从轻视态度产生的根源出发,转变学校和教师对待德育课的态度,并且还要让学生看到教师们重视德育课的态度。第二层次是从学生方面,通过直截了当的课堂教学和潜移默化的思想渗透让学生重视自身品德修养,并了解到德育课的重要性。

  三、增强德育教师的个人素质

  增强德育教师的个人素质是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措施,也是现代中职德育课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项措施。中职学校的德育课教学研究的基础较薄弱,德育教师本身既缺乏教学指导,还缺少德育教学经验,在探索和实施符合中职学生的德育教学方式方面阻力很大。这样的问题目前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调整:一方面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如让教师参加相关培训,经常性观摩和学习比较优秀的德育教学示范;能多方面收集德育教学相关资料,并对资料内容了然于心;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会设计教案、分析教学类型、选择教学方法等。另一方面,需要提升教师的品德素养。即教师本身要明理,言语行为符合道德标准,同时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对德育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有深刻体会,能主动承担中职德育课的教学职责和教学任务。

  四、加大信息化教学力度

  信息化教学是我国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之一,在其他科目的课堂教学中,信息化技术和各项信息资源已充分应用。但在中职德育课教学方面,信息化教学力量还较薄弱,存在着信息化教学基础条件差、德育教学与信息化技术互不干涉或两者有机结合不完整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三点出发:

  (1)完善中职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先让中职学生有条件接受信息化德育教学。

  (2)对德育课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方面的系统培训,或让教师去其他学校或学科旁听学习,借鉴经验。

  (3)加大德育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力度,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总结经验,摸索出最合适的信息化德育教学办法。同时也能让学生习惯信息化德育教学,缩短磨合期,增强师生之间的默契程度。当前中职学校正处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中职学校教育要求中对德育教育的考核标准更高。作为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的核心力量,中职学校德育教师有必要时刻谨记以上措施,不断完善自身素质以及提高德育教学水平。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8

  “博学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上师范学院时经常接触到的一句话。如今我也成为了别人的老师,加入到了教育这一行业领域中来。

  时光荏苒,不经意就从指缝中溜走。数数日子,我参加工作已经三个月了,尝尽了其中的各种滋味。通过这几次的学习,对于像我这样的新老师是十分及时的,意义十分重大,而我也受益良多。下面我就谈谈这几次德育学习的心得体会。

  “以德治校,以德育人”是教育中的重中之重,是不容忽视的。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比较明显,大多数人认为:德育工作是无关紧要的,只要同学们的学习好、成绩好、取得高分,就是最好的学习成果。其实不然,学习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如何做人,而德育正体现了做人方面。成绩只是学习的一方面,只有培养出良好品德的同学们,我们得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新课程标准下的教育不仅要重智育,还要重德育,只有这样教育才算完整,人类才算完美。

  这次德育培训给我印象最深就是关心和爱同学们。教育要关注每一个同学们的发展,要重视同学们的德育教育。经过一个月的教同学们活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德育内容对同学们的全面发展相当重要。教书是一门艺术,尤其是语文学科,我们更应该以爱同学们为基础,爱护同学们的自尊心,培养同学们的'自豪感;以表扬为主、少批评,先肯定、再纠正。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我们不仅要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更重要的是以爱动其心。首先,我们先要从的生活小事中关心同学们。教育其实是点点滴滴的积累过程,我们要注重细节才能全面地观察和了解同学们,从而对症下药。这就是所谓的“因材施教”。其实,教师什么都不用多想,对同学们奉献爱心就足够了,对同学们的关心哪怕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许他都会铭记于心。其次,教师要给同学们多一点的包容和耐心。人有“三六九”等,学业也有“一四七”分,不管是学习好的还是坏的,教师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有偏袒之心。对学习好的同学们,教师应给予更多的期望,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使自己更优秀;对学习差的同学们,教师应给予更多的鼓励,不仅要对他们有信心还要使同学们自己建立起自信。无论差生还是犯错误的同学们,教师都应该要给同学们足够的包容和耐心。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心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接受每一位同学们,用一颗博爱的心去爱护每一位同学们。

  德育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应该注重德育的培养,脚踏实地地把它做实做细。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酸甜苦辣渗透其中。让我们用自己心教育每一位同学们,用自己爱感化每一位同学们。

  “人的心灵,就像一朵小花一样,它不知不觉地吸收太阳的光,它永远需要太阳,需要太阳光辉。”未成年人需要爱,同学们需要爱,同时他们也需要爱与教育。一个同学们被教师认定是“差生”,这对他们心灵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有的将影响他们一生。因此,歧视对同学们成长是不幸的。而在目前教育下,这样被另眼相看的同学们还很多,他们的心灵很早就感知社会的残酷,感受自身价值的被忽视,当他们进入社会后,怎会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思考其源头,是无爱教育导致了他们对社会无爱。多一份爱,就可能为社会多造就一个有用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懂得爱,要去关爱同学们,要教育同学们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有爱。

