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诗中的顶峰

2022-05-27 春江花月夜

  引导语:大家从《春江花月夜》中读懂了什么,是不是只是描写景色的?来学习下文,大家就知道关于《春江花月夜》的其他知识了,欢迎大家阅读!

  闻一多先生在1941年完成的唐诗研究名篇《宫体诗的自赎》中,称赞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给尽溢美之词。其实,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里,对初唐至初、盛唐之交的诗人卢照邻、骆宾王和刘希夷也很赏识;而他特别推崇张若虚和他的《春江花月夜》,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

  《春江花月夜》形象地反映出“少年诗人”的宇宙意识

  在张若虚(约660—约720)之前,卢照邻的《长安古意》、骆宾王的《帝京篇》和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都在思考世象变迁,物换星移,其中《代悲白头翁》更为突出。是诗又尤以“今年落花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两联最为著名。陈文华特别指出后一联“以花落可复开来反衬青春之不返,既抒发了岁月易逝、人生易老的感伤之情,又寄寓着‘生命有限,大自然却是永恒的’这样一个哲理”。传说当时的一位著名诗人宋之问(也是刘希夷的舅舅)竟为此联倾倒,恳求刘希夷将它的著作权转送自己名下。刘希夷不肯。宋之问恼羞成怒,便使奴仆用装满泥土的口袋将外甥活活压死了。(参见《大唐新语》卷八)此时距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不到一年。“明年花开复谁在”一问竟成为谶语!

  纵观《代悲白头翁》,虽然已蕴含着诗人的时间意识和生命意识,却毕竟使人过于伤感。而与刘希夷同时代而稍晚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少了些伤感,多了些欢愉;而在对时间、生命与宇宙的探求上则更进一层。您看《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

  诗人向人们展示出一片清明澄澈的天地,将人们引人一个纯洁静谧的世界,思考人生的哲理、时间的意义,也探索宇宙的奥秘、生命的起源。更重要的是,诗人在完成了这些思考和探索后,又将笔触指向人间:“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祝愿世间花好月圆,有情人和和美美!对此,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里惊叹道:“更夐绝的宇宙意识!一个更深沉,更寥廓,更宁静的境界!在神奇的永恒前面,作者只有错愕,没有憧憬,没有悲伤。”“他得到的仿佛是一个更神秘的更渊默的微笑,他更迷惘了,然而也满足了。”“这里一番神秘而又亲切的如梦境的晤谈,有的是强烈的宇宙意识”。40年后,李泽厚先生在《美的历程》中更深入地探析了《春江花月夜》的宇宙意识。他写道:

  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轻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春花春月,流水悠悠,面对无穷宇宙,深切感受到的是自己青春的短促和生命的有限。它是走向成熟期的青少年时代对人生、宇宙的初醒觉的“自我意识”;对广大世界、自然美景和自身存在的深切感受和珍视,对自身存在的有限性的无可奈何的感伤、惆怅和留恋。人在十六七岁或十七八岁,在似成熟而未成熟,将跨进独立的生活程途的时刻,不也常常经历过这种对宇宙无垠、人生有限的觉醒式的淡淡哀伤么?它实际并没有真正沉重的现实内容,它的美学风格和给人的审美感受,是尽管口说感伤却“少年不识愁滋味”,依然是一语百媚,轻快甜蜜的。

  李泽厚在这里点出了闻一多先生蕴含在《宫体诗的自赎》里想说而又未及说的所谓“宇宙意识”的拥有者——即所谓“少年诗人”对人生、对未来、对整个世界积极的探索精神、进取意识。《春江花月夜》最为形象地反映出领大唐文化风气之先的少年诗人蓬勃向上的精神风采,使人欢快、鼓舞和奋进。难怪闻一多先生会把最绝妙的赞辞慷慨地送给《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最早展示了大唐帝国蒸蒸日上的生动气象

  在《春江花月夜》里,处于上升时期的大唐帝国有如明月朗照,活色生香;有如江海合流,大气氤氲;有如春花春水,芬芳欢悦。它反映出初、盛唐之交广大国民弘廓博大的胸襟与和衷共济的面貌以及真诚美善的人文关怀。这自然也是那时的诗人群体,主要是少年诗人群体的普遍胸怀与面貌。而这是与初、盛唐之交的综合国力及人文环境息息相关的。

