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2022-10-25 李清照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声声慢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篇1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李清照前期的代表作,如《如梦令》、《一剪梅》等,也接触过其它抒写“愁绪”的作品,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进行比较,更好地体会李清照词的妙处。

  【教材分析】

  本词是李清照后期的代表作,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在这首词中,作者的情绪虽然比较低沉,但却显示了她过人的艺术才华。词围绕“愁”展开,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来加强愁绪的渲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李清照后期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不同风格。

  2、技能目标

  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3、情感目标

  体会李清照夫亡家破、饱经忧患和乱离的哀愁,感悟李清照坚韧、孤高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象,体验愁情,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感悟词作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教学方法】

  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探究学习法、对比阅读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预习

  熟读《声声慢》这首词,力求能背诵,回顾李清照的生平事迹和所学的其前期的作品。

  二、课前五分钟

  播放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MTV(这首歌化用了李清照前期的词作——《一剪梅》)至上课,意在激发学生兴趣,营造诗情画意气氛,让生更易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幻灯片1)

  三、课文导入——李清照前期代表作《如梦令》和《点绛唇》(引领学生回忆朗读,配有短小欢快的音乐)(幻灯片2和幻灯片3)

  从《如梦令》和《点绛唇》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见到一个什么样的清照呢?

  明确:开朗活泼快乐

  是的,因为少女时代的清照是快乐幸福的,所以她写出了清新明快的词作。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物是人非,沧海桑田,李清照在后期却写出了与《如梦令》和《点绛唇》风格截然不同的一首词——《声声慢》(幻灯片4)。这首词被誉为“千古绝唱”。下面,我们先一起来读读这首词。

  四、朗读《声声慢》(学生集体配乐朗读)

  五、整体感知

  读罢此词,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愁(幻灯片5)

  六、诗歌赏析——如何写愁

  既然如此,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看看清照是如何来写愁的。先来探寻第一个问题:

  (一)怎样入愁

  入,即进入,清照起笔就哭诉道:“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清照在寻觅什么呢? 动作 若有所失 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是什么冷清呢? 环境 处境冷清 心境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又写出了清照什么样的心理呢?沉痛凄厉

  所以,清照起笔就给我们定下了一个什么样的基调?悲苦愁绝(幻灯片6)

  (二)赏意象 品愁情(幻灯片7)

  同学们都知道,中国古典诗词主要是通过意象来传情达意。什么是意象呢,就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清照在写作愁情的时候,同样是借助一些意象来抒写。所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意象,品愁情。

  1、清照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请一位同学配乐朗读,其他同学勾画出意象)

  (学生:淡酒 晚风 孤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2、这些意象是如何表现出愁情的呢?——意象探究(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幻灯片8)

  ①小组交流探讨(前后四个人为一小组)

  ②集体探讨(小组代表发言)

  探讨明确:

  酒 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幻灯片9)

  风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 渲染愁情(幻灯片10)

  雁 象征悼亡之悲、怀乡之思(幻灯片11)

  黄花 喻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幻灯片12)

  梧桐 一叶知秋 牵愁惹恨(幻灯片13)

  细雨 雨滴梧桐 却敲碎人心 哀伤﹑愁丝的象征(幻灯片14)

  注意:1、古典诗词中传统的意象有着特定的内涵。(幻灯片15)

  酒:愁文化 风:渲染愁情 雁: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黄花:憔悴的容颜 梧桐:牵愁惹恨 雨:哀伤愁丝

  2、作者的心情不同,相同意象会传递不同的情感。(幻灯片16)

  黄花 战地黄花分外香

  雁 长空雁叫霜晨月

  3、总结本词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幻灯片17)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冷清凄美的意境 传递出孤寂愁苦

  梧桐 细雨

  (三)为何生愁(幻灯片18)

  当清照沉浸在这种冷清凄美的意境中不能自拔之时,她发出了绝望地呼告:“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愁”字可以概括得

  了的。让我们突破诗词的显性层面,进入到作者苦闷,复杂的心灵,看看作者为何而生愁?到底命运在清照身上刻下了哪些烙印呢,让时间老人来告诉我们答案吧!

  1127年:金灭北宋,夫妇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51-1156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无人知道死于何时,葬于何处。 祸不单行 孤苦飘零(幻灯片19)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可谓祸不单行、孤苦飘零呀。晚景凄凉,没有子嗣的清照就这么去了,带着一腔悲愤,悄无声息的去了,无人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连最公正的时间老人也没有记录。

  了解这些史实之后,你能更深刻地理解李清照的愁了吧?到底《声声慢》中的愁是一种什么样的愁呢?(幻灯片20)

  明确:情愁--独居之寂寞

  家愁--丧夫之哀

  国愁--亡国之恨

  比起清照前期代表作《一剪梅》中的相思闲愁,这份愁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呀。

  七、写作练习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何其不幸;作为一个诗人,她又何其伟大。苦难不停地擦试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它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术的灵魂飞得越高。虽然我们不知道她死于何时,葬于何地。但我相信,她已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留下了一座丰碑,只是这碑上还缺少碑文。这碑文就交给同学们来写吧。

  八、结束语(幻灯片22)

  最后,让我们齐声背诵《声声慢》,在诵读声中送别清照,向清照坚韧、孤傲的灵魂致敬!

