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

2022-09-05 手抄报

  家风又称门风,指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风尚、生活作风,也即一个家庭当中风气。下面就是小编整理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一起来看一下吧。

  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

  家风家训小故事:

  司马光教子有方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历史学家,官至宰相。

  司马光虽官高权重,但严于教子,很注重培养子女自律自立意识。他写了了篇传诵至今《训俭示康》。他在总结了历史上许多达官显贵之子,因受祖上荫庇不能自强自立而颓废没落教训,告诫其子:“有德者皆由俭来也。”“俭以立名,侈以自败”。

  由于教子有方,司马光之子,个个谦恭有礼,不仗父势,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见容止,虽不识皆知司马氏子也”。

  吉鸿昌不忘父训

  吉鸿昌,字世五,河南扶沟人。察绥抗日同盟军领导人之一。早年在冯玉祥当兵,以英勇善战升为营长、师长,后任军长和宁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岁吉鸿昌,当时任营长,父亲吉筠亭病重。他对前来探视吉鸿昌说:"当官要清白谦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就不许发财。否则,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鸿昌含泪答应。

  吉鸿昌父亲病逝后,他把"做官不许发财"六字写在瓷碗上,要陶瓷厂仿照成批烧制,把瓷碗分发给所有官兵。在分发瓷碗大会上说:"我吉鸿昌虽为长官,但决不欺压民众,掠取民财,我要牢记父亲教诲,做官不为发财,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

  吉鸿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谦正,处处为民众。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他反对投降政策,奋起抗日。遭反动派杀害,牺牲时年仅39岁。

  家风家训作文:

  俗话说:“家兴出孝子,家败出逆子。”一个家庭兴衰,直接影响着子女品质言行,而一个家庭兴衰与否,都与家风、家训有着密不可分割关系。

  纵观历史,回顾无数曾辉煌一时家庭,其家风各有千秋,有不少称之为传世经典:岳母为儿刺字“精忠报国”名留千古,一个“忠”字便是岳氏家风;曾国藩以“勤”为人生第一要义,崇尚“勤”就是曾门家风。

  在我家,最重要家训仅一字,那就是“孝”。记得那时太姥姥还健在,身子骨虽然还硬朗,却得了老年痴呆症。姥姥没有任何怨言,默默承担起了照顾太姥姥责任.照顾一个患有老年痴呆症人十分不易呀,但姥姥总是做得很好,给太姥剪指甲、梳头、擦身体,无微不至,整日整夜陪伴在太姥身边。一天,吃过早饭,太姥独自一个人离家,不知去向。姥姥心急如焚,顿时手足无措,遂和家人四处寻找。皇天不负有心人,在一条小河边,姥姥找到了正在发呆太姥,姥姥激动得热泪盈眶。此后,姥姥对太姥照顾得更加细致周到,十年如一日,直至太姥安然去世。每每听到这个故事,我都会情难自已地流下眼泪。

  姥姥对太姥孝顺无声地影响了我父母。平日里,父母总会用他们一言一行引导我继承家风家训,孝敬长辈。在父母影响下,我一点点养成了孝亲敬长习惯。我虽然不能在物质上孝敬父母,但是我总会在父母遇到问题时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在父母疲惫时,为他们端上一杯热茶;在父母生气时,会与他们主动沟通,理解父母心情,去抚慰他们。这些习惯行为都是一代代传承下家风啊!

  这些好家风像一棵大树般庇佑着我成长,让我能够拥有友善、勤俭、谦厚生活态度。更重要是,优良传统对人内在气质影响,对一个人道德品质无形塑造,让我受益匪浅。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我们更加需要在新常态下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让好家风、好家训永远传承下去,形成“家家都有好家风,户户文明争最美”家庭文明新风尚,让“最美家庭”推动最美社会建设,早日实现“中国梦”宏伟蓝图。

  家风名人名言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清)王豫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情。——(宋)王应鳞

  重礼仪,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讲城信,严情操品性,亲穆存心,得意不宜再往,严教子孙。

  莫贪意外之财,勿损人而利已,重道德修养,富贵不忘济贫。

  正人先正已,父母要先化除禀性,涵养天性。懂得先克已,方能教化儿女。不论儿女孝不孝,但问自己慈不慈。

  有道才有德,无道便无德,有德才有福,无德便无福。

  上要尊老,下要爱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让家庭上下和睦。

  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欣赏:

  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1

  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2

  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3

  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4

  • 相关推荐

【三苏家风家训手抄报】相关文章:

家风家训的手抄报02-06

家风家训的手抄报内容02-10

好家风好家训手抄报09-20

家风家训手抄报(精选10张)10-23

家风家训手抄报的材料内容09-21

家风家训幼儿园手抄报05-09

家风家训的手抄报资料有哪些03-01

传承优良家风家训手抄报内容08-06

家风家训03-22

家风家训作文三篇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