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2022-10-21 朱自清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体悟本文写景形神兼备的特点。

  2、引导学生理解景与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2分钟)

  同学们,荷与月是中国传统文学中常见的两种意象,朱自清把这两种意象结合起来,为我们描绘了一片独特的风景,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赏析朱自清笔下的荷塘与月色之景。(板书: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

  二、美读。(4分钟)

  问题:文章的题目是《荷塘月色》,那么全文集中描写荷塘与月色的是哪两段?

  明确:第四第五段

  请两位同学来配乐朗诵第四段第五段。

  三、赏景。(8分钟)

  1、问题:荷塘和月色的描写,整体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宁静的、优美的、朦胧的、柔美的。

  2、问题:这两段依次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月色。

  3、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自己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把你的赏析跟大家分享一下。

  明确:在点评学生的赏析中,指出景物的特点,用了哪些手法等。赏析不到位的,及时点拨。举例如下:

  (1)荷叶 写荷叶用了比喻,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一种轻盈的、旋转的动态的美感。

  (2)荷花 在写荷花是用了拟人和博喻。用袅娜、羞涩来形容荷花,让我们联想到它像是美丽的女子那样轻盈和娇羞的神态。就像我们学过的一句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在写荷花时用了比喻,把荷叶比作明珠突出其明亮、比作是星星,突出其多,比作出浴的美人,表现其纯净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

  (3)荷香 在写荷香时用了通感,抓住了歌声特点,若有若无、断断续续的特点。这也正是了香味的特点,只有在特别宁静的时候才能闻得到。

  (4)流水 在写流水时用的是拟人手法。“脉脉”一词,好像饱含深情,实际上是写池水对荷塘的滋养与养护之情。

  (5)月光 月光本无形,但是把它比作流水,就有了流动的特点,泻下来,把月光从高处照满荷塘的景色写得很传神。

  (6)月光 借助叶子和花来写月光。叶子和花在月光下像是梦,突出了月光的朦胧和柔和。

  四、得法。(10分钟)

  (一)以“荷叶”赏析为例,通过三个赏析的示例分析和升格后的优秀示例的分析,总结赏析景物的要领。

  荷叶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示例一:

  句子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叶子比喻成舞女的裙。

  示例二:

  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 “亭亭”的一词表现出了荷叶的风姿秀丽,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示例三:

  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的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既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致、典雅、圣洁、飘逸、灵动、俏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动摇,使人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联想到舞女的裙。

  优秀示例: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荷叶的自然舒展比喻成舞女的旋转的裙,突出了荷叶的飘逸、灵动的特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亭亭”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所以作者才会看到叶子舒展的样子,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舞女的裙。作者欣赏这样的美景,表现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明确:示例一:有手法,没有指出景物的具体特点。示例二:有手法,抓住凝练的词语“亭亭”写,缺乏荷叶与裙的相似特点的分析。示例三:有手法,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分析了凝练的语言,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缺乏条理,有的地方用词不准确。

  (二)赏景要领。

  明确:

  1、抓特点

  2、找手法

  3、炼语言

  4、加想象

  5、融感情

  我们在赏景的时候,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看作者用什么手法,怎样运用准确而凝练的语言来突出这种特点。还要调动我们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沟通各种感觉,使客观景物变得亲切可感。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品味作者蕴含在景物中微妙的情感。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丰富的审美体验。

  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这是赏景的要领,其实也是写景的要领。用这样的要领来指导我们写景,会使你描写的景物更加生动和传神,更加有表现力。

  五、析情。(10分钟)

  以上是我们对景物的赏析和总结。本文是写景抒情的散文,那么景物中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呢?(板书:情)有人认为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中体现作者的喜悦之情,你认同吗?结合文本和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淡淡的喜悦 无尽的忧愁

  (板书:喜悦 忧愁)

  学生可能找到的文本的依据,言之成理即可。

  (1)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2)月光是淡淡的。

  (3)月光不能朗照。

  (4)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5)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6)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7)惦着江南。

  (8)写江南采莲的用意。

  (9)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可见,超脱是暂时的,不宁静是长久的,喜悦是淡淡的,忧愁是深远的。这正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正直的进步的知识分子苦闷彷徨内心想暂得解脱,但最终没法解脱的写照。我们学过《雨巷》,这也是大革命失败后进步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苦闷彷徨的表现。同学们可想象一下,撑着油纸伞,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的是戴望舒,背着手在池塘边踱着步子,颇不宁静的是朱自清。

  六、结语:(3分钟)

  朱自清把他的喜悦和忧愁寄托在荷塘美景中。他的《荷塘月色》像一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清幽、情致清雅。它又像一幅画,浓淡相宜,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你看,荷花和明月,是这样的景物,其实,大到河流江海,山川日月,小到芥豆之微、青萍之末,我们都可以发现它们异乎寻常的美,所以,生活中并不缺少美,我们需要有发现美的眼睛,还要有感受美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要锻炼我们传达美的能力。

  七、致用。

  同学们,在过往的岁月里,一定有一片风景走进了你的内心,在你的内心生根发芽,或让你心旷神怡、或让你哀婉叹息,它可能是一片海滩、一泓清泉、可能是无边花海、金色麦田,也可能是你母校的夕阳朝露、一草一木。请你运用我们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的手法,写出你心中的那片风景,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做到学以致用。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八、板书: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景:宁静 优美 朦胧 柔美

  情: 喜悦 忧愁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媒体显示:课题、背景音乐。

  今天,我们要学习朱自清的散文名作《荷塘月色》,关于作者我们并不陌生,他的佳作,大家能说出哪些?

  (生:《春》和《背影》)

  大家知道,朱自清是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__,他还被誉为什么?

  (生:民主战士)

  对。朱自清是一位爱国知识分子,他积极参加民主运动。本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处于苦闷彷徨中。他曾在一封信中写道:“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真实写照。朱自清不愧是一位诗人,他的散文具有诗一般的意境,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荷塘月色》的重点,即文中那静谧清幽的美流露出是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情与景在散文中达到完美的结合。

  (二)讲授新课。

  让我们一起先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一下文中作者的行踪。哪位同学能复述出作者出家门,去荷塘赏月的行踪。

  (生:作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想起白天常经过的荷塘,决定去看一看。于是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经过一条小煤屑路,作者来到荷塘,观赏月下荷塘的美景,看完荷塘,作者又想起《西洲曲》。最后作者回家,推门进去,发现妻已熟睡好久了。)

  刚才这位同学复述作者行踪,还有哪些细节遗漏了呢?

  (生补充:作者观赏荷塘时,在荷塘边观赏荷塘里的荷叶、荷花等等,然后观赏的是月色,最后还观赏了荷塘四周的景色,这才引起联想,想到《西洲曲》,刚才没有把观赏四周的景物交待清楚。)

  同学的发言很好,经过后几位的补充,我们更为完整了解了作者的行踪,请看作者是: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小煤屑路→观赏荷塘月色看四周→推门进去。

  (三)细读课文。

  重点赏读4、5自然段,体会情景交融的写法。在了解作者之后,我们要进一步知道,文章开头写了怎样的环境,创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气氛,体现一种什么心情?

  (生:当时在晚上十分安静,作者感到孤独,心情“颇不宁静”。)

  颇不宁静的心情是文章的文眼,文章开头写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交待了作者去荷塘的动机,也为全篇所体现的矛盾心理和思想感情定下了基调。与下文关联的如小路的“幽静”,夜晚的“寂寞”,路上的“阴深”,月光的“淡淡”,以及惦着江南的“采莲”等等,象一条无形的纲,连接着全文的网,形成文章的语脉,从而含蓄地抒发作者忧国忧民的情丝,揭示本文的主题。

  荷塘小路有什么特点?

  (生:路曲曲折折;树蓊蓊郁郁;月光淡淡;小路上十分幽静。)

  作者心情有无变化?

  (生:有变化。开始比较忧愁“心里颇不宁静”,后来接近荷塘看到美景,有一丝丝淡淡的喜悦“我也象超出了平常的自已”,“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同学们分析的很好,作者的心情起伏不定。注意“且”字,且:暂时。表达作者对现实不满,对自由向往,这一部分写作者去荷塘,在小路上散步,抒发了月下独处的感受。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来欣赏这“静静的美”吧!

  赏读第4段

  刚才我们通过画面,陶醉在月下荷塘的美景,那么作者写月下荷塘,抓住荷塘中哪些景物?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生:作者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水,用了大量的比喻。)

  回答十分准确,作者又是如何对其进行描写?

  (生:作者形容荷叶“田田”、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你能说说看荷叶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有何相似点呢?

  (生:荷叶与裙子在形状上十分相似,都是张开着样子。)

  除了张开的样子相似,还有没有呢?

  媒介显示:芭蕾舞片断

  (生:噢,还有就是当舞女旋转起来裙幅舒展飘动,荷叶在微风吹拂下,也有起伏的动态美,相连的荷叶高出水面的姿态与亭亭的舞女的裙样。)

  那么作者如何表现花的呢?

  (生:作者用“袅娜”、“羞涩”形容花,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袅娜”女子柔美,“羞涩”娇羞姿态。写花像“明珠”、像“星星”,则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洁白、明净、光亮。)

  几个比喻连用,其中本体相同,喻体不同称为博喻。

  媒介显示:星空图

  作者怎么描写荷香呢?

  (生:比喻,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这个比喻把嗅觉范围的“清香”和听觉范围的“歌声”联系起来。共同点:两者(花香、歌声)给人的感觉都是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因为歌声在“远处”、“高楼”上,这个比喻新鲜又能给人丰富的联想。这种不同感觉的相互沟通和转移称为通感。

  荷波和荷水又是怎么描述的呢?

  (生:“凝碧的波痕”比喻在月光下微风吹过密密的叶子的颜色和姿态,像凝聚起来的碧绿的波纹,静中有动,特别传神。水:“脉脉”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说明荷水满怀感情。)

  第4自然段的采用,比喻、通感、拟人等修辞手法,使眼前景物栩栩如生,柔美动人,给人以具体、生动、鲜明的印象。景物由静态写到动态,这一段虽然没有提及一个“月”字,然而却处处写月,处处体现了月下荷塘的景物。

  赏读第5段

  对月下荷塘的美景介绍完,作者笔锋一转到了荷上月色,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媒介显示:配乐朗诵第5自然段

  继荷塘之后,文章着重描写月色是如何展开的?