  【教学反思】

  1、较好地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使教师的合适的指导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知识能力及态度价值观建构、个性发展等有机结合,使经典作品的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了。

  2、课前能布置有价值的预习(寻找问题),这是在学生个人探究的基础上的一种思考结果呈现,能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颇有价值的预习。课堂上,能根据时间的有限性,使学生的讨论、教师的点拨等基本上做到恰到好处、见好即收,从而保证了课堂效率。课后作业中,有让学生继续深化思考的题目,使学生的学习得以延续——而且是与生活相沟通、与生命完善相融合的深度延续。

  3、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激励还是显得不够理想,主要是针对性和深度、灵活性、艺术性不够。因为所面对的已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能分清什么是廉价的表扬、什么是有分量的激励,他们能感到什么是敷衍性的搪塞、什么是真诚的回应。相当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堂冷漠化现象相当突出,原因很多,但课堂上缺乏真诚的师生交流及感情互促互悦,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此中,教师的冷漠恐怕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想要“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教师对学生真诚而经常的激励,以及学生对教师的激励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新课标提倡的人文精神在课堂中的一种体现。在这方面,本人还很欠缺。

  4、课堂语言还有欠精练、欠流畅、欠艺术,应勤学苦练、力臻完善。

  《声声慢》是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李清照晚年的重要代表作,是一篇千古绝唱,词情凄清,催人泪下,是一篇写 ”愁”的名作,是词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也是时代苦难的象征。其艺术表现方式是独特的,李清照善于选取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起居环境、行动、细节来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她独有的寂寞心境。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我把教学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感受意象美和意境美,了解李清照的婉约风格;过程和方法:诵读课文,鉴赏分析,比较探究;情感态度:感受《声声慢》的凄美,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悟能力。

  回顾这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而且从学生课堂的表现看,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也较好,但是自我反省,还有很多不足:

  1、朗读不够教读古典诗文,一定要以读带动教学的进程,“读”,不仅是老师的范读,还有学生的各种各样的读,但无论是何种方式的读,必须让学生明白,“我读这一遍,要达到一个什么目标”,也就是“带着问题读课文”,而我在讲课时,没有处理好这一点。学生读懂了,读透了,方可进入诗的意境,然后,学生们才可带着感情读出韵味来。

  2、 在“写愁”步骤中我要求学生从词中找出相关描写愁的意象并进行分析,这样虽然可以让学生迅速把握作者宣泄“愁情”的切入口,在教学中更利于操作, 但却无形中削弱了对整体词句的品读,使词作的分析有些支离破碎,“愁”的深度和浓度都变浅、变淡了。因此我觉得诗词的赏析一定不要驾空,意象的品读要融入具体词句,边读边品,每分析完一个意象,应用精炼的总结性语言帮助学生提升对此意象的把握和其与全词的内在联系。不宜纯粹脱离感情基础去找一些景致。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对叠词的分析,体会其作用。

  2.学生通过对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的分析,学会解读词的意象。

  3.学生通过对词人生平的了解,体会李清照后期作品中“愁”的内涵。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解读诗词的意象。

  教学难点:

  学生了解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体会其“愁”之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轻抚中华历史的尘烟,萧瑟秋风中,一位才情四溢的女词人朝我们缓缓走来。她衣着淡雅、面容憔悴、神情凄苦。金人的铁蹄踏进了京都,也踏碎了她原本幸福而平静的生活。从此,她个人的命运便随着国家的命运而改变。靖康之变,她与丈夫被迫逃离家乡,南渡避难;不久,与他情投意合、恩爱情深的丈夫突然染病身亡,留下她孤身一人,飘零天涯。

  她历经人事沧桑,国破家亡夫死,自己颠沛流离,所有的不幸,压在这个弱女子的肩头。这一天,面对萧瑟的秋风,面对庭院衰败的菊花,面对着旧时相识的大雁,面对着梧桐细雨,她不禁百感交集,写下了这首令人肝肠寸断的《声声慢》。

  千年之前,李清照寂寞离开人世,但她的诗词流传于世,希望能从茫茫人海中寻找知音。千年以后,很多人用朗读的方式和这位女词人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下面,我就播放一段配乐朗诵。

  二、听读,初步感知全词

  (一)播放学生录音《声声慢》。

  1.问:这是咱们班同学自己配乐朗诵的《声声慢》,大家认为读得怎么样?

  生:好(或还行)……

  2.那我们之前说过,朗读的时候,有许多地方是需要注意的,比如字音、停顿、节奏,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感情。不可能每个同学都能成为专业的朗诵者,但是经过每个同学感情浇筑的朗诵,却会有着别样的光彩。当然,要读出诗词的感情,还是要先走进作者的内心,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这位千古奇女子李清照。让她的词作,带我们进入她的世界。

  对于这个朗诵录音,我先不作具体的评价。我相信,等我们这节课结束的时候,大家对于这首词作的的朗读,会有更多的体会。

  三、品读,深入感受词人的愁情。

  阅读诗词是心与心的交流,朗读也是如此。词中的感情,只有我们真正的理解了李清照的心情以后,才能明白的表达出来。感情,是诗词的灵魂。下面,我们一起来走近李清照,体会她当时的心情。

  (一)大家都至少读过一遍《声声慢》,我想请大家告诉我,读完这首词,你们有怎样的感受?

  生:悲伤、孤独……

  问:如果用词中的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生:愁

  上节课我们说过,李清照的词可是分为前后两期。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二)作者在词的最后说“怎一个愁字了得”,也就是说仅一个“愁”字还表达不了。而这首词被称为“千古第一悲情之词”,李清照又是如何表达她如此深重,浓得化不开的愁呢?你认为哪些词句写的最好,最深刻,表达的淋漓尽致?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字鉴赏。

  前人对李清照连用十四个叠字评价非常之高,说是“出奇制胜,匪夷所思矣”。

  (1)我们之前见到过叠字的诗句吗?(PPT展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金英雄。”——《三国演义》主题歌(杨慎《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蝶恋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问:叠字有什么好处?

  答:叠字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14个字虽是重叠使用,却绝无重复累赘之感,朗读起来,只觉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你能感觉到她心中塞满了愁苦,她需要发泄,需要倾诉,她想一口气把心中所有的愁苦全都吐出来。

  (2)分析7个叠词中蕴含的层次。

  问:开篇十四个叠字,我们可以简单地分析一下层次。寻寻觅觅明显是李清照的一个动作。人在什么情况下才寻觅?

  答:有两种情况,一是我们的东西丢了,要去寻找,一般不说“寻寻觅觅”;心中失落的时候,怅然若失就“寻寻觅觅”,仿佛一直在找在什么。

  问:那么李清照她在寻觅什么呢?

  答:她和丈夫在一起时候的那段时光。

  问:那段幸福的日子。还有吗?

