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篇歌剧简谱

2021-03-18

  导语:情景交响音乐《木兰诗篇》自公演以来,得到国内外音乐界的肯定和赞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是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本文拟从音乐特点及文化理念来解读该作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木兰诗篇歌剧简谱,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一、 音乐特点分析

  1) .基本的音乐语言分析

  《木兰诗篇》的序曲,以一个极其简约但却具有浓郁中原色彩的主导音乐动机分别引入战争与和平两个色彩鲜明的主题,并运用了交错发展的音乐织体展现着作曲家起伏迭宕、纷繁变化的乐思。接着一段悲壮的男声合唱回荡在激战后古战场的血色残阳之中,加剧了战争的阴霾与凄惨。突然一组不协和和弦的演奏,哀婉的女声合唱缓缓进入,画面从战场上转到了家中,扶老携幼的她们诉说着 战争中失去亲人的痛楚与无助,从两个侧面折射出作曲家智慧的光芒和理性的思索。第一乐章“柔板与叙事板”,以柔板的音乐展示了木兰在战争即将来临时头长百转的女儿情怀,用叙事歌的形式讲述木兰女扮男装奔赴疆场的故事情节。剧中以斗志昂扬的小号为音乐背景,表现木兰之父在接到军帖后的志气,以及无奈。而木兰的内心情绪则是以弦乐为背景,表达她细腻的心理活动。小军鼓的始终贯穿,说明战场局势的紧张,催促着木兰快奔赴战场,随后通过长笛、短笛的呼 啸奏响代表了战马嘶叫和尘土飞扬的征战场面。音乐不是图解,但这一段音乐的画面感却很强,它有效的调动了观众的形象思维,使观众能够进入作品规定的特定情境之中,非常符合中国观众的审美思维。第二乐章“快版与梦幻曲”,以急速的快板音乐表达木兰与奔赴疆场的将士们“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情景,“战争四季”以适宜于音乐发挥的写意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漫长的征战岁 月,以梦幻曲抒发木兰负伤后在梦幻中的心态,如梦似幻的小提琴爱情主题与木兰的唱段交相辉映,释放出一个被战争扭曲的女性心灵对爱情的渴望、对和平生活得向往,充满了人性的光辉。这一乐章中,出现了最为重要的三段主题音乐。在“战争四季”来临前,作者用彼此不很融合的增四度和小二度不协和音程,产生出非常刺耳的听觉感受,表达出“战争音乐主题”。

  在木兰披一身雪花上场之前,用了一段舒缓柔美的弦乐演奏表达“和平音乐主题”。在木兰的唱段《我的爱将与你相伴终生》演唱之前,出现的是用小提琴反复演奏的“木兰音乐主题”如:第三乐章“酒歌与思乡曲”一段男声的酒歌合唱,洋溢出三军将士胜利后的喜悦心情,剽悍昂扬充满阳刚之气,与之相对比,深情委婉的思乡曲,抒发着离家多年的木兰思念家乡、思念父母家人的女儿情怀,也传达出她虽然立下赫赫战功,却并不为功名利禄所动,甘愿回归家园,安度田园生活的平民意识。第四个乐章“俚歌、安魂曲与终曲”这章表现的是老家的乡亲们迎接“花木兰将军”凯旋归来的喜悦心情。因此曲作者运用了颇具乡土气息的音乐风格,以和平与战争为主线,运用插部的音乐表现手法。在木兰与刘爽表明心迹之后,音乐情绪随着节奏突然发生了变化,自然是速度加快来表现木兰愉快幸福的心情,最后,一个上行五度的大跳音程结束到小字二组的高音“B”上(如图所示),这个高音就像一句誓言,道出了木兰对这位生死之交的亲密战友坚贞不渝的爱情。在这喜庆和表现爱情的音乐之后,为了音乐的对比,也为了内容的需要,进入了一段深沉凝重的“安魂曲”,木兰和战友们在欢聚一堂庆祝胜利的时刻,想起了在战争中死去的战友最后安排了合唱《和平颂》,是为了凸显创作者向往与赞美人类和平的理念,曲作家甚至在其中创造性的融入了《圣经·马太福音》圣咏式的的语言风格,以加强这段终曲合唱的神圣感,合唱以恢宏博大的气势将全剧推向高潮。

  2) .音乐素材的民族性

  《木兰诗篇》不仅融入了民族民间音乐元素而且成功借鉴了河南豫剧的音乐特征使音乐表现更加多样化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不行的小六度音程是豫剧特有的音程色彩把木兰的俏皮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五声音阶具有浓郁的豫剧音乐特征阴亮的大调色简约而具有中原色彩不但有浓郁的民族音乐个性汉有清新的现代气息;在配器上,《木兰诗篇》也创新使用了民族因素用交响乐进行伴奏,同时还加入了琵琶、二胡等中国民族乐器充分发挥了不同乐器的声音色彩效果《木兰诗篇》大多采用的是散文诗的语言风格在一些抒情唱段中还融入了中国古典诗词元素流分运用了对比,比喻,比兴等修辞手法既达到了一种均匀平衡和颇具方正感的效果更为词句增添了不少韵味她方音乐的融入使作品的音乐性格呼应了北方民族人们性格豪爽、不拘小节的性格特征使作品更具有民族意义。

