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文摘分享

2020-10-01 弟子规

  引导语:《弟子规》是儿童的启蒙读物,下面是关于《弟子规》的文摘分享,欢迎大家阅读与学习。

  弟子规文摘分享:《弟子规》学语学文又学行

  儿童经典教育理论中提及孩子在记忆力发展黄金期,用听、看、语言、文字、学文来训练,可促使孩子脑的“树触”发展更为精密,帮助孩子更加聪明。此时期的孩子们有如一块能吸尽万物的海绵,让他们吸收的经典教育,可以终身受用无穷。

  同样地,行为的习惯也是要在此时培养。良好行为的养成,越是始自年幼越有功效,此时若让坏习形成,将来要改变可是件不易的事或者是来不及。

  《弟子规》就是培养良好行为的指南。老师们,第一课本要读《弟子规》,不仅熟读熟背,更要具体落实在日用常行中。让孩子读诵《弟子规》可是件轻易事,十节八节便可教完,但我们还是希望你把这人生第一规排课拉得越长越好,六个月,一年,一年半……都行 ( 每一节中可以配合其它经典 ) 。长时间地不间断引导孩子建立良好行为,形成稳固的习惯,将来进入学校,进入社会抗坏能力会久一点,强一些。

  假如你用较快的方法教完,或已经读完《弟子规》,现在读着其它经典,那么,每次上课时也要让孩子不断温习。同时逐项强化实践,把《弟子规》的教诲皆落实。

  道德是在于行为的实践,不是在于背了很多条文,或知道很多理论。所以“是非题”全答对的孩子与行为好坏无太大意义。

  弟子规文摘分享:儿童读经─是智慧启迪的最佳方法

  读诵"经典"目的是要让一个人建设终身学习的基础。从孩童时代便开始读诵,可以培养记性和启迪智慧。

  孩子由"零"岁开始,脑部"记忆"细胞便快速发展,而11½〜14岁便发展至最高峰。在这段时间要给以最及时和最好的"培训",才能够锻炼出最"精密"的细胞。有的人甚至可以锻炼出"过目不忘"的'完美细胞。

  0至2〜3岁时,父母 "助读";给孩子读最有用的经典,听高水平的音乐,看最美好的绘画,让婴孩在"自然吸收"期间自听看中汲取"精华"。

  2〜3岁至12〜14岁,给他音乐绘画鉴赏的锻炼,同时还要及时提升到语言、乃至认识文字的锻炼。

  要远离流行歌曲、爵士音乐、的士哥音乐,而接触优美高水平的古典经典音乐,就能进入有素质的鉴赏培养。

  绘画要远离漫画,尤其色情打斗无聊图画。观赏大自然、有内涵、有意境美的经典著作,建立高水平的审美观。

  诵读"经典著作"是语言的训练,也是文字的训练。根据科学的研究,脑的记忆细胞在语言强化训练时会生长得"美好",有复杂"文字"的训练,会生长得"精细",是记忆强、是聪明的最佳锻炼方法。

  诵读"经典著作",等于直接学习最文雅的语言,同时又汲收了最美丽的文辞和取用不尽,终身受用的"古人智慧",更重要的是,在孩提时代便受道德教育的熏陶,养成德行。

  中华民族的经典著作具优美和深邃的内涵,如《论语》等四书、《易经》等五经、老子庄子......包含诸家学说与智慧。汉字单音单字,精练复杂,对训练脑大有裨益;每个汉字又如一副画,读经正符合最好的记忆细胞的锻练条件,所以读诵中华经典著作是收获最多的训练方法。

  孩子的分析能力是终身发展的。15岁前的孩子,有满腹经文,日后年长,际遇繁琐、见识越广,他对经典内容的"反刍",产生的智能就越深邃。

  童子犹如玉石,具有可塑性,所以读经,首教《弟子规》为本。老师将以引古喻今、活泼讲解,引领孩子不仅是多读熟记,还得落实,履行在日常生活行止上,为德行筑下深厚根基。自小养成有自省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将来才能成就高尚人格。

  一个训练出来的"德行"加上"聪明"孩子,再去学科学、数学......那便事半功倍,轻而易举。

  家长们,莫让孩子黄金时期给错失了。

  弟子规文摘分享:《弟子规》的马车,现在是汽车?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给我们景象是:

  那是没有汽车的时代,人们的交通工具是骑马,乘马车,或走路,路也不会是今天的柏油路,可能是泥路或石头辅砌而成的,马或车行走起来,会尘土飞杨。

  数百年前,城市或乡村的人口比现在稀少得多。

  而今天是人口稠密,车路与人行道严格分开,摩多车、汽车都是快速交通,交通规则是以这种条件订定的。

  古时,路窄,尘土飞杨的情况之下,非常有必要下马待过。老师可以给年纪稍大的孩子做"时空"的教导,认识两个时代的差别,这就是我们支持保留古本《弟子规》的用心了,老师万不可把汽车当马车。

  这一句文,有"敬老"的精神,同时存在有"关心别人"的含义。今时的驾车人,驾驶时也得处处小心,尤其是在雨后,路上水渍多,不可鲁莽,会把污水渍溅到路人身上;路上也可能会尘埃多,慢车行驶;行人多,小心慢驶。时空不同,教育精神却是相同的。

  老师应如此发挥,不必去改写"汽车",才觉得与时俱进。

弟子规白话文:同是人 类不齐 流俗众 仁者希 弟子规文摘分享:晏子论良才标准和用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