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

2023-06-01 采薇

  可能有很多人都听说过,伯夷叔齐不食周栗这段历史故事,讲的是在商朝末期,孤竹君有两位王子,他们两人相互谦让王位,最后两人都离开了孤竹国,来到了周国,正好碰上武王伐纣,他们二人劝说无果,后来周朝取代商朝,二人因此拒绝吃周朝的粮食,宁肯采薇而食也绝不吃周朝的任何食物,最终在首阳山饿死的故事。很多人感慨伯夷叔齐并不以商朝之恶而痛恨它,认为他们非常忠诚,但也有人认为他们这样做其实就是愚忠愚昧,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看待他们的作为呢?今天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为什么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人,商朝是中国鬼神论的顶峰时期,一切事情都要问卜后才作。在已天为大的原始社会,君王意识更是根深蒂固,因而周国举兵讨伐商朝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的行径,伯夷叔齐因此对此事件极为抨击。

  当武王兴仁义之师伐纣时,二人却出来阻止武王灭商。周国最终攻克商朝,建立周朝。悲愤之下,伯夷叔齐以遗臣自居,拒绝与周人来往,不食用周国土地上种植出来的食粮,二人隐居于首阳山,终日采集微草过日,不多时日,便因营养不足而去世,流传至今的史料记载中明确指出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在首阳山。

  在商周时期,商王被看作是上天的代表,他的统治是上天的意志,商王“贤”与“不贤”有上天判断,凡人是不能反抗的。所以放在这样的历史局限下,伯夷和叔齐的作为就不难理解了。而且在儒学影响的中国古代思想中,伯夷叔齐的典故是被众多文人学士推崇的,甚至在帝王将相阶层中也是经典之学,在这其中被赋予了更多封建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强化集权力量。

  但若放置现今,如此固执己见、恪守陈规的做法,委实不符合历史进程中优胜略汰的步履,这样看两个人的眼光的确保守了一些,算是不识时务。

  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

  伯夷叔齐本为商朝贵族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原本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最终却落得采薇而食,饿死山中的下场,到底是什么样的信仰,使伯夷叔齐二人恪守仁义礼节,宁死不屈呢?

  商周时期,孤竹君为商朝附属小国的君王,在他临终前,却不理会嫡长子继承制的传统礼制,执意将王位传于庶子叔齐,而叔齐与伯夷兄弟两性情相投,从小极为尊崇礼制,恪守仁义,叔齐认为此举与古法不合,在其父去世后,决意推辞继承王位,并且执意推举其兄长伯夷继承。

  而伯夷念及手足之情,不愿看到叔齐深陷囹圄,便不告知任何人,深夜收拾行囊远走他乡,叔齐得知后,便执意追寻伯夷而去,二人相遇后,便相约不再回归故里,投奔周国。然而事实并未像兄弟两所想象的那样风平浪静,不久,周国举兵讨伐商朝,看在伯夷叔齐眼里,附属国攻打君主国,以下犯上,视为大逆不道之行,然而却无力劝解,周国攻打商朝,势如破竹,两军相残,民不聊生,战争所带来的伤亡是伯夷叔齐二人极为不忍,奔走于权势之间,只求能早日将这战争终止。

  周国最终攻克商朝,建立周朝。悲愤之下,伯夷叔齐拒绝与周人来往,不食用周国土地上种植出来的粮食,二人隐居于首阳山,终日采集微草过日,不多时日,便因营养不足而去世,流传至今的史料记载中明确指出伯夷叔齐饿死的地方在首阳山。

  对伯夷叔齐的评价

  古代对伯夷叔齐的评价极高,他们是备受先贤盛赞、品格高尚的隐士高人。他们的高风亮节被《论语》、《孟子》、《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高度赞扬。太史公司马迁把他们放在列传之首,加以褒扬。

  但将伯夷叔齐的事迹放置今日,并加以评头论足,会有很多以当世思想难以理解的地方,我们会认为伯夷叔齐正是恪守陈规、不懂变通的教条主义者,是老古董,在历史进程中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不过正因为我们与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自君王到臣子学士皆视伯夷叔齐为思想最高标准的理由,正是因为伯夷叔齐的思想符合了当世社会制度。

