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假如》说课稿

2021-06-10 说课稿

  篇一:二年级假如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教材特点

  《假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

  本单元的开篇的导语是“假如我有一枝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点出了本单元的专题是关于爱的,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假如》这篇阅读课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课文内容

  它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 ------”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说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想象力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得到很好的锻炼与丰富,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陶冶美好的情操,学会关爱他人,关爱环境。课文内容学生可以理解,但是让学生付诸于行动献爱心有难度。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良、缩等9个生字,会写寻、哭等8个生字。

  2.在老师的引导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

  在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自读自悟,交流阅读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品读中能激发学生的同情心、爱心,启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四、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编排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的教法学法。

  1、说教法

  本课以“教——扶——放”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以“对话式”阅读教学方法为主,创设情境、启发探讨等方法为辅,采用现代教学手段,配合多媒体与板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2、说学法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根据这一基本理念,通过“读读—说说—议议—读读”这样一个过程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探讨识字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精读,感悟爱心,并通过范读、练读、挑战读、齐读等方式熟读成诵。

  资源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

  2、指导书写8的生字。

  一、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听过“神笔马良”的故事吗?故事中令你感到最神奇的是什么?

  2、你想拥有马良的神笔吗?假如你有马良的神笔,最想做什么?

  3、有个小女孩也想借马良的神笔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都藏在《假如》这首诗歌里,现在就请小朋友自己去欣赏一下吧! 【设计意图】:故事引入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既激发了学生兴趣,又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出示自学指导: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诗歌,把诗歌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圈出生字,同桌互读互听,相互正音。

  3、和同桌一起练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帮助学生扫除字词障碍,读通课文。

  三、自主学习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1、小朋友读得很认真,那你觉得哪几个字容易读错,需要提醒大家的?当小老师带大家读一读。

  2、诗歌中有一个字和别人不太一样,它有两个名字呢?找出来了吗?

  重点学习:多音字“还”

  ① 读文中的句子,谁来给(huan)找朋友?(还书、归还……)

  ② 你还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hai)也来找朋友?(还有、还是……)

  3、出示本课要求认的字。

  过渡:出示词语:有些调皮的字娃娃领着小伙伴从课文里跑出来。不知道你认不认识它们。不认识的可以先请教一下你身边的同学。

  词语:马良 缩着 遥远 寻食 哭泣 健康 操场 身体

  (1)谁都认识的请举手?你能声音响亮地给大家读一下吗?

  (2)谁想当小老师领大家读?

  过渡:你小老师当得真好,声音十分响亮。生字宝宝离开小伙伴自己跑出来玩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试试看吧。

  ( 3 )出示单个字抽生认读。

  (4)巩固认读:先扩词认读,再通过游戏“摘苹果”巩固。

  4、交流识字方法。

  过渡:小朋友们都采用了什么方法来记住这些生字的呢?

  (1)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同学之间互相补充、启发。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及时评价,提高识字能力。

  用换偏旁来识字:拉 - 泣 摇---遥- 澡 -- 操

  “加一加”来识字:寸--- 寻 良--- 食 建----健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中,重点抓形的理念。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些字的,渗透了识字的方法。)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四会字指名读。

  2、观察四会字,小组交流说说注意哪一笔。生自己分析,找出书写难点。

  A、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B、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容易写错的,教师注意重点的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下面是“犬”不是“大”。 双:左边的“又”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食:上面的“人”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要注意横折折折钩的写法。加强范写指导。

  4、重点指导:食、场两个字。

  1、师范写。.学生先书写,然后描红、临写。

  2、展示学生写的字,引导展评、提高。

  【设计意图】:根据跨越式识字教学的理念,重点抓字形,通过学生自学、同桌互助、师生共议等活动,很好地完成了书写指导和书写练习环节。

  五、拓展阅读

  读识字通:1、《做早操》

  2、《健康操》

  3、《小故事》

  六、写话训练 选几个四会字组词,并用词语写一段话。

  【设计意图】一位外国作家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诗人。让学生发挥想象,仿照课文说一说,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并激发他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七、说板书设计

  23 假如

  小树 红红的太阳

  小鸟 好吃的谷粒

  西西 一 双 好 腿

  篇二:二年级23课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假如》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第三册第23课。这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西西发自内心的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它从独特的儿童视角展开,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心灵的共鸣,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依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分两课时教学本课。第一课时:初步了解课文,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第二课时:深入感悟课文,把握诗歌内容,升华情感。 2、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3)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二、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加强对 1 2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课文应要求学生诵读。所以,本节课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的思想,采用朗读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口念成诵,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感悟诗中蕴涵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前三节的结构相同,这就为学法指导法提供了依据。因此,我将重点导读第一节诗,指导学生感悟学