  (生:叶子和花上的投影→灌木丛和柳树上→总写在荷塘中的投影。)

  用了哪些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生:“泻”、“浮”、“洗”、“笼”、“画”

  泻:月光充沛,从高处落下

  浮:雾十分轻,扩散慢

  洗:花颜色十分洁白,鲜润

  笼:朦胧不可捉摸

  画:具有创造性的美感)

  分析的很好,朱自清不愧为语言大师,精练的动词,传神地写出景物的特点。文章还连续用了三个比喻各突出月光的哪些特色?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这里刻画了月光流动、明净的样子。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奶中洗过一样”,写出了月色中叶、花呈现出洁白、鲜润的特点。

  “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写出月光照射下的叶和花的朦胧之美。

  月光在灌木丛中和杨柳上的投影为什么一个用“黑影”,一个用“倩影”?

  (生:因为灌木丛浓密,在月光下显得黑糊糊一片。杨柳条稀疏,在月光下显得很美,这两个词准确写出了不同形象的特点。)

  “月光”与“小提琴”有何共同点?如何体会这句话?

  (生:这里运用通感。把视觉和听觉沟通起来,它们的共同点是月色有明有暗,光与影相互配合,琴色有高有低,有急有缓,两者都给人以和谐的感觉,)

  第5段着力描写月色,先是正面写,后是反衬,光与影相互衬托,月色美与荷塘美巧妙结合,明与暗十分协调。通过比喻、博喻、通感等修辞手法,描绘了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而作者苦闷的心绪,也在这迷人的景色中暂时得到了解脱。

  第6自然段

  下面一段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以树为中心对象,还写了远山,灯光、蝉声、蛙声等等。

  文中“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什么意思?

  (生:这说明苦闷与寂寞的心情,又涌上作者的心头,所以热闹

  一点也没有感染他,作者由欣赏静静的美的同时,又回到了淡淡的哀愁。)

  (四)巩固新课。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文中描绘了美的景、美的情,其特点是月色与荷塘交叉,动的刻画与静的刻画相互交错,情与景交融,形成一副素雅、朦胧、静美的画面。表现作者忧与喜的矛盾心态,抒发作者关心国家命运的感情。

  (五)再次欣赏重点片断。

  同学们一起体会月下的荷塘,塘上月色的美景,深入体会作者淡淡的哀愁。齐读第4、5自然段。

  媒介显示:月下荷塘图 背景音乐

  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散文情景的交融,必须通过一定的手段体现,下面我们就来实践一下,写一个抒情小片断—《雨中校园》。

  (六)课堂小练笔。

  媒介显示:作文《雨中校园》要求抓住景物特点,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抒情片断。(字数300字左右)

  例文:天空在不知疲倦地下着雨,朦胧的雨雾将整个校园轻轻地遮掩了。在这雨雾中,好像一切都那么遥远、渺茫,就像从浓雾里传来的笛声。漆黑的山林里飘出的鸟鸣声,悠远而又让人神往。此时,唰唰的雨声,错综而热烈,深沉而和谐。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设想:

  这是一堂采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课,应充分运用媒体手段,将画面、文字、以及音乐有机地结合。《荷塘月色》全文笼上了朦胧、淡雅的韵味。因而,采用琵琶乐《春江花月夜》将使画面更显得诗情画意,仿佛伴着音乐漫步在荷塘边。在激活课堂气氛上,可采取组间竞争法。

  教学步骤:

  一、 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1))

  现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的荷塘,使我们想起杨万里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想起宋朝文学家周敦颐笔下的“爱莲”,想起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品格,朴实无华的风姿,还有那顺乎自然的美姿。白天的荷塘如此优美,夜晚的荷塘,在柔柔的月光下是否更美呢?

  (出示幻灯片(2))

  说来奇怪,不同的事物投射到不同人的心里,会反映出不同的形象。马致远曾叹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以如此萧索、凄绝的笔触来描写秋。而刘禹锡却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无独有偶,陆游曾很狠地道“恶竹当须斩万竿”,而郑板桥却用一生一世的热情以诗以画来歌颂竹。这正是因为艺术家笔下的一事一物都打上了作者的主观情感的烙印。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去欣赏荷塘美景,去追问作者的情怀。

  二、 点明教学目标。(出示幻灯片(3))

  上课之前,咱们有必要先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

  三、 介绍作者朱自清生平及写作背景。

  说起朱自清,大家并不陌生。我们学过他的《春》、《背影》。请位同学来介绍一下朱自清。

  (学生讲述作者生平)(出示幻灯片(4))

  我们知道,要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有必要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学生讲述时代背景)

  四、 探究作者的情感路线。

  写作背景往往支配着作者的情感,在大革命失败后,作为民主主义知识分子的朱自清一直徘徊在投身革命与为了家人而暂且超然的矛盾之中。因而,文章的开篇就点明了“心里颇不宁静”,为全文打下了情感的基调。(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来分析作者的情感路线。

  点拨:试想,当你遭遇不佳的成绩,当你受到朋友的误会,当你得不到父母的理解,你的内心是不平静的。于是,你自然要出去散心,你暂且地陶醉于荷塘月色,但最终你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喜悦淡淡,哀愁淡淡。

  在明确作者的情感的基础上,让我们细细地去欣赏去品味那荷塘那月色。

  (学生找出描写“月色中的荷塘”及“荷塘中的月色”相应的段落。)

  五、 重点分析第(4)(5)节。

  1、(出示幻灯片(6)(7))

  请同学来配乐朗诵。

  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去想象,让咱们的思维跟着音乐跟着朗诵声去欣赏美景。

  2、思考:作者写了什么,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3、请学生来描述通过想象看到的画面。

  4、根据课文,回答思考题。(采取组间竞争法)

  板书设计:(出示幻灯片(8))、(插入幻灯片(9))

  (运用黑板给每小组打分)

  5、语言的品味。

  (1)叠词的运用及作用。

  (让学生去掉叠词朗读)比较语感效果。

  如:荷塘上面,弥望的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舞女的裙。

  (学生讨论)

  教师明确:叠词有两大作用。

  A、 有实观效应,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形象。

  B、 富有音律美,读来朗朗上口。

  (2)关键词的品味。(组间竞争,教师总结)

  点缀:与“零星”相照应,写出花与叶子的和谐美。可谓是“万绿丛中一点白”。

  袅娜:形容女子体态柔美的样子,实指荷花的盛开状。赋予人的美感。

  羞涩:指含苞欲放的荷花,使我们想起徐志摩的诗“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泻:与喻体“流水”相呼应,增强了月光的流动感,进而还有一种对浓浓的奶白色的月光的质感。

  浮:反映了水气与月色的交织,雾的轻柔,自下而上逐渐扩散的特征。

  洗:月光下的荷花、荷叶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晴朗的乳白色,增添了美感。(可用蛋清,荔枝的绡来比较引导想象联想)

  6、鉴赏。

  (出示幻灯片(10))

  让学生来讲述画面的特征。

  归纳:

  (1) 音律美(叠词)

  (2) 措辞美

  (3) 修辞美(比喻、拟人、对比、通感)

  (4) 画面美(淡雅、朦胧、幽美)

  (出示幻灯片(11))

  六、 忆江南。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陶醉其间。但陶醉是暂时的,他又不得不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作者追忆起江南的采莲来了。(出示幻灯片(12))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 学生朗读该诗。

  2、 探讨作者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现了作者对摆脱黑暗现实和置身宁静祥和的生活的向往。其实,文章的结构就像一个圆圆的荷塘。从家里出去,又回到家里。与其说这是一篇美文,还毋宁说是朱先生的一次美丽的梦游。梦里的荷塘再美也必然要回到现实之中。

  月色是淡淡的。荷塘的美景是淡淡的。哀愁是淡淡的。喜悦也是淡淡的。淡雅、朦胧、幽美的荷塘,正是作者的情感的投影,这样,景与情就形成了和谐的完美的统一。

  咱们今天的游程就到此结束。

  七、 小结。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一篇美文往往在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准确、形象、生动。我们在理解上,必须做到与语境相结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充分运用以前学过的置换法、比较法、删除法、添加法。

  在古代,人们更注重用字,称之为炼字。卢延让在《苦吟》中写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现在,咱们也来试着去吟安几个字吧!

  (出示幻灯片(13))

  小试锋芒:

  溪涨清风面,月繁星满天。

  数只船浦口,声笛起山前。

  提示:该诗描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季夜景。

  提醒学生运用情景设想,运用诗词对仗。

  (采取小组竞争法)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的:

  一、分析、揣摩《荷塘月色》中细腻、传神、精练优美的语言,体会贴切、生动的比喻表达效果及其他修辞手法的运用。

  二、掌握《荷塘月色》刻划景物及情景交融的写法,并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

  三、通过学习,体会《荷塘月色》的神韵。

  教学重点:

  1、揣摩细腻的,具有特色的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写景层次。

  教学难点:

  1、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找出作品中一明一暗两条线索。

  2、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课前思考:

  1、认真阅读课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安排,试给本文分段。

  2、试分析作者是根据什么线索来组织此篇文章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初中学过周敦颐的《爱莲说》,作者眼中的荷花是高洁、朴素、庄重的,我们可以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两个句子体会得到。不知道同学们眼中的荷花是怎么样的呢?大家在月色下欣赏过荷花吗?有没有曾经觉得月色下的荷叶像舞女的群,荷花像明珠、像星星、像刚出浴的美人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欣赏一下那月色中的荷塘,月色中的荷花,并体会一下作者当时的心情。看一下作者通过描写荷塘,有没有反映出《爱莲说》中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二、解题

  荷塘,指朱自清先生当时任教的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里的荷花池,是本文所要描绘的特定处所。夜色,则点明了时间,是一个有月亮的夜晚。

  三、写作背景

  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而写出此篇文章。

  四、课文解读

  通过预习,同学们能给课文划分层次吗?能讲出划分的原因吗?