  3) . 情景与交响音乐的完美结合

  之所以说“情景交响音乐”是一种全新的舞台艺术形式,皆因它在新的艺术理念指导下而诞生。这种理念“优”则在于:作曲家以“木兰从军”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为基础进行创新,与西方艺术形式的有机结合危」造了优美的中国旋律达到了戏剧与西洋的功能和声相结合的效果音乐听来刚柔相济华美与朴实同在,既有鲜明的东方色彩又具清新的现代风格表达了当今中国人民的思想情感真正达到了“情景”与“交响音乐”的完美结合,“乐”为“情”而生,`情”为“乐”而动形成互动互感的美学效应这是在艺术形式上勇敢且伟大的创新。

  二、 文化理念分析

  《木兰诗篇》的创作并非作曲家的心血来潮。它是在河南文化面临来自国外文化冲击之后的突围和自救的产物,《木兰诗篇》自觉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及其产生的国际影响,通过新的艺术样式打造新河南的文化名片提高中原地区的文化软实力。它是在全新文化理念指导下产生的艺术产品。这种理念主要从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1) 题材的选择

  由中国古代《木兰辞》引出的一段替父从军的传奇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一直以来都是文艺舞台上备受关注的题材之一,以此作为题材而创作的《木兰诗篇》,显示出创作者“利用与整合文化资源怕勺新理念,从当初的戏曲到后来的电视剧和美国动画片还有音乐剧、歌剧等等形式,“花木兰”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它的内涵在多种不同风格的演绎中逐渐获得丰富和提升已然成为国际性的题材。因此采用这个题材进行创作从起点上讲无疑将面向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这与历史文化即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谋而合的这个出发点也决定了它能够成功吸纳“交响乐”这一源自西方的艺术形式这就将《木兰诗篇》的艺术水准和文化理念定在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2) 呼唤和平”的主题

  以前关于花木兰的艺术作品在故事情节上大致遵照休兰辞》的基本格调着重描写她对父母的孝、对家的爱、对敌的勇、对国的忠和对名利的淡薄但这些都没有摆脱原有的战争观和英雄观《木兰诗篇》将她还原成一个真正的女子描写了这个平民女子在替父从军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而不是生来就具有高度责任感和无往不敌的英雄。在剧中木兰有替父从军的艰难抉择肩奋勇杀敌的巾帼情怀池有情窦 初开的心理斗争她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女子。战争让她看到太多的悲剧和遗憾她厌倦战争并向往和平与宁静的生活。歌剧《木兰诗篇》表达出了世界人民呼唤和期盼和平与正义的共同理想和情感并表达了剧中主人公花木兰那爱民族、爱祖国、爱父母和爱恋人的“大爱”在这大爱之中又展现了正义的英雄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 人文精神的体现

  无论是历史名篇《木兰辞》还是经典豫剧《花木兰》启的主题基本定格在“替父从军”的爱国主义精神上而《木兰诗篇》对木兰的故事进行了颠覆式地改造,揉碎了原有情节、人物和结构大胆地进行了整合与重组,以现代视角和思维去充分展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弘扬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现中华儿女乃至全人类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呼唤和平与正义的崇高境界。表现人们对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呼唤阳光,呼唤爱情,从而使传统的题材放射出时代的光彩。该剧一个很大的亮点在于它相当细腻地描写了木兰与刘爽之间的友情与爱情,并且使之成为贯穿全剧的灵魂,叙事重点的转移使木兰形象更加人性化与平民化。

  三、 结语

  《木兰诗篇》既保存了中国歌剧原有的民族特色,又注重吸收和借鉴西洋歌剧宝贵的艺术经验用开放的姿态,发展的眼光打破了民族的片面性与狭隘性在借鉴中求发展。

  中国歌剧的创作和美学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一直探索中西结合走中国民族特色的歌剧之路我国的歌剧艺术正在开辟新的领域前途灿烂光明我们的歌剧艺术必将对世界歌剧艺术做出宝贵的贡献。

【木兰诗篇歌剧简谱】相关文章:

道德名言诗篇03-02

曾巩诗篇09-25

《观沧海》诗篇特点11-14

王安石的诗篇有哪些10-07

徐海星歌剧歌词06-22

席慕容诗篇《成熟》阅读答案10-25

华清池歌剧《长恨歌》11-18

有关李白将进酒诗篇的鉴赏11-01

李白诗篇《赠汪伦》赏析10-19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著名诗篇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