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豪情与柔情分析

2020-11-16 李清照

  在中国渊源长流历史上,李清照更是一个奇迹般的存在。她以一部《漱玉词》跻身于群星璀璨的宋代词坛。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李清照豪情与柔情分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真挚缠绵的柔情

  李清照父亲乃北宋“后四学士”之一,母亲也擅长诗文。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的李清照,从小就表现出对诗词极大地兴致,还是攀坐在父亲膝头的年龄,上百首古诗就已能朗朗上口,到了少女时期,闲来没事就吟诗作画,与好友把酒欢歌。比如:“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此的欢快,不知道是酒醉人?还是景醉人?还是人自醉?居然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了。迷路而误入了荷花开得正浓的地方,赶紧划船抢渡,却不料惊醒了早已栖息的鸥鹭。每读到此处,似乎都会听到她对鸥鹭抱歉的笑声,她那活泼好动可爱的性格犹然显现。在那个女人是被封建社会的礼数束缚的年代里,像李清照这样的大家闺秀,竟然能够泛舟于外,兴尽才归,而且与人把酒欢歌,可见李清照对当时封建社会礼教的无言抗拒,对追求自由的向往。

  李清照的婚姻在古代是少有的幸福婚姻,甚至可以用有情人终成眷属来概括。不过她的爱情用我们现代人的爱情观来说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她爱她的丈夫,但并没有超脱一切去爱,毕竟,她从小生活在诗书礼仪的氛围中,又嫁的是高官显贵之家。

  光阴荏苒,在一个秋风萧瑟,桂子飘香的时节,赵明诚得到友人的书信,约他到泰山,李清照在此时,作为一个大门不迈二门不出的官宦贵妇人,自然无法跟随他一起去,就帮忙打点路上的必备品和随身行李,为丈夫践行。李清照为丈夫写了一首送别诗《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州,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随着赵明诚的出行,夫妻暂离,生活出现了暂时的缺憾。李清照甜蜜宁静的心弦弹奏出略带苦涩和幽怨的望夫词,铭刻着女词人的情感经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既有婚姻来维系,更有深厚的感情基础。虽然分离,却相互惦念,一种离愁由两人分担,“离愁别苦”也减轻了许多。但如果不是一个十分爱恋钟情于丈夫的女子,她怎么会有一会皱眉头,一会儿伤心,放不下,丢不掉的感情呢?若是没有这样的感情,也难以写出这么质朴动人的文字。诚然,赵明诚读了此词,就无心登泰山、访古碑了,游玩的心思减去一半。人虽离家越来越远,心却越来越近,身还未到泰山,心却早已在计算归期了,这种夫妻之情跃然纸上。

  词的过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花自飘零”是说她自己的青春像花那样空自凋零,“水自流”是说丈夫远行,像悠悠江水空自流。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境,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爱情、离别,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之恨,体现女词人心思细腻之味。而且不管是词中所写的意象或者是一些动词,都深深体现出女子所特有的柔情。“红藕”即指粉红的荷花,“玉簟”是精美的竹席,“轻解”与“独上”更是栩栩如生地表现出她的神态、举动。“轻”,写手脚动作的轻捷灵敏,表现出她生怕惊动别人,小心而又有几分害羞的少妇心情。也正是因为“轻”,所以谁也不知道,连侍女也没有带。“独”字又洽洽好的回应了上一句的“轻”字。“独上兰舟”是说她想借泛舟以消愁,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昔日也许双双泛舟,而今独自击楫,恩爱情深、朝夕相伴的丈夫久盼不归,怎不叫她愁情满怀。“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体现出女词人的相思之情笼罩在心头,无法派遣,蹙着的眉头才刚舒展,而思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这和李煜《乌夜啼》“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千古绝唱。

  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情感。首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用四周自然景象来烘托词人自己的情怀。意境清凉幽然,颇有仙风灵气。词人以婉转曲折的方式来写心中的愁绪,倾诉心中的情感,词境与意境浑然天成,让人读起来婉约文雅、清新自然。李清照在写这首词的时候,以其女性身份和独特的经历为背景,塑造了前所未有的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

  二、俊爽开朗的豪情

  丈夫赵明诚病逝之后,李清照孤身一人,晚景格外的凄凉,她不仅仅经历了国破家亡之痛,颠沛流离之苦,更有永失爱侣之悲。因此其词风尽显沧桑之味。

  “靖康之变”结束了北宋王朝,李清照虽然有比同时代女性较为宽松的生活环境,并且身上带有些许士大夫的气息,但却也无法超越自己的角色,国破家亡的沉重悲哀不可避免的渗透进她的生活,她用自己细腻敏感的视觉,深刻感知和记录离乱中人们的感情波动和心灵创伤,间接反映了时代的苦难。

  《声声慢》一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失去了丈夫,她深切感受到人间的孤独和人生的乏味,往日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和亮色。这时她的词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转而沉郁凄婉。这首词一开始就用了14个叠字,从动作、环境到心理感受多层次的表现出寡居老人闷坐无聊、茫然若失而四顾寻觅的恍惚悲凉的心态,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哀怜无告的老妇人,在暗淡的屋子里,若有所失地寻找着什么东西,又恍恍惚惚地隔着窗子惆怅。她看到南去的大雁、枯萎的黄花,更是引起了伤心事:往日大雁带来的是丈夫的温情与慰藉,如今见到大雁,引发的是绝望与伤心;从前见菊花,虽然人比花瘦,但却不失孤芳自赏的潇洒,而今黄花憔悴凋零,则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

  而这首词非常不寻常之处,也就是在于起句一连用了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并且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却又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三、生活环境对词风的影响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流传至今的,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

  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今日的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豪情与柔情分析】相关文章:

李清照是否改嫁分析11-22

李清照与辛弃疾10-28

分析李清照如梦令03-06

分析李清照词如梦令03-06

与李清照对话初中作文12-23

与李清照相遇作文11-23

与李清照的对话作文11-20

辛弃疾与李清照并称什么?02-25

李清照一剪梅课文分析01-31

李清照的词给人启示 描写李清照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