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小报

2022-07-09 板报大全

  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设立一个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同时配备的相应专兼职人员来开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心理健康小报,希望大家喜欢。

  心理健康小报

心理健康小报1

心理健康小报2

心理健康小报3

心理健康小报4

  心理健康小报内容1:

  女性不但要有健康的身体,更要有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健康心理标准有哪些呢?如何保持健康心理状态呢?

  心理健康的女性一般有下列特征:

  热爱生活:心理健康的女性,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常常是满怀着希望起床,含着微笑入睡,经常感受到自己对社会、对家庭都是有价值。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能够把劳动的成果和事业的成功视为最高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的,不管环境优劣,条件好坏,都能从实际出发,应付自如。在困难面前不畏惧,不逃避。正视现实,改造现实,具有协调多重角色的能力。

  悦纳他人:心理健康的女性,善与人友好相处,喜欢他人,容纳他人,既有知己朋友,又能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慈善、诚实尊重信任谦虚,不仇恨、不嫉妒、不苛刻、不卑不亢,富有同情心,能客观的理解他人的需要和感情。

  自知自爱:有正确的“自我观”,自我意识明确,能正确的评价自己。对自身的优点、缺点有清醒的认识对自己的体态、相貌、情绪状态、气质、性格、智力和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全面的了解。不仅有勇气承认自己某一方面的不足,而且愿意努力自我完善。

  情绪稳定:心理健康、情绪稳定的女性总是积极的、乐观的情绪占主导地位。能够在焦虑、紧张及恐惧等消极情绪状态中自我调节,不为一时冲动而恶语伤人,也不会因困难和挫折而忧心忡忡。

  意志健全:人的意志品质是衡量意志健全的主要依据。意志品质包括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与自制力。意志健全的女性,能够主动的支配自己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善于明辨是非,当机立断,并在执行决断时,坚持不懈,不达目的不罢休。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有效控制自己的语言与行为。

  那么如何让自己的心理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状态呢?下面我就说一下这些年来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点滴体会,仅供参考。

  一、要多读书、读好书,陶冶自己的情操。

  读书使人明智,一本好书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平时要抽出一定的时间看一些能净化自己心灵的好书。如:于丹《论语》心得、丁远峙的《方与圆》、《智慧背囊》、《伟人传记》等书籍。看书的时候不要求速度,要多理解、多体会,最好能看两遍以上,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幸福观,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思想体系。

  二、要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

  一个人不论你当多大的官,有多少财富,你都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人就会有他的优点和缺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常言道:大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就是他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放下架子,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自己所短,使自己像大海一样浑厚,像大海那样波澜壮阔,假如能做到这一点,还会产生嫉妒心理吗?

  三、要培养一种宽广的胸怀,宽容的心态。

  宽容是化解仇恨的春风,是医治创伤的良药。古语说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请记住,打架和争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能把事情越搞越糟,只有坐下来心平气和地交谈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心理暗示实验

  三个有趣的实验

  心理暗示是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从以下三个著名的实验,能清楚地看出心理暗示的作用。

  1气味辨别实验:受试对象是100名男子和100名妇女。实验时,首先让每个人闻过烧酒、薄荷和鹿蹄草的气味,然后拿出1O瓶没有任何气味的蒸馏水,谎称其中有3瓶分别具有上述物质的气味,并让所有受试者分辨。结果有48名妇女和37名男子声称他们完全嗅出来了;另一部分声称患有感冒,不能完全确定是哪种气味;只有6人表示没有嗅出任何气味。

  2帽子实验:受试对象是儿童。实验时,先由一个人对儿童讲话,讲完离去。然后由主持实验的人问儿童:“刚才讲话的人哪只手里拿着帽子?”在受试的27名儿童中共有24名回答是左手或右手。其实,刚才那个讲话的人手里根本没有拿帽子。

