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小说《晚饭花》(3)

2020-10-15 汪曾祺

  大福子也学了吹鼓手。笙箫管笛,无不精通。

  这地方不知怎么会流传“倒扳桨”、“跌断桥”、“剪靛花”之类的《霓裳续谱》、《白雪遗音》时期的小曲。平常人不唱,唱的多是理发的、搓澡的、修脚的、裁缝、做豆腐的年轻子弟。他们晚上常常聚在“时福海记”唱,大福子弹琵琶。“时福海记”外面站了好些人在听。

  二凤要嫁的就是大福子。

  三姑娘许的这家苦一点,姓吴,小人叫吴颐福,是个遗腹子。家里只有两个人,一个老母亲,是个踮脚,走起路来一踮一踮的。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妈妈很慈祥,儿子很孝顺。吴颐福是个很聪明的人,十五岁上就开始卖糖。卖糖和卖糖可不一样。他卖的不是普通的芝麻糖、花生糖,他卖的是“样糖”。他跟一个师叔学会了一宗手艺:能把白糖化了,倒在模子里,做成大小不等的福禄寿三星、财神爷、麒麟送子。高的二尺,矮的五寸,衣纹生动,须眉清楚;还能把糖里加了色,不用模子,随手吹出各种瓜果,桃、梨、苹果、佛手,跟真的一样,最好看的是南瓜:金黄的瓜,碧绿的蒂子,还开着一朵淡黄的瓜花。这种糖,人家买去,都是当摆设,不吃。——吃起来有什么意思呢,还不是都是糖的甜味!卖得最多的是糖兔子。白糖加麦芽糖熬了,切成梭子形的一块一块,两头用剪刀剪开,一头窝进腹下,是脚;一头便是耳朵。耳朵下捏一下,便是兔子脸,两边嵌进两粒马料豆,一个兔子就成了!马料豆有绿豆大,一头是通红的,一头是漆黑的。这种豆药店里卖,平常配药很少用它,好像是天生就为了做糖兔的眼睛用的!这种糖免子很便宜,一般的'孩子都买得起。也吃了,也玩了。

  师叔死后,这门手艺成了绝活儿,全城只有吴颐福一个人会,因此,他的生意是不错的。

  他做的这些艺术品都放在擦得晶亮的玻璃橱子里,在肩上挑着。他的糖担子好像一个小型的展览会,歇在哪里,都有人看。

  麻皮匠、大福子、吴颐福,都住得离秦老吉家不远。大姑娘、二姑娘、三姑娘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她们的女婿。姐儿仨有时在一起互相嘲戏。三姑娘小凤是个镴嘴子①,咭咭呱呱,对大姐姐说:

  “十个麻子九个俏,不是麻子没人要!”

  大姐啐了她一口。

  她又对二姐姐说:

  “姑娘姑娘真不丑,一嫁嫁个吹鼓手。吃冷饭,喝冷酒,坐人家大门口!”②

  二姐也啐了她一口。

  两个姐姐容不得小凤如此放肆,就一齐反唇相讥:

  “敲锣卖糖,各干各行!”

  小妹妹不干了,用拳头捶两个姐姐:

  “卖糖怎么啦!卖糖怎么啦!”

  秦老吉正在外面拌馅儿,听见女儿打闹,就厉声训斥道:

  “靠本事吃饭,比谁也不低。麻油拌芥菜,各有心中爱,谁也不许笑话谁!”

  三姊妹听了,都吐了舌头。

  姐儿仨同一天出门子,都是腊月二十三。一顶花桥接连送了三个人。时辰倒是错开了。头一个是小凤,日落酉时。第二个是大凤,戌时。最后才是二凤。因为大福子要吹唢呐送小姨子,又要吹唢呐送大姨子。轮到他拜堂时已是亥时。给他吹唢呐的是他的爸爸时福海。时福海吹了一气,又坐到喜堂去受礼。

  三天回门。三个姑爷,三个女儿都到了。秦老吉办了一桌酒,除了鸡鸭鱼肉,他特意包了加料三鲜馅的绉纱馄饨,让姑爷尝尝他的手艺。鲜美清香,自不必说。

  三个女儿的婆家,都住得不远,两三步就能回来看看父亲。炊煮扫除,浆洗缝补,一如往日。有点小灾小病,头疼脑热,三个女儿抢着来伺候,比没出门时还殷勤。秦老吉心满意足,毫无遗憾。他只是有点发愁:他一朝撒手,谁来传下他的这副馄饨担子呢?

  笃——笃笃,秦老吉还是挑着担子卖馄饨。

  真格的,谁来继承他的这副古典的,南宋时期的,楠木的馄饨担子呢?