  答:诗人到底在寻找什么呢?是流亡以前安定、闲适的生活,是丈夫在世时的情意,还是心爱的古玩字画?词人“寻寻觅觅”地找,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这反映词人内心空荡,无可排遣寄托。

  问:寻找的结果如何呢?

  答:寻找的结果是“冷冷清清”,不但无所获,反被一种孤寂凄凉的气氛包围。

  问:“冷冷清清”,指的是什么呢?

  答:这里的冷清的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周围的环境的确是冷清,冷清还反应出内心的冷清。然后她的情感,冷冷清清,冷清的环境有一种凄冷,冷清的心情有一种寂寞。

  问:最后的“凄凄惨惨戚戚”呢?

  答:“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

  此三句,由外而内,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词人孤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

  (3)PPT展示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中对此叠字的评价,与学生的解读分层一样,提高学生的自信。

  (4)朗读指导:“寻寻觅觅”四字,应读得缓慢、迷茫,“冷冷清清”,用降调,轻声读,

  “凄凄惨惨戚戚”六个字,则要一字一顿,读出字字悲的感觉。

  2.小组讨论,解读词中意象: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当作者带着满眼的忧愁来观察周围的事物时,“物皆着我色”,请问作者在词中选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呢?

  (1)淡酒

  ①有关“酒”的诗句:(PPT展示)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②点拨:酒总是与“愁”的联系在一起。如何理解“淡酒”呢?——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③结论:淡酒象征浓愁。

  (2)秋风

  ①有关“秋风”的诗句:(PPT展示)(略讲)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

  “秋风秋雨愁煞人”——秋瑾

  ②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3)过雁

  ①有关“雁”诗句:(PPT展示)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晏殊《浣溪沙》

  ②点拨: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旧时相识的雁吗?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

  ③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4)黄花(略讲)

  ①列出有关“黄花”诗句:(PPT展示)

  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李清照《醉花阴》

  ②点拨:李清照词中多用“黄花”意象。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再无当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到这里,作者的感情已渐渐融入到了落花之中。

  ③结论:黄花凋零,容颜憔悴,心境不复当年。

  (5)细雨(略析“雨”意象,详讲“梧桐”意象。)

  ①列出有关“细雨”诗句:(PPT展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②结论:细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6)“梧桐”意象(结合细雨,详讲“梧桐细雨”意象。)

  ①列出有关于“梧桐细雨”的诗句:(PPT展示)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窗在梧桐叶底,更黄昏细雨,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欧阳修《一落索》

  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周紫芝《鹧鸪天》

  ②点拨: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

  梧桐细雨是中国古典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我们可以借助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去感受:“春风桃李花开日”是一种万物盛开的景象。“秋雨梧桐叶落”,则是秋天的绵绵细雨打在这已经发黄梧桐叶上,梧桐叶随风慢慢地落下来。显得十分的凄凉,有一种深秋的孤独与寂寞。温庭筠的“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一句主要写声,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凉之感。它不是滂沱大雨,而是点点滴滴的细雨,那么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听到这种雨打梧桐的声音呢?安静的时候,夜深人静却无法如水的时候,心中有着万千的愁情无法排遣的时候。

  班里有同学喜欢读《红楼梦》的,这个意象和《红楼梦》中林黛玉最欣赏的李义山的诗句比较一下——“留得残荷听雨声”。秋夜漫长,雨声敲打在已经败落的荷叶之上,那种声音,只有夜深人静,难以入眠的时候,只有心中极端苦痛的时候才会听得如此真切。

  那一滴滴的雨声,敲打在荷叶上,也敲打在梧桐叶上,更敲打在词人的心里。于是,李清最后一句诗便喷薄而出,直抒胸臆――“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就是李清照无法言说、也说不尽的愁情。

  总结:词人满腹愁绪,本欲借酒浇愁,然急风欺人,淡酒无力,雁逢旧识,菊惹新愁,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霏霏,更添愁绪,此人眼前的一切是处处生愁,景景牵愁,物物惹愁,词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愁的世界。这些愁,层层叠加,直至无以复加,难以形容,词人干脆就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的愁还可形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词人的愁则非笔墨所能形容得完的。所以,结尾一句戛然收尾,但给人感觉却是:言已尽,但愁难了。

  (三)“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在词中多次写到愁,但此时的“愁”,相比于之前,又多了多少深刻的内涵呢?让我们看看命运在李清照身上烙上了怎样的印痕?

  PPT展示:李清照大事记

  由亡国到丧失,由再嫁到离异,由入狱到悲死,人生的苦难恣意吞噬着李清照的人生。我们可以想象,这个孤孓柔弱的女子晚年是何等凄凉。了解了这些史实后,李清照的愁应该可以理解了。它的内涵是?

  答:丧夫之痛

  寡居之悲

  颠沛之苦

  故国之思

  亡国之恨。

  补充:结合梁衡《乱世中的美神》,“愁”的内涵还可包括李清照作为封建社会女人和知识分子双重身份的孤独、怨愁。

  四、再读,学生体会情感。

  (一)学生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1.请学生再次朗读词,大家评价。

  2.教师播录音范读,学生感受词中的情感。

  3.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感受,把握作者传达情感的意象,走进词入的内心世界,再一次自由朗读《声声慢》。

  (二)背诵全词。

  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全词。

  五、结语。

  一杯残酒,一阵秋风,一声雁叫,一地黄花,一滴细雨,一树梧桐,一个千古断肠人守着窗儿,李清照用她的才情,用她的生花妙笔,为我们带来这首传颂千古之词。正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苦难不停地擦拭着艺术的灵魂,在生命空间受到的伤害和疼痛,在艺术的空间都会得到补偿,而这,就是我们的幸运了。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