  把伯夷、叔齐上升到“饿死不食周粟”的高度,使他们成为忠孝道德观的典范,更有利于教育臣民,恪守君臣父子之道,严格遵守社会统治秩序,保证统治者牢牢把握政权。春秋战国期间,各国王侯为争王位,争霸权而发生的子弑父、臣弑君的流血之事,层出不穷;如果都像伯夷、叔齐那样谦虚让位,与世无争,逃离尘世,社会也就平安无事了。因此,伯夷、叔齐的结局很可能是诸子百家为说教诸侯,减少纷争,而加以发挥利用的素材。

  伯夷叔齐为何不食周粟?

  1、伯夷与叔齐的故事

  这个典故,来自《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遂饿死于首阳山。

  话说伯夷、叔齐二人,是殷商时期孤竹国国君的二个儿子,相互谦让,都不肯继位。时武王伐纣之后,伯夷、叔齐觉得周武王以臣子之身,讨伐殷商,是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他们曾经拦车质问武王,表达了强烈的抗议。武王得胜后,伯夷、叔齐耻于吃周王朝的粮食,遂逃入首阳山中,最后饿死。

  伯夷、叔齐的举动,体现了封建士大夫最为推崇的忠君思想,也表现了他们的宁死不屈的顽强精神。难怪,孔子也说他们,求仁得仁啦。

  伯夷与叔齐,不畏强暴,誓死捍卫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所以,在中国历史上,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历朝历代的仁人志士,无不以他们为榜样和楷模。

  2、伯夷叔齐究竟是忠诚还是愚昧

  后世对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赞不绝口,褒扬有加。孔子称其为““古之贤人也”,赞其“不食周粟”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孟子则称伯夷叔齐为“圣之清者”,等等;吟咏伯夷叔齐事迹的诗词更是多如牛毛。

  简单来看,伯夷叔齐“不食周粟”无非就是宣扬儒家的“忠”,不事二主。这个且不论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认识到“忠”是落后的价值观,有悖于自由平等的价值观。但“不食周粟”这四个字里还隐藏着一个更落后的价值观,暗植于“忠”内,无声无息地潜入人们的意识中而被接受,而人们对此却毫无觉察。这就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不食周粟”表明伯夷叔齐承认与认同周取得天下后,天下所有食物都归周朝所有,归周天子所有。商统治时,所有食物都是“商粟”,换成周统治时,所有食物就是“周粟”,这就是“不食周粟”中隐藏的政治价值。当然,地也是周地,屋也是周屋。既然如此,天下所有的东西都归周朝,伯夷叔齐就只好逃隐于荒山野岭,采食野生植物,自绝而死。但实际上,按其逻辑,首阳山也是周山,薇也是周薇呀,他们应该立马自杀才对,或者逃到化外之地。

  也就是说,“不食周粟”没有任何私有财产的概念。老百姓劳动所得土地、房屋和食物,一切财物都不归其所有,而归统治者所有。商朝统治时归商,周朝统治时归周。老百姓手中财产的主人随朝代改移而改移,老百姓并不是真正或终极的所有者。

  细想一下这个故事,其实很荒唐。农民种出粮食,商人贩运到市场,店家做成馒头;然后伯夷叔齐说:这馒头是周粟,我们耻于吃,宁肯饿死。这不是忠贞,这是愚昧与愚蠢。

  3、伯夷叔齐并不是真的忠

  伯夷叔齐不贪功名利禄,宁死不食周粟,这绝对是做到了的,可问题是,他们真的忠吗?

  忠臣何以为忠?那是不是爱国爱君,义无反顾?可他们为什么不去拦住商纣王的车驾进言呢?他们自己都是因为商纣王暴虐,才跑到北海去的,凭什么去拦人家正义的周武王?他们后来更曾因为听说周国国君好,养老条件好,立马要去做周人,这难道也能算忠?只因为那时候的周还属于商不成?可他们自己的孤竹,他们也没照料好,丢弃了啊。

  孤竹君,不只是父亲,也是国君,孤竹更有一大群臣民需要他们,他们这样就随便跑了,这能算忠吗?这难道就算顾到了父亲的愿望?这不但是不忠,也是不孝。古人既然有大孝小孝之分,既然孝终归是为忠君忠国,那他们这算是在做么?

