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有感

2024-02-29 迟子建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有感 1

  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是近来少见的好小说,它写了一个人的命运,也写出了时代的变迁。小说的好处在于将人与时代结合起来,从一个细微但又独特的角度,写出了青岗这地方近30年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上的变化,这同时也是中国农村从“人民公社”到土地承包,再到市场化的一个缩影。

  小说最值得注意之处,在于选用花牤子这样一个充满喜剧色彩的人物做主角,从他的身上,引出了一连串富于戏剧性的故事:花牤子是一个花痴似的人物,年轻时曾把一个女孩“摁在草地上,干了那事”,还把一个上坟的小寡妇拖进废窑“给遭践了”,又跟豆腐房的陈六嫂做了那事,在小说的一开头,就密集地出现了不少花花事,但这不是简单的重复,也并非以低俗的情节来吸引人,它们既刻画出了花牤子鲜明而饱满的形象,也使故事充满悬念:这样一个人以后会怎样呢?

  小说由此迎来了一个转折,他的父亲怕他再犯事,带他去深山伐木,在那里花牤子被一棵大树砸倒,“把他男儿的零件打得稀烂”,回来后成为了一个精神委靡的废人,是“电的'到来”使他花牤子振作起来,他开始磨面粉,但当年那个女孩紫云的死却又一次使他陷入悲伤与绝望,这时当年的小寡妇与徐老牤子结了婚,生孩子时难产,徐老牤子无处求助,用他擅长的劁猪刀划开了她的肚腹,孩子生下来了,小寡妇却断了气,徐老牤子也被公安局以蓄意杀人的罪名抓走了,乳牤子被托付给了花牤子,这孩子成了他的心理安慰。可是没两个月,徐老牤子被放回来,把儿子抱走了,“花牤子悲凉极了,觉得这个春天跟冬天一样冷。”这一部分从不同角度渲染花牤子内心的苦闷,正是一而再,再而三的绝望,使他从花痴变成了一个想爱却不能的人,这同时也为小说的推进提供了动力与基础。

  花牤子很快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先是村里的民间村长,乳牤子抓阄抓到了他,后是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出去打工,让花牤子帮着他们照顾家,尤其是监视他们的老婆,让她们不要“再寻别的雨露去”,花牤子穿上奶牤子送的半旧的中山装,像个干部一样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了,他不仅管女人,还管田里的事,那些女人们“对花牤子是友好的,他进谁家吃饭,谁都恭敬着,从春天到夏天,吃了百家饭的花牤子滋润了,春风满面,腰也直了。”以至于正式的村长见了他也酸溜溜的。到了秋天,外出打工的男人们回来了,见到花牤子很好地帮他们照顾了家,纷纷对他表示谢意,花牤子在给父母上坟时也可以告慰老人了。

  故事在这里达到了一个高潮,花牤子当了“村长”,又管着女人,真正体会到了做人的尊严。故事继续向前推进,按照叙事的惯性,读者预感村里的女人或许会发生什么事情,但作者却独辟蹊径,绕过了村里的女人,而把叙述重心转到了外出的男人,秋天打工回来,“男人们明着打工带回了钱,暗着把性病也捎带回来了。”这不仅对村里的女人是羞辱,对花牤子也是打击,他辛辛苦苦为他们照顾女人,是白忙活了。男人首先败坏了风气,接下来女人的堕落也就是自然的了,为“有线电视村村通”架线的城里人,很快受到了村里女人欢迎,“花牤子明白,青岗到了最危难的时候了。虽然他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但还是打起精神,看护着这些女人。”但他还是没有看住,奶牤子的媳妇怀孕了,他不仅受到了城里人的嘲笑,而且受到了打工男人的毒打:跟他说好了看好女人,怎么还会出事?

  小说在这里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这部小说最有意思之处在于,它写出了一个人与时代的“交错”,在花牤子的变化与时代变迁的错位中,蕴藏着巨大的戏剧性,被作者把握住并细致地呈现了出来。对于花牤子来说,他从一个花痴变成村里女人的看护人,是极富喜剧性与讽刺意义的,而这一转折的关键是他成了“废人”,正是由于失去了“性”的能力,他才获得了“爱”的能力,这种能力在紫云、乳牤子等人身上体现了出来,但遭遇到了挫折,而在男人纷纷外出打工的时期,他的“无用之用”却得到了“大用”,从而得到了“人”的尊严,花牤子也就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但可惜的是,他的春天太短暂了。

