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春题湖上》译文及赏析

2022-12-20 白居易

  《春题湖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春”为背景,以“湖”为中心,描摹出一幅有山有水,有主次,有陪衬,对比强烈,衬染分明,层次清晰,色彩丰富,自然浑成的西湖春景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居易《春题湖上》译文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出自白居易《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释

  1、乱峰:形容山峰很多。西湖三面环山,有南高峰、北高峰、葛岭等。乱,缤乱。

  2、排:排列松树众多,故称“排”。

  3、点:明月一轮,故称“点”。

  4、线头:指毛毯上的绒头。抽:抽出、拔出。

  5、裙带:裙子上的飘带。蒲:香蒲,湖上生长的一种水草。

  6、勾留:稽留,耽搁。

  译文

  春天到来,湖面上像一幅图画。群峰围绕,水面平铺。

  松树在山上排开层层翠色,月亮向波心点出一粒明珠。

  绿色的毛毯绒头是抽长的早稻,青色的罗裙飘带是舒展的新蒲。

  我不能离开杭州到别处去,有一半原因是留恋西湖。

  创作背景

  白居易在长庆二年(822)五十一岁时,由中书舍人改任杭州刺史,至长庆四年(824)五月离开杭州,调任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洛阳)。从《春题湖上》的末两句所表露的临别依依的语气以及题目中标明的“春”字看来,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当是在他离任那年的春天。白居易在杭州期间,写了好几首歌咏西湖的诗,其中最著名的是三首七言律诗:《钱塘湖春行》、《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以及这首《春题湖上》。

  赏析

  《春题湖上》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是一首描写杭州西湖春景诗。这首诗前六句写景,突出一个“绿”字,后两句写情,突出一个“恋”字,做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后人评论此诗“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全诗不仅结构上曲折委婉,而且借景深化了诗旨。

  诗的前三联绘景,尾联抒情,全诗则情景交融,物我划一。首句鸟瞰西湖春日景色,谓其“似画图”。作者以具有如此浓重感情色彩的字眼儿入诗,并非偶然。在孩童时代,白居易曾立志要到杭州做官,心愿得酬,自然为之欣喜,其对杭州的深情于此可见一斑。此诗不仅是白居易山水诗中的佳构,亦是历代描写西湖诗中的名篇之一。

  “乱峰”以下三句,具体描绘如画之景,然而诗的旨趣并没有凝滞在范山模水的层面上,“碧毯”二句出人意表地把笔舌转到对农作物的体察上。在山水诗中嵌入农事,弄不好会雅俗相悖,很不协调,而白居易却别出心裁地把农事诗化了——早稻犹碧毯上抽出的线头、新蒲象青罗裙上的飘带。如此精妙新奇的比喻本身不仅体现出作者对湖区人民的关怀,使读者由此可以联想到正是这位自幼向往杭州的白刺史,一到任便体恤民瘼,浚井供饮,把杭州变成了人间天堂,从而铭戢其德惠。同时,在诗的写作上也是一种变格、一种可贵的出新,它比作者描绘西湖的另一名篇《钱塘湖春行》,立意更加新颖,语言益见精妙。

  这首诗的结构曲折委婉,别有情致,特别是最后两句“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唐宋诗醇》)至于“言外余情”是什么则要联系作者的有关行迹和创作来探寻。除杭州刺史之前,白居易原在长安任中书舍人。面对国是日荒,民生益困的现实,屡屡上书言事而不被采纳,眼见时局日危,朋党倾轧加剧,便自求外任,来到杭州。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他认为做隐士不好,做京官也不好,只有做杭州刺史闲忙得当,正合其意,即所谓“霅溪殊冷僻,茂苑太繁雄。唯此钱塘郡,闲忙恰得中。”这话是出自《初到郡斋寄钱湖州李苏州》一诗,在其他篇目中尚有不少类似的说法,这既是作者的心里话,也是此诗的“言外余情”。

  因为“皇恩只许住三年”,白居易抱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离开西湖,这种情绪本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西湖早已是驰名中外的湖山形胜之地,此诗亦不胫而走,值得玩味的是如今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等景观的命名,有的很可能是从这首《春题湖上》中的相应诗句衍化而来的。