  3皮肤实验:在受试者的皮肤上贴一片湿纸,并声称这是一种具有特殊功效的.纸,能使皮肤局部发热,要求受试者用心感受那块皮肤的温度变化。十几分钟过去之后,将湿纸取下,受试者被贴处的皮肤果然变红,摸上去还发热。其实,那只是一张普通的湿纸,是心理暗示的作用使皮肤发生了变化。

  “无中生有”成为上面三个实验的共同结果。暗示的综合作用,即实验者对受试者的外在暗示、受试者的自我暗示以及受试者之间互相心理影响的团体暗示,是产生“无中生有”结果的原因。正确地运用心理暗示将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心理健康很重要。

  心理健康小报内容2:

  很多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养家,而疏于对孩子心理的安慰。社会问题都与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有关联。人不是机器,小孩子更需要父母的爱,爱也不是用金钱物质衡量。孩子要想健康不仅身体要健康,心理健康同样不能忽视,父母应多给予孩子心理教育,最好是从小做起。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更离不开亲情。亲情是最天然的和谐剂、营养素和定心丸。婴幼儿长久地处在自己熟知的母亲身边,就能避免产生害怕的情绪,继而避免出现易哭闹等情绪障碍。孩子自出生后,就不断接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刺激,形成条件反射,这标志着其心理活动的萌芽和发展。母亲应多给孩子必要的爱抚和情感依托,这对婴幼儿心理发育有很大帮助。

  从在妈妈肚子里开始,孩子的心理就开始发育,许多家长都认为未满周岁的婴幼儿什么都不懂,给他吃饱睡好就足够了。周岁前是孩子成长的辉煌期,同时也是脆弱期,假如心理养护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将来在性格、心理上出现问题。为培养婴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家长在护理期间多逗孩子,说说话,唱唱儿歌,传达自己轻松愉快的心情,既能增进孩子听力,又可培养其乐观情绪。

  家长要促使孩子逐步适应环境和外界刺激,家庭气氛会对孩子的心理成长带来一些影响。一些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刚出生时,和成人离家一样有恋巢心理。因此,要在一定时期内延续子宫时代的环境和习惯,如抱孩子时将他的头搁在妈妈心脏处,让他能听到妈妈熟悉的心跳。为了锻炼孩子承受外界刺激的能力,还能帮他做些轻柔的运动,缓解肌肉紧张,如抬头、翻身、站立、四肢伸展等。当然,这些训练应逐步加强,而不是给予“突袭”。

  另外,家长及时对婴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一位母亲说,在她的孩子6个月左右时,她每天都定时翻看色彩鲜艳的儿童读物,在她讲述书中内容时,孩了听得很专注。有一次,她翻书略作停顿,孩子竟表现出烦躁、欲哭等情绪,直到她重新开始翻阅,孩子才安定下来,结果这个孩子长大后不仅爱看书,学习也颇自觉。这说明孩子小时候的习惯对未来的学习方式有着很大的影响。

  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不可盲目乐观,心理养护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从此高枕无忧。心理养护得当的婴幼儿一般不认生,也不爱无故哭闹,并能很快适应陌生环境,表现活泼机灵。不过,家长也不要因怕造成心理负面效应而对孩子过分溺爱,因为溺爱常常是导致“问题孩子”出现的重要原因。

  母爱能促进婴幼儿健康地生长,给孩子讲故事,故事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家长不要认为“吃奶的孩子不懂事”,忽略婴幼儿的心理养护。“望子成龙”的巨大工程,在“龙”出世的那一刻,就该破土动工了。为了避免孩子因环境的突然改变而产生心理不适应,父母最好留在孩子身边工作,能补出远门打工、工作最好不过了。

【心理健康小报】相关文章:

心理健康小报内容03-14

心理健康小报图片大全06-25

心理健康小报阳光成长11-18

心理健康电子小报摘抄内容07-31

心理健康的教育小报手抄报素材05-23

三年级心理健康小报内容11-21

心音乐与心理健康四年级小报06-15

有关心理健康小报三年级05-23

数学小报10-20

数学小报内容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