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阅读答案

2021-03-28 苏轼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有助于我们领会解题思路,掌握知识点。那么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有效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阅读答案1

  试题内容: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泥水),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复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程氏)慨然太息——太息:长叹

  B.轼诣武卫营——诣:到……去

  C.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属:归属

  D.城不沉者三版——版:筑墙用的夹板

  2.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活用作使动词的一项是()

  A.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B.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

  C.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D.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3.“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译文如果用上关联词语,最好的一项是()

  A.既然……就……

  B.只要……就……

  C.只有……才……

  D.即使……也……

  4.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洵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极大。

  B.苏轼少有大志,决心为民除弊兴利,所以为官一任能造福一方。

  C.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D.在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家人冒雨增筑城墙,保住了徐州城。

  5.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答案:

  1、C

  2、C

  3、B

  4、A

  5、(1)你能做范滂那样的'忠臣,我难道不能做范滂母亲那样的良母吗?

  (2)黄河水将要冲坏城墙,事情紧急了,即使是朝廷直接指挥的正规军也要暂且替我尽力护城。(意对即可)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苏轼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主要考查你对文言文阅读,关联词语,文言实词,词类活用,翻译句子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阅读答案2

  【古文阅读】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①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

  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若出,民心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②,吾侪③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④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板。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朝廷从之。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有改动)

  【注】①范滂:东汉人,曾任汝阳太守属吏,因抑制豪强,反对宦官,33岁死于狱中。其母深明大义。②涂潦(lao):泥水。③吾侪(chai):我们。④锸(chā):锹。

  苏轼,字子瞻,是眉州眉山县人。十岁的时候,其父苏洵到外地去游学,母亲程氏则亲自教他读书,苏轼每听闻古今兴衰成败的历史,都能道出其概要。程氏读到《后汉书.范滂传》时,发出深深的慨叹,苏轼对她说:我如果想和范滂一样为名节而不顾生死,母亲您答应吗?程氏说:你如果能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我又怎会不和范滂的母亲一样深明大义呢?苏轼调任徐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人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人都出了城,民心一定会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只要有我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水毁了城墙。 于是将富民们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冲进城里,事情很紧迫了,即使是禁军也要暂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您尚且不逃避洪水,我们这些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锸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堤坝从戏马台起,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没有受损的城墙只有三版。苏轼天天住在城上,即使经过家门也不入,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最终保全了徐州城。又向朝廷要求调来服役的人,加高修筑旧城墙,修筑木制堤岸,用以防备洪水再来。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辄能语其要()⑵轼诣武卫营()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母程氏亲授以书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B、泛于梁山泊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

  C、率其徒持畚锸以出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D、朝廷从之悉以咨之(《出师表》)

  10.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⑴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

  ⑵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11.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苏轼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父亲苏询对他成为文学家影响最大。

  B、洪水汇于城下的危急时刻,苏轼亲率士兵冒雨增筑城墙,保全了徐州城。

  C、苏轼很小就树立起为民除弊兴利的大志,所以后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D、苏轼任徐州太守时,动员富民出资修筑被洪水冲坏的城墙,受到朝廷嘉奖。

  12.根据节选文字,结合已经学过的苏轼的诗文,你认为苏轼是个怎样的人?(2分)

  参考答案:

  8.(1)语:说出;(2)诣:到……去;各1分

  9.D2分

  10.(1)(若、许各1分)苏轼如果成为范滂一样的人,母亲是否答应我呢?

  (2)(虽且各1分)河水将要危害到城墙,事情非常危急了,即使是禁军(也)暂且替我竭尽全力(保护城市)。

  11.B2分

  12.苏轼不仅是一个文学大家,也是一个心忧天下的清官廉吏。(2分意思对即可)

【“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1.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的阅读答案和译文

2.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翻译赏析

3.《苏轼,字子瞻》阅读答案

4.苏轼字子瞻阅读翻译

5.王沂孙《眉妩·新月》阅读答案

6.《题子瞻枯木》阅读题及答案

7.《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阅读答案

8.方山子传苏轼阅读答案

上一篇:苏轼《赤壁赋》读后感 下一篇:《苏轼私识范仲淹》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