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定空间,学生还你意外收获随笔

2021-01-23 随笔

  在《中国教育报》2002年8月的上刊登了这样一则事实:科学家对跳蚤做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后来,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接下来,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跳跃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跳蚤已无法再跳了。于是,科学家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跳蚤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最可悲之处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了,跳蚤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了。

  读了“跳蚤和爬蚤的故事”,使我受到很大启发。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给学生“罩玻璃罩”,让他们自由跳,看看他们到底能够跳多高。于是,在自己的教学中我不再喋喋不休地讲,而是用更多的时间倾听,了解学生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进行讨论,尽情发挥。

  今天,我在上练习二的最后一题——排列顺序。我给学生一定的时空,学生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段话的内容是这样的:

  风停了,雨住了,太阳出来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小鸟赞美说:“多美的彩虹啊!”彩虹说:“请不要赞美我,这是太阳的功劳。”小鸟听了,觉得彩虹更美啦!

  当我与学生一起排完那一段话时,我突然间,有了一个想法。何不让学生来一个自由跳,让他们自己去发现,看看他们会发现些什么?会体会到些什么?

  我说:“你们读了这段话后发现了什么?”

  同学们朝我看看,看似想从我的口中了解这问题的眉目。接着,我说:“读了这段内容,可以说说你的体会,谈谈你的看法……”学生仿佛领悟到了什么,小手如林般地从胸前举了起来。

  学生平说:“我觉得彩虹在太阳的照耀下才很美。”这学生并没有真正了解这段话的意思。只是从文字上去理解,表面上是懂了。

  接着学生方说:“我觉得彩虹很谦虚。他不说是自己很美。而说自己的美是太阳的功劳。”这位学生能从内容上去体会其思想含义。

  学生王站起来振振有词地说:“我发现,小鸟说彩虹的两次美是两样的。第一次是说彩虹外表很美,第二次是说彩虹心灵很美。”啊,学生能从对比的两方面上去理解,从写法及思想上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当时,我惊喜万分,控制不住自己,情不自禁地为这位同学鼓掌,其他同学也跟着鼓起了掌。

  其实,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比老师还要细腻,还要敏锐。从以上的回答中证明学生已经学会了对事物追求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原来,没有限定思考的框架,摘掉“玻璃罩”之后,学生会跳动自己知识的存储箱,尽情发挥自己的潜能,充分展示自己丰富的