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测试卷有答案

2020-08-27 记承天寺夜游

  第一部分:

  1.本文选自《 》,作者   。(2分)

  2.填空:(3分)

  ⑴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 ,同时也抒发了自己 的苦闷心情。

  ⑵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

  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4分)

  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

  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

  10.文章“记”的要素是:(4分)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11.本文的构思角度是(  )(3分)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1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5分)

  赠刘景文(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①诗中成对偶的两句诗是 。

  ②这是一首赞咏 的诗,诗的表面似乎在赞咏 ,实际上是用 来比喻刘景文,颂扬他 。

  第二部分: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3.文中“念无与乐者”“念”的结果是 。(2分)

  14.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 ,描绘了一个 的美妙境界。(4分)

  15.文中表达作者感情的句子是⑴ ;⑵ 。(4分)

  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2分)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7.文章结尾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3分)

  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2分)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

  20、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2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23、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3分)

  24、片断写作练习:(30分)

  你是否注意观察了月夜的景色,请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写一段月景。

  《记承天寺夜游》答案

  1.略 2.⑴月下美景;壮志难酬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⑴怀民也还没有睡觉,就和我一起走到院中。⑵庭院里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纵横交错,原来那是竹柏的影子啊。 4.A 5、A 6.乐观、豁达 7.月光进入了屋子;拟人 8.欣然起行;解衣欲睡 9.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 10.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我和张怀民;承天寺;夜游承天寺 11.B 12、①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②秋令,晚秋景色之美,“傲霜枝”,孤高傲世的品格。 13.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4.庭下……竹柏影也;空灵澄澈、宛似仙境 15.⑴月色入户,近然起行。⑵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二人耳。 16、D 17.有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欢喜,漫步的悠闲等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 18.D 19.AC 20.AB 21.C 22.①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②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 23.世上的事情,常起于极细小的地方,但不加关注,就可能酿成无可挽救的大祸。(意思符合即可) 24、略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测试卷有答案】相关文章:

阅读《记承天寺夜游》答案01-25

初中语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09-03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附答案03-22

记承天寺夜游的阅读答案11-03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及答案01-29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以及答案01-24

《记承天寺夜游》参考答案01-24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附答案01-23

《记承天寺夜游》阅读答案参考01-22

课文记承天寺夜游教案 八年级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