  一九八一年九月十日

  ①镴嘴子是一种鸟,喙大而硬,此地说嘴尖舌巧的姑娘为镴嘴子,其实镴嘴子哑着的时多,不善鸣叫。

  ②这是当地童谣。“吃冷饭,喝冷酒”也有说成“吃人家饭,喝人家酒”的。

 

  汪曾祺小说《晚饭花》赏析

  晚饭花,一个富有诗意的花名,做了汪曾祺这篇微型小说的题目,于是这篇散文化的小说也就有了诗意,有了别样的情致,令人回味无穷。

  这篇散文化的微型小说,只有一千多字,没有复杂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花前月下的缠绵与情爱,没有信誓旦旦的海誓山盟,也没有那种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的结局,让读者不免感到淡淡的遗憾。它的语言,带有一种散文诗的味道,平淡之中有情致耐人咀嚼。

  作者像是一位风景画家,在小说的开头他首先向读者具体而生动描绘出了男女主人公生活的活的特定环境——一个典型的富有江南特色的小镇,给人一身临其境之感。接着,他似乎是以平静的心情叙述了一个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故事,这个少男少女的故事平淡无奇,没有花前月夜的情爱,没有小说中常见的那种激烈的矛盾冲突,没有起伏跌宕的波澜,没有出人意外、扣人心弦的情节,也没有那种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的结局,让读者顿感的遗憾。

  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也只写了两个人物:李小龙和王玉英。他们住在同一个巷子里。李小龙暗恋着王玉英。每天放学,他都要经过王玉英家的大门外。“他都看见王玉英”,看看傍晚开得很旺盛的晚饭花,看看“坐在晚饭花前做针线”的王玉英。“这是李小龙的黄昏,要是没有王玉英,黄昏就不成为黄昏了”。“李小龙很喜欢王玉英,因为王玉英好看。王玉英长得很黑,但是两只眼睛很亮,牙很白。玉英有一个很好看的身子。红花、绿叶、黑黑的脸,明亮的眼睛、白的牙,这是李小龙天天看的一张画。”可见,李小龙对于男女的情爱已经有了朦胧的下意识的感觉,他喜欢玉英,暗恋玉英,遗憾的是他的这种单恋并不执着,并不热烈,既没有语言上的表白或者暗示,也没有付诸任何的行动,他只是每天放学路过时看看那静坐在天井里的他喜欢的女孩子,若无其事地默默地度过一个又一个黄昏。被暗恋的王玉英呢,她丝毫也未察觉日日从她门前经过的男孩的心事,也只是日复一日地做着针线,在晚饭花前打发着平静的一成不变的生活。她知道自己“已经许了人家,她的未婚夫是钱老五”。她明明知道钱老五名声不好,人家的议论也传到了她的耳朵里,“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可她没有表示反抗,而是默许了这门亲事,她“相信她嫁过去,他就会改好的”。“有一天,一顶花轿把王玉英抬走了。”结婚后,钱老五并没有变好,她只得自食其果。她似乎是平静地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在小说中,作者安排了两条线索分别叙述了男女主人公的故事,这两条线索看似是平行发展,实则是连在一起的。从“连李小龙也都听说了嘛”这句话,从李小龙和玉英都“知道钱老五在哪里住”的交代,就暗示出李小龙已经知道玉英“许了人家”的事,并且曾经对玉英说起过钱老五此人;小说的结尾更是巧妙地不动声色地把李小龙和玉英这两条线索紧紧连在了一起:

  “晚饭花还在开着

  “李小龙放学回家,路过臭河边,看见王玉英在钱老五家门前的河边淘米,只看见一个背影,她头上戴着红花。

  “李小龙觉得王玉英不该出嫁,不该嫁给钱老五。

  “这世界上再也没有原来的王玉英了。”

  这个结尾主要写出了李小龙的行动和心理感受,也写王玉英。玉英默默承受;李小龙“很气愤”,为玉英惋惜。

  这篇微型小说出自大家汪曾祺之手,他究竟向我们暗示了什么?微型小说言近旨远,辞约意丰,其意蕴往往是难以一言以蔽之的。作者虽然淡化了情节,但其主题却具有深厚的底蕴:其一,从李小龙来说,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爱一个人,就要敢于爱,大胆去爱,执著追求,不可轻慢,坐失良机,否则就会贻误、悔恨终生;其二,从王玉英的角度看,婚姻是终身大事,关涉自己一生的幸福与否,要自己做主,不能屈服于这样那样的压力,更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其三,从李小龙、王玉英这两个人物的结局来看,是时代、环境造成的,也是个人的性格早成的。还有,也许作者还赋予了更深一层的意义,谁说得清呢?

  《晚饭花》很短,很美,很真实,它是一篇短小说,一首长诗,一首意味深长的歌。

【汪曾祺小说《晚饭花》】相关文章:

汪曾祺《晚饭花》阅读训练题及答案12-23

汪曾祺的小说11-28

汪曾祺小说《日规》10-19

汪曾祺小说《尾巴》10-17

读汪曾祺小说有感11-09

汪曾祺 短篇小说11-22

汪曾祺短篇小说11-18

读汪曾祺小说有感11-11

汪曾祺小说《虐猫》10-19

汪曾祺小说读书笔记05-28

汪曾祺诗旅途() 汪曾祺小说《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