  这一次不是他变了,而是整个村庄、整个时代都变了,以前千百年相沿成习的道德伦理,在外部世界的冲击下逐渐崩溃了,外出的男人在外面染上了坏风气,村里的女人则在外来男人的冲击下沉沦,而在乡村伦理崩溃的过程中,只有花牤子一个人承受着压力,这样一个喜剧性的人物在小说中逐渐变成了一个悲剧性人物,他以个人的坚守质疑着时代变迁的合理性:如果经济发展以破坏日常伦理为代价,以男人和女人们的堕落为前提,那么这样的“发展”是不是我们所需要的呢?如果不是,我们需要怎样的发展,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呢?这样的问题,由一个以前像花痴一样的人提出,实在是发人深省并具有讽刺意味的。

  这是另一个“春天的故事”,它让我们离开“春天”的幻觉,反思中国农村的现状以及30年来所走过的道路,从而去接近新的春天。而这一切都是以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的,作者对人物与故事的准确把握,对语言的娴熟运用,使我们既可以深思,也在艺术上得到了美的享受。

  读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有感 2

  《花牤子的春天》是一部描绘农村生活、农民命运以及时代变迁的小说,通过主人公花牤子的人生轨迹,展现了中国农村在社会变革中的阵痛与希望。以下是我对这部作品的读后感:

  首先,这部小说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花牤子这一鲜活的'人物形象,他坚韧不屈的性格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花牤子虽然生活在艰难困苦中,但他始终怀揣着对春天的向往,这不仅是自然季节的春天,更是生活的春天,是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未来。

  其次,作品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农村社会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种种矛盾冲突与和谐融合。花牤子的命运沉浮,既体现了农民个体在历史进程中的渺小与伟大,也揭示了中国农村在现代化转型过程中的挑战与机遇。

  再者,我从《花牤子的春天》中感受到了作者对乡土文化的深深眷恋和对农民命运的人文关怀。作品弘扬了劳动人民勤劳朴实的精神风貌,倡导了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生活态度,对我触动颇深。

  总的来说,《花牤子的春天》是一幅生动的社会画卷,它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内涵,激发了我对农村问题的关注和对普通人生活奋斗的理解与尊重,让我认识到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在为自己的“春天”而不懈努力。

  读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有感 3

  《花牤子的春天》这部作品,以其深厚的乡土气息和鲜活的人物塑造,生动展现了中国农村社会在时代变迁中的生活图景。读完后,我深受触动。

  花牤子这一角色形象丰满且富有层次,他象征着无数在困苦中挣扎、在变革中求索的农民群体。他的坚韧与执着,如同春天里的野草,无论环境多么艰难,总能在泥土中找寻生机,这让我深深体会到农民面对生活的不屈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同时,小说通过对花牤子个人命运的描绘,映射出中国农村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的巨大转变。作者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和扎实的生活细节描写,展示了农民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洪流中所经历的阵痛、困惑、觉醒与成长,这是对一个特定历史时期农村社会现实的真实写照。

  此外,《花牤子的春天》还传递出一种深沉的人文关怀,它让我们看到,每一个平凡的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尊严,每一个个体都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书写属于他们的“春天”。

  总的来说,《花牤子的春天》不仅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变迁的小说,更是一幅生动展现人性光辉与时代烙印的艺术画卷,读后令人深思。

  读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有感 4

  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花牤子"在艰苦环境中顽强生存、蓬勃生长的形象,寓意着生命的坚韧与无尽的.希望,即使面临严冬,也始终坚信春天的到来。这种精神无疑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生动写照,鼓励我们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坚持信念,勇往直前。

  同时,作品可能通过对花牤子春天的故事描绘,展示了乡村生活的质朴与美好,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它让我们更加珍视身边的一草一木,关注生态环境,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总的来说,《花牤子的春天》是一本富含哲理,传递积极人生态度的作品,读后不仅能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也能启发我们深思如何面对人生挑战,寻找属于自己的“春天”。

  • 相关推荐

【读迟子建的《花牤子的春天》有感】相关文章:

迟子建《哑巴与春天》解读04-16

《迟子建》语录11-10

迟子建的经典语录11-11

迟子建:“红楼”的哀歌08-15

迟子建作品精选《鱼骨》04-22

迟子建散文评价12-21

迟子建的散文特点12-21

迟子建爱人原文12-28

迟子建:必要的丧失02-27

谈迟子建的创作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