  武则天过世后的第八年(即712年),她最钟爱的孙儿李隆基在长安武德殿登上帝位,是为玄宗。李隆基继续坚持自太宗、武则天以来的基本国策,在“贞观之治”、“武周革命”的基础上,将唐朝国力推到极盛的顶峰时期。这就是杜甫在《忆昔》中所描述的开元盛世景象:“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也是李白笔下所夸耀的焕赫风光:“鱼盐满市井,布帛如云烟”(《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我们再看稍晚于张若虚的盛唐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明人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海日”一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唐人殷璠于《河岳英灵集》中评论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是诗之所以为盛唐国人所看重,就是因为它较为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倾吐了人们的心声。其实,类似的诗歌在盛唐诗人笔下是有如泉涌(如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王之涣《登鹳雀楼》、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但最早开启先河,最早捕捉到上升时期的大唐帝国江山“多娇”内涵(既包括了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更包括了开明开朗的社会氛围和人文情怀)的,则毫无疑问,是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它领盛唐诗歌之先,最早将鲜花和美酒献给盛唐。

  它用饱满的笔触、火热的激情将大唐帝国蒸蒸日上的生动气象展示得那样从容不迫而又美妙深邃。它既像一轴淡雅幽香的水墨长卷,更像一位集天地之灵气的青春少女。难怪闻一多先生会把最浪漫的祝辞高兴地送给《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为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

  “宫体”诗之名,最早出自《梁书•简文帝本纪》。又据《梁书•简文帝本纪》等记,南朝梁简文帝萧纲为太子时,与徐摛、徐陵及庾肩吾、庾信等人在东宫互相唱和。其作品内容多为宫廷生活和男女私情,形式上则追求词藻靡丽,绮错雕琢,“时号‘宫体’。”至唐初太宗、高宗,仍好写宫体诗,喜吟风花雪月。弘文馆学士上官仪则以婉媚工整的“上官体”以迎和,更使宫体诗继续风靡。与此同时,“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劈空出世,向宫体诗发动了勇敢冲击,将诗歌从狭小的宫廷引向市井,从高冷的台阁推向社会。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更是将七言古诗推向成熟阶段。闻一多说:卢照邻的七古巨制《长安古意》“放开了粗豪而圆润的嗓子”,“真有起死回生的力量。”“他是宫体诗中一个破天荒的大转变”,是“以更有力的宫体诗救宫体诗”;而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那一气到底而又缠绵往复的旋律之中,有着欣欣向荣的情绪。”卢、骆的成功,“要紧的是背后有厚积的力量撑持着。这力量,前人谓之‘气势’,其实就是感情。有真实感情,所以卢骆的来到,能使人们麻痹了百余年的心灵复活。”继四杰之后,陈子昂更是横制颓波,直追汉魏风骨,高举诗歌革新的大旗,“开辟了唐代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广阔天地。”

  在闻一多先生看来,写出鲜活灵泼、充满生命活力的《春江花月夜》的张若虚,在唐代诗歌革新的转折时期,是超出于卢、骆、刘(希夷)而堪与陈子昂比肩的关键人物。他在《宫体诗的自赎》里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从这边回头一望,连刘希夷都是过程了,不用说卢照邻和他配角骆宾王,便是过程的过程。至于那一百年间梁陈隋唐四代宫廷所遗下的那份最黑暗的罪孽,有了《春江花月夜》这样一首宫体诗,不也就洗净了吗?向前替宫体诗赎了百年的罪,因此向后也就和另一个顶峰陈子昂分工合作,清除了盛唐的路——张若虚的功绩是无从估计的。

  难怪闻一多先生会把最崇高的颂辞大方地送给《春江花月夜》!

  • 相关推荐

【《春江花月夜》:诗中的顶峰】相关文章:

诗中之诗《春江花月夜》的一唱三叹05-15

“春江花月夜”是唐诗中的顶尖作品的原因是什么05-10

古诗中的大自然诗中雨10-22

陶渊明诗中的名句03-01

木兰诗中顶真04-18

古诗中秋08-15

古诗中的风花雪月03-25

木兰诗中的修辞03-03

精选古诗中的秋天04-18

李白诗中的意象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