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自考试题答案

2021-04-06 试题

  一、填空

  1、 示现的 再现的 机器

  2、 表述和理解 传达 思考

  3、 “多媒体”

  4、 下行传播 上行传播 横向传播。

  5、 商品属性 文化属性

  6、 广泛的大众 少数权力精英 心理实验法 抽样调查法 阿尔及尔宣言 经验学派 批判学派

  二、名词解释

  1、 拟态环境答案要点:

  所谓“拟态环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但是,这种加工、选择和结构化活动是在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媒介内部) 进行的,所以人们一般意识不到这一点,而往往把“拟态环境”作为客观环境本身来对待。

  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产生影响。

  2、集合行为答案要点:

  其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比如火灾、地震后的群众骚乱,出于某种原因的自发集合、游行、种族冲突,物价上涨的流言引起的抢购风潮等。

  集合行为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集合行为是一种自发的反常现象,有其特殊的传播机制。

  3、知晓权答案要点:

  广义上来说,指的是社会成员获得有关自身所处的环境及其变化的信息、保障社会生活所需的各种有用信息的权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人的生存权的基本内容之一。

  从狭义上来说,知晓权指的是公民对国家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等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也意味着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负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

  4、传播效果答案要点:

  其一,它指的是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这里的传播效果,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

  其二,它指的是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不管这些影响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显在地还是潜在的。其又表现为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和社会行为示范效果。

  三、简答

  1、 答案要点: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有以下特点: a.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b.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c. 它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d. 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e. 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 答案要点: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传播学科的奠基者;

  二大学派:批判学派和经验学派

  三大来源:传播学来源于信息科学、“三论”和新闻学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传播学自考试题答案】相关文章:

范仲淹《野色》试题答案09-01

土地的阅读试题答案11-05

英语写作基础试题答案11-28

文天祥《除夜》试题答案09-01

白居易《杨柳枝》试题答案09-01

秋思白居易诗歌试题答案12-23

《教育知识与能力》试题答案01-17

《王安石待客》阅读试题答案详解12-20

孟浩然早寒试题答案11-22

老舍《马裤先生》试题答案解析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