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

2022-03-23 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1

  文言文朗读节奏是近几年中考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考生失分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考生答题时无规律可依,心中自然无底。其实文言文朗读节奏的划分是有规律可循的:

  1、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夫、盖、且、若夫、至若)之后要停顿。

  如:

  (1)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2)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3)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马说》)

  2、有些古今异义词(于是、可以、以为、妻子、中间)在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分开。

  如: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

  (3)可/以一战”(《曹刿论战》)

  3、根据语言顺序,分析结构停顿。

  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定语和中心词之间,一般要停顿。

  如:

  (1)此/庸夫之怒也(《唐雎不辱使命》)

  (2)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

  (3)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4)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4、需要着重强调体现关键词的管辖范围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

  (1)先/天下之忧而忧(《岳阳楼记》)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也”用在句中时表停顿语气,朗读时应停顿。

  如:余闻之也/久(《伤仲永》)在句中起舒缓语气和停顿的作用。

  6、省略句中省略的地方一般要停顿。

  如:

  (1)其一/犬坐于前(《狼》)

  (2)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7、并列短语间要略作停顿。

  如:

  (1)岸芷/汀兰,郁郁/青青(《岳阳楼记》)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

  8、古代的国名、年号、官职、人名、地名等应作停顿。

  如:

  (1)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核舟记》)

  (2)陈康叔公/尧咨/善射(《卖油翁》)

  总之,文言文停顿节奏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先抓动词,把和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起落,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再旁及其他次要成分(如:行拂/乱其所为),但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必须正确理解文意,因为这是确定文言文停顿节奏的前提。希望同学们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打好扎实的文言基础,使自己具有良好的文言语感,这样,才能轻松地掌握好文言文节奏的停顿。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2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吟。”说的是朗读在学习文言文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只知死读,不明文句结构(分不清句读或朗读节奏),终究会直接影响对文句、文内容的理解。因此,读清句读,正确停顿是朗读文言文的要求之一。朗读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句中停顿,特别是文言文中的朗读停顿是朗读能力的重要环节。常见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以下这些::

  句首发语词:如“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例如至若春和景明若夫淫雨霏霏然则北通巫峡诚宜开张圣廷。

  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例如且焉置土石虽我之死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其如土石何。

  诵读时,这些词语后面都应稍加停顿,不能和后面的文字连读。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如:①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②可/以一战。③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例①中的“于是”,“于”是介词,“给”的意思“是”是代词,“这”的意思,它们都应分开来读。例②中“可以”是两个单音词,“可”是能愿动词,“可以”的意思,“以”是介词,“用来”的意思。例③中的“中间”,“中”是“中间”,“间”是“夹杂”。

  3、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作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臣卑鄙”是主谓短语作宾语,不能读成“先帝/不以臣/卑鄙”。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问/今是何世。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例③中“佳木”是动作的发出者,陈述的对象,它与后面谓语部分之间应作停顿。例③④中的动词“问”、“刻”与其支配的对象之间也要作停顿。

  4、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读开。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如:①其一/犬坐/于前。②山行/六七里。例①中的“其一”是指其中的一只狼,作全句的主语,“犬”在句中作状语,修饰词“坐”,译为“像狗一样”;例②中的“山”修饰中心语“行”,“山行”译为“在山上走”,它们都应连读。

  5、“而”字后应该停顿。但“而”字在句中若起到下列作用,那么就不能停顿,也就是说,“而”字不能和后面的词语分开读,应该连读。①“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形容词(或副词)与动词,即“形容词(副词)+而+动词”,这时前边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状语,起修饰后面的动词的作用,不能分开读。②“而”在句中如果连接的是两个动词,即“动词+而+动词”,那么尔表示顺接,也就是说,前面一个动作发生了,后面的动作紧接着就发生了,这时“而”后面就不能停顿,应和后面的动词连读。③“而”连接词性相同的两个词语(即两个名词、两个动词、两个形容词),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或不译,这时“而”后不应该停顿。例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④表示承递关系,相当于“而且”、“并且”、“就”或不译。例: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②余闻而愈悲。

  6、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如:①瞻余马首/可也。如果读成“瞻余马首可/也”,那么就歪解了原意。因为原句是主谓结构,在“可”后停顿,就改变了原意。②“问/今是何世”,原句是动宾结构,宾语是一个主谓短语,如读成“问今/是何世”,读成了主谓句,就读破了。③“两三点雨/山前”,若读成“两三点/雨山前”就读破了,原句是倒装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如: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三”后省略动词谓语“鼓”,应略停,以体现谓语的省略,不能读成“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错误。如:作亭者谁,卢陵/欧阳修也。卢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如:余闻之也/久。“也”不是谓语前的副词状语,不能读成“余闻之/也久”。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如:①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例①意思是“处在朝庭的高位上,就为它的人民担忧”这样,句中的停顿就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文言文的朗读停顿,涉及到文字、词义、语法及古代文化等多方面的知识。只要我们掌握一些文言文的朗读停顿知识,并且朗读一定量的文言文,就能提高自己的语感,熟练地处理文言文的朗读停顿。

【文言文划分节奏的方法】相关文章:

文言文河中石兽划分节奏08-26

《望岳》节奏划分08-25

化石吟划分朗读节奏09-06

河中石兽划分节奏06-03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节奏划分08-2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节奏划分08-24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拼音以及朗读节奏划分09-07

夏天的节奏_550字02-11

江雪柳宗元的节奏10-23

似风的节奏感02-16

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要点概述 如何学好高一文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