  就是讲小孝,他们恐怕也站不住脚。孤竹君是不是并没有确立叔齐?那他就还是按照长幼之序,传统礼制,把君位留给了伯夷的,如此,伯夷随便推让,随便去国,这孝还是不孝?如果说,即便如此,伯夷也该遵从父亲意愿,那叔齐呢?悌为先,还是孝为先?父亲大,还是兄弟大?孝大,还是悌大?国家大,还是自己大?叔齐竟然为了悌就跑掉,那他的孝又放到哪里去了?那可是他父亲的意愿啊!君在上,国在上,父在上,他们在这里,是不是也根本失去了礼制大节?

  他们其实也不悌。悌难道只是他们哥俩讲的吗?那个二弟、二哥,难道不是他们的兄弟?他们倒是忠义孝悌,不争功名利禄了,可是这岂非是将不忠不义不孝不悌,以及家国最难之事(包括对母尽孝,为祖辈父亲守丧、祭祀等事),都给了那老二?总不能三兄弟都跑掉,让孤竹从此无君,成为一盘散沙,让家国宗庙祭祀,从此停摆吧?

  古人不是还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怕陷人于不义的故事吗?何况这还是兄弟?他们似乎更不义。

  商纣王既然暴虐,那为什么不可以讨伐?暴难道是商纣王的专利?老百姓,其他人,就活该去挨?暴难道不去制止,不去打,它自己就会消失?舜诛四凶,大禹杀防风氏,少康复国,商汤灭夏,这些,都是不是以暴制暴?真不知道这二老歌的什么,哭的什么,非的什么。

  孤竹如果没有老二,伯夷叔齐这样做很可能就会让孤竹失国,内乱,遭遇外敌,亲族、国家、百姓遭殃。伯夷叔齐极力维护暴虐的纣王,这更是不顾国家,不顾百姓,守小节,失大义大仁的行为。那么他们还凭什么,能叫做忠义孝悌四全?

  说不定,那多智的姜子牙,原也不过就是心有不忍,给他们戴一顶高帽,让他们乖乖走开罢了。请注意,我这批评的可不是什么愚忠,这跟岳飞之类根本不是一回事。所以伯夷叔齐最可赞的,其实不过是不贪富贵的礼让精神,和某种价值坚守而已,尽管他们这其中的界限未免太模糊了些。

  我这更不是非要鄙薄古人,否定我们推崇的那些价值观念,在任意挑刺,真正的问题是,你非那么拔高,说那么漂亮干嘛呢!你制造出来的古人就是标准啊?你没见就连人家古人,在赞美的同时,也不免要用一下曲笔吗?

  《绎史·烈士传》,在写到这两个人时,不就曾编过这样一个段子,“……二人遂不食薇。经七日,天遣白鹿乳之。二人私念:此鹿食之必美,鹿知其意,不复来,二子遂饿而死。”天帝曾派一只鹿过来,打算用奶来救活他们,可他们竟觉得肉味更美,想杀而取其肉呢!“圣人”难道不是人?

  这两个人其实正跟他们自己所唱的一样,也是“不知其非矣”呢,有时候,有些地方,未必不像我们一样混乱、糊涂。

  说实话,在没见到这些话之前,我其实是根本没打算写这篇东西的,就是现在见了这些话,有些反感,我对他们那种宁可饿死,不食周粟的奇行(“节烈”就“节烈”吧),也依旧仰慕得很。因为这毕竟非一般人可为。

  所以我最终的观点就是:古人不是不可非之,而是不该生造、丑化。对他们,该敬仰处自该敬仰,但也大可不必非要附加以完美,高大上,弄得一无杂毛,金光闪闪。一旦非之,就上纲上线,大棒子乱抡,搞什么“时代的悲哀”,说什么破坏经典,违背公序良俗、价值观,这分明是一种狭隘,一种走偏。

