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北半球随笔

2021-02-12 随笔

  哦,我是住在北半球。那天,在上海浦东机场,我突然清晰地意识到这一点。

  朋友开车把我们一家三口从上海火车站转运到上海浦东机场。女儿刚从中考考场下来,将从这里出发,独自一人飞往位于南半球的墨尔本求学。

  直到此时,我仍在困惑,把15岁的独生女儿单独放飞到异国求学,是不是做得对?

  女儿从小有点偏科,虽然从小学到初中上了不少补习班,也花了不少钱,但评估下来考上重点高中并无把握。她从小自律、上进甚至要强,这是她不能接受的。

  她妈妈了解到,西方一些中学的升学机制,为偏科学生提供了进入理想大学的更大可能。于是,妈妈怂恿、女儿强烈要求、我最后妥协,我们启动了女儿初中毕业后前往墨尔本读高中的申请程序。

  两个月前的一天,我收到中介发来的一份邮件,那个我见过几次的姑娘用兴奋的语气告诉我,女儿的留学签证下来了,她被墨尔本的一所挺不错的中学录取。

  当晚,我把这个消息告诉女儿时,她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表情。自打进入初中二年级,迎战中考的决战就打响了,她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11点左右才睡觉,中间差不多17个小时的时间一直在上课、上补习班、做无数的试卷,情绪明显受到影响,有时候跟她说话也爱理不理。这晚,她的情绪明显好起来,还跟我们讲了一个笑话。

  但是我失眠了。卧室里有个地球仪,放了多年,全家人一直视若无物。深更半夜我把它搬出来,擦掉上面的灰尘,放到台灯下,戴上老花眼镜慢慢看。找到中国,找到南京,然后一直往南通过赤道找到澳大利亚,这很容易。可是墨尔本很难找,我大概用了三四分钟才找到,在澳大利亚最南面偏东一点点的大洋边,极小的几个字。

  我用手机百度:“从南京到墨尔本多少公里?”百度回答:“8000多公里。”

  我走到门外,点燃一支烟,望着天空,头脑里搜索着形容8000多公里很远很远的中文句子,似乎没有。“千里迢迢”“八千里路云和月”“万里之遥”,好像就这些了。

  复杂心情中,我们开始了女儿远行前的准备。

  对我来说,出国的相关知识基本空白。有几个晚上,我在凌晨二三点开着车,跑到办公室,喝茶、抽烟,把中介提供的,至少有近两万字的“出国留学指南”研究了一遍又一遍。

  我为她的手机花费了大量时间。女儿第一次单独远行,从进入机场安检口到抵达寄宿家庭之前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她是完全失控的。唯一的联系工具是手机。这部手机就像风筝放飞之后的那根线,我要确保这根线没有任何问题。关注之后才知道,在国内选择什么样的手机、什么样的网络才能保证在墨尔本机场百分之百可以通话,这个问题还挺复杂。我去了三次电信营业厅、移动营业厅,一次次领号排队咨询,又请教了在澳大利亚生活过的朋友以及资深的出境游导游朋友,最后辗转找到通讯方面一个很优秀的'专家,才算大体弄明白,并给女儿配置了新的手机与网络。

  我给女儿提前买了机票,是东航的飞机。我通过一个东航的前机长朋友,居然辗转找到了女儿所乘航班的机长。短信来去几回,机长承诺将对女儿给予关照。

  时近午夜,浦东机场灯光亮堂,旅客渐稀,留下值班的工作人员神情疲惫。女儿要过安检了。她拖着一只深色行李箱,斜背着一个小包,走过安检口,没有回头。15岁,女儿的情绪已经不容易把握。此时此刻,我完全不知道她在想什么。她意识到此行目的地是8000多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国家了吗?她心里有没有一丝恐惧与离愁?

  女儿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安检通道的尽头。我和老婆长时间站在安检口,眼光无处着落,心里满是落寞。

  我们身边,不知什么时候站了一对40来岁的夫妻。两人长时间望着安检通道空空的尽头,神情跟我们一样是那么明显的落寞。可以确定,他们的孩子,应该在我们的女儿之前,也通过了这个安检口,去往异国他乡留学。

  还好,没有人哭。

  女儿平安着陆的消息是当日下午传来的。接到消息,我似乎并没有真正开心起来。女儿要在澳大利亚读三年高中,还要读四年本科,可能还要读三年硕士甚至三年博士,将来是否回国也不是我能完全掌控。看来,牵挂注定要成为我下半生的一种情绪常态。未来那么多年,时时刻刻,如果我不能克制住总是想着另一个人是否平安,就很麻烦。

  女儿刚出国没几天,我的生日到了,我主动给她发了一条微信:“今天是爸爸的生日,爸爸52周岁了。祝我健康吧,只有我健康,才能保障你未来近十年的留学费用。同时,祝福我的女儿平安开心吧,只有我的女儿平安开心,我才生日快乐、天天快乐!”发出之后才意识到,北半球对南半球的思念,如此沉郁,属于“负能量”,必须寻求改变。

【我住北半球随笔】相关文章:

北半球最冷的时候02-19

有缘则住无缘则散杂文随笔01-11

北半球气旋的旋转方向10-11

孤单北半球_700字02-22

风住尘香你住我心房的散文11-13

北半球夏至文案(精选110句)06-06

我住的这座城诗歌11-28

我曾经住过散文08-04

让阳光住我心中作文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