  法,然后引导学生迁移学法,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自主、合作学习,汇报学习成果,以此来训练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在主要采用朗读法、学法指导法的同时,我将辅以情景教学法、谈话法等,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教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神笔”。

  四、说教学过程 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复习旧知、引入新课――感悟课文、感情朗读――升华情感、发展语言――课外延展、布置作业”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课件出示生字词,学生开火车认读。 2、提问:小作者用神笔画了什么?在学生逐段概括时,我以简笔画的形式把学生概括的内容板示于黑板。 ?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为下面理解诗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感悟课文,感情朗读 1、导读第一节诗 (1)动动脑,理解诗意 ①读一读,想一想:作者画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 2 3 ②创设情境,深入感悟。 a.课件出示小树图,教师感情叙述:“冬天到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刮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冻得瑟瑟发抖。”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 b.学生扮演小树,进行师生对话,师:缩着身子?”“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学生在教师动情的叙述中,在师生对话中不知不觉地进行换位思考,理解小作者画一个红红的太阳是为了让小树成长,从而和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 (2)动动口,读出感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第一节诗) ②

  学生个人赛读,互相评价。 我会问学生:“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个字、词不正确?他哪里读得好,哪里有点欠缺,你想怎么读?”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同时用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赛读。 ?这样引导学生赛读、相互进行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③教师点拨:读课文时,要想着诗中描绘的画面读,还可以加上表情、动作读。 ④教师范读第一小节。 ?教师的范读是对低年级学生最直观的朗读指导,也是最有效的指导手段 ⑤小结本节诗的学习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第二、三节诗 3 4 (1)学法迁移,自读自悟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①动动脑:小作者为什么画谷粒和双腿?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②动动口:读出感情。 ?学生在第一段学习中,已基本感悟学习方法,因此,第二、三段的教学可以扶一手放一手,让学生将方法迁移,去自读自悟,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这不仅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而且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2)小组交流,展示自学成果 ①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板书) 如果学生说到“小作者是个怎样的人”时,我不会要求他们一定要把小作者的美好心愿归结到“善良”两个字,学生可能会说:“天真、聪明、可爱……”我都会加以赞扬。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真切而独特的情感体验,教师都应加以珍视 ②小组展示朗读第二、三小节,并互相评价。 3、指导朗读,背诵喜欢的段落 (1)教师范读诗歌的最后一节:“假如我有一支 马良的神笔……”指导学生放慢语速以读出延伸感和想象空间。 (2)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 (3)学生比赛展示背诵效果。

  从导读第一节诗到自学第二、三节诗,再到整体朗读,达到熟读成诵,环环紧扣,把功夫扎扎实实地落实在读上

  (三) 升华情感,发展语言 1、课件出示全诗,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第四小节结尾处的标点与前三小节有什么不同?第四小节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4 5 学生可能会告诉我:因为小作者还有许许多多美好的愿望还没画完。那么, “你知道作者还有什么愿望没说出来吗? 我会引导学生说:你能帮助小作者把他没画完的愿望画出来吗?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你想为谁画什么呢?” 2、课件展示有关环境污染、贫困儿童、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图片,帮助学生拓宽想象思路。 ?朗读这首诗,学生会产生共鸣,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于是我抓住时机,以第四小节结尾处的省略号为切入口,让学生畅所欲言,以自己的“假如”充分发挥想象,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外延展,布置作业 实践性作业:1、按“我要给……”的句式把想说的话说出来;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想画的东西画出来。 ?这种作业设计,使学生带着美好的愿望,带着自己独特的读书体验走出课堂,走向宽阔的心灵牧场附:板书《假如》第二课时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假如》这篇课文。课文可分为两个课时,我现在要进行的是第二课时的说课。

  一、 说教材

  1、教材特点

  本单元的开篇的导语是“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点出了本单元的专题是关于爱的,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生活、对世界的爱。《假如》这篇阅读课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2、课文内容

  它是一首充满童趣、情趣、理趣的新诗,语言清新活泼,充满儿童的想像力、创造力。全诗用并列结构的形式,借“马良的神笔”,表达“我”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心灵的共鸣,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全诗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笔……”结束,给学生想像的空间,满足孩子情感表达的需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课确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由于阅读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我把这

  篇三:假如说课稿

  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假如》。《假如》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23课,这是一首儿童诗,文中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的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这一课需要用两个课时完成。今天我说的是第一课时。

  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识字、阅读的重点,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我把本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缩”等九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学重点为:1. 识字和写字。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难点为:读悟结合,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

  说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我主要遵循“整体-部分-整体”的一般阅读教学程序,完成“初读感知、细读品悟、升华内化”的学习过程。配以课外延伸拓展,以课文内容为依据,充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感悟文本。

  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

  二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教师应选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出现文本,让他们乐于接受。