  为什么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对抱节守志的君子之行向来十分推崇,譬如:“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又譬如:“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再譬如:“不食周粟”等等;无论是有据可循的典故,还是传说中的人物,我们都景仰他们人格之光明,视他们为暗夜中不灭的火光。

  “不食周粟”,是被记载于《史记·伯夷列传》中关于伯夷、叔齐的历史故事。《史记》云:“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说的是,商代末年,孤竹国(今河北东部)国君有两个儿子,伯夷和叔齐。孤竹国君偏爱小儿子叔齐,临死前立下遗嘱,让叔齐继位。叔齐让位给哥哥伯夷,伯夷不受,叔齐认为,这不符合礼法,不愿继位。他们先后投奔了当时开明的西伯昌(即周文王)。文王死后,周武王扩充军力讨伐商纣,伯夷叔齐认为,这是不义之举,“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于是,二人“叩马而谏”,差点被武王的卫兵杀害,幸得军师姜尚求情得以逃脱。

  武王伐纣成功,一统天下为周。伯夷、叔齐认为,这是可耻的事,决心不食周粟,不做周臣。他们离开了周朝地界,隐居于首阳山(今山西永济),靠采山野薇菜来充饥度日。

  三国时期《古史考》中,对这个抱志持节的故事,进行了推波助澜的记述,说一位农妇看到伯夷、叔齐隐居在山中,采摘野菜,就对他们说,“你们虽不吃周朝的粮食,可你们采摘的野菜也是周朝的土地上生长的啊!” 二人闻之,决定绝食等死,这天下的一草一木都是周朝的,只有绝食而亡,才能保证清白之身。

  就在生命的尽头,他们慷慨而歌:“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这就是著名的《采薇歌》。其实,它的真实作者已经不可考,但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却广为后世推崇,这种宁死不屈的节气,受到了儒家特别的尊崇。子贡曾问孔子“伯夷叔齐何人也?”孔子回答说:“古之贤人也。” 子贡又问,“怨乎?”孔子答:“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君子以身殉道,是他们仁义的结果,是他们主动寻求的归宿,没有什么怨尤可言。所以,这种君子之志显得决绝、刚烈,富有张力和戏剧性。

  不唯文字,“不食周粟”也被记录在画卷中。宋代画家李唐,就曾在绢本上描绘了伯夷叔齐在首阳山隐居的场景《采薇图》。

  《采薇图》中伯夷、叔齐在山中席地而坐,叔齐以手按地似乎正在向伯夷讲述着什么。他们身边山石苍木环绕,还有他们采薇的小筐小铲。两人相向而坐,神情淡然,并无幽怨悲苦之色。这种不同流合污、自我流放,是古代君子持节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无奈的退守和抉择。满目疮痍中,他们只能隐于一隅,独善其身。

  这也是历代君子贤者的困境,不能与世同流,不能苟且偷生,就要有向死而生的决心。

  《采薇图》的流传,在于李唐对伯夷、叔齐生命中最萧瑟又最具华彩一幕的描绘。他们远离王室的纷争,避开俗世的离乱,走向了世界的另一极:这里隔绝、孤寂、无依无着。志士仁人的内心即使在深山中,一定也还怀揣着对人民的关切和忧思,然而,这一切都化作了采薇时,落寞的歌吟。

  徐悲鸿曾描述这幅画,“人物神情华贵、高妙”,这是对画卷的赞叹,更是对其中人物精神的激赏。《采薇图》的流传,也正是这种赞叹和激赏的流传,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尊仰这样的仁人君子,感喟他们最后随薇凋零的命运。

  • 相关推荐

【为什么后世称颂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采薇而食的行为】相关文章:

诗经 《采薇》10-14

《采薇》教案11-04

《采薇》说课稿11-06

采薇说课稿06-26

《采薇》课文12-18

采薇解读12-15

《采薇》古诗10-14

《采薇》解读12-22

《采薇》鉴赏12-29

采薇译文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