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的《边城》读后感

2020-10-27 边城

  初识先生是高中节选的《边城》,翠翠的故事让我着迷,于是到了图书馆借来看,现在印象还 很清晰,是本薄薄的集子《边成集》,有《边城>.还有《市集》几篇,书是 岳麓书社出的,封面以褪了色,纸也变的发黄,放在手掌里有种很特别的感觉.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了《边城》,即便是现在我还记 得当时的心情,一种很莫明的悲伤.

  “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只一里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边城里的文字是鲜活的,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可每每读起便会不由自主的忧伤,像是触及到什么,是童年某个太阳温暖的`下午,还是现在有些把握不透的世界.

  “由四川过湖南去, 靠东有一条官路。 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这就是先生带给我们的他的边城,一座沉默的城,从开始到结束似乎都在隐忍着什么.翠翠就是这座成的化身,从恋上那个可以让她连做梦都能被他的歌带的很远的 人开始,她就选择了沉默,虽然内心起伏不定,表面却始终如一.祖父在雷雨夜里去世,天保淹死,白塔坍塌,翠翠依旧无法摆脱母亲的命运,惟有等待, “那人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也许明天就会回来.”

  我一直在想是什么让先生将这么一个善良的童话描画的这么悲伤,先生出生在19世纪初, 在当时,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刚在西方列强虎视眈眈下结束了长达1000多年的封建奴役统治,又正处于军阀混战的最黑暗的时期,一方面受长达千年的 封建思想影响,一方面是西方文化的大举入侵,让本来就饱经战火的中华民族雪上加霜.在那动乱的年代里,中华大地烽火连天,人民群众陷入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在经历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后,先生毅然选择了湘西这片纯朴美丽的土地,这些温良率直的人们,用诗一般的语言一片一片的轻声述说着整个民族的悲哀,召唤我们 炎黄子孙本性的良知,正是因为爱得深沉才孕育了这些带着哀思的文字.

  我总在想,取名边城,在先生心里就这么“遥远”吗,还是在先生心灵深处正守护着什么?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灵深处不都有一座“边城”?也许先生那座悲天悯人的城以随历史的洪流沉入那厚重的底色中,而留给我们的是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寻我的边城,寻心灵的那份宁静,我想我是会有一座边城的.

【关于沈从文的《边城》读后感】相关文章: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作文12-08

沈从文边城的长篇读后感12-09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5篇)12-18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5篇12-08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4篇12-08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3篇12-08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三篇12-08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3篇)11-30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13篇11-29

沈从文边城读后感(9篇)10-09

边城怎么好句 《边城》读后感-忧伤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