  全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第二部分(2~6):荷塘月色的恬静迷人。

  第三部分(7~8):荷塘月色的美景引动乡思。

  分析课文:在分析的过程中,同学们注意找出作者写作的线索。

  第一部分(1)

  1、“颇不宁静”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家里有矛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作者面对黑暗的现实,希望反抗,但是又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希望解脱却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不是家里的矛盾,“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里明显可以看见孩子安详地谁着,妻子在哼眠歌,一切都很安静,很温馨;在“带上门出去”中的“带”,有轻轻地将门从背后掩上,动作轻柔随意,保持环境的宁静。假如是有矛盾的话,关门是就不会那么轻,体现作者对家人的关心。

  2、第二句可以看到作者希望排泄自己苦闷的心情,使自己心情得以平静。作者想起荷塘,给下文游荷塘埋下了伏笔。

  3、“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这句从“已经听不见了”和“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体现了环境的宁静,更反衬出作者的“颇不宁静”,促使作者希望借助宁静的环境,而得到心里的宁静。

  【小结】本段中的“日日、渐渐、迷迷糊糊、悄悄”这写叠词,产生一种韵律美在语音的延长中,语意与情感也是绵绵不绝,令人回味的。

  本段有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含义:“文眼”是揭示全文主旨的点睛之笔,也是组织散文结构的重点线索,是散文艺术构思的焦点。

  哪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呢?————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部分(2~6)荷塘的月色(文章的主体)

  这一部分是按什么线索来写的?试把它整理出来。

  路上(2-3段)——月色下的荷塘(4段)——荷塘上的月色(5段)——荷塘四周(6段)

  第二段

  1、小路有什么特点?作者在这一段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小路的呢?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是小路的特点,曲折和树多构成幽僻的重要条件,幽僻又引出了寂寞。

  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描写。白天(少人走)和黑夜(更寂寞)对比;没有月光(阴森森)和淡淡月光(很好)对比。

  2、作者为什么用对比的手法来衬托月下的小路呢?作者就说“这条小路很少人走,加上又许多树,显得阴森森的,当有月亮的晚上就很好”,不就可以了吗?

  这是关系到散文的艺术表现手法,作者通过对比就会更显得当天晚上的宁静与自己内心的寂寞。后面两句更通过对比,更显现出特殊的环境中的特殊的氛围,特殊的心情,“淡淡的月光”有一种朦胧感,这种氛围把以往阴森森的阴冷气氛打消,更能体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3、作者在描绘景物时用了哪些叠词?景物的色调是怎样的?流露了怎样的心情?

  蓊蓊郁郁、阴森森、淡淡;淡淡,朦胧的感觉;作者这里没有用上热烈、激昂的色调,突出他的淡淡的哀愁。

  第三段作者去荷塘的感受。

  1、若把“踱”换成“走”字,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心里若有所思,若有所感,走路时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脚步井然有序,“踱”的这些性质,更能体现下面的“天地好像是我的”,作者在享受这一片自由的世界,在幽闲、超然中,淡淡三哀愁在若隐若现。若换成“走”字,则缺少了情景融合的神韵。

  2、联系上下文,理解“平常的自己”是怎样的?现在的自己又是怎样的?

  平常的自己苦闷、彷徨、想逃避又难以超然;我们从下面可以看到,自己现在是自由的人。

  3、从现在开始作者开始发生了变化,本段哪一句最能体现作者心情产生了变化,并且得到暂时的解脱的呢?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里作者借助了宁静的小路,宁静的塘岸,开始排除烦闷、彷徨的心情。月色淡淡独步塘岸,似乎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作者成了一个“自由的人”。

  作者真是一个“自由人”吗?

  作者这里写得很超脱现实,应该说这是作者内心所渴望而在现实达不到的。越是超脱越是自由,便越显出作者在现实中的苦闷,在现实上作者并自由人。

  4、“这是独处的妙处”这一句回应了上面的“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中的“爱独处”。

  5、“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中“妙处”和“受用”两个词,可以表明作者的心情有何变化?

  从淡淡的哀愁到淡淡的喜悦,作者的心情开始融进了荷塘中。

  【小结】这一段作者的心情开始得以解脱,从淡淡的忧愁到淡淡的喜悦。

  第四段月色下的荷塘

  1、“弥望”——充满视野,满眼。“田田”——多,连绵不绝。

  2、第二句,采用了比喻,舞女的裙。与叶子自然舒展的形态相似,这个比喻是“多边”的,即它不仅表达了“荷”的高贵,还传达出它的标志,典雅,圣洁,飘逸,灵动,清峻等魅力,使叶子产生了动感,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具体。

  “亭亭”与前面哪个词相呼应?

  与“高”相呼应,因为叶子出水很高,才能清晰地看见叶子舒展的样子,作者才会联想到舞女的裙。

  3、“层层”——高低有序。

  4、“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本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拟人;拟人的运用可以回应上面的“舞女”,荷茎象舞女,叶子象舞女的裙,而花便象舞女的容颜,这样把整个舞女的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

  5、“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本句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为什么把荷花比喻成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呢?

  月下的荷花白而光亮,而且是“零星地点缀着”的,与“一粒粒”的“明”珠相似;白花“点缀”在“层层的叶子中间”,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碧天”里的“星星”相似;荷花是“袅娜”、“羞涩”而且是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上面作者通过叶子、花,描绘了荷塘的形态美,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荷塘的动态美。

  6、点理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清香”比喻成“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里作者使用了几种感官感觉?

  清香是嗅觉上的感觉,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是听觉上的感觉。歌声是细柔飘忽,婉转渺茫的,荷香是时有时无,持续不断的。这两种感觉有相似之处,把嗅觉中感到的香味换成从听觉中去感受、品味,使人产生了对香味的另一具体形象,变换欣赏角度,造成感觉的转移。

  这种感觉超越了本身的局限,而领会到属于另一种感觉的印象,即把一种可感的形象转化为另一种可感的形象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通感”。所以这句话作者同时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7、“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中的“颤动、闪电、霎时、穿过”等词,传神微妙地写出了微风过处一刹那间,荷塘的整体形态,往往不被人注意的动态。这是作者观察仔细,用词的精妙之处。

  8、“一道凝碧的波痕”,就给人一种船航行留下的痕迹的感觉,作者表达得生动传神。

  9、“脉脉的流水”怎样理解?

  这里形容水没有声音,好象深含感情,表现流水的静态美。

  “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是因为静静的流水更反衬出,动态中的叶子的美的姿态。

  【小结】从形态、动态、静态多个角度来反映荷塘的美。

  作业:

  1、分析5~8段作者感情的变化。

  2、分析7~8段作者写江南旧俗的作用

  第二课时:

  第五段荷塘上的月色

  本段有三个动词用得很形象生动,使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动感。“泻”、“浮”、“洗”。

  1、第一句写月光泻在叶子和花上,能把“泻”改为“照”吗?

  前面写“月光如流水一般”,当看到“照”字你不会想到流水,而“泻”字唤起了人们对流水的想象,巧妙地写出月光流动轻柔的情态,化静为动,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动感和立体感,这具有一种恬静的力度美。“照”字就显不出这种效果,只有呆板,平淡。

  2、若把“浮”换用“飘”在表达效果上有何不同?

  “浮”描写出青雾与叶花既互相贴近互相映衬又若即若离的层次感和动感,又可描写出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飘”虽与“薄薄”相呼应,但既“飘”便“散”、便“逸”,虽有轻柔之态而无含蓄静谥之美,而且“雾”之所以“青”是因为雾贴近田田、密密的叶子而成,飘高飘远了,便无“青”的感觉。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中的“牛乳”、“轻纱的梦”,回应了第二段中的淡淡的月光,把叶子和花都蒙上了一种朦胧的诗意,也显示作者淡淡的喜悦。用“洗”能理所当然地把叶子、花更淡淡的月色和薄薄的轻雾联系起来,“薄薄的轻雾”也成为了“牛乳”、“轻纱”。

  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句再一次强调了淡淡的月光,一切显得朦胧,作者说“这恰是到了好处”是因为这样的景色恰是符合了作者但是淡淡的喜悦心情。

  5、下面是通过树来描写月色的。

  灌木——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稀疏的倩影

  这里用了反衬的手法来描写月光。

  6、“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中的“画”说明树影的错落有致、浓淡和谐是恰到好处的,象是出自名画家之手,也让读者更易联想和想象到荷塘月色的诗情画意。

  6、最后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了联想?

  运用了比喻和通感(视觉与听觉的呼唤)。写出了光与影虽不均匀,互相交叉,如名曲中的高、低音。却和谐如名曲,光与影融为一体,荷塘与月色融为一体,心境与物景融为一体,整个天地浑然一体,如梦似幻,如诗如画,一切融为名曲。作者心中流露出的依然是淡淡的喜悦。

  【小结】作者从正面和侧面描写荷塘上的月光。

  第六段作者的视线由荷塘内部扩展到荷塘四周。

  1、“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重重围住”,写出了树的多,并且有层次,与前面的“幽僻”相照应。

  2、下面作者从树色、树姿和树梢上的远山来写树,虽然写出了一种朦胧的意境美,但是这里却开始隐隐约约地表达出阴暗、沉郁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这些词看出,“阴阴的”,“烟雾”,“隐隐约约”。

  3、最后两句,从“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这些微弱的路灯光联想到“渴睡人的眼”,作者巧妙地把景的描写回复到人的描写。作者上面是沉浸在一片宁静当中的,但是现在热闹的蝉声和蛙声打破了周围宁静的环境,它们的声音惊扰了荷塘和作者的超然、宁静的境界,使作者脱离了“另一个世界”不再是“自由的人”,而又回归到寂寞,终于发出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感叹。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情又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4、文中用了两个“漏”字的作用是什么?

  借用月光、灯光衬托四周的灰暗,表现作者当时的心情。

  【小结】从这一段开始,作者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从淡淡的喜悦转为淡淡的忧愁。

  第二部分着重写荷塘月色的优美景象。有勾勒,有细描,有渲染,有衬托,灵活多样,井井有条。特别是语言运用得准确生动,有神韵,流露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与苦闷。

  第三部分(7~8)江南旧俗引起的思乡之情。

  1、作者为什么会“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呢?

  “颇不宁静”的心情在梦境般的荷塘岸边没有得到排遣,作者触景生情,由眼前景物联想到江南采莲的情景,就想靠对古代采莲盛况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怀念来解脱。(作者的故乡在江南)

  2、面作者描绘了江南采莲的具体情况。作者说这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季节,并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描写当时“嬉游”的光景。

  《采莲赋》译文:漂亮的少年,美貌的少女,心心相印采莲去。首船头来回转,交杯频递笑把爱情传。桨板轻摇水草紧绊,船头微动浮萍才分开。姑娘身材多窈窕,白绸衫儿束细腰。情意绵绵难分割,恋恋不舍把头回。春末夏初好季节啊,叶儿嫩花儿开。撩水逗乐笑微微,怕水珠溅身弄湿衣。忽然又觉船儿斜,急忙收起绫罗裙。

  3、采莲的场面在作者心中又是“另一个世界”,又是一个“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世界,作者有没有被这种光景所感染呢?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没有。“可惜现在我们早已无福消受了,”依然是“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再一次发出感叹。

  4、《西洲曲》本是用来描写一个青年女子思念情人的痛苦,作者却借用来表达什么感情?文章中的哪个句子可以表明?

