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课文问题分析

2020-11-01 河中石兽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办法?(为什么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

  答:因为老河兵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动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讲学家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却忽视了水流运动的规律,只有老河兵根据实际经验,将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全面综合起来考虑,做出了正确推断。)

  2、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

  答:庙僧和讲学家犯了脱离实际、主观断的'错误

  3、寺僧、讲学家、老河兵在打捞石兽上的态度。

  答:寺僧:虽然考虑不周,忽而原地打捞、忽而沿河而下,代表的是不深思熟虑、盲目行动的态度。

  讲学家:空谈事理、不切合实际,代表的是“据理断”的态度。

  老河兵:能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提出符合实际的理论,代表的是实事求是的作风。

  4、寺僧、讲学家、老河兵性格特征

  答:寺僧:毅力坚定但经验不足;

  讲学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

  老河兵:有实际经验,沾沾自喜

  5、文中写到了两次“笑”,你如何理解其中的意味?

  答:1、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

  2、老河兵的“笑”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断。

  6、文章主旨

  答:这则故事用庙僧、讲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在何处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断。

  7、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答: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说明了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断”的道理。)

  8、课文阐述的事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答: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河中石兽课文问题分析】相关文章:

河中石兽课文06-02

河中石兽课文朗读06-07

河中石兽 课文研讨11-29

河中石兽课文原文及翻译12-10

语文课文:河中石兽教案05-09

《河中石兽》说课稿11-04

河中石兽诵读05-24

河中石兽说课稿05-18

河中石兽注解05-12

河中石兽朗读11-29

河中石兽每句解释 河中石兽讲了一个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