  在学校中应开展爱心教育。学校的活动主体无非是教师和同学们,这样爱心教育就应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倡导教爱;

  二、培养友爱;

  三、教同学们自爱。

  师爱,则要关怀同学们的生命与健康;关心同学们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同学们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平等的观念,即人格平等,要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更成熟的心愿,要尊重同学们。教育者的尊严是同学们给的,是同学们对我们的肯定、折服和依恋。没有平等,没有尊重,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爱。尤其要把爱更多地关注于基础差的同学们,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用爱去感召他们。“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需要同学们“信其道”,则要思考我们在教学中付出了多少爱心和耐心?是否爱发怒,一个容易动怒的班主任和教师不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因此,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学校关爱教育第二是培养友爱。引导同学们学会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培养同学们团结友爱的品质和相互合作精神,提高他们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友爱,就必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培养同学们对集体的情感,对集体每个人的情感;还要教会同学们关心集体中的“弱势群体”。如集体中学习基础差的同学们,身体差的同学们,行为习惯不好的同学们,性格孤僻的同学们等等。班级可以组织一些必要地主题班会和志愿服务活动,如“一帮一”活动等,使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懂得爱、体会爱、学会爱,使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受到关爱的同学们,也可感恩,会尽力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

  学校爱心教育第三方面是教会同学们自爱。自爱包括自尊、自强、自律、自护四个方面的内涵:自尊即自身人格尊严的维护,自强即对实现自身价值的不断追求,自律即对社会规范的认同和遵守,自护即对自身生命价值的理解和珍惜。

  自爱是被爱的基础,是进一步去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基础。一个对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去爱社会、爱祖国?教会同学们自爱,首先让同学们珍爱生命与健康,教会同学们自爱,还要帮助他们努力掌握知识、锻炼能力、改进方法、培养毅力等,为他们将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个懂得爱自己、爱他人、爱教师、爱学校的人,更懂得去爱祖国、爱社会、爱人类。

  因此,实施爱心教育,建设和谐得师生关系,建设和谐的同学关系,构建同学们发展得和谐德育环境,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并努力做好的工作。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9

  也许有人认为,和其他人相比,我的演讲不太严肃,并且实质性的内容并不多。特别是我的“昨天”那个部分有避重就轻的嫌疑。这其中有我自身的考虑,阅读过《老人与海》之后,我被老人的品格所折服。老人从来不向他人讲述自己的过去,同时,当大家收获很多而自己一无所获时,老人也不为所动。同时,老人也忌讳讨论自己接下来的计划,“梦想一旦说出来,就不会实现。”然而谈论自己德育提升,相比于谈论自己过去和将来实在是沉重了不少。因此我决定在展示时说说理想,深层次的想法,还是写在这篇论文里面吧。

  一、德育答辩

  我在德育答辩中一个的困惑是我做的演讲和所有人都不一样。德育是什么,我有我自己的理解,这里做些解释。

  首先,回忆过去时,很多同学的线索是时间或者自己这两年做的事情。我演讲时,并没有用事件作为线索,而是用了三个自我评价。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角度而言,这三个评价恰恰对应了我的本我(ID,普通青年)、自我(Eg,文艺青年)与超我(Supereg,二13青年)。并且我找的例子确实生动,并没有泛泛而谈。

  其次,展望将来时,我提出“命”也没有跑题,因为“命”简单说就是客观因素。虽然周院长说“共产党员不信命”,但那个“命”是封建迷信,并且显然共产党员决策时还是会考虑客观因素的,换句话说,就是“实事求是”。目前我确实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演讲中也说了,就是“英语不好想出国”,如果把这些精力投入其他方面能力提升将会远远快于投入英语上。但我终究还是想获得全面提升,实现自己的理想,就不得不去做这件我不擅长的事情。

  二、德育再理解

  我的另一大困惑是德育答辩中真正讨论道德的人并不多,而仅有的几个却着实感人肺腑,比如我们班团支书的。我觉得这说明两个问题,就是首先,德育是在讨论道德问题,因此直入主题的人恰能切入要害。其次,德育并不仅仅体现在道德上,或者说道德在我们汇报的日常学习中无处不在,否则这一次得到老师、院领导高度评价的答辩就是一次跑题的答辩。