  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现在我先讲一个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的夫君叫赵明诚,是宋朝小有名气的金石考证家。他们燕尔新婚后不久,赵明诚就只身外出做官,让多愁善感的李清照留在济南独守空房。李清照在寂寞难耐思夫心切时,常写些诗词寄去,一吐愁肠!那赵明诚忙于官场应酬,难得写出好诗词回应。李清照既失望又担心,怕丈夫长此以往,才思枯竭。赵明诚为了让爱妻放心,当然也怀有我堂堂大丈夫岂能须眉输于巾帼的念头,便闭门谢客,苦思三日,先成词50首,又选出20首加以精雕细刻,再把李清照刚寄给他的《醉花阴》重抄之后混杂其中。然后置办酒宴,特邀好友们来对这些词做些评价,并再加以精选。酒过三巡,众人传阅罢这21首词。商议毕,便推举某名士讲评。该名士抽出其中一首词,捻须夸赞道:“老兄真是奇才!虽说你的诗词大多平庸,但这一首确是沙里淘金、绝妙好词!其中有一句,真堪称千古绝唱,定将流芳百世。可喜可贺啊!”那赵明诚一瞧,乃是《醉花阴》,陡然红了脸,躬身一揖到地,喃喃道:“惭愧呀,惭愧!鄙人岂敢贪天之功。实话相告,此首《醉花阴》乃内人清照所作。我不该心怀忌妒,移花接木,做出东施效颦之举,以致贻笑大方……”

  可见,我们刚学过的《醉花阴》是一首绝妙好词!而我们今天要赏读的《声声慢》也是一首流芳百世的词作。它的影响不止于中国,还漂向了国外……

  二、背景画面: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声声慢》集中体现了这种情感。

  三、分析释疑

  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一种深深的愁思

  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

  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雁过也,正伤心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4、探讨研究这些句子

  1朗读第一句词,回答,凄凄惨惨戚戚这种感觉是如何产生的?

  ——词人早起百无聊赖,若有所失,东张西望,想要找点什么寄托自己的空虚,找的也许是丈夫,也许是以前美好生活的点滴,可是四周却是冷冷清清,只有她自己孤单的身影。

  补充: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如今沦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其凄惨之景象,令人目不忍睹,其悲伤之心情,在叠词的回环往复中传到读者心中。让我们再齐读这句来感受一下吧。(语速缓慢低沉)

  2“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该如何理解?

  ——表面埋怨天气冷暖不定,令人身体不适,实际上实在说生活的变故际遇令人沉沉浮浮,忧喜不定。想想夫唱妇随、共赏拓片的欢乐时光犹在眼前,顷刻之间却剩自己一个承受生活的风风雨雨。

  3为什么大雁飞过会让词人感觉是旧时相识,又为什么会勾起词人的伤心之情?

  ——《一剪梅》有句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那雁,也许就是当年为他们传信的使者。甜言蜜语犹在耳边,斯人却已逝,千山暮雪,万里层云,天人相隔,睹物思人,情何以堪?

  大雁冬天南飞,春暖北归,词人自北方逃难至南方,早已国破家亡,有家不能回,新愁又添旧恨。

  旧时相识异乡相逢,更增添词人天涯沦落之感。

  大雁是古诗中常用来表现离愁别恨的意象。(板书意象雁)

  4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抒愁之重之多,让人想起李清照《武陵春》中一句词: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分析意象

  刚才讲到,“雁”是作者用来表情达意的一个意象,在此词中,你还能找到类似的意象吗?这些意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淡酒: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词人本想借酒御寒,殊料,非但不能抵御刺骨寒风,却又想起以前把酒言欢的情景,此刻只能自斟自饮,两相对照,愁情更重了。

  黄花:

  指菊花,黄花堆积指菊花繁盛,千朵万朵压枝低,大好景象,本该夫妇携手共赏,丈夫摘取一朵为妻子戴上,万般柔情,千种疼爱,此刻的作者却已是形容枯槁,无心赏花,也无人再会怜惜她。这种感情与刘夷希《代悲白头翁》中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所抒发的感情是多么地相似啊!

  梧桐:

  梧桐这个意象在古诗中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来看这句诗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更漏子》

  它传递出的是一种离愁别绪,一种强烈的思念之情。

  再看这一句: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写出了杨贵妃去世之后唐玄宗心中的悲凉以及对佳人的苦苦思念。

  再看词中,作者也正是借梧桐表达内心的哀怨和凄凉,更何况,外面淅淅沥沥的缠绵细雨不时敲打这她的耳膜,扰乱她的心扉,梧桐加上细雨的点染,使词人的愁情浓得怎么也化不开。

  小结:词人是词坛才女,也是一位丹青妙手,你看,她选择的是惨淡的黄昏,堆积的黄花、南飞的大雁,点滴的细雨,这样一些饱含愁情的事物,将它们别具匠心地组合在一起,反复地渲染,给我们营造了一种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意境。

  四、用诗化的语言,再现诗歌的意境

  就让我们闭上双眼,随着音乐把自己化身为李清照,走进她为我们营造的凄美画境,身临其境地感受一番。然后,请你用诗化的语言把你的所见所闻所感告诉我们。

  学生发言,教师评价总结。要点:抓住词的语言,可作适当联想。

  确实,李清照在情景交融方面取得一愁未了一愁添,一愁却比一愁深的效果,我们通过联想和想象也能深切感受到“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的词人内心深处的痛。

  四、课堂拓展:分析完了这首词,体会了词人的情感,让我们带着感情再读此词。

  南乡子[唐李王旬]

  烟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鹧鸪啼。远客扁舟临野渡,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

  ①这首词所要表现的主旨是__________。(2分)

  ②词的前三句主要是写景,请简述写景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③‘思乡处,潮退水平春色暮'在本词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请作简要回答。(2分)

  答案:①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或离恨)(2分)②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2分,'景'1分,'作用'1分)③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更突出强化了思乡之情(2分,含义与作用各1分)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诗文内容

  2、反复诵读,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3、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教学重点及难点:

  分析《声声慢》抒情主人公形象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国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专制制度所造成的政治、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一如她的名字所昭示的,“明月松前照,清泉石上流”。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这段文字写的是宋代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探讨她的代表作《声声慢》,一起走进这位“乱世中的美神”。

  对于作者,梁衡用“乱世中的美神”来界定,那么何谓“乱世”?又何谓“美神”呢?“乱世”是指金兵入侵、国土沦丧、家破夫亡、人民流离失所、朝廷腐败无能。“美神”指李清照在诗词、词论、史学、金石学以及其人格方面的突出表现。郭沫若在济南趵突泉公园中的李清照纪念堂中题有对联,可以显示其艺术女神的风采:“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后主”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词风婉约,有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清照的《声声慢》,也是写“愁”的经典作品,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词。