  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情,可以从“这到底使我惦着江南了”看出。

  作者从古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然后再收回到眼前,发出“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缺憾。由此极自然地牵动出“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种思乡的哀愁。这种乡愁正是作者当时面对黑暗现实苦闷彷徨,无所适从,欲超然又想挣扎,而面对荷塘,作者派遣不到自己的忧愁,现在就借思乡来派遣。作者当时这些矛盾心情在作品中的投影,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

  5、“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表明了作者陶醉在宁静之中,极不情愿回到现实。

  作者从荷塘回到家里,心绪如何?

  作者从遐想中回到现实,现实依旧,愁思依旧,心里依旧不宁静,刚才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恍如一梦。

  【小结】作者第三部分巧妙地运用了《采莲赋》和《西洲曲》中采莲的情景,反衬出自己的思乡之情,更衬托出作者当时的淡淡的忧愁的难以解脱,“猛一回头”回到家,又把自己的心情引向了低潮,一切都回复现实,作者又开始彷徨苦闷起来了。

  【全文总结】本文根据作者的游踪,可以引出一条线索。

  带上门——小路——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四周——江南旧俗、回家

  (空间线索——明线)

  还有没有其他线索呢?

  开始作者的心情“颇不宁静”,觉得苦闷、彷徨(心情的一个低潮);在刚开始慢步小路时,作者显示出淡淡的忧愁;由于小路的宁静,使作者进入了梦境一般的“另一世界里”,作者有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超脱现实的环境中,“这一片天地好象是我的;”“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里可以显现出作者的心情由淡淡的忧愁转化为淡淡的喜悦。然后,随着作者的立足点的变化,心情也发生了变化。作者在欣赏月色下的荷塘好荷塘上的月色时,淡淡的喜悦更加强烈(这里是作者心情的高潮),之后当作者看见荷塘四周没精打采的路灯光和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反衬出作者的苦闷和淡淡的忧愁。然后借助江南的旧俗和他的思乡之情,解脱自己的苦闷,但是“无福消受”,最后回到家还是回到会现实,心情依旧“颇不宁静”(在一次回到心情的低潮)

  导出:暗线——情感

  颇不宁静——淡淡的忧愁——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愁——思乡愁——不宁静

  结构自然严谨。写景层次分明而富有特征,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交融在一起。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凝练而传神。运用比喻、联想、衬托等手法把景象表达得极其真切而富韵味。

  板书设计:

  一(1)缘由:颇不宁静想起荷塘带上门

  二(2~6)荷塘月色

  曲折、幽僻、树多、寂寞

  淡淡的忧愁路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寂寞)对

  没有月光(阴森森)——淡淡月光(很好)比

  上另一世界、自由的人

  妙处、受用

  荷田田、层层(多)

  叶高、亭亭(美)形

  月荷白(色)态

  色花袅娜、羞涩(态)美

  下明珠、星星(光)

  的荷香渺茫的歌声动

  淡淡的喜悦荷荷像闪电、霎时(快)态

  塘波凝碧(色)美

  荷水脉脉(态)——静态美

  荷从月色如流水、泻正

  塘的角度青雾:薄薄、似牛乳、似轻纱面

  上从景物叶子与花:似梦

  月的角度树影:黑影、倩影侧

  色光与影:不均匀、和谐、如名曲面

  树:重重、阴阴(沉郁)

  淡淡的忧愁四远山:隐隐约约

  周灯光:没精打采

  蝉鸣、蛙叫

  三(7~8)江南旧俗回家

  不宁静江南采莲思念故乡回到现实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学习作者高洁的情怀和决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贵品质。

  2、知识目标:本文构思精巧。意境优美。语言清新,学习体会本文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够判断什么是通感,体会本文比喻的妙处所在。

  二、教学重点:

  1、通过4-5段赏析,欣赏意境美,品味语言美。

  2、理解作者在动荡的年头彷徨于苦闷中的心境和作者在特殊年代洁身自好、向往自由美好生活的情怀。

  三、教学难点:

  1、作者之所以有“颇不宁静”心情的原因。

  2、作者写江南采莲旧俗的作用。

  教学内容:

  作者及时代背景,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它结构精致,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板书题目)

  二、作者介绍(略)

  三、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7年,当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荷》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四、整体感知

  学习写景散文,首先要明白文章写了什么景什么情,怎么写的。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的结构内容。文章可以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想起荷塘。写出游的时间、地点和缘起(心不静)。

  第二部分:(2-6)夜游荷塘。

  1、(2-3)去荷塘的小路,勾勒荷塘轮廓,写我路上的思绪,表达求静的愿望(求静)。

  2、(4-5)写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的奇景(得静)。

  3、(6)写荷塘四周及远景(出静)。

  第三部分:(7-完)荷塘归来。

  文章的4,5,6三个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行文层次清楚,写景形象生动:先写荷塘,继写月色,后写荷塘四周。作者的观景角度富于变化:从平观到俯视,从细察到鸟瞰;由近及远,从里到外,层层铺陈,使整个画面富有层次感,立体感,传神的勾勒出了月夜荷塘的风采,给人如临其境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披情入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中国古诗中“月”的意象及其含义。

  1.李白《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在这里,“月”成了诗人排遣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的一种载体。

  2.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里,“月”成了词人表达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载体。

  3.那么,在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里,“月”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能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3.教师归纳总结: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郁闷)──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开朗)──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郁闷)──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闷)

  如果我们把作者的郁闷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低点,把作者的开朗当作心情发展变化的一个高点的话,那么,上面的过程可以图示为

  这样来安排心情发展变化的线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变化)的作用。

  导致作者这些心情发展变化的原因分别是(见上图括号中文字)。

  三、领会意境(入境)

  1.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2.作者是如何表现观月的开朗心情的?(一是借助对平时没有月光时路上的景象的描写反衬今晚月光下景色的宜人,从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二是借助对自己在苍茫的月光下的独特感受的描写来表现独处的妙处,侧面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三是借助对荷塘、月光及荷塘四周的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她们搭配得恰倒好处,进而烘托出自己开朗的心情)

  3.作者是如何表现冷清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蝉声”和“蛙声”的热闹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冷清”)

  4.作者是如何表现思乡的郁闷心情的?(借助对《采莲赋》和《西洲曲》的有关内容的回忆来表现江南生活的意兴盎然,从而引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5.小结:所谓“意境”,指的是外界的人事景物(客观)与人的思想感情(主观)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这种天人合一、情景交融越是天衣无缝、水乳交融,散文就越具有美感。《荷塘月色》做到了这一点,所以它具有一种意境美。

  四、了解作者(知人)

  朱自清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大学毕业后,又在浙江台州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晖中学任教过一段时间。而且在浙江的这一段时间是他人生中的辉煌时期。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对江南的惦念之情。1页

  后来,朱自清来到了北京,受聘于清华大学。虽然身为大学教授,但是由于子女众多,家庭负担较重,贫困和家庭琐事时时困扰着他。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他为何对独处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五、了解背景(论世)

  在创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积极投身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员干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热闹了一阵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进入了低潮期。对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这一点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来。

  六、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7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场面美。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初步理解

  1.作者写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2.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样描写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5.作者写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样描写的?

  6.集体诵读这一段文字。

  7.小结: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笔,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如诗如画的荷塘月色图,从而显示出了散文的场面描写的美。

  三、深入理解

  1.作者是借助什么手法把荷塘月色描写得这么成功的?请从课文中摘录有关语句,填出下面表格中的有关内容。

  手法

  描写的对象

  文中的例句

  比

  喻

  出水很高的叶子

  像()

  开放的和尚未开放的荷花

  正如()

  又如()

  又如()

  颤动的叶和花

  像()

  密密挨着的叶子

  宛然()2页

  月光下的叶子和花

  仿佛()

  又像()

  灌木的黑影

  如()

  杨柳的倩影

  又像是()

  阴阴的树色

  像()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是()

  通

  感

  微风中的荷香

  仿佛()

  塘中的月色

  如()

  拟

  人

  打着朵儿的荷花

  田田的荷叶

  叶子底下的流水

  荷塘边的杨柳树

  树缝中漏下的路灯光

  2.小结:要写出场面的美,运用比喻、拟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3.集体诵读这三段文字。

  四、布置作业

  从你所接触的文学作品中,找到并摘录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三至五个。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要点

  了解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咀嚼品味法。

  教学过程

  一、作业检查

  1.请五至八位同学说一说自己摘录的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的句子。

  2.教师点拨:通感是一种特殊的比喻,其与比喻的区别在于通感的比喻感觉互通的。如“荷香”(嗅觉)仿佛“歌声”(听觉),“月色”(视觉)如“名曲”(听觉)。

  二、咀嚼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需要咀嚼。所谓“咀嚼”,就是反复地比较: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哪些词句来表达,作者为什么取此而舍彼,用彼词句有什么不妥,用此词句有什么妙处,等等。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咀嚼”一下。

  1.“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一句中“幽僻”如果换成“幽静”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幽僻”既有“幽静”的意思,又有“偏僻”的意思,而“幽静”只能表达一个意思。“幽静”只有在心情悠闲自在时才能体会得到,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而此刻作者的心情并不悠闲自在。“幽僻”尤其是“僻”恰倒好处地衬托出了作者孤独郁闷的心情)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一句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慢步”而用“踱”?(“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的速度,也能表现做动作时的心情。“踱”与作者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踱”又与下文“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相照应)

  3.“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一句中的“且”与“就”意思相近,作者为什么不用“就”而用“且”?(“且”除了“就”的意思之外,还有“暂且”的意思,表达的意思比“就”要丰富。“且”说明荷香月色带给“我”的欢愉只是片刻之间的,这与下文作者的心情重新进入郁闷相照应)

  4.“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一句中的“泻”表达的其实就是“照”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照”而用“泻”呢?(因为作者已经把“月光”比作“流水”了,“流水”是只能“泻”而不能“照”的)

  5.“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句中的“浮”表达的其实就是“升”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升”而用“浮”呢?(“浮”和“升”都能表现“青雾”的动作,但在高度上有区别:“升”让人感觉“雾”很高;“浮”让人感觉“雾”很低,低得与荷叶的表面相平)

  6.“(灌木的黑影与杨柳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一句中的“画”表达的其实就是“留”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留”而用“画”呢?(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三、品味语言

  理解语言之美还需要品味。所谓“品味”,就是深入地思考:作者选用某一个词能起到怎样的表达作用。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品味”一下。

  1.“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2.“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3.“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4.“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5.“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6.“(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7.“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四、布置作业