  首先我出示一支笔,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学生说是笔,继而我这样导入

  “这不仅是一支笔,还是一支神笔”。“神笔”一词,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穿全文始终,因此,我马上播放《神笔马良》的故事视频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而后又用一句话过渡:“有了神笔多好啊,能为乡亲们做那么多的事情,有个小女孩也想像马良一样,有一枝神笔,并把她的美好心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假如》。”(出示课题的课件)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二、初读感知

  教给学生必要而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关键,在学生自读课文前,我出示了两个自学要求。(一、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准每一个字音。二、读完课文后,标上课文的小节号。)这样的要求简单明确,学生带着方法,带着目的去读,能够更好地在初读时就对课文留有深刻印象。

  识字教学我遵循“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字词的理解尽量做到方法直观形象,与文本想结合,与学生的生活想结合。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开展想象,配上动作读好以下几个词语“寒冷的北风、好吃的谷粒、红红的太阳、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苦苦等待、饿得哭泣”,学生想到了寒冷的冬天,想到了漫长的等待,想到了饿肚子的可怜等等,读得声情并茂。这样的教学不仅有利于接下来的语句教学,更有利于为文本的教学奠定情感基础。

  三、细读品悟

  阅读教学要植根于情感,朗读是加深学生情感体验的最好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极具个性,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综合活动。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清障碍之后,我紧紧抓住文本重点词句的练习,如“寒冷的,缩着,红红的,许多好吃的”“不用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等等词句,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让学生在反复练读中感悟文本。

  此环节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精读:

  1、读小树的“冷”

  在教学课文第一小节时,我出示小树在寒风中冻得枯萎的图片,让学生从视觉上感受到小树的冷,再进行练读,然后我又借助多媒体,播放北风呼啸的声音,学生听得很认真,不知不觉得都缩起了身子,我顺势引导,让学生在风声中配上动作,有感情地朗读,效果非常好。

  2、读小鸟的“可怜”

  在教学课文第二小节时,我这样导入“小树有了红红的太阳,可是树上的小鸟却还在发愁呢!”出示小鸟饿得哭泣的画面,让学生说一说小鸟为什么发愁?你觉得小鸟怎么样?从而导出句子“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请小朋友们演一演,感受到了小鸟的可怜。

  3、读美好愿望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这是文中小姑娘的美好期愿,怎样读好这样的愿望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身临其境谈感受。

  在教学第一小节时,我让学生演一演小树,想象在寒风中的感觉,在学生演得入境之时,我及时提问;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啊,我听到有小树在轻轻叹息,你在叹息什么呀?小树小树,现在你最想得到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以此在情境中师生交谈,学生说出了发自内心的感受,自然在配乐朗读时真情流露,小女孩的愿望似乎也变成了全班小朋友共同的心愿。

  (2)课件辅助促情感。

  在教学课文第二小节时,为了让学生有强烈的为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的愿望,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出示鸟妈妈到处寻找食物的动画图片,配上音乐,教师深情讲解(有了你们送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飞过高山、飞过田野、飞过森林去寻找食物了,也不用再飞到更遥远的小溪边、飞到梯田去了)从而感受到我们的帮助为鸟妈妈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也为小鸟带来了快乐。然后男女合作朗读,自然能达到朗读的效果。

  四、升华内化

  在感悟文本的基础上,能让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懂得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这是学习这篇课文的意义所在。

  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这也是本文教学中的一个亮点。我提出,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从而出示四幅图片,作简单的讲解,让学生选择一幅图说一说:他们多么想——再拓展到在我们的四周,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去帮助的呢?交流后我让孩子们当一当小诗人,写一写: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画——让——最后我以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师生合作完成这首我们自己心中的小诗。

  五、小结全文

  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最后我这样问学生。学生们都知道生活中没有这样的神笔,但只要拥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

  六、反思

  整个教学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其中朗读教学在整堂课中重点突出,课外拓展更是升华了本文的内在情感。作为一名新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应力求更多方式的朗读教学,让学生感悟文本,真正体验到学习课文的乐趣,更能懂得课文教给我们的道理。

  篇四:《假如》说课稿

  《假如》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23课《假如》 说教材

  《假如》是一首清新感人的儿童诗,小作者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首小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震撼力,适宜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产生共鸣,感受到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美好愿望,产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教参的分析,及对二年级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我设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对目标的分析,我认为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是本次教学的重点;而朗读诗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性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是难点。

  说教学设计:

  “诗化心灵”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是净化美化学生心灵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读为主线”的思想。学生感受着清新活泼的文字,想象着美好动人的图景,语言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情感在潜移默化中生成。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它不仅是一种认知活动,而且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在各种情境中多角度互动对话。在对话中,学生进入文本,触动心灵,获得独特的体验和真切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模仿、想象等理解、感悟字词的精妙与意蕴。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五个环节:(一)谈话

  导入,铺垫情感 ;(二)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三)自主积累,提升情感;

  (五)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铺垫情感

  首先直接进入课题,通过谈话过渡到去了解小女孩的心愿 接着齐读全文。 (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的复习)

  (二)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过渡)课文读完了,小女孩想用马良的神笔画什么呢?