  二、阅读诗文,把握感情基调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要求揣摩语调,读准字音。老师最后明确本词的感情基调是悲苦愁绝的,朗读时应用舒缓、低沉的语调。

  2、听课文朗读,并在心中默读,把握节奏,感受词作的音乐美。

  3、部分学生朗读,请全班女同学齐读课文,把对女词人感情的体会融入到朗读中去。

  三、研读诗文,探究问题

  首先进行学情调查:同学们对本词有哪些阅读期待,想要学习哪些内容,掌握哪些知识。随后出示问题,让学生采用研读的方式分组合作学习,探究以下问题。

  1、本词的主旨句是什么?在词中是通过哪些方面表现的?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本词的主旨句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在诗中有如下表现:

  ①用“寻寻觅觅”这一动作行为表现愁情。这三句共十四个叠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在经受了国破家亡、夫丧等打击后,诗人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只有在漫无目的的寻觅中找回一些温馨的回忆,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的冷清而内心则充满惨戚。开头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②“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天气的忽暖忽冷,变化多端,亦暗示时局的纷乱,让人难以适应,更让诗人有说不出的苦闷和忧愁,进而抒发自己内心难以平静的心情。

  ③用一些物象来表现“愁”之深之重:

  “淡酒/急风”:并非酒淡,而是愁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借酒浇愁,而大风砭骨,又让诗人意绪全无。只因作者愁太重,酒入愁肠愁更愁。一个“淡”字突出作者晚年的凄凉,心境的凄苦。

  “雁”:秋天大雁由北往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故觉得大雁是旧相识,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是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从而抒发对家乡的怀念。

  “黄花”:诗人任凭黄花盛开,此时也无心攀摘,甚至让菊花在枝头堆积,直至凋落。在往年,她定能和丈夫一起来赏花,而今谁又有这兴趣呢?看到花的憔悴,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凄凉的心境与残秋败花融为一体,更是愁上加愁。

  “梧桐/细雨”:这些是惹人愁思的意象。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好不容易到黄昏,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诗人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那颗破碎的心上。

  2、概括本词在表情达意时所运用的艺术手法。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

  ①运用叠词,开头连用了十四个叠字,用法大胆新奇,工整得体,写出了由于寻而未得所引起的无限的凄苦忧伤之情。

  ②直抒胸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③借景抒情:“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淡酒”“急风”“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像来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愁情。

  3、结合词句内容,鉴赏词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一位孤独、寂寞而又愁绪满怀的漂泊者形象。

  四、深化阅读,自主发现问题

  根据学生学情的不同,让学生再回读诗文,鼓励他们去发现新的问题,提出后由大家分析、探究、解决。

  五、强化练习

  法国诗人克洛岱将李清照的《声声慢》作了改写,标题也换成了《绝望》,阅读这首诗,比较两首诗在抒情的方式上的不同。

  呼唤!呼唤!

  乞求!乞求!

  等待!等待!

  梦!梦!梦!

  哭!哭!哭!

  痛苦!痛苦!我的心充满痛苦!

  仍然!仍然!

  永远!永远!永远!

  心!心!

  存在!存在!

  死!死!死!死!

  ——克洛岱《绝望》

  学生回答后由老师明确:

  《绝望》直抒胸臆,感情直露,也未选取任何意象。

  《声声慢》较为含蓄,多避免直接抒情,多借事借景抒情,讲究言外之意,言外之旨,讲究意象的选择,含蓄蕴藉。

  六、小结

  李清照是因为那首著名的《声声慢》被人们所记住的。那是一种凄冷的美,特别是那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于是,她便被当作了愁的化身。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梁衡《乱世中的美神》)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位伟大的却又让人述说不尽的艺术女神,我们在对《声声慢》这首诗的学习中了解了她的痛苦和悲伤,也懂得了她的美丽与愁情!

  七、布置作业,拓展练习

  收集有关写“愁”的诗句,并体会这些诗句的不同之处。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

  4、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醉花阴》)

  5、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

  6、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7、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

  8、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毛泽东《虞美人》)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篇5

  教学目的

  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

  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

  教学重点

  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同上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赏析、诵读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背景导读】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欧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前一首表现了无忧无虑、开朗活泼的性格,后一首则流露了她对年华变迁的怅惘,似乎青春也在这暮春的风雨中被摧残而消失。

  李清照前期的词大多数写自己对爱情尤其是离别之情的感受,属于词的传统题材。但过去大多是男性作者以女性口吻来写这一类词,往往隔着一层。而李清照写的是自己亲身感受与内心体验,因此她的词就格外真挚细腻、委婉动人。她从女性的心理出发,以女性特有的笔法来组织,因而别有一番风味,如: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头,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醉花阴》

  但其后不久,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汴京失守,南宋建立这初,赵明诚任江宁知府,李清照也“载书十五车”于建炎二年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她又到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再后来,赵明诚生前多年收集的金石古玩大部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她那篇著名的《金石录后序》中,李清照以情真意切的笔调回忆了她与赵明诚烹茶赌胜、赏玩金石的欢乐,叙述了南渡后辗转流离、坎坷不尽的经历,抒发心中郁积的哀恸。由于一连串的变故,李清照的性格由开朗变得忧郁,如今的情怀正如《武陵春》中所写的: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作李清照居金华时。久经飘泊,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她的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今非昔比,物是人非,触景生情,越发感到愁苦。在李清照的这一类词中没有正面描写民族灾难的场景,也没有直接呼唤英雄主义的精神,但正是山河破碎,民族危亡造成了她的个人遭遇,在她心灵深处刻下抹不去的伤痕。她的词中这样写道: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清平乐》

  我们看到李清照的“愁”,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而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因此,这“愁”字往往表现得非常沉痛乃至凄厉。

  二、全词赏析

  开篇的“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种心情,有点近似姜爱的所谓“人间别久不成悲”。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开头王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

