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马谡的歇后语

2021-03-27 歇后语

  马谡是三国时期蜀汉将军,马谡在诸葛亮北伐时,因违背诸葛亮作战指令,而导致街亭失守,所以留下了挥泪斩马谡的典故。关于三国时期马谡的歇后语,我们来看看。

  在人们心目中,马谡几乎成了“言过其实”“纸上谈兵”代名词,马谡是三国里颇有争议的人物,据史载:“马谡自幼熟知兵法,才气过人。”陈寿评价他:“才器过人,好论军计,丞相诸葛亮深加器异。”的确,马谡是个军事发烧友,爱看兵书,爱研究战术。诸葛亮十分敬重他,行军打仗,二人常常促膝常谈,彻夜谋划。被诸葛亮称为“旷世奇才”的马谡,却被刘备认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如此评价不在少数,大家对马谡的能力也是褒贬不一,那么,马谡到底是个庸才还是能人?马谡失街亭又是怎么回事?这一切都要从马谡的生平开始。

  运筹帷幄 深得孔明赏识

  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人,侍中马良之弟,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马谡一共有五个兄弟,每一个都恭谨谦和,才华过人,因此在当地十分有名气,被称作:“马氏五常”。马谡和马良曾同为荆州从事,刘备入川时,马谡跟随大军同行,因为其擅长谋略,而深得诸葛亮的赏识。汉高祖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人各有其才,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马谡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谋士。天下人很少有人能够在运筹帷幄和能战善战之间平衡,因为我们难以做到能够带兵打好仗,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这是很难的,当马谡在这两者之间无法平衡的时候,且两方面都不是特别突出时,是很容易吃败仗的。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三个国家的势力大小和实力我们自然有数,当时,蜀汉的人口九十几万,曹魏四百多万,东吴两百多万,蜀汉的人口数量不足曹魏的四分之一,不及东吴的一半。当时还是人多力量大的时代,人口几乎就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战斗力,蜀国实力之弱,可见一斑。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要有好的统帅,羊羔也能训练成狮子,但问题在于蜀国没有这样的统帅:绝对才能不低,相对才能不高。吴蜀实力弱,唯一办法是蜀吴两家联合。这一点诸葛亮认识清醒,将之定为基本国策,甚至早早地与吴国定下了瓜分魏国的计划。尽管后来两国一直保持着联盟关系,但无法真正协调立场,作为部署军事斗争的基础。两国协同攻魏,行动从来就没有成功过。依靠合作不行,只能在人才上与人家争一下。

  于是,马谡就成为了诸葛亮钦点的一名能人,深得诸葛亮的赏识,但是他的老板刘备不怎么喜欢他,甚至还在临终前告诉诸葛亮,马谡这个人不靠谱,后来证明诸葛亮也没怎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重用马谡。马谡没有失街亭之前,诸葛亮与马谡合作得如鱼得水。比如在讨伐雍闿、擒获孟获这件事情上马谡功不可没。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讨伐雍闿,虽然诸葛亮自己也是个聪明人,但在他出兵之前,他依旧征询了马谡的意见,针对南人难以驯服的特点,马谡提出了“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攻心策略。短时间内难以收服南人,只有收取其心才能使南人真正归顺于你。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意见,不久,诸葛亮斩杀雍闿,并且他赦免了孟获,这一策略被诸葛亮实施为“七擒孟获”,从而保证了南方边境的安宁。针对蜀国“兵马疲蔽”,民怨沸腾,马谡适时提出“只宜存恤,不宜远征”的休养策略。北伐前夕,依靠马谡的计谋,诸葛亮成功地离间魏国曹睿、司马懿君臣,为北伐奠定了胜利基础,才使得诸葛亮败夏侯,收姜维,破羌兵,灭王郎,紧接着连克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曹魏举国震惊。

