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望洞庭的课后反思

2020-11-15 古诗

  《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在诗中,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洞庭湖的秋月图。

  一、诗中有以下几个难点:怎样理解“镜未磨”,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这两个难点在课堂上学生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经过探讨,我认为可以这样来指导学生进一步理解。

  (1)怎么样理解“镜未磨”

  首先我先让学生了解“镜”。古代的镜子。不是现在的镜子,而是用青铜,经过打磨后,可以照出人的影子来,接着,我设计了如下的安排: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理解“镜未磨”的意思,“镜未磨”是指的是没有打磨的镜子,在表面上有一层凹突不平的感觉。然后在进行质疑,作者将湖面比喻成了镜子,有凹突不平的感觉,那是为什么呢?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凹突不平的感觉是因为湖面有细小的波浪在轻轻地涌动,是湖面呈现出层层的波浪,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从而使学生明白了“镜未磨”的含义。在此教学环节中,通过引导和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就可以解决这个教学难点。

  (2)、如何让学生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将“湖面”写成“潭面”?

  在这首诗中,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是诗人认为自己的.心胸是非常宽阔的,在作者的心中,洞庭湖的湖面比自己的心胸那要小得多,但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呢?在教学之前,我为了让学生更加好的理解,我在黑板上板书“湖面”、“潭面”,让学生区别哪个大,哪个小,学生就很快地明白了,“湖面”比“潭面”大,然后通过出示法国的哲学家卢梭的名言“在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但是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但是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心怀。”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言外之意。通过学生的讨论,学生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再联系诗,通过学生反复地读,理解诗人的想法。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理解了作者将“湖面”写成“潭面”的原因。

  二、未磨”;(2)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如何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境;怎么样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语言将诗中的意境描绘出来。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掌握不是很好,描写不是很形象,通过进一步理解,指导学生把诗的意境描绘出来。

【古诗望洞庭的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望洞庭古诗——刘禹锡10-09

刘禹锡的《望洞庭》古诗解读12-22

望洞庭刘禹锡古诗赏析及答案11-21

望洞庭刘禹锡11-29

《望洞庭》诗词鉴赏01-04

望洞庭刘禹锡诗词12-28

刘禹锡望洞庭介绍02-23

刘禹锡《望洞庭》赏析11-22

《望洞庭》教学设计12-01

望洞庭优秀教案12-01

《古诗》随堂检测题 《英英学古诗》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