  紧接着写词人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乍暖”两句,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接下来,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谈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雁过也”三句,将上文含情未说之事略加点明。正是此时,一群征雁掠过高空,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过片直承上文。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紧接着,梧桐叶落,秋色愁人,细雨靡靡,更添愁绪。这里将凄凉的景色与痛苦的心情交融在一起了,使词的意境更为深远。

  最后一句,总括上文,是说在“愁”之外另有一层深意:“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极其有力,一笔收住,总括上述种种情景;“怎一个愁字了得”又放开一步,开拓出一种含蓄的境界,让人想象,发人深思。词人满纸呜咽,笔笔写愁,难道除了“愁”外,还有什么难以言传的心事?这明明是提醒人们,这里除了悲欢离合、春忧秋愁一类私愁外,更有时代的、民族的、国家的“公”愁在。这结尾,能调动读者的思想活动,从而扩大并深化了主题,大有“回肠九叠后,犹有剩回肠”的艺术效果。

  三、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课外阅读李清照的词,体现其艺术风格。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声声慢o寻寻觅觅》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已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是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夫伴飞,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多少无法诉说的哀愁啊!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现在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比赋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李清照不愧为李清照,易安词不愧为易安词

  《声声慢》原文和译文

  原文: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我独处陋室若有所失地东寻西觅,但过去的一切都在动乱中失去了,永远都寻不见、觅不回了;眼前只有冷冷清清的环境(空房内别无长物,室外是万木萧条的秋景);这种环境又引起内心的感伤,于是凄凉、惨痛、悲戚之情一齐涌来,令人痛彻肺腑,难以忍受了。特别是秋季骤热或骤冷的时候,最难以保养将息了。饮进愁肠的几杯薄酒,根本不能抵御晚上的冷风寒意。望天空,但见一行行雁字掠过,回想起过去在寄给丈夫赵明诚的词中,曾设想雁足传书,互通音信,但如今丈夫已死,书信无人可寄,故见北雁南来,联想起词中的话,雁已是老相识了,更感到伤心。

  地上到处是零落的黄花,憔悴枯损,如今有谁能与我共摘(一说,有什么可采摘的)啊!整天守着窗子边,孤孤单单的,怎么容易挨到天黑啊!到黄昏时,又下起了绵绵细雨,一点点,一滴滴洒落在梧桐叶上,发出令人心碎的声音。这种种况味,一个“愁”字怎么能说尽

  《声声慢》教学反思

  优点:

  1、课前开始播《月满西楼》FLASH,营造诗词气氛,引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学习情境创设得较为成功。

  2、课前指导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得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而且自己也阅读了大量关于李清照的事迹及诗词,了解她的经历,对课文的理解达到一定的深度,让学生准确把握愁的诸多内涵。同时在阅读中知道作者前后期的经历不同,词作的风格也不同。

  3、现代教育理念认为:课堂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质疑是主线。本节课可以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的充分的发挥,让学生自己品读意象,说出自己的感受,做到了让学生个体直接与文本对话。老师的点拨也十分到位。

  4、课堂上讨论落到了实处,使学生明确具体任务,时间充分,老师在巡堂过程中参与学生的讨论,及时给予指导,切实掌握学生讨论的深度和广度。作业的处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作者的作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起到了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不足:

  5、导入太长,意象品读拓展不足。也许是由于时间的限制,没有完全放开让学生去讨论,所以对意象的品读显得不十分到位,有点浅。

  6、解决“如何入愁”问题时,我非常在意时间,显得过于急躁,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处理的不够从容,给学生时间不够充分,整个课堂感觉很“赶”。

  7、课堂上老师的反应不够灵敏,应对学生的回答语言显贫乏,单一,对学生的个性品读,不能给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只泛泛而谈,做不到一针见血。同时对回答好的同学没能给予及时的表扬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通过词句品读和场景再现,体味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李清照在词中表达出的“愁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课前2分钟打开“二泉映月”音乐

  《二泉映月》是我国一首著名的民乐,使瞎子阿炳通过如怨如诉的二胡声演绎的人世间的悲凉。我自己静而听之,莫不为之动容!这是用音乐表达悲愁的经典。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用血泪和着文字表达愁苦的文学经典《声声慢》(板书)

  二、知人论世: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出东济南人、宋代婉约派人的代表之一。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专家,李清照早年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侵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和大自然风光,风格清新明丽(板书)。后期多反映战乱痛苦的生活,风格沉郁凄怆(板书)。

  《声声慢》是她在遭受国破、家亡、夫死、半生收藏的金石丢失殆尽,尝遍颠沛流离的'苦痛后所作,是李清照后期作品中的代表作。

  三、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适当的语调吟读词作。(再次打开“二泉映月”做背景音乐)

  1、全体男同学朗诵词作,女同学细听,挑他们读得不准确的地方。

  2、女同学齐读,请轻声而满蓄李清照的伤痛情感(女声在“二泉映月”背景音乐下弥漫了整个教室)

  3、师总结:我特别注意的是所有的同学读书时的表情,知道好多同学感受到了李清照的种种苦痛!最好的是把自己换位成李清照,去用语言表达那无尽的伤痛!

  四、请说出自己最有感触地方(要落实到字词)。要求同学用清晰的语言表达!

