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酿光阴随笔

2021-02-06 随笔

  前几天,我的日记本不见了。

  先是四下寻找、到处打听,后来在白板上写了寻物启事,但仍然无人知晓它的去向。意识到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后,我懊丧地坐下,脑子里一片空白,只觉得一串完整的记忆像是被剪断了一截一样,整个人陷入一片混沌与迷茫之中。

  小时候的日记,大多是应付老师的家庭作业。用铅笔“刻”下一个一个的汉字,歪歪扭扭、横七竖八,时不时还夹杂着几个拼音,内容多是流水账,中心多是“真是快乐的一天啊”,如今读来甚觉幼稚而可笑。

  后来,日记逐渐退出了我们常规作业的`范畴,但写日记的习惯就这么保持了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只有我一个读者,所以日记的内容和形式便散漫了些:心情不好时,便写下一个大大的“烦”字;灵感突发时,随手记上一笔以不至于丢失。这些日记的篇幅时而长,时而短,时而正楷,时而狂草,随意得很。正是这份难得的随意,才是对光阴最完美的注解。

  正如冯骥才所言:“正像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致力把岁月变为永存的诗篇或画卷。”这便是我这么多年来坚持写日记、坚持笔酿光阴的初衷。

  小小的一本日记,记录着我最真实的想法,蕴含着我最本真的生活状态。篇幅长,是有感而发,洋洋洒洒挥毫千字;篇幅短,是无话可写,抑或是有说不出的心绪凝结;字迹正,是将思想端端正正地锤炼;字迹草,是“揭露”文字背后的刻苦奋斗。十年、二十年,不论岁月怎样匆匆,文字终将那最珍贵的记忆定格、沉淀。时间将泛黄纸页,模糊字迹,但正如陈年老酒,那记忆越陈而越醇,散发着来自时光深处的香甜,闪烁着岁月的橡皮无法擦去的光华。

  同时,日记又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它独一无二,展现了不同人不同的个性和价值观,把握着不同人对光阴不同的理解。周国平说:城市里的光阴是停滞的,因为它被抽象成了日历和数字。而我认为,如果把日历和数字再酿成文字,充实进生命与个性里,那么不管生活在何处,我们都可以捕捉到光阴的脚步,体味那以个人心路历程为依托的流逝。

  有人建议我用电脑写日记,以这种方式记录光阴,不仅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记忆也不会丢失,但我只是微笑着摇头。键盘敲出的字是冷冰冰的,它们的排版、字体千篇一律,只能算是“泡光阴”,就像速溶咖啡一般,把有限的精华无限地膨胀扩大。我仍会坚守一支钢笔,聆听着纸笔摩擦的沙沙声,轻嗅着淡淡的墨香,留下我此时此地、今生今世生活的证据。或许没有冯骥才的诗篇、画卷那么高雅,但我仍愿意将它交给时间慢慢发酵。

  于是买来新的日记本,翻开第一页,用我少有的正楷字体写下:

  笔酿光阴,甘之如饴。

【笔酿光阴随笔】相关文章:

光阴随笔06-29

在光阴中情感随笔04-13

灯下的光阴杂文随笔12-15

冷水光阴随笔05-06

光阴中的滋味杂文随笔01-09

光阴流转的心情随笔10-16

杂文随笔我与光阴的诗07-02

优秀随笔光阴里的记忆05-16

怀旧光阴心情随笔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