  刚愎自用 马谡街亭失守

  这样说来,马谡是个军事人才,诸葛亮的很多智慧里,都有着马谡思维的火花,但是马谡唯一的`缺点就是,他理论很充分但是实践经验却很少,这让他对大局的掌握程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而他的理论也缺乏实践的检验。建兴六年,诸葛亮出兵前往祁山北伐魏国,诸葛亮率军出击,而他选择马谡作为先锋,当时很多人都建议诸葛亮选择有经验的老将,但诸葛亮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

  魏明帝曹叡得知蜀汉来伐后,派大将张郃驻守军马在街亭阻挡马谡。马谡上了战场后,仅凭着自己在书上学来的知识和少量的实践经验,按照自己的思路来部署军队。由于马谡违背诸葛亮的作战计划,放弃了水源地而将军队设置在山上,军队的调度也显得很混乱,这时,马谡的手下王平就已经察觉这个布阵存在很大的问题,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听,我行我素。曹叡的军队自然抓住了这个好机会,这边张颌切断了驻守山上的马谡军队的水源,发动进攻并大败马谡,马谡的军队在山上溃不成军,四散而逃,而当诸葛亮知道了马谡溃败的消息,想要回来支援马谡,却没有办法在马谡所驻扎的地方找到据点,无奈只得绕道,而这一绕道不仅浪费营救时间,还损失了不少军力,可谓得不偿失。因为街亭失守,马谡获罪入狱,被****,而且由诸葛亮亲自斩首,在处死马谡时,诸葛亮也是不舍的,要知道曾经他是如此倚重他,现在犯下大错,又不得不杀掉马谡,以命谢罪,马谡死的时候才仅仅三十九岁。马谡死后,诸葛亮亲自前往吊丧,为他痛哭流涕,安抚他的子女,善待其后人。

  失去马谡诸葛亮是痛苦的,因为马谡是他的朋友、知己、战友,他们一同图谋,共事一君,相谈甚欢。在马谡死后,诸葛亮很长的一段时间心情不怎么好,因为他失去了一个能够和他一起商议,因为少了心腹马谡参与,晚年的诸葛亮食少事繁,每一件事都要自己亲自上阵,这样大的工作量换谁都承受不了吧。没了马谡诸葛亮,好像用兵打仗远不如以前了。毕竟,孔明已老,少了一个得力助手,区别还是很大的。要说诸葛亮杀掉马谡这件事也颇受人议论,“胜败乃兵家常事”,道理我们都懂,况且马谡本来就年轻,缺少的正是实践的机会,偶尔失败一次并不可怕,任何一个成功的军事家,都是从幼稚到成熟,这个阶段是需要过程的,不是谁上战场就一定会赢,况且,马谡做前锋也是诸葛亮的提拔,他一意孤行,让一个没有实战经验的机关兵担任先锋军总司令,似乎也是欠妥的行为,这样追究下来,双方都有责任,这街亭之失的黑锅怎么就马谡一个人背了?

  而马谡也并不是一个言过其实,刚愎自用的庸人,谁也无法否认马谡是个人才。看他献平南之策时,可以发现他对战争的惊人洞察力;看他献反司马懿和曹睿之计,又看出他算计之工巧。而败后,马谡知罪伏法,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来替自己洗罪,也没有利用与孔明私交甚厚来循私,堂堂正正地受刑,没有一丝怨言。

  可以说,马谡是个人才,而且是个可以培养和器重的人才,连临死之前的诸葛亮都发出了“吾遍察诸将,皆无人可授”的悲叹,又怎么能否定马谡的才能,只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一次失败就毁了自己的一生,这是诸葛亮的无奈,更是马谡的悲剧。

【关于三国时期马谡的歇后语】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03-14

关于三国演义故事的歇后语03-18

关于《三国演义》中的歇后语04-02

三国张飞的歇后语03-30

三国里歇后语_歇后语01-25

周瑜打黄盖的三国歇后语_歇后语01-26

三国人物歇后语11-22

三国经典歇后语06-05

有关三国人物歇后语_歇后语01-25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