  问:这首词中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天气、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板书)

  问:这些景物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在一个寒冷的夜晚,词人独自一人守着窗口,寒风不停的袭来,喝了好几杯酒,却仍抵挡不住寒风,身上很冷,总觉得这酒很淡,酒性不烈!实际上不是酒不烈,只是词人的忧愁太浓,愁得用酒都无法消除,所以才感到这酒是很清淡!词人的愁苦就是再浓的酒也不能让她从中解脱出来啊,愁比酒浓得太多了!这里的什么字让我们感受深刻?“淡”

  2、“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雁过也”这句话,不仅写得有形,而且有声,渲染出了一各哀哀欲绝的凄苦氛围,让我们仿佛与作者一同听到了长空中那南飞雁一声声凄厉的哀鸣。这哀鸣,听来犹如杜鹃啼血,让人心痛,心酸、心碎!而作者的心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急风、淡酒、愁绪难消的情景中,它们的摹然闯入,便打破了眼前的孤寂,使人不无空谷足音之感。但这感,不是喜,却是“伤心”。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使得这种种情债汇集一起,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3、过片“滿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这三句话直承上文。

  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仰望则天空过雁,俯视则满地残花。菊花枯萎凋落,落瓣纷纷,堆积了一地,花都憔悴了,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然而,现在却已憔摔了。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搞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看到花的惟淬,想到了自己孤苦飘零的晚境,正是愁上加愁。急风欺人,淡酒无用,雁逢旧识,菊惹新愁。

  4、“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主要写声音,以声衬情,尤其是“点点滴滴”一语,极富“顿挫凄绝”感。当作者正在为落花惋惜、为自己忧苦之时,偏偏又下起了雨;雨打在梧桐叶上,啪啪地响着,一直到黄昏都没有停止。这雨点虽然是打在梧桐叶上,可在凄苦的作者听来却又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一滴滴,一声声,是那么强烈,它敲击着、震憾着作者的心扉,简直让作者不能自抑!

  五、除了描写景物的词句外,还有哪些句子能体现出作者的情感?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词一开头就让人心不宁,景亦冷,情凄苦,种种情绪弥漫开来。起首三句比较形象,七组十四个叠字,犹如信手拈来,看似平平淡淡,实则显示出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十四字无一愁字,却写得字字含愁,声声是愁,造成了一种如泣如诉的音韵效果。今天的我们抓住文字感受到了作者当时的心态!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明确:此词于篇末托出一个“愁”字,这种愁远非李清照前期词中那种轻淡的春愁、离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而显得格外厚重。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画冷清蕭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无论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气,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风,天上的过雁,滿地的黄花,窗外的梧桐和黄昏的细雨,无一不是生愁助愁牵愁的,简直是触处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

  师:(打开“二泉映月”音乐)让我来随着音乐给大家朗读一遍这首词,大家最好是半闭着眼去到李清照那个凄凉的感受中。细细体会人世间的悲凉.

  六、合作探究:

  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请在文中任选一个你印象最深的场景,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词人形象描绘出来。注意“愁”的细腻勾画)

  七、总结:

  堪称千古绝唱的《声声慢》,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一个女词人,经历了战乱离散,终于因着诗词,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她作为女词人的代表,给森然的中国诗坛带来了几多水气,几多温馨,以其特有的女性气息感染着无数后人。让我们记住这位个性鲜明、超越尘俗的女性,记信这位别开生面的独创性作家----李清照。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生平,联系她的其他作品理解她的“愁”。

  2、分析词中情感的表现手法: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借叙抒情)结合,感受本词的艺术特色。

  3、比较阅读,感受婉约派的艺术风格,提高分析鉴赏能力。

  重点难点

  1、作者沉重复杂的“愁”

  2、作者表达情感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扫除文字障碍,初步品味字、词、语的妙用;

  2、研读法、点拨法:师生共同探究,寻求文字背后的知识,品味李清照语言的独特魅力;

  3、比较鉴赏法:进一步感受作品,培养学生初步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以《如梦令》导入

  1、诵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乐。写的是李清照早年在家乡溪亭游玩时的情景。通过这首词,我们看到了少女时代的李清照无忧无虑的生活和闲适的心情。)

  2、诵读《声声慢》。

  此词写了词人怎样的感情?哪里直接传达出来了?(“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3、作者两首词表达的情感怎么会有如此的不同?她在写《声声慢》时怎会有如此浓重的愁呢?联系其生平运用知人论世法去理解。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南宋杰出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很有学问,母亲王氏知书能文,文学气氛浓厚的士大夫家庭造就了李清照多方面的文学艺术成就。公元1101年,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宋高宗赵构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夫妻二人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仓皇南渡到建康。二年后,(公元1129年8月18日)在赵明诚奉诏赴湖州太守任的途中,因中暑不治身亡。此后,李清照孤身一人,同南渡流亡的难民一样,漂泊在杭州、绍兴、台州、温州、金华一带,始终无安身之所,过着动荡无定,孤苦伶仃的寡居生活,最后在颠沛流离中死于杭州。

  前期悠闲的少女和少妇生活使她前期的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声声慢》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后期。悼亡之悲、流亡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理想破灭后的失望交织而成的愁苦,“怎一个愁字了得!”)

  (二)朗读,初步感受。1、生齐读。2、听录音朗读。

  (三)全词赏析

  1.作者怎样传达她那沉重的愁苦的?

  明确:直接抒情:“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①借叙抒情:“寻寻觅觅”、“守着窗儿”;②借景抒情:上阕有淡酒、急风、过雁,下阕有黄花、梧桐、细雨。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反映词人心中若有所失的精神状态。环境孤寂,心情空虚,无可排遣寄托,就像有什么东西丢掉了一样。这东西,可能是流亡以前的生活,可能是丈夫在世的爱情,还可能是心爱的文物或者别的什么。它们似乎是遗失了,又似乎本来就没有。这就不能不使人产生一种“寻寻觅觅”的心思来。只这一句,就把她由于敌人的侵略、政权的崩渍、流离的经历、索漠的生涯而不得不承担的、感受的,经过长期消磨而仍然留在心底的悲哀,充分地显示出来了。心中若有所失,要想抓住一点什么,结果却什么也得不到,所得到的仍只是空虚,这才如梦初醒,感到“冷冷清清”。此既明指环境,也暗指心情,或者说,由环境而感染到心倩,由外而内。接着“凄凄惨惨戚戚”,则纯属内心感觉的描绘。由冷清的环境过渡到惨戚的心灵。

  开头三句,由浅入深,文情并茂地描写出女主人公寂苦无告的凄凉心境,为全词打下了哀婉凄凉的情感基调。

  3、紧接着词人写悲苦心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天气。“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本应说由于环境不佳,心情很坏,身体也就觉得难以适应。然而这里不说环境之冷清,心之惨戚,而独归之于天气之“乍暖还寒”。

  4、这愁苦如何排遣?结果如何?(喝酒、看天空,结果愁更浓重。)

