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黄鹤楼 王之涣

2020-10-30 登鹳雀楼

  《登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

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此诗不仅刻画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而且写出了登高远望的襟怀。向西远看,夕阳贴着高山落下,黄河滚滚流向大海。要想看到千里之远,就得再登上一层高楼。后二句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一生活哲理,成为不朽的名句。

  诗人登上高高的雀楼,望远远近近的山川景色。

  扶栏西望。一轮白日正巾近山梁,徐徐下落,下落,终于隐身到西山背后去了;脚底下的黄河流水,波涛滚滚,哆远去,远去,为投入大海的怀抱而奔腾不息。多么雄浑的景象,多么壮阔的大自然!

  但是诗人知道,大自然实在太大,自己的眼界还很狭小,要想进一步地开阔视野,望那更远更壮观的世界,还需要登上更高的地点。而自己,就连这共有三层的雀也还没登上最高层呢!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是诗人登楼过程中的具体感受,但它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深刻得多。站得愈高,看得愈远,人生也是这样。只有不断攀登,不断进取,不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在思想上达到愈来愈高的境界,在事业上取得愈来愈高的成就。人生就像登楼,这不是很有教益的生活哲理吗?

  这是一首五绝(五言绝句)前两句写景,景中含情;后两句抒情,情中见理。短短二十个字,有景,有情,有理,结合得又是这样自然、完美,在艺术上真可说是“炉火纯青”了。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黄鹤楼 王之涣】相关文章:

古诗王之涣 登黄鹤楼10-11

登黄鹤楼王之涣朗诵10-16

登黄鹤楼 王之涣 古诗10-13

登黄鹤楼王之涣翻译10-12

登黄鹤楼王之涣拼音10-12

登黄鹤楼王之涣赏析10-05

登黄鹤楼王之涣解释10-04

唐诗登黄鹤楼王之涣09-19

登黄鹤楼王之涣全诗10-15

王之涣《登黄鹤楼》全文赏析07-22

读古诗词《登鹳雀楼》有感 《登鹳雀楼》古诗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