  下面是朱自清先生《一封信》中的一段,请你对其中加点的词语进行咀嚼和品味。

  我对于台州,永远不能忘记!我第一日到六师校时,系由埠头坐了轿子去的。轿子走的都是僻路,使我诧异,为什么堂堂一个府城,竟会这样冷静!那时正是春天,而因天气的阴薄和道路的幽寂,使我宛然如入了秋之国土。约莫到了卖花桥边,我看见那清绿的北固山,下面点缀着几带朴实的洋房子,心里顿时开朗,仿佛微微的风拂过我的面孔似的。到了校里,登楼一望,见远山之上,都幂着白云。四周全无人声,也无人影,天上的鸟也无一只。只背后山上谡谡的松风略略可听而已。那时我真脱却人间烟火而飘飘欲仙了!后来我虽然发见了那座楼实在太坏了:柱子如鸡骨,地板如鸡皮!但自然的宽大使我忘记了那房屋的狭窄。我于是曾好几次爬到北固山的顶上,去领略那飕飕的高风,看那低低的、小小的、绿绿的田亩。这是我最高兴的。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理清全文的结构,了解直接抒情的语句的内涵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体会散文的语言美——对生活语言的巧妙加工。

  认识“通感”的修辞方法,体会本文中“通感”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

  茂密的荷叶——多姿的荷花——荷香——叶花颤动——流水

  体味作者的匠心:

  1、动静结合,“静”是“动”的瞬间表现。

  可见与可想结合,写出散文的神韵。如:荷叶田田——水脉脉含情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经线:欣赏荷塘月色前后的心情变化。纬线:对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

  3、“通感”的特点及其作用:

  A、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B、本体——花香(嗅觉)

  喻体——渺茫的歌声(听觉)

  C、作用:把花香的特点写清了,生动形象。

  D、相似点:立于微风中嗅馨香(时有时无)——听远处高楼传来的歌声(时断时续)

  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A、请学生熟读课文;

  B、背诵4—6段。

  第一课时

  导入

  课文:

  具体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和创作:

  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祖籍浙江绍兴,1898年生于江苏东海。1903年随家定居扬州。1916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次年更名“自清”,考入本科哲学系。毕业后在江苏、浙江等地的中学任教。

  上大学时,朱自清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发表的长诗《毁灭》,震动了当时的诗坛。1929年出版诗集《踪迹》,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创作转向散文,同时开始研究古典文学。1928年出版散文集《背影》,成了著名的散文家。

  1948年8月病逝于北京。他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著作有《朱自清全集》。

  本文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朱自清也处于苦闷彷徨中。

  《荷塘月色》正是作者自己想“超然”而又想“挣扎”的心迹的真实描摹和生动写照。

  听《荷塘月色》的配乐录音带:

  作品结构分析:

  全文共10个段落,每段都有其独立的内容,但从作者的行踪变化上看,从扣文题的主体文字与宕开笔墨写联想的“闲笔”来看,这10个自然段还可以划分成几个大部分,把文章的基本框架弄清楚了,有助于我们对内容的分析和对主旨的探索:

  缘起:第一段: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心境:“颇不宁静”)

  去荷塘:第二段:通往荷塘的小路、树木、月色。

  第三段:行在小路时的感受。(追寻清冷、幽僻的环境)

  观荷塘:第四段:荷塘美丽的景色。

  第五段:塘中的月色。

  第六段:荷塘四周的景物。

  离荷塘:第七、八、九段:联想古代江南采莲的旧俗。

  第十段:在思乡与遐想中踱回家门。

  从写景状物的角度看:

  第一部分:(1)写观荷缘起。(情)(引子)

  第二部分:(2—6)写荷塘月色。(景)(主体)

  第三部分:(7—10)写景中人。(情)(尾声)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布置作业:

  1、背诵4—6段;

  2、阅读课后附文。

  第二课时

  检查作业:

  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进行分析,让学生反复体会:

  全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分析:这是分量很重的一笔,可见“文由情生”,本句是“文眼”。

  问:起笔这样写是什么目的?

  不加掩饰直抒情怀,显出作者内心有苦闷,心绪烦乱。这也正是夜深人静出游荷塘的缘由,即,欲排遣苦闷之情。

  第三段中路上的一段独白:“路上只我一个人……这是独处的妙处”。

  分析:此段抛开写景,句句都是内心活动,这样写是不是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呢?

  明确:

  A、抒写月下独处的自由感正是对“心里颇不宁静”的自我调节,蕴涵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

  B、这“情”没有离开“景”,如果不是月下独行在那条极幽僻的路上,又怎么能抒发所谓“独处”之情呢?

  3、第三段最后一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分析:

  A、这是过度句,提示下文重笔写荷塘月色;

  B、这一句感情上起了变化,作者没有陷入哀愁的泥淖不能自拔。

  三、解析第四段,看作者是怎样从多角度来描摹荷塘美景的:

  1、先写满眼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顺笔写及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以及流水。层次井然,形象精确。

  这是按观察的角度,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的空间顺序来写的。

  以上是顺序特点,细分析,还可以看出作者的匠心:

  A、抓静态与动态的结合,把荷塘写“活”。(这个问题要启发学生回答,读进去)而且,作者笔下的景物都是“动”的,“静”不过是“动”的瞬间表现,扬静而情动。

  B、抓可见与可想的结合,写出了散文的神韵。所谓“可想”,是指由“可见”引起的合理联想,把不可见的景物写得很有风采。

  通感的运用:(详见前重、难点“通感”部分)

  五、请学生自己赏读5、6段:

  欣赏的重点可放在对某些字词的品味上,也可以研究一些极有感情特色的比喻句上: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泻”字精确在哪儿?

  2、“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里的比喻与拟人,准确形象,但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为什么不割爱呢?

  六、小结全文:请学生说说自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布置作业:完成课后思考练习、本课《课课练》。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

  1.品味语言,学习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

  2.通过把握本文的情感脉络,学习鉴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体会作者颇不宁静的感情。

  2.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教学方法:

  通过听录音、默读,让学生读文入境。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品味作品语言。

  通过提问思考讨论,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计划采用六个步骤自读感知,思考提问,查阅信息,讨论交流,熟读成诵,存疑留问,两个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存疑留问放在课外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自读感知,学生思考提问,学生查阅信息,学生讨论交流,学生熟读成诵。教师在这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一、自读感知

  要求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整篇课文,了解作品的基本内容,初步把握作品的基本结构框架和作者的感情。

  首先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借助注解和词典,弄清以下词语的读音和意思:

  幽僻、蓊蓊郁郁、弥望、袅娜、宛然、凝碧、斑驳、峭楞楞

  借助注解和词典读懂《采莲赋》。

  其次给文章八个小段标上序号,找出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语句。

  明确:

  文章主要写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语句主要有:

  第一段: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第二段: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便觉是一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第七段: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第八段: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再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注意段落之间的联系。

  明确: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于是就想去看看,沿着荷塘的路平常是有些怕人的,但今晚却很好,我可以享受这无边的荷香月色。荷塘月色的确很美,月光下的荷塘美景清幽淡雅,荷塘上的迷人月色朦胧和谐,令人心醉。荷塘四周非常幽静,只有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最热闹,而我什么也没有。忽然又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那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巳无福消受了。采莲令我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回到了家里。

  二、思考提问

  首先学生再次仔细阅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和有必要深究讨论的问题。

  学生先后提出如下一些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一铺,其好处是什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五段酣民、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其次教师和学生一起梳理上述问题,重新整合。

  第一类问题是关于文章主旨、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第二类问题是文章局部的细节问题。按照文章先后依次罗列如下: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写采莲的事情?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第三类是关于对本文的评价的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它的好处。

  三、查阅信息

  针对上述问题请学生上网查阅资料,或上图书馆查阅资料。

  四、讨论交流

  首先讨论第一类问题,即关于作者思想感情的问题。

  教师提示,要搞清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的问题,首先要搞清为什么作者会颇不宁静,这必须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必须联系作者自身来看。学生交流上网查阅的有关资料。明确:

  (一)作者

  朱自清,原名自华,串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原籍浙江绍兴。因三代人定居扬州,自己又毕业于当时设在扬州的江苏第八中学高中,且在扬州做过教师,故自称扬州人。他是现代著名的作家和学者。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53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1988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对朱自清著作又一次全面地搜集、整理,出版了6册《朱自清全集》。朱自清虽在五四运动后开始新诗创作,但是,1923年发表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却显示出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才能。从此以后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就。1928年出版的散文集《背影》,使朱自清成为当时负有盛名的散文作家。

  (二)时代背景

  《荷塘月色》作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中国大地。这时,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处于一片黑暗之中。在此之前,朱自清作为大时代中一名小卒,一直在呐喊和斗争,但是在四一二政变之后,却从斗争的十字街头,钻进古典文学的象牙之塔。但是作者既做不到投笔从戎,拿起枪来革命,但又始终平息不了对黑暗现实产生的不满与憎恶,作者对生活感到惶惑矛盾,内心是抑郁的,是始终无法平静的。这篇散文通过对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写,流露出作者想寻找安宁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脱现实但又无法超脱的复杂心情,这正是那个黑暗的时代在作者心灵上的折射。

  心里颇不宁静表现了什么?

  明确:《荷塘月色》表现了作者为国家民族命运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反映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这是他当时的真实心态的反映。

  为什么作者要反复写爱热闹也爱冷静的双重性格?

  明确:因为这是作者性格的真实写照,也是因为当时作者这种矛盾心态非常强烈。

  作者说自己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写出如此宁静的文章?

  明确:作者主观上想通过游览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宁静的心态,客观上确实在观赏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时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归不宁静,又重新忧郁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就是他不宁静的表现。

  其次讨论局部细节问题。

  第四段景物描写,为什么叶子写得多?

  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第四段,看作者依次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的?

  明确:先写茂密的荷叶,次写多姿多态的荷花以及阵阵传来的荷香,最后写叶子和花的一丝颤动和脉脉的流水。本段是按照驻足观察的顺序,视线由近及远、由上而下来写的。本段可分两层,第一层写静物,叶子像舞女的裙,静中写动,写出了动态美。花袅娜羞涩,像人一样娇美,写出了静态美;像明珠星星,则写出了荷花在想象中的光华。花香像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激活了读者的美好想象。第二层写动态。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给读者以不同的感觉。

  之所以叶子写得多,是当时当地景物的实际情况。作者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景物描写的特征,本文的特点是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的物境之美。第四段没有直接写月,但处处有月,荷叶、荷花都处在月光的照耀下,月光之下,荷花也是银白色的,这是它和明珠星星的相似点。写荷花的香味,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处飘来的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能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如在嘈杂的白天,绝不会有这样的感受。

  阅读第五段,思考本文是如何描写月色的。

  明确:作者把荷叶和荷花放在月光下面,一个泻字,给人一种奶白色而又鲜艳欲滴的实感;一个浮字又表现出月光下荷叶、荷花那种缥缈轻柔的姿容。文章似乎仍在写荷叶、荷花,其实不然,作者是通过写叶、花的安谧、恬静,衬托出月色的朦胧柔和。又如文章写黑影和倩影,还是写月色,因为影是月光照射在物体上产生的。树影明暗掩映,错落有致,反衬月光轻盈荡漾。月色本是难以描摹的,所以作者通过不同的景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写月色,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课文第五段,写月光用泻不用照铺,其好处是什么?