  作为一个人的最基本元素,道德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德育中介绍自己做了什么令自己骄傲或者懊恼的事情,因为我们很难承认一个不思进取的人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这并非将成功与道德划等号,只是说对成功的渴望是一种道德。我们谈论自己的朋友,因为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就像复旦登山队的队员,在救援人员失去生命后却在盘算着“注意危机公关,登山队就是你的了”,尽管有人辩解他们非常优秀参加了很多公益活动很有爱心,但仍然无法阻止人们的谴责、声讨。我们谈论自己的未来打算,因为一个不关注自己的人无法获得他人的信任。

  道德来自于反思。我的答辩中,有一本书我没有提到,因为我只读了一半,然后在杨凌——就是我中秋去的地方,交给了我未来的另一半,让她读。那本书叫《公正》,就是目前网上最火公开课ustice的演讲稿。书中关于灾后重建、舍己为人等辩题的辩论,简单命题的背后,公共道德对抗经济利益的影子却无处不在。我深刻的感觉到,我们的国家、社会缺乏这种声音。我们并非没有反思,只是这种反思由于失去了冷静与理性而毫无意义。从我个人而言,这两年做了太多错事,无论是狂妄、懒惰、还是欠缺思考。错误无法挽回,我能做的`,就是弄清前因后果,不断提示自己一个错误决策影响有多么恶劣。

  从这个角度而言,我对德育的理解,已经不是两年前开题论文“文化+身体=综合发展”那么简单了。

  三、收获

  我觉得这两年最大的收获仍然是内心的收获——“一生俯首拜阳明”,心学。当然,我对心学的理解仅仅是入门级,自身很多地方并不完善。

  上次德育论文,充满激情,却空洞无物。这正如大一时的我,在所有事情上都疯狂投入,却鲜有成效。事情的转机是大二我决定全力投入物理竞赛复习(这是非常不沾边的东西,但确实如此),结束后由于对物理的想法确实很多,物理论文我写的非常认真投入,并且我从中发现了乐趣——做到完美的乐趣。从那时起,我对自己说,要做最好自己。

  然而我一如既往的并不是好学生,我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只在上学期得过“优秀学生”,“三好学生”则一次没拿过。进入大学后我想做改变,提出全面发展。但从目前状况看,实在是积重难返,这并不适合我。于是我提出,利用我过于发达、过于二13的supereg,做有特色的自己。在全面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勇于突破创新。不求“全面发展”,什么都可以让步,但认定要做好并且“命中注定”可以做好的事情,就必须做第一。

  但这种事情毕竟是少数,生命中顺风顺水只是过眼烟云,最起码,对我而言德育答辩就不在其列。面对这种情形,就去做出与众不同而符合大纲的东西,彰显个性,出奇制胜。

  心学给我的启发,就是找出出奇制胜、杠杆撬动地球的支点——人的内心。举例而言,我预料到中期答辩的气氛肯定很沉重——因为无论是过去还是梦想都是沉重的——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幽默细胞多的优势,调节气氛;而如果是一个课堂文献汇报我是不会这么做的,生物化学的ppt展示,我的演讲更加强调了逻辑关系,以体现科学的严密性。

  心学的另一个启发,就是杜绝空洞无物。这一条已经完全融入了我的学习生活中。无论是我的德育中期ppt展示,还是这篇论文,任何一个论述都跟着一个例子,并且这些例子都力求自然、简单。

  当然,心学并不主张投机取巧。当我策划“出奇制胜”时,我会确保我的奇谋中融入了真的智慧真的努力,是否合适。比如询问舍友我这么做对不对,如果强烈反对的话我就会老老实实的做。

  最后,可以把我这篇“二论”和我的“一论”对照下。“二论”的成长显而易见,因为如果我还是那时候的我,我肯定会写出我这两年拿的所有奖学金、参加的所有社会实践、取得的所有奖状来证明自己德育可以得高分,而不去关注内心的收获。相信“三论”时,我的论文将会伴随着我的人生观完全成熟。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10

  时光飞逝,转眼一学期又已结束,而在这一学期里我又一次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教学工作的艰辛与琐碎,特别是德育工作,让我感触颇深。

  一、大学德育人文价值的意义

  道德教育的人文价值是随着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同时,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他人为宗旨,学校和教师用人文的方式去对待学生、关怀他们、鼓励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学习上、思想上都能得到理解和表达,思维不再受到约束;人文化的教育,就是通过老师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尊重学生、帮助学生、关心学生,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道德方面的意识,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效率,使得学校成为学生思维积极发展的地方。德育的人文价值,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协调发展。

  二、目前大学生德育人文价值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德育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德育人文价值中的引导者,其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的人文价值素养要高,对学生进行积极乐观向上的引导。如果教师的人文价值素养出现偏差,就会给学生灌输错误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降低了他们对学习的创造力。只有德育老师给学生做榜样,才能促进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给学生们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二)德育过程中对大学生人文素养是否提高没有足够重视