  明确:(1)本应说借酒浇愁,但愁仍难排遣。可此处不明说,却言淡酒不足以敌急风。用意上含蓄,行文上腾挪。其实,这仍是开头三句的延伸。所谓情在词外。

  风之急可见身之冷、心之凄,例“风急天高猿啸哀”。

  酒之淡更显愁之浓重:借酒消愁尽管愁更愁,但最起码有醉时的片刻解脱,而酒不管怎么喝却片刻都压不了悲愁,是酒太淡还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问:为何说是“淡酒”?——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先让生思考回答一些关于酒表示愁情的诗句。

  后师明确:最初饮酒是乐事,要与神灵共享或用以招待客人;一边饮酒一边做游戏这在宫廷宴会谁最常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嘱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苏轼〈赤壁赋〉“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到了汉末,天下动乱,连年战争,人的生命朝不保夕,古感慨良多,如“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曹操就发出“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感慨。这种忧是时光流逝而未建功立业的苦痛。最终这种“忧”也不能排解“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高峰期,酒的消耗与诗的产量成正比。“李白一斗酒出百篇”,可以说李白的诗是一篇篇醉出来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拙酒杯——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

  得出结论:酒是“愁”的象征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白居易《琵琶行》(离愁)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离愁)

  明确:①“晚来风急”承前“乍暖还寒”,秋天的晚上与白天温差较大,喝酒一般在晚上比较多,且夜晚更显凄苦,衬托愁苦的浓重。

  ②“晓来风急”,古人有晨起喝扶头酒的习俗。下阕的“独自怎生得黑”、“到黄昏”与之照应,白天尚且无法排遣愁苦,更何况是凄苦的漫漫长夜?一天到晚都在受愁苦的煎熬,甚至接下来的夜晚,也许第二天又是如此,“晓”使愁苦煎熬的时间显得很长,可见其浓重。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自古逢秋悲寂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2)意象“雁”如何理解?

  明确:“雁”点明秋,象征离愁。例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似曾相识”如何理解?

  明确:①勾起思乡之愁、亡国之痛: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词人亦是北人,避难南下,似乎是“旧时相识”。雁可以回到北方,人却只能客寄江南,“旧时相识”在异乡相逢,就更增加了词人的天涯沦落之感。

  ②流露悼亡之悲: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

  (老师明确:秋天大雁由北向南迁徙,李清照南下避难,所以觉得大雁旧时相识,并且在一剪梅当中写过:“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大雁尚且能按时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漂流困顿,寄寓他乡。以前尚可鸿雁传书,现在丈夫已死,家人疏散,就算有千言万语,也无人可托,无处可传,内心已是永远的绝望。)

  诗人哀戚之际,南飞的大雁横空而过,她抬眼望去,多么像在溪亭近旁,绣水江边时常见的那只呀?北来的鸿雁啊,家国可曾无恙?溪亭可免于战火?耦花还那样娇艳吗?可南飞的雁群却头也不回地飞走了。只留下我一人独自徘徊伤心。

  问: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

  因为“却是旧时相识”这正是伤心的由来。本该北归的大雁却向南飞来,而词人当时也正在南方避难,真可谓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然而这过雁不正是以前经常为词人传递相思之情的那一群过雁吗?(《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过雁还是那只过雁,只不过物是人非,收信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所以看到过雁不禁悲从中来。雁足传书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之典,此借指亡夫之痛;秋雁南来,写国破家亡、漂泊南方之苦。晏殊《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得出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下阕:由远及近,转入对自己庭院内眼前残秋之景的具体描绘,进一步表达愁情。

  5、紧承上阕仰望天空,下阕作者如何排遣愁苦?(“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作者俯视地上黄花)(老师明确:黄花就是菊花。李清照看到黄花的凋落,想到自己漂零的身世,憔悴的容颜,更是愁上加愁。)“满地黄花”:史正志《菊谱》“菊草本也,以黄为正,所以概称黄花。”

  如何理解“如今有谁堪摘”?

  明确:(1)“有谁堪与共摘”:当年也曾与丈夫“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而今“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又勾起悼亡之悲。

  (2)“有何可摘”:菊花虽然曾经开得极其茂盛,甚至在枝头堆积起来,在往年,一定要在它盛开时摘来戴在头上,而今,谁又有这种兴致呢?你看,它们都抱枝枯萎了。枯萎凋零的菊花多象自己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6、“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不能看天空过雁,不想摘地上黄花,只好孤孤单单地靠着窗儿,怎样才能挨到天黑呢?真是苦到了极点。黄昏尚且难熬,那么漫漫长夜又将如何度过呢?一种凄清的苦况蕴含于平淡语言之中,发人深思。

  7、如何理解意象“梧桐”、“细雨”?

  (1)梧桐叶落,秋色愁人。例“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

  (2)雨丝象征愁丝。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壮志难酬之愁)“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

  梧桐一叶知秋,本身就是牵愁惹恨的事物,再加上淋淋漓漓的凄苦的秋雨,不仅滴在耳边,更滴向心头。(老师明确:梧桐细雨象征着哀伤、愁丝。这里运用了白描的手法。白描就是用极为简省的语言来勾勒事物,抒发情感。)

  窗前的梧桐树又飘下了几片枯叶,沉沉的夜幕里,偏巧这时又下起了淅沥的小雨,难道上天也在忧愁哭泣吗?“滴滴答答,滴滴答答”的雨声,对于伤心的我来说,不仅是打在窗前的梧桐叶上,也仿佛敲在我那颗破碎的心上。

  8、结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是对前文的概括,“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等这些情景,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然而哀愁又何止这些呢?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家国之恨、孤独之悲等等,仅用一个愁字又如何概括得尽呢!?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9.再次有感情的朗读全词。

【李清照声声慢课件】相关文章:

声声慢 李清照课件08-26

李清照声声慢08-28

李清照 《声声慢》11-24

李清照 声声慢11-06

《声声慢》 李清照10-08

声声慢 李清照10-27

声声慢李清照答案08-23

李清照《声声慢》说课稿11-27

声声慢李清照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