  解答这个问题,不妨请学生把照和铺字代人句中读一遍,学生就知道了。

  明确:泻是承上面比喻句如流水一般而来的,泻字有向下倾的势态。照和铺字就没有这个效果。

  第五段酣眠、小睡各指什么?有无深层含义?

  明确:酬民比喻朗照,小睡比喻被一层淡淡的云遮住的月光。至于它的深层含义应该联系作者的心态来看,他不希望过于激烈的行为,他喜欢一种平和的心态,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他做不到投笔从戎,他要寻找安宁平和的生活。对景物的喜好折射出作者的心态。

  作者为什么会由光和影联想到名曲?

  明确:这是使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光与影是视觉形象,作者却用听觉形象来比喻,这就是通感的一种,其相似点就是和谐。第四段写荷花的缕缕清香,微风传送,像远方飘来歌声一样动人心怀,这幽雅淡远的感受也只有在月夜独处时才会有,这也是通感,把嗅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它们之间的相似点就是似有似无、时断时续、捉摸不定。

  第六段写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为什么会如此伤感?

  明确:作者想寻找美景,使自己宁静,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态而不得,当然伤感。

  第七段采莲与文章主体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想起采莲的事情?

  明确:以采莲的热闹衬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莲同物,作者又是扬州人,对江南习俗很了解。

  第八段课文最后一句话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确:一方面有照应文章开头的作用,但主要目的还是以静写动,以静来反衬自己,心里的极不宁静。心里的不宁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澜。全篇充满着动与静的对立统一:社会的动荡与荷塘一隅的寂静,内心的动荡与内心的宁静形成对立统一,文章开头心里不宁静,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趋于心静,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宁静的现实中来,也形成对立、转化。

  再次讨论本文的评价问题。

  《荷塘月色》为什么如此出名?我好像看不出文章的好处。

  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完全陶醉在作品的意境之中。这个问题不必回答。

  五、熟读成诵

  要求学生背诵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师要求学生诵读时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为主,内在情感要丰富,表现出优美的韵味,语速宜缓,节奏分明。

  六、存疑留问

  给学生一个探究的题目让他们做进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显然有两个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与自我心灵升华的超越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是朱自清的一个梦。说说你对这个梦的理解。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学目标

  1、体会散文精练的语言、形象的比喻,学习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2、欣赏散文静静美的同时,感受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3、启发学生思维,引起想象,激发兴趣,提高写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情与景的交融,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矛盾心理。

  三、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赏读式,多媒体教学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课件

  1、背景音乐:(《月光》)

  2、图片:荷塘图、月光图、荷花图、星空图、月下树影图、荷叶图

  3、vcd片断:少女翩然起舞,裙幅舒展片断

  4、配乐朗诵录相片断

  教学要点:

  本节课主要完成课文4段的阅读鉴赏。通过揣摩“景语”,弄清文章的写景特点。

  一、导语

  荷 花

  [清]曹 寅

  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

  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

  该诗通过对荷花开放的季节和荷花的香味的描写,给我们描绘了荷塘晚香的美好感受。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篇散文也是关于荷花的,名字叫“荷塘月色”。

  二、解题、初步感知

  1、问:大家觉得题目“荷塘月色”是偏正短语还是并列短语?为什么?

  明确:并列短语,因为第四段是写月色下的荷塘,第五段是写荷塘上的月色。

  2、朗读、播放配乐朗诵(要求学生听清字音,进入情景,体会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理清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3段):写夜赏的缘由,小径漫步,抒发感受。(情)

  第1段:交代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及缘由。

  第2段:去荷塘的路上。

  第3段:抒发月下独处时的感受。

  第二部分(4—6段):月下荷塘,荷塘月色,荷塘的四周。(景)

  第4段:写月色下的荷塘。

  第5段:写荷塘上的月色。

  第6段:写荷塘的四周。

  第三部分(7—8段):写由眼前之景所发生的联想,回到现实,思乡回家。(情)

  第7段:联想江南采莲的旧俗和采莲诗。

  第8段:在思乡与遐想中,作者回家。

  四、鉴赏、分析课文的景物描写部分(“景语”描写)

  ㈠问:本文是如何描写荷塘月色的?主要集中在哪几段?

  明确:主要集中在4、5、6三段,集中笔力对荷塘月色进行了描写。

  ㈡诵读、鉴赏第4段

  1、学生阅读本段,概括大意,思考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是如何安排顺序的?

  明确:本段主要写月下荷塘美景,分别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荷波、荷韵五个方面。

  定点观察,由近及远,由上到下,先静态后动态。

  2、提问:作者是怎样从这五个方面描绘这月下荷塘美景的:清找出这些句子,展开想象,阅读品味它的妙处。

  明确:

  ①荷叶:“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

  ②荷花:“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袅娜”写出荷花的饱满盛开状,“羞涩”写荷花含苞待放。这两个词本是用来描写女子娇美姿态、羞涩神情的,现在用来写荷花,赋予物以生命力和感情。

  这是拟人写法。接着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把荷花比作“一粒粒的明珠”“碧天里的星星”“刚出浴的美人”从不同角度,分别描绘了淡月辉映下荷花晶莹剔透的闪光,绿叶衬托下荷花忽明忽暗的闪光,以及荷花不染纤尘的美质。

  写出了荷花的神韵,倾注了作者的主观感情,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

  ③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通感手法:又名移觉。 把各种感觉(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沟通起来,用甲感觉去描写乙感觉。它往往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用来渲染并深化诗文意境。

  此处由嗅觉向听觉转移。“屡屡清香”与“渺茫的歌声”,虽然前者是从嗅觉的角度描述的,后者是从听觉的角度摩声的。但是,二者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如时断时续,若有若无,清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因此,作者通过联想与想象借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的隐隐约约,清幽淡雅来表现荷香的若有若无,清幽淡雅,烘托出几分幽雅和宁静来,不仅揭示了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且创造出一个美好的意境。

  ★文中还有一例:“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

  这是视觉移植为听觉,月的光华和阴影,朦胧婆娑,相互映衬,以小提琴演奏的“名曲”的旋律来形容它们的和谐声响,来表现月光树影组合的协调,给人一种悠扬、优美,很近肉内的感觉,同时烘托出一种温馨、幽雅的氛围,将读者带到一种美好的幻景。

  ④荷波:“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微风过处叶花颤动的情状,既有视觉形象,叶子“有一丝的颤动”化为“一道凝碧的波痕”;又有听觉形象,风吹花叶的颤动声音。动静结合,形象地传达出荷塘富有生气的风姿,创造出了清幽恬静的氛围。

  ⑤荷韵:“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作者把所见与想象结合,“脉脉”本指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来表情传意,这里用来写流水,塘水在茂密的荷叶下是看不到的,作者却由叶子的“风韵”想象到那叶子下的水“脉脉”有情,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

  3、师生共同小结本段写景要点

  本段综合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描绘了月下荷塘的美景,这些手法令人浮想联翩。更绝的是全段不着一个“月”字却处处有月。请同学们朗读品味。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2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理解文中“我”与世界的关系。

  2.揣摩文章典雅清丽、准确生动、富有韵味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指导学生诵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提高学生语言的审美情趣。

  预习学案

  1.请多遍通读全文

  2.了解作者以及相关写作背景

  3、字音辨识

  探究学案

  导入:说起我国的现代散文,就不能不提起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朱自清,走进他为我们营造的散文天地

  有人说文中写了很多东西,而我看到了是作者与一方荷塘不断博弈的心。在他的世界里,有荷塘,月色,有妻儿,有家乡。

  前节课我们一起预习了课文,我希望大家将探究题的第一题课前完成后相互交流整理好答案,填在后黑板上

  一、脉络梳理

  文中有哪些词语能表达出“我”的心情?“我”之外的世界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大家梳理分别概括地写在下列表中。

  我与妻儿(1)我与曲径(2.3)我与荷塘和月色(4.5)

  我与妻儿(10)我与家乡(7-9)我与荷塘四周(6)

  梳理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

  “我与荷塘月色”是公认最美的段落,没有直接描述“我”心情的语言,只有进入画境后去揣摩作者的心情,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幅淡雅、朦胧的荷香月色图诉说着怎样的情语呢。第四段请同学们读一下,进入画境(生读)同学们的概括是否准确?我们一起再来学习。

  下面老师对四段做了些修改,请注意老师打横线的地方,思考下修改后与原文有什么不同?效果上有何变化?

  二、感受语言之美

  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美丽的(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又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顺序)。微风过处,送来阵阵(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静静的(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分析:

  再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此段作者集中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叠字的运用(板书),展现了月下荷塘的清新素雅(清新素雅的荷塘。主板书)之美,此时的作者心情还依然颇不宁静吗?与世界的关系是对抗还是融合呢?

  下面老师为你们读下第五段,同学们思考下,月光是无形的,作者是怎样描绘它的呢?你最欣赏哪一处?注意画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第五段:(老师展示四处,第五处学生可以自己发挥选择)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淌(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2.薄薄的青雾飘(浮起)在荷塘里。

  3.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浸(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4.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印(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5.自选

  分析:

  再来看“我”与世界的关系:对抗或融合。(后黑板上与前副黑板)因为融合,我们的文章表现手法有了融情于景,因为对抗,也就有了以乐景写哀情,倍增其哀的乐景衬哀情。他对抗是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心绪不宁,是家事?是国事?(结合背景,蒋介石叛变革命,百姓处在白色恐怖中,作为爱国民主战士,他是非常苦闷彷徨,希望借一方荷塘寻求解脱),当作者已然把自己和周围的景致融为一体了,心灵得到了极度自由的舒展,进入到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中去,然而这种臆想式的超然物外注定是短暂的,作为一个誓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爱国知识分子,忧国忧民始终是他不能抛弃的情怀。所以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就是“颇不宁静”.

