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形影神并序》赏析

2020-09-16 陶渊明

  【作品简介】形影神这首诗的题目及序文里,表面上是因为形影之言而引发了神辨,并且,在接下去的正文中,以三者辩论的形式,分别写出了形影神各自的观点。但实际上,这场辩论的真正用意是什么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三者辩论的形式呢 有些学者认为是"自述本怀而兼谈人生哲理,则以这样的写法较为浅显,明晰,生动,亲切,如谈家常,而且渊源有自,不乏先例。

  形影神诗三首并序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影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适见在世中,奄去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但余平生物,举目情凄

  我无腾化术,必尔不复疑。愿君取君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诚愿游昆华,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酒云能消忧,方此不劣!

  神 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赏

  这三首诗告诉了读者,陶渊明为何要淡泊人生。

  渊明通过形与影的一赠一答和神的开释,阐明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凡人都吝惜生命,希望长生留名,在渊明看来这是很糊涂的事。人生苦短,有酒且喝,然而与行善相比,醉酒又是那样的拙劣,行善固然能使人欣慰,然而谁会长久将你称述?三皇、彭祖以及老老少少和贤智愚顿之人都难免一死,过虑会伤害我们的生命,最好是听从命运的摆布。随着大化播迁运转,没有狂喜,也没有畏惧。该结束时就结束,不必再独自多忧虑。这也许就是陶渊明淡泊人生的缘故吧。

  无论是高贵之人、下贱之人、贤智之人、愚钝之人,没有不为了吝惜自己的生命而忙忙碌碌的,这确实是很糊涂的啊。因此,我极力陈述形影的苦恼,而由神辨自然之理来加以开释。希望喜欢探讨这方面问题的君子,一起来了解其中任自然的用意。

  形赠影一首

  天地长久不没灭,山川也不会有多大的改变。草木遵循自然常规,经历风霜雨露时而荣时而枯萎。都说人最有灵性和最有智慧,偏偏又不如草木所具有的这种自然现象。适才还看见他安然在世,忽然间又去世不再有归来的时候。谁会觉得这世上少了一人,亲人朋友是否会相思?一旦看见他遗留下的.东西,便会凄然落泪。我无飞腾变化成仙的方术,一定会死去而无可怀疑。愿你听取我所言,有酒且喝不要随便推辞。

  影答形一首

  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养生之术又总是苦楚笨拙的。真的愿意上昆仑山、华山寻求长生不老之术,这条路却已然渺茫断绝。我影子自从与你形体相遇以来,就未曾有过不同的悲伤和欢悦。休息于树荫下面影子和形体若暂时分离,停于太阳之下影子和形体终将不再分开。影子和形体同在一起是很难长久的,我们将黯然同时消灭。身体不存在了名声也将消失,想到这些五情都猛烈燃烧。多做善事会见爱于后世,为什么不自我加倍努力?酒说是能消除忧愁,比起行善难道不拙劣吗!

  神释一首

  天地造化不偏不倚,万物自然生长盛而充满生机。人为三才(天道、人道、地道)之中,难道不是因为我的缘故?与你们形影虽然不是同一物,但是生来就与你们相互依附。结体托身于形影,善恶也不两样,怎能不将我的意见陈述。三皇古今的大圣人,也难免一死。彭祖的寿命已算长久的了,想多留于世也留不住。老老少少都难免于死,贤智愚顿之人也就不必细数。天天醉酒也许能够忘怀,而酒难道不是促使短命的工具?行善固然能使人欣慰,然而谁会长久将你称述?过虑会伤害我的生命,最好是听从命运的摆布。随着大化播迁运转,没有狂喜,也没有畏惧。该结束时就结束,不必再独自多忧虑。

【陶渊明《形影神(并序)》赏析】相关文章:

形影神三首神释陶渊明诗词12-28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赏析07-23

陶渊明《闲情赋并序》原文和翻译12-17

陶渊明《形影神三首影答形》的注释与译文12-28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赏析12-06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的赏析09-04

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并序赏析12-08

《金铜仙人辞汉歌并序》全诗赏析05-05

《陶渊明集序》阅读答案03-10

《琵琶行并序》原文11-08

中国古代隐士名气大且陶渊明最有名 东晋诗人陶渊明劝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