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 (七年级上册班主任工作心得)

发布时间:2017-10-23编辑:互联网

      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

   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远比惩罚更强烈。

                          ------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我们班有个男孩子S,我还记得他妈妈开学第一周就曾来找过我,说他家这个儿子多么好动,爱讲话,成绩又不好,小学老师没办法,最后只好让他坐在讲台边的座位上。她希望初中老师能对他管严一点。我当时想:又一个棘手的角色出现了。过了几天,我见讲台上的粉笔因为没有盒子装,很散乱,便说:“班里现在缺一个粉笔盒,假如谁家里有废弃不用的塑料盒、木盒或者铁盒,并且你愿意为班级做一件好事的话,明天带过来好吗?”第二天,我进教室后便发现讲台上多了一只小木盒,里面的粉笔放的整整齐齐。课后知道,这是S带来的。我想他一定很早就到校了,悄悄把粉笔转移到了盒子里。这说明这个孩子并不坏,而且在他内心里极想表现的好一点。至于上课讲话啦、做小动作啦、坐姿不正啦等等完全是因为他控制不了自己。

   这件事以后,面对他隔三差五表现出来的问题,我总是想:这个孩子本质不坏。于是在处理的过程中也不刻意为难他。总是耐心地说服教育。有一次,他和几个同学把另一个学生的眼镜弄坏了,需要赔偿。我叫他们回去把事情告诉家长,家长再给我回个电话。其他孩子倒没什么异议,他却私下里跑来求情,说自己最近老犯错误,今天的事能不能不跟他家长说,他愿意赔偿并保证下不为例。看他很为难的样子,我答应了他。此后,他在班级中更加主动的做这做那。这不正是我所要的结果吗?

   学生正处于成长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过失,有时学生的某些举止往往是下意识的行为,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事,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会从老师的宽容中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学生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实现“内心矛盾的斗争”,这是一个从接受教育到自我教育的过程。 

王珂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