  小结:朱自清的散文之美,是有自己的个性特点的,有人曾将它概括为一个“清”字。我想,这个“清”字,不但指清秀、素雅的文字,恐怕清洁,纯真的品质(板书主黑板)都包含在里面才是。

  能够徜徉于文字中的人是丰富而优雅的儒者,能够沉浸于美中的人是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的智者!

  拓展学案

  朱自清先生很厉害。月色本无形,他却能以荷塘为依托,化无形为有形,使我们眼前叶朦胧、花朦胧、香飘水溶溶。月色无处不在。宋徽宗也曾给画师们出过一道考题“踏花归来马蹄香”,香气如何表现呢?聪明的画师画的是,蝴蝶追逐马蹄,蹁跹起舞。现在,我想请同学们在下面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要求就是化无形为有形。这些词语是“寒冷,孤独,愁绪,爱”。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感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旨。

  2.理解景与情的关系,认识准确生动的描写及联想的作用,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达技能。

  3.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其表达效果,进而学习运用比喻、通感、拟人和叠字表情达意的技巧。

  4.了解作者不满现实、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在特定语境中揣摩词句的含义。

  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练、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了解作者创作的心情以及这种心情的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1.品味、领悟课文情景交融,“景语”“情语”浑然一体的写作特点。

  2.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PPT配乐播放一组有关荷花的图片,让学生欣赏。(1分钟)

  师:荷花深为中国人所喜爱,无数的骚人墨客为之陶醉,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篇佳作。大家看完这些图片,有没有联想到有关描写荷花的诗文呢?

  PPT:“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可以说,荷花已成为中国文学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今天我们将来学习一篇写荷的散文名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起来欣赏他笔下的荷塘月色,领略他别有一番滋味的情感。

  二、走近作者及时代背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

  师:对朱自清这个名字,同学们应该都很熟悉吧,那么老师我想请一两位同学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我再作补充介绍。

  PPT:走近作者

  朱自清(xxxx-xxxx),原名自华,字佩炫,号秋实,取春华秋实之意。为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保持清白,便取《楚辞》中“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中“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参加了文学研究会。xxxx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伦敦杂记》,杂文集《论雅俗共赏》、《标准与尺度》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朱自清是诗人、散文家、学者、又是民主战士、爱国知识分子。毛泽东称他“表现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师:同学们知道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是在哪里的吗?

  明确:清华园

  PPT:走近背景

  xxxx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蒋介石等人的法西斯暴行激起中共党人和广大革命人民的奋起反抗,同时引起一部分正直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谴责。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阶级的局限,没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

  《荷塘月色》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xxxx年7月,正是通过“我”在荷塘月夜的独步、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在时代的政治低下寂寞、苦闷、彷徨无路的情绪和出污不染、洁身自好的情操。

  三、整体感知

  1.疏通字詞

  师:现在大家对《荷塘月色》,都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接下来我想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准确地读出上面的字词。

  PPT:

  煤屑(xiè)蓊蓊郁郁(wěng)踱着(duó)点缀(zhuì)

  袅娜(niǎonuó)霎时(shà)脉脉(mò)酣眠(hān)

  峭楞楞(qiàoléngléng)梵婀玲(fànēlíng)媛女(yuán)

  纤腰(xiān)沾裳(cháng)敛裾(liǎnjū)

  2.课文朗读

  师:大家对本课的字词都把握得不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朗读这篇课文,要注意其停顿、重音、语调、语速。

  ……

  3.行踪与心情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全文,画出作者月夜观荷塘的行踪,并对应行踪,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2)请三至五位同学说说自己找到的答案。

  PPT:

  作者行踪:

  出家门——踱小路——观荷塘——赏四周——回家门

  表现作者心情发展变化的语句: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是:

  颇不宁静→寻宁静→暂得宁静→失宁静

  作者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面对当时社会现实,思想是矛盾的、复杂的。反映在这篇课文中,既有淡淡的哀愁,也有难得偷来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

  四、课文讲解

  第1段:

  师:刚刚我们已经找出了作者的行踪与心情变化,知道了课文的感情基调是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下面我们将逐段对课文进行分析,我们先来看第1段。

  文章的第一句话是文章的文眼(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PPT:作者为什么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月亮升高了,马路上孩子们的嬉笑声听不见了,妻子拍着润儿也渐入睡,周围已经沉静下来了,本来可以好好想一些问题,但是,许多的是萦绕砸自己头脑中,无法理清,“忽然”想起了荷塘,作者是为了排遣内心的烦恼,找寻片刻的心灵的宁静而去荷塘边的。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孩子们”和“妻”的描写反衬出“我”的失眠。

  第2段:

  师:第1段主要表明了作者独游荷塘的时间、地点和缘由,那么第2段主要写什么呢?

  PPT:

  (1)这个自然段主要写去荷塘的小路,那这条小路有什么特点?

  幽僻是主要特点,多树且是蓊蓊郁郁,,这样就更显幽深僻静。

  (2)通过文章我们可以感觉“小路”很美,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通过白天和夜晚,及没月光和今天月光的淡相比较的。

  五、布置作业

  找出文中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其场面描写的美感。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业抽查

  请三至五位同学朗读自己找到的描写荷塘月色的段落。

  二、课文分析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课文有了整体的认知,也对文中的第1、2段进行了分析,这节课我们将侧重对文中描写荷塘的段落(第4、5、6段)进行分析。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第3段。

  第3段:

  PPT:

  这段主要写作者去荷塘时的感受,请你说说这种感受的具体内容?

  “像今晚上,……现在都可不理”,这是作者感受的具体内容,作者感到在这种幽僻的环境之中,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在这种环境里,可以不作违心的事,不说违心的话,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抛弃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可以理解这种感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进一步点明了夜游的原因。

  师:第4、5、6段是文章的重点段,也是文章描写最精彩的部分,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对其进行探讨。

  第4段:月光下的荷塘

  PPT:

  (1)作者写月下的荷塘写了那些景物?

  荷塘:曲曲折折,用叠词,突出广度

  荷叶:田田,用叠词,突出广度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用比喻,以动写静,写出了高而圆的风姿

  荷花:袅娜,拟人饱满的花朵姿态柔美,羞涩,拟人,含苞欲放的娇媚情态

  荷波:密密的,幽雅和宁静(动静结合拟人)

  (2)叠词:

  叠词不仅增强了物态情貌的形象感,而且构成鲜明的节奏,和谐的旋律,富于音乐美。

  (3)比喻,拟人的分析

  (4)通感的分析

  什么是通感?顾名思义就是使人的各个感觉器官相同。也就是说,通感就是运用形象的语言把一种感官的感觉转移到另一种感觉上,凭借感受的相通,使原来不可名状的、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的表现出来,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此句将人的嗅觉转移为听觉,荷香如歌,若断若续,若有若无,不但形神兼备,而且新颖独特,收到回味无穷的效果。

  生活中的例子:声音很粗、声音很甜、红杏枝头春意闹。

  (5)归纳月下荷塘的总体特点?

  宁静,寄予了淡淡的喜悦之情。

  (6)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第5段:荷塘上的月色

  PPT:

  (1)作者选用了哪些动词来描写月光,有什么好处?

  泻:照应“月光如流水一般”中的“流水”这个喻体,增强动感,表现了约会照耀,一览无余的情景。(照)太直白,淡而无味。

  浮:水气轻轻升腾,慢慢扩散,弥漫,以动静写静景,以“轻雾”衬“月光”表现了月光的朦胧,淡雅。(升)升空而去,动静太大,不合情境。

  洗:突出月光柔和。(泡)太生硬。

  笼:“梦”的比喻承上文“泻”字而来,一个“洗”字表现了月光下叶子与花的轻飘柔美的姿容,衬托了月光的朦胧,柔和。(罩)显得过于密实,厚重。

  落下:表沉重,突出了“黑影”的质感。(映出)太普通。

  画:如同一位画师在作画。

  奏:如同一位音乐家在演奏。

  (2)作者为什么又要写月影?会不会不协调?

  荷塘四周有蓊蓊郁郁的树,月影当是景中一景,塘上月光,塘中月影交相辉映,能使月色表现的更为精妙,一个“画”字用的精妙,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月光与黑影同时存在,是和谐的。另一方面体现出了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3)写光与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

  运用了比喻与通感的手法,将视觉形象化为听觉形象,光与影的黑白块儿仿佛变成了活泼跳跃的音符,化静为动,写活了。光与影的和谐分布于名曲得优美,悠扬,和谐动听,两相烘托,扩大了意境。

  (4)这段描写荷塘上的月色,总体特点是什么?给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朦胧,和谐,给予了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5)找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第6段:荷塘四周

  PPT:

  (1)为什么要写荷塘四周?

  突出荷塘周围环境的“静”。

  (2)最后一句话应该怎样理解?

  即由蝉声蛙声来衬托静谧的月夜,另一方面,又突出了作者的心情,其实蝉声与蛙声一直就有,只是作者现在才听到,说明作者短暂地沉浸在荷塘的美景中,现在又回到淡淡地哀愁中了,达到以动衬静的效果。

  (3)齐声朗读4、5、6自然段。

  三、布置作业:

  背诵4、5、6自然段。

  板书

  小路:曲折、幽僻、树多(对比)

  来路:

  感受:自由——(苦闷)

  荷塘:荷叶、荷花、荷香、荷波、流水

  (正面)月光泻—轻柔

  月色:青雾:浮、轻纱的梦光与景的和谐

  (反面)(侧面)黑影、倩影

  树:重重、阴阴(沉郁)

  四周:远山:隐隐约约

  灯光:没精打采(月色迷离)

  (自远而近)蝉鸣、蛙叫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抽查3位同学分别背诵4、5、6自然段

  集体背诵

  二、课文讲解

  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7—10自然段,思考一下“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这个问题。

  PPT:

  为什么引《采莲赋》和《西洲曲》?

