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学习要点

2022-06-24 陋室铭

  一、作者简介:

  刘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刘锡生活在唐代中后期,由于安史之乱,唐朝形成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的社会局面。他对于这样的社会现实颇为不满,曾参与了王叔父领导的改革运动,但遭遇失败,以致仕途坎坷,多次受贬。但是,他没有屈服于权贵,而是以文明志,表现了他刚直不阿的品格和对达官显贵的蔑视态度。本文可以说是作者对当时世风的辛辣嘲讽与心态的自明。

  二、主题:

  从主题看,《陋室铭》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陋室铭》一文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流露出作者消极循世、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

  三、立意:

  从立意看,《陋室铭》以衬托手法托物言志。并以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写陋室"不陋"的一面,而"不陋"是因为"德",从而自然地达到了抒怀的目的。

  四、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

  从表达方式看,《陋室铭》聚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通过具体描写"陋室"恬静、雅致的环境和主人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高洁隐逸的情怀。

  从线索看,《陋室铭》以"惟吾德"的立意贯穿全文的始终:开头引出"惟吾德",而后又以居室环境、往来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述"惟吾德",最后又以"诸葛庐","子云亭"的"何陋之有"映衬"惟吾德"。这都是作者的主观感受。

  五、理解性默写:

  1、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斯是陋室,惟吾德

  3、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

  4、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生活和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六、课文内容理解:

  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以山水作类比,引出陋室;暗示陋室不陋,因人生辉。

  4、用自己的语言括陋室的特点。自然环境清幽,交往人物不俗,生活情趣高雅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表明“惟吾德”,暗示陋室不陋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前句从正面说,是实写,表现室主人的从容雅静;后句从反面写,是虚写,表现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8、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7、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用它们作类比,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暗示陋室不陋。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

  作者讲究择友交往,重视“无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但是,作者的这种交友之道多少反映了他孤芳自赏、清高孤傲的思想倾向,这一点又是不足取的。

  七、开放性试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功颂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人们经常用“座右铭”来激励鞭策自己。请你从平时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则有关学习方面的“座右铭”。

  *示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相关推荐

【《陋室铭》学习要点】相关文章:

《陋室铭》复习要点梳理04-21

《陋室铭》的复习要点归纳07-22

中考重点文言文《陋室铭》知识要点归纳总结06-25

陋室铭欣赏08-17

陋室铭教案08-25

陋室铭说课稿06-09

刘禹锡的陋室铭08-13

《陋室铭》试题06-27

《陋室铭》教案07-21

《陋室铭》教案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