  从艺术上看,《春题湖上》最精采的是中间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比喻的精妙,表现在比物与被比事物的密合无间上。用翡翠比喻松树的绿色,用明珠比喻夜半时分高而远的明月,用碧毯细短的线头比喻幼小的绿色秧苗,用青罗裙飘拂的长带比喻舒展着的绿色的蒲叶,无不妥贴入微,真切动人。同时,诗人对湖上春光的珍惜与爱悦的感情,也在这几个比喻中自然地隐隐泄出。全诗由于有了中间这四句精当传神的比喻,一二句中的“似画图”才有了充实的具体内容,末两句的“勾留”之意才得以顺势推出。

  “画图”二字是诗眼,下五句皆实写画图中景,以不舍意作结,而曰“一半勾留”,言外正有余情。

  创作背景

  本诗约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春作于杭州。白居易于长庆三年(822)为躲避朝廷党争而自请外任,来到杭州作刺史,任职三年间,寄情山水,留连诗酒,写下了《钱塘湖春行》、《杭州春望》、《江楼夕阳招客》等一系列吟咏西湖美景的诗章,这首诗是作者在杭州刺史任期将满、即将离开时所作。他虽欲回帝京,但也舍不得离开杭州,直到长庆四年五月杭州刺史任满”除太子右庶子“,非回长安不可时,才有了“抛得杭州去”的思想,也才写了这首诗。

  鉴赏

  首句总体勾画西湖春景,有笼住全篇之势。“似画图”三字平淡无奇,但却是诗人目睹西湖春景时的第一印象,也是总的印象,是对湖上春光的轮廓所作的概括。至于“画图”的具体内容,诗人接着用五句作描述:“乱峰围绕水平铺”写其平如镜的湖水和湖周围高低不一、错落起伏的群山;“松排山面千重翠”写湖边众多峰峦上成排的松树重重叠叠、一派翠绿的景象;“月点波心一颗珠”写倒映在湖心的明月,宛如珍珠一般璀灿明丽,熠熠生辉;“碧毯线头抽早稻”写抽穗的早稻,就像碧毯上的线头一样毛绒绒的;“青罗裙带展新蒲”写新绿鲜嫩的香蒲,如同青罗裙带一般柔软舒展。诗人的目光由远及近,由高而低,流连于美妙可人的湖光山色中,一会儿是全景:“湖上春来似画图”;一会儿是远景:“乱峰”“松排”;一会儿又是近景:早稻已在抽穗,新蒲泛起绿意。这样写来,层次十分分明,主从有序,给人以清晰明快之感,写法上是很见技巧的。这是此诗写景的一个特色。特色之二,在于诗人笔下的春景,特征十分鲜明。如“乱峰围绕”、“松排山面”,固然为远佑所见,视觉不免模糊,无法工笔刻镂,所以有“乱”、“排”二字注重整体感受的描叙,但也不难想见,在宽阔的湖面上,因有若有若无的春日烟氲淡若薄纱,所以诗人无法极目端详远处群峰的具体情状。又如“碧毯线头”、“青罗裙带”,诗人善用譬喻,状形绘色,将春来湖上之后,湖水碧澄、平静之美写得十分准确而又传神;而“早稻”与“新蒲”之“早”、“新”二字,在意义上互相生发,将大自然的盎然生机,生动细致地刻画了出来。诗人就是这样以幽丽的笔触、华美的词句和新奇精妙的比喻,写出西湖一片葱茏隐秀的美景,可谓曲尽风光,历历如绘。

  诗的结句“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改变了写法,将上面绘形绘色的笔触,一变而为直陈自己的心理:原来自己没有离开杭州去到他处,一半原因就是流连这西湖的美景。如果说前六句是直接铺陈西湖春景,进而寄寓赞美之情的话,那么这二句就属于薛雪所谓的“章法变化,条理井然”了,是以诗人不愿别离杭州来反衬杭州西湖美景爽心的特色,从中见出西湖春色的动人力量。这样写来,正所谓“诗贵别趣,意忌直出”。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有《白氏长庆集》。

  • 相关推荐

【白居易《春题湖上》译文及赏析】相关文章:

白居易《春题湖上》译文及注释08-16

白居易《春题湖上》赏析03-02

白居易《春题湖上》08-23

白居易《春题湖上》的阅读答案附赏析总结10-17

白居易《清明夜》译文及赏析04-01

白居易《晚秋夜》译文、赏析10-18

白居易《琵琶行》译文及赏析09-08

白居易《春生》原文及赏析11-18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赏析及译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