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李白《蜀道难》的艺术美

2020-09-28 李白

  李白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是复杂的,在他的思想中表现出儒、道、侠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他的诗歌,表现出了盛唐时代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的面貌。李白的《蜀道难》一诗,以雄健奔放的笔调,不但体现出神奇莫测浪漫主义色*彩及其诗歌的风格特色*,也表现出李白胸怀政治抱负而壮志难酬的苦闷。就《蜀道难》的艺术之美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反复手法增强抒情气氛

  诗人写景不是客观地描自然,而是浸透着感情的,属于“第二自然”。李白在《蜀道难》中,他对蜀道之难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再现,而是他对蜀道之难的独特感受,也就是蕴含着诗人思想情感的。那么,在诗人李白的笔下,蜀道是怎么样?诗中写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歌开始,诗人把自己的感受推到了最高点,一下子就把蜀道之高、蜀道难行给突显出来。这为全诗情感发展奠定了基调,也为后面描写奠定基础。诗人在这个基础上,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反复出现,渗透在诗歌的开始、中间、结尾,渗透到底,似如贯穿诗歌的主旋律。这样反复出现,不但使诗歌描写紧扣“蜀道难”这一中心,而且形成回肠荡气的韵律美,从而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同时,这样的反复,时时撞击着读者的心灵,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发读者的思考,使读者进入诗歌的审美意境,从而真正感受诗人的仕途艰辛,内心的苦闷及其人生的凄清。

  其次,大胆夸张描写奇异山川

  在诗歌中,夸张是浪漫主义诗人常用的手法。然而,李白在《蜀道难》中,为了更好的抒发情感,表达思想,诗人除了直接的夸张之外,还把神话传说融入其中,使夸张更加奇特,更富有文化意蕴,同时这些神话传说也有助于提高夸张的审美效果,从而更加突出蜀国的奇山异水之壮美。例如,诗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蚕丛、鱼凫”是传说中古蜀国的两个国王。其意义是说,蚕丛和鱼凫两个蜀王,开国的事情多么渺茫不清。从那以后经过四万八千年,才和秦地的人有交相通达。“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意思是说, 直到地崩山塌,壮士都被压死,然后才有了天梯与石栈相互连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欲度愁攀援。”意思是说,上面有即使是拉车的六龙也要绕弯的最高峰,下面有冲激高溅的波浪逆折的漩涡。高飞的黄鹤尚且飞不过去,猿猴想过去,发愁没有地方可以攀援。这几句从整体上说,诗人从蚕丛开国说道五丁开山,由六龙回日写到子规啼月,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从夸张的角度来说,说到蜀道难行,说是比登天还难;山势高峻,就连飞鸟也无法飞过。即使是善于攀援的猿猴也“愁攀援”,甚至于可以使“六龙回日”。这些描写都算是奇特无比的,这样的夸张,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也是不可多得的。当然,这些艰难之路也正象征着诗人仕途之路的艰险。总之,诗人大胆夸张,奇特的想象,并融入神话传说,不但使蜀道山川富有神奇的色*彩,突出了蜀道难行,而且更好地表现出诗人的仕途蹭蹬而无可奈何之情。

  再次,散文语句提高表达效果

  诗歌是讲求节奏的。“节奏是诗歌的`生命。”在诗歌中,产生节奏的方式自然是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诗歌的节奏与诗人的内在情感有着直接的关系。因而,节奏也有助于诗人情感的表达。李白在《蜀道难》中,为了表现仕途的艰险,难以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诗人选择了形式比较自由的乐府体裁。在诗中,大量使用了散文化句式,特别是在长短相间、参差错落的语言中,短句急促,长句舒缓,相互结合,高低起伏,不但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而且也表现出诗人李白豪放不的语言风格。比如,诗歌开始写道:“噫吁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里由三字句,四字句,五字句构成,又少到多,由短到长,语势急促,给人以不可阻挡之势。后面有“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由五字句、七字句和九字句构成,语气显得比较平缓,好似娓娓道来。如此散文化的语言形式,在《蜀道难》这首富有气势的诗歌中,不但没有减少诗意,反而使诗歌语言抑扬顿挫,起伏不定,不但给人以蜀道之艰险的感受,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激*情及其情感的起伏状态,从而表现出诗人因仕途艰险而难以抑制的内心苦闷之情。

  总之,作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是伟大的。在中国文学上,李白贡献是巨大的。李白的诗歌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思想深刻的,他不但具有最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还创造性*地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使内容和形式得到和谐的统一。

【谈谈李白《蜀道难》的艺术美】相关文章:

李白的蜀道难11-08

李白的蜀道难赏析11-06

李白的《蜀道难》赏析11-03

李白蜀道难赏析11-06

蜀道难李白赏析11-04

李白《蜀道难》的诗词赏析12-25

李白的蜀道难赏析推荐11-03

李白《蜀道难》教学设计09-01

李白《蜀道难》简析11-11

李白作品蜀道难解析11-10

李白的《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山中问答》原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