  《采莲赋》是写采莲女的爱情生活,是十分美好的,文中的“嬉游和“有趣”就说明作者的态度——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西洲曲》写采莲女则为的是思恋自己的情人的痛苦的,因而,放在这里,与前面的情景形成对比,借此引出“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一句,自然将思绪拉回到现实。

  总之,末两节写夜游荷塘引起的联想,想到古代诗词中对采莲的描绘从而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眼前的寂寞,毫无生气的环境的不满之情,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内心的不平和对光明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在思乡的哀愁中结束全文。

  三、艺术特色

  师:总体来说,我们对《荷塘月色》这篇课文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也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比较详细的分析。而现在,我们要从文章的艺术特色这个角度,来鉴赏这篇课文。

  PPT: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1)景物描写。

  标题“荷塘月色”规定了作品的全境,既荷塘是月供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上的月色。这一规定体现了塘中风物的总体特征。

  文章通过景物描写所营造的艺术氛围也颇具特色。在荷塘上,月光是“淡淡的、静静的”,云也是淡淡的,荷香、叶子、花的总体特点都是朦胧的,这正与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这种心境合拍,表现出作者忧郁、哀伤的心情。

  景物描写的艺术水平:

  A、通过绘形绘影绘声绘色的细致描写,传达出对荷塘景色的视听感受。

  例如:描绘荷花“袅娜的开着”和“羞涩的打着朵儿”,写出了荷花盛开于待放的两种美妙形态。

  B、所见与想象相结合,扩大了描写的范围,适应了抒情的需要。

  例如:对荷波的描写。

  C、动静结合的描写。

  例如:“像亭亭舞女的裙”,“如刚出浴的美人”。

  (2)情感的抒发

  找一位同学回答作者感情变化的脉络。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宁静)──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喜悦)──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重新陷入不宁静)──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又引出新的不宁静)

  作者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鲜明的对比来突出自己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3)情景交融

  景语既情语,文章对景物的描写,不仅仅只是描写,还有作者的感情。

  例如通过蝉声的热闹来衬托出自己的哀愁。

  2.品味语言

  (1)作者精心选用恰当的词语,创造生动的意境。

  A、动词的选用。具体表现在文章的第五自然段。又如第三段“背着手踱着”中的“踱”,与“慢步”的意思接近,“慢步只能表现”动作的速度,“踱”既能表现动作又能表现作者心情,这与作者的心情转为开朗相适应。

  B、形容词的选用。“这是一条幽僻的路”中把“幽僻”换成“幽静”好不好?

  (2)善用叠词

  A、“悄悄地披了大衫”一句中的“悄悄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小心,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B、“轻轻地推门进去”一句中的“轻轻地”有什么表达作用?(说明动作很轻,作者不愿惊动家人)

  C、“路上阴森森的”一句中的“森森”有什么表达作用?(用光亮的“暗”衬托出“我”郁闷的心情)

  D、“虽然月光还是淡淡的”一句中的“淡淡”有什么表达作用?(用月光的“淡淡”来衬托喜悦的“淡淡”)

  E、“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一句中的“田田”有什么表达作用?(突出叶子长得茂密)

  F、“(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一句中“粒粒”的重复有什么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G、“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一句中“远近”“高低”的重复有什么表达作用?(由同学们讨论后得出结论)

  (3)善用比喻、拟人、通感修辞手法,是语言形象生动,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意境。

  A、如“袅娜的开着的”、“羞涩的打着朵儿的”、“刚出浴的美人”拟人手法的运用使荷花形神兼备。

  B、通感手法的运用。描写客观事物时,凭借各种感觉间的息息相通,用形象的语言把某一感观上的感受一到另一感官上,使难以言传的感受具体生动地表现出来,耐人寻味。

  四、学生自由阅读。

  五、作业

  1.熟读课文,背诵4、5、6自然段。

  2.完成《赢在课堂》中的练习。

  板书

  情景交融

  艺术特色用词恰当

  品味语言善用叠词

  善用修辞(比喻、拟人、通感)

  庄文静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分析作者矛盾思想感情,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的美好情怀。

  2、赏析精美语言,提高情景交融的鉴赏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追求理想。

  教学重难点

  把握作者“淡淡的喜悦与淡淡的哀愁交织”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话题探讨法、鉴赏法

  注意要点:

  1.介绍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当时的思想状况。

  2.引导学生品味表达作者感情基调与感情发展变化的关键语句。

  3.引导学生体味本文描写景物的特点,从中领悟寄寓的思想感情。

  一、导入新课

  (课件1)

  同学们,请看画面,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大片碧绿的荷塘。面对此等美景,杨万里赞叹道:“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周敦颐却看到了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

  描写同一事物却反差如此之大,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

  (课件2)写景是为了抒情,客观事物都深深地打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烙印!

  今天我们就跟随朱自清的脚步,看一看他给我们描写了怎样的荷塘美景,抒发了怎样的独特情怀!

  (课件3)打出题目《荷塘月色》。

  三、听配乐朗诵,初步感知。

  教师:优美的诵读让人陶醉,下面,我们先来听一听本文的配乐朗诵,同学们小声跟读,随文入境!

  边读边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1、给文章每个段落加上番号。

  2、找出文中表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课件放配乐诵读。(课件4)

  四、抓住关键词语,理出作者游踪,探究作者情感路线。

  相信优美的诵读已经让我们沉醉其中。现在大家来看看文章开头。

  问题1:夜深人静之时,作者为什么会突然想去荷塘边散步?

  师生交流明确:主要是由于“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夜深人静之时本应好好休息了,但许多事情剪不断,理还乱,就想到去荷塘散步,以此来排遣内心的烦恼!

  全文就是围绕“颇不宁静”这一心情展开的,它就像是一支乐曲中的主旋律,始终在全曲中回荡!

  问题2:为排遣不宁静,作者散步的游踪是怎样的?(齐答)

  师生共同明确。

  游踪:家——小路——荷塘——家

  问题3:一夜畅游,朱自清找到了心灵的宁静吗?

  学生齐答。(只让学生回答“找到”还是“没有找到”)到底找到没有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作者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请看第3自然段的内心独白。我们先一起来朗读这个自然段。

  学生朗读。

  问题4:这一段独白到底流露了朱自清怎样的心情?

  学生明确:尽管有哀愁,但更有一种淡淡的喜悦之情!作者只有这幽僻的坏境之中,才感到自己成了一个自由的人,才能够抛开尘世间的喧嚣和烦恼。——可见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流露出作者为能够暂时得到自由,欣赏荷塘月色而淡淡喜悦。——可见作者幻想超脱现实!

  五、师生互动,赏析4、5、6自然段。

  带着满腔的期待和淡淡的喜悦,朱自清来到了荷塘边。他眼中的荷塘夜景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我们来与他共同分享!

  (一)、我们分成两组,第1组同学朗读第4段,第2组同学注意:

  勾出本段中你喜欢的句子,并思考为什么喜欢。(课件5)

  1、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大力鼓励多答,暂时不作评价)

  2、同学们说得很好,现在我们去掉文中的某些句子和词语,表达效果又有什么不同呢?(课件6展示改动后的文字)我们来读一读。

  改动文字:荷塘上面,满是叶子。叶子出水很高,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开着的,有打着朵儿的。微风过处,送来清香。这时候叶子和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底下是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课件6)

  学生朗读。问:感觉怎么样啊?(学生:不好)

  教师分析:

  曲曲折折、田田——叠词,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亭亭玉立、修长婀娜、灵动飘逸(课件7)

  袅娜——常用来形容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写出了荷花柔软妩媚饱满的荷花柔美姿态(课件8)

  羞涩——含苞欲放的娇美情态,有一种“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的娇羞。(课件9)

  明珠——晶莹剔透

  星星——闪闪发光、忽明忽暗(课件10)

  美人——用刚出浴的美人来形容露珠点点的荷花,使人想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从而想到荷花的质朴、清新、纯洁、淡雅和高贵、冰清玉洁(课件11)

  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若有若无、轻灵飘渺,用听觉来写嗅觉,想像奇妙

  闪电——突出快速

  脉脉——饱含深情,极富人性之美

  一番赏析后,相信同学们对这一段已经有了全新的感觉,下面让我们再次以最深情地朗读来诠释本段。学生朗读。(课件12)

  教师小结:朱自清的想像是多么丰富啊,古人有读《汉书》来下酒,今天我们是品“荷塘月色”来纯净我们的心灵!

  2、两组交换,赏析5、6段。(课件13、14)

  参考:(以学生讲为主,教师重点分析四处)

  第5、6段:

  重点1:“泻”——一个“泻”字,顿时化静态为动态,写出了月光的流动感。再加上修饰语“静静地”,准确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但又是绝无声响地幽静幽美,这就创造了一个安谧的氛围,意境相当优美。(“照”字直白,是如实地写,不是描绘,淡而无味。另方面与“如流水一般”不相配,失去和谐感。)(课件15)

  重点2:浮——浮”写出了雾的轻飘状态,突出了恬静朦胧,一个水气迷蒙、月色轻笼的境界呼之欲出。(而“升”给人腾空而上的感觉,不能妥帖地道出雾的轻柔。)(课件16)

  重点3:“画”——仿佛有无形的手在展纸描绘一般,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印”不能写出美)(课件17)

  重点4:“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种朦胧柔和的月色非常符合作者此时的心境,所以说“恰是到了好处”。(课件18)

  教师小结:朱自清就是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国画大师,用“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之笔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清幽淡雅、朦胧和谐之景,让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心境与景物融为了一体,整个天地融为了一体!给我们以巨大的审美享受!写景是为了抒情,这淡淡的荷塘月色之景中,寄寓的是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打出课件19)

  画面——美丽

  气氛——宁静

  格调——雅致

  六、简析作者矛盾心情,把握情景交融。

  问题5:荷塘月色如此迷人,但朱自清回到家中时,是不是完全摆脱了心灵的苦闷了呢?

  学生回答:没有。(如学生回答找到了,就引导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

  问题6:从后文的哪些抒情语句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

  1、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2、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打出课件20)

  家———小路—————荷塘————家

  不宁静—受用无边月色—我什么没有—无福消受

  教师补充小结:李白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朱自清是借景消愁愁更愁!但朱自清是巧妙地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借朦胧之景抒朦胧之情,不着痕迹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虽然他没有高呼“我很痛苦”,但我们在荷塘月色中能够深深感受到:人生忧伤虽轻犹重,孤独苦闷似淡还浓!

  七、知人论世,颂扬中国知识分子美好情怀。

  教师:29岁的朱自清此时已是清华大学教授,前途无量,怎么会如此惆怅和苦闷?要了解这一点,就必须“知人论世”,了解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性格气质!我们来看一看本文的时代背景。(课件21、22)

  1、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是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之后,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2、朱自清在同时期发表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有明白。”

  教师小结:很明显,时代的风云变幻在朱自清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面对黑暗现实,作者看不到希望前途,因而迷茫惆怅!朱自清虽然选择了暂时的逃避,但至少他是爱国的,关注现实的,正直的!体现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行!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在20年后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塑成了万人景仰的人格丰碑!(课件23)

  教师总结全文:同学们,“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让我们接过中国知识分子这面爱国的大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新的乐章!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2-29

荷塘月色朱自清板书教学设计09-02

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教学设计11-14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学反思11-14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设计11-05

朱自清荷塘月色08-29

朱自清 荷塘月色09-08

朱自清《荷塘月色》11-30

荷塘月色 朱自清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