  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并没有重点关注学生是否明白和了解,传统的灌输式的德育模式只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并没有从本质上让学生明白德育的重要性,忽略了对学生这个主体的人文素质养培养,实际德育过程中,大多都是空洞的理论,没有实际支撑,大学生可能无法理解透彻。在追求德育课程数量的时候,没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理解接受道德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作用。

  三、提高大学德育人文价值的方法

  (一)创造人文气息的学习环境

  目前很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德育方面的培养,而党的十八大明确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学校应该加大力度创建人文气息浓厚的学习环境,教师做到以人文本,尊重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鼓励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经常和学生探讨一些关于道德教育的方式和观点,站在他们的角度上思考,将道德教育人文关怀以学生能理解的方式进行灌输,如教师可以在每周班会的时候和学生进行探讨自己身边发生的道德问题,身边的好人好事,共同分享出来[2]。

  (二)加强学校网络的道德宣传力度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较大,但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良信息。学校要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加大网络德育宣传力度,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和学生进行及时的交流互动。学校也可以建立德育人文教育网上工作室,通过网站向学生灌输德育方面的理念,可以做到随时沟通,还可以和家长进行相关的交流。加强德育工作者网络的素质,实现道德案例等资源共享的同时,培养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和法律观念,让他们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学习,提升他们对道德教育的思考。

  (三)注重德育过程中对人文价值的强化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从根本上意识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而传统的道德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疏忽了学生的思想脉搏,所以教师应在德育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打破了传统德育的灌输模式,让学生处在道德问题中,不断地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拓展他们的道德思维。道德教育的人文价值,就是摒弃传统的单向传输方式,教师和学生换位思考,不断地深化学生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3]。而且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引导,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不断提高道德情操,并形成自觉道德行为。

  四、结束语

  学校通过将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的学生更好的理解快速发展的社会的同时,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在生活中的无限潜能和创造力。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 11

  10月19日下午,何老师对我们全校班主任老师进行了德育工作、班主任管理能力提升的培训,可以说是受益匪浅。

  四位全国著名班主任根据他们做班主任的工作经历,用生动的教育案例和大家共享了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有欣慰,也有苦恼,但更多的是表现出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他们在工作中不仅很好的完成了教书的任务,更重要的是把育人这项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取得了极高的成就,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从而使我认识到教育工作尤其是班主任的工作学问很多,必须不断学习。

  专家们的讲座中向我们提出了作为优秀班主任应具有的'洁祥三“宝”。尤其是提出了平静的欣赏美丽的差异观点,让我们在工作中尊重差异、承认差别,对待差生应该心是口非。他们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教育创新的需要中得出关爱学生需要教育智慧的论断,教育学生要有耐心,要讲究方法。并且告诉我们,仅仅是只依靠一个人或者一批人来管住大多数人,是走不通的。既然管不住学生,为什么不换一个思路,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呢?在社会民主化程度进一步加大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解放学生,对学生进行民主教育和启蒙呢?为什么不给他们自主管理自己的机会呢?教授们对自主管理的几个机制的建立以及具体操作方法毫无保留的向我们进行了详细介绍。

  今天所学的经验,不仅帮我解决了很多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也给我以后的班级管理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范例。我“既然选择了做教师,就要做好。”要把教育当做一份事业,而不是当做一种谋生的职业。我要把这些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理念学好、用好,但绝不是全搬进去,照本宣科,而是有待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消化理解,根据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借鉴名师经验,取长补短,并不断总结、反思,追求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充分利用晨会、班会、思想品德课、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习惯。

  对于优生,及时帮助解决心理负担;对于待进生,耐心疏导和启发,用智慧的爱,探查到一个个“问题孩子”的闪光点,发现他们有一丁点儿进步就及时表扬,使他们展开自信的翅膀。而对“德困生”的教育,是我组织好班集体的关键,这就需要我把爱多投入点到他们身上。这些调皮好动的学生,经常违反纪律,行为习惯也不好。针对这些学生的共性,采取家庭配合,共商良策;集体关怀,体验温暖;情感导入,正面转化;树立榜样,指明方向的策略。让我感受到了爱的呼唤力量是巨大的。

  总之本次学习我受益匪浅,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新的班级管理理念运用到班级工作实践中,使班级工作有新的起色。

【德育提升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班主任德育能力提升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07-21

教师德育提升工作计划03-23

微课堂教学在提升德育教学效率的应用论文07-04

能力提升心得体会10-27

小学德育教育质量提升方案(通用15篇)12-27

养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推荐能力培养与提升04-21

德育的心得体会04-10

德育心得体会07-25

德育的心得体会06-14

个人素质提升心得体会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