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4篇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高二上册 人教版 语文试题下载

发布时间:2016-9-11编辑:互联网

试题预览

现代文阅读的四大考点: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 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3. 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

4. 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

5.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6.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练习一:

我好痛

忧天,人类才可以自救。

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须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地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黄、翠、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影、无秽。

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油燃料变成烟尘,滞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气……

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穆朗玛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

今天,地球上每天平均灭绝27种生物,死去4万名儿童,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现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6万只减为2千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只减为不足100只。

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对全文中心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必须树立摆脱生存危机的信心。

B.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完全有能力自救。

C.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必须具有生存的危机感。

D.面对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正在想办法自救。

解题思路:从“忧天,人类才可以自救”。“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这些句子可以看出,人类面对环境污染,决不是“完全有能力自救”,所以B项错误。也没有从文中找到“正在想办法自救。”的相关信息,所以D项错误。而A、C两项对比,可知C项正确。

2、文中的“ 原稿”比喻什么?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来说,词语的含义要从文章前后的意思去推测,这里的“原稿”的本体是“天”,从“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一句可知,“原稿”的含义就是与“浑浊而模糊”相反的内容,从第二段可以找到相关字眼--天空透明、清澈的状态。

3、第5段不以大城市为例,而选取“珠穆朗玛峰、南极、北极”作为材料,这是为什么?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作者的观点态度。

根据本段第一句“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中,已无一快净土”可知,所举的珠穆朗玛峰、南极、北极等材料都是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强调地球已无一块净土这一事实。

练习二:

曹操《短歌行》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笔者认为,诗中的乌鹊当偏指乌鸦,《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乌”既与王业有关,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清代的王尧衢阐释这首诗说:“以”明明如月‘而恨不能拾取,遂忧之不忘,则其暗奸天位之心久矣。……月明则星稀,非乌鹊飞之时也,以故绕树三匝而无所依托,则英雄无用武之地矣。……孟德以倾汉为心,其借口周公,不异王莽。”(《三曹资料汇编》第28页,中华书局1980年版)这说明了曹操以乌鹊南飞而无所依托来比喻自己不能完全夺取占有汉家的王业。

苏轼《赤壁赋》有意引用《短歌行》的诗句并云:“‘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舢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梨赋诗,故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受苏轼的影响,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便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的故事情节,并借小说中人物刘馥之口阐释这四句诗:“‘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此不吉之言也。”罗贯中显然以“乌鹊南飞”等句象征曹操南征失败,未能实现统一大业。毛宗岗对这一节加以评论道:“苏子瞻《赤壁赋》亦引此四句,以为孟德之困于周郎,盖南飞而无可依,正应其南征而无所得耳。” 结合毛氏的评语可以看出罗贯中有意把“乌”意象与王业联系起来。再如清赵翼《赤壁》诗云:“乌鹊南飞无魏地,大去有周郎。”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短歌行》究竟写于何时,因乏史料佐证,目前难以确定。《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说它写于赤壁之战时,尽管是出于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但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

1、上文议论的主要问题是(    )

A.批驳历来对《短歌行》的错误理解。

B.《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和“乌鹊”一词的落实。

C.历代文学家引用《短歌行》的目的。

D.《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含义。

分析:此题考查的内容是“理解文章内容”这一考点。

[解题思路]:此类题目的理解要从全文把握,抓住核心句子突破,核心句子一般在篇首或篇末出现,比如本文开头有一句“曹操《短歌行》中有“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句。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文末有一句“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可见议论的是这几句诗的含义。本文前半部分谈作者对《短歌行》中四句诗的理解,后半部分分析了《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有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所以D恰当;

(2)对文中“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的作用,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为下文的议论树立批驳的靶子。

B.表明下面议论的必要性。

C.提示议论这个问题的背景。

D.引出作者所持的观点。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解题思路]: A,本文不是驳论文,“历来对此四句的理解不甚相同”一句只是说明情况,作用如B.C.D三项所示,所以A项不当;

(3)不属于作者提出自己观点的根据的一项是(    )

A.历来多认为,这是比喻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

B.《汉语大词典》释“乌鹊”,其一义即指“乌鸦”。

C.古代文学中乌鸦的出现可以预示王业的归属。

D.王尧衢、苏轼、罗贯中和赵翼对这几句诗的阐释和引用。

[解题思路]  A,“历来多认为……”一句指明历来多数人的观点,并不是立论的依据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赤壁赋》、《三国演义》、《赤壁》诗把《短歌行》的写作时间定为赤壁之战时,这是文学家的想像和推测。

