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爱情观

2020-09-24 诗经

  所谓诗词歌赋,是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学的称;这一称谓几乎可说括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学的大成。自古至今,人们形容才子莫不说: 诗词歌赋,无所不晓,琴棋书画,无所不通。泱泱中华,自先秦以来形成的古诗词浩如烟海,灿若星辰,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瑰宝。在这些作品中隐含了许多难以言传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后人以启迪,给后人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其中,有一部旷世经典,不但在先秦文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整个中国文学中也享有很高地位,是中国诗歌的发。它即是《诗经》。

  近日,滨州学院中文系王志芳老师在接受本网记者关于诗词歌赋的访谈中表示,了解中国的诗词歌赋,首先要从诗经说起,《诗经》是我国最高文学成就的代表。此外,她认为,《诗经》所创造的文学艺术价值自不待言,但在那个文学还远没有走向自觉的时代,其社会功用价值却远远超越了它的艺术价值。可以说,《诗经》既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又是一部反映社会风貌的历史百科全书。

  “诗经,首先体现了我国政治历史上一种强烈的民本意识”

  “诗经,首先体现了我国政治历史上一种强烈的民本意识”王志芳告诉记者,《诗经》收入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关于《诗经》的'集结历代说法众多。对此,王志芳比较认可“采诗说”。即是采诗官游走于天下采风记录各地诗篇,以便天子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各地民情。《孔丛子·巡狩篇》就记道:“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诗经》中记录有大量重视民生、关注和谐的思想内容,其“重农裕民、敬天保民、爱民如子、君民和谐”的民本观,以及适应时代进步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并对中国两千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活泼、自由、无邪的爱情观

  “读诗经,令我最喜爱、陶醉的是那些直指人心的爱情诗篇!”王志芳说,爱情作为人类的美好情感之一,是文学作品中历久弥新的永恒话题,从古至今,无数的文学作品歌之咏之。《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反映爱情的诗歌就占有很大的比重。可谓是文学作品中表现爱情的滥觞之作。通过对《诗经》中爱情诗的解读,我们可以了解《诗经》时代人们的爱情观。

  王志芳进一步介绍,《诗经》中的爱情诗在很多情况下都表现了一种对自由恋爱情的追求,大胆、热烈、率真。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能够自由的追求自己的爱情,尤其是对女性,没有后来封建社会时期的种种严格的束缚。

  她进一步举例说道:《召南·有梅》中则塑造了一个内心火热,期盼爱情的女子形象。“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其吉兮。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其今兮。有梅,顷筐之。求我庶士,其谓之”,意思是:“追求我的小伙子,趁着这美好的时光,快与我相会”,十分强烈的表达了女性在内心深处对情感寄托的欲求。“这是何等的大胆与热烈,甚至在今天,也并非所有的女性都能够这样热烈,率真的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王志芳感叹道。

  “关关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这首《关》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首。对于这一首咏情诗,孔子讲:“关,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诗篇,快乐而不过分,悲哀而不伤痛。也就是说,孔子认为关的风格,比较平和,恰到好处。孔子向来主张中庸,对关如此评价,应该是很高了。对于诗经的总体评价,孔子认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首,一句话来括,就是“不虚假”。关于思无邪,现多解作思想纯正。其实,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一首咏马诗,“思”是语气词,不做“思想”解。至于“邪”,古注多认为同“徐”。思无邪者,诚也;就是不虚假,换句话说,就是感情真挚的意思。王志芳解释道。

  “闹婚房,诗经里闹的是鬼怪,现今成闹人了……”,《诗经》里丰富的民俗变迁

  “今天,我们阅读诗经,还可以了解诗经时代,我国历史上丰富的民俗变迁”王志芳介绍,《诗经》全书主要收集了周初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最后编定成书,大约在公元前6世纪。产生的地域大约是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及湖北北部一带。作者包括了从贵族到平民的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王志芳告诉记者:诗经中的作品,主要用于祭祀、朝聘、宴饮等场合,在当时的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志芳进一步介绍,上古祭祀活动盛行,许多民族都产生了赞颂神灵、祖先以及祈福灾的祭歌。我国古代也特别重视祭祀,认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大多是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发生、发展的历史。

  “与此同时,诗经里也有相当反映普通民众生活习俗的作品”王志芳说,在诗经中,除了男女相慕相恋、相思相爱的情歌,也有一些反映婚嫁场面、家庭生活等的婚姻家庭诗。比如,诗经中有关于“闹婚房”的描写。只是诗经时期的“闹婚房”与今人不同,认为新婚有鬼獠客,故应尽情逸乐,以驱鬼怪。而今,成了“闹人”了!

  “古人是十分重视诗经的,认为:不学诗,无以言。而现在,诗,或者说文学,似乎与人们的生活很远了……”王志芳说,孔子是非常重视诗的作用的。他曾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意思是说,诗歌启发人的心智,礼制使人言行规范,“立”得起来,音乐使人得到人性的完成。当然,这里的“诗”,并不是专指诗经。可是,《论语》中,凡诗,则大多指诗经,是没有错的。孔子关于诗歌的作用,还有一个最著名的论断:“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意思是:年轻人为什么不学习《诗经》呢?诗,可以启发想象,可以观察事物,可以会合群体,可以表达哀怨。近事父亲,远事国君,还可以多认识动物植物的名称。采访末了,王志芳向记者强调。

【《诗经》中的爱情观】相关文章:

《诗经》爱情观研究及文学影响范文12-12

《诗经》中的名句11-14

关于诗经中的美11-27

诗经中母爱的诗句05-10

诗经中的名句翻译11-15

诗经中的关雎的意思11-19

诗经中名句大全11-14

诗经中关于亲情的诗句08-13

诗经中的唯美爱情名句12-29

《诗经》中的温暖和爱12-14

宝宝诗经取名 诗经-中国人的爱情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