  (设计意图:对课文总体内容的了解和掌握,为后面的读悟结合做铺垫)

  1、学习第一节

  (过渡)老师想问一问,小女孩为什么要给小树画红红的太阳呢?

  学生找原因,读句子,表演体验,感情朗读,。

  (设计意图:在动作模拟、师生对话中换位思考,深入阅读,感悟词句,体验情感,感受小女孩的爱心)

  2、学习第二节

  (过渡)小朋友把第一小节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第二小节读得很好。想展示的起立

  谈话创设情景,将自己和小鸟联系起来,读出对小鸟的同情,读出对小女孩的赞扬。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

  3、学习第三节诗

  (过渡)树暖和了,在微风中翩翩起舞;小鸟吃饱了,唱着快乐的歌儿,可是我们的好朋友西西却只能坐在屋里,呆呆地望着这一切,为什么呢?

  首先是通过谈话和读相关句子了解、感受西西的不幸,设想西西就在我们身边,谁愿意帮助他?来引导学生朗读本小节。

  (设计意图:在换位中,学生走进文本,感受到没有一双好腿的西西的痛苦,产生了要帮助西西,还西西快乐的强烈愿望。情感熏陶和人文渗透水到渠成,对学生的精神世界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自主积累,提升情感

  首先总结小女孩真是个有爱心的孩子。她的三个愿望是多么美好啊。 然后问小女孩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哪里读出来的?引出省略号的教学

  接着问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女孩的美好愿望能不能实现呢?

  最后是选自己喜欢的部分朗读

  (设计意图: 把选择权、自主权交给孩子,教师只作适当引导,积累语言、提升语言,触动心灵)

  (四)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过渡)一个有爱心的人,随时随地都会想着去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

  学生先自主说。

  (设计意图:在入境感悟体验后,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抓住时机,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在思维中倾诉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激情。)

  说教学反思:

  篇五:假如说课稿

  一、说教材

  《假如》是二年级上册的第23课,是一首儿童诗,借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诗的内容虽然简单,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儿童一颗愽大而纯真的心,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的好教材。。

  二、说理念

  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让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在学生疑难处适当点拨,从而突破重难点。

  三、说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良”等九个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有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四、学习重点分析:

  1. 识字和写字

  2.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五、学习难点分析:

  读悟结合,理解文意。

  六、说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二年级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长,教师应选用孩子们喜爱的方式出现文本,让他们乐于接受。

  师描述:从前,有个孩子,叫马良。有一天,他得到一枝神笔,他用神笔画了一头大黄牛,帮助农民耕地,画了一架大水车,帮助乡亲们灌溉农田,还用神笔惩罚了那个贪官。

  “神笔”可谓神来之笔,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又可贯穿全文始终,因此,上课伊始,我便用《神笔马良》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既为口语交际和朗读做准备,又奠定了学生的情感基石。

  1、过渡:“有了神笔多好啊,能为乡亲们做那么多的事情,有个小女孩也想像马良一样,有一枝神笔,并把她的美好心愿写成了一首诗,题目叫《假如》。”(出示课题的课件)

  师顺势而引,将文本自然呈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2、齐读课题(带着深情的祝愿读)。

  二、自读课文,检查生字词

  1. 检查生字词。交流识字方法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课件出示分隔线及重点词语。

  在课堂上,要让每个孩子有事可做,才不会让他出现走神的机会,在听的过程中让每个孩子都担任评委的角色,既调动了他的学习积极性,也是对他的检测,检测他对上面所学的阅读方法的掌握情况。

  四、拓展,说话

  1. 师:“故事还没完呢,那么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还想干些什么呢?”练习说话。

  将朗读与写话相结合,让感悟的情感及时留于笔端,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时,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指导书写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的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在本课中,我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就此一节适时点拨引导,而后让学生个别读、齐读、小组读,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总之,整个设计,我把学习的自主性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学习,加深理解和体验,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能以长久保持,做到乐学、主动地学,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发展,让学生学有所得,在轻松、愉快中体会情感,发展语言。

【二年级《假如》说课稿】相关文章:

《假如》说课稿09-26

《假如》说课稿06-11

《假如》说课稿07-26

《假如》说课稿04-28

二年级《假如》优秀说课稿08-13

小学二年级《假如》说课稿06-12

《假如》说课稿范文07-05

假如说课稿11-04

《假如》说课稿材料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