B.毛宗岗的评论旨在揭示《赤壁赋》中引用《短歌行》的意图和罗贯中有意安排曹操横槊赋诗这一情节的目的。

C.作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与苏轼、罗贯中、赵翼的观点完全一致。

D.在本文中,作者不仅对《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等句的理解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阐明“乌”作为王业的意象由来已久。

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

解题思路:作者的观点在文中以“曹操这里所慨叹的当指统一全国的王业未能成就”一句显示,苏轼等人的观点在文末以“他们都有将“乌鹊”与统一全国的王业联系起来的倾向,将‘乌鹊南飞’等句视为曹操王业未能成就的征兆的意图是明显的”一句表明,只能说基本相同。所以,C项“完全一致”有误。

现代文阅读题目: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怀表,很老很老了    骆文★

一块怀表很老很老了。

它镀铬的壳子已经斑驳,针盘也有好几个地方锈蚀。是带着日月盈亏的刻度么……

某天,我把它拿去找修理钟表的师傅。他一看,笑了,“古董啦,不过一般机械表还是106个零件吧……上点油?”我说:“你看哩!”他拧了拧发条说:“只要动个小手术。等着好了。”他打开表,拆了零件。我点起烟吸着。给他一支,他急忙阻拦:不是吸烟时候,烟灰掸不得的。于是,他把零件挨个吹一吹,放在玻璃盘子120号汽油中。然后,以极细软的纸吸干,装配。一根微丝就着瘦长的小瓶口滴下点点油滴,上在轴上,上在钻石上,“行喽。”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

我把它收进口袋,回到家里。

母亲说,这是爸爸留下的一块表。吃粉笔灰的人嘛,攒钱攒了半年,才买上这块表。跟他一起走了四十年。他说,他一辈子别的什么都不要,只要知道时辰;只要知道秋冬春夏;只要几件打发寒暖季节的衣裳。就是这样,他起五更睡半夜,改课本,改答卷。还写了两本数学书。他从不讲究吃的,锅塘里埋几个山芋,拿出,拍拍灰放在袋里,往往可以度过一天。虽说他瘦棱棱成了皮包骨头,却像纬梭穿行于岁月的经绷。他学生的鬓角发灰了,他自己的头发也更加银白了。前两年,晚上睡觉睡得好好的,第二天早上就过去了。灯油熬干,捻子熄掉了……变成一堆灰。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

怀表在我身上焐得挺热,我时常摸出看看它。我听到的是时间的足音。我不可能是敲木鱼的和尚。应该承认已进入暮年,但还有点晚晴中火红: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呢。

四周的木落,有些蕴藉深沉,然其飒飒之声不是唏嘘叹息,而是和我们蓝色星球搏斗的一种动力。

这块薄薄的圆圆的金属,我揣着好久了。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一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还会有什么抱憾的事么?除非你让秒针、分针在罗马字上寂寞地流转。在人生旅途上,除非你老在惦记:多几个安适的驿站好让我打尖。

“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我不知道正在泉路上的父亲,像踏着骤起旋风似的马蹄,会不会这样惊醒我,促使我时常警觉。-- 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

(原载1990年3月号《散文》)

★骆文(1915-2003),曾任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1.根据原文,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父亲形象的内在特点。(限30字以内)(4分)

答:

2.从文中看,“我还要追赶时间的晨曦哩”这句话有什么含意?(4分)

答:

3.本文以怀表为线索,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分析这样安排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经他一拨弄,怀表复活了,金属簧轻轻响着,像在伴奏一种韵律操。”从全文看,这句话含有人到老年,只要有一种精神动力,仍能充满活力的寓意。

B.“他就留下这块表。他留下的就这平平淡淡几十年。”这是说,父亲一生辛劳,但-生清贫,除了这块表,什么也没有留下。

C.“在寒林雪屋看见冬天。在-串串凌霄花下记着的是秋天。水红菱绽开了,春之桃打朵了,我都亲切地感受到。”这段描写主要是反映作者对四季自然景物的变化具有敏锐的观察力。

D.“行路人啊,为什么你总显得疲乏呢?”作者通过拟设的泉路上父亲的这句发问,引出“精神一点不能萎靡啊”的自励之语。

E.父亲已经辞世了,“我”也“进入暮年”,“怀表很老很老了”,作品表现出一种时间无情、人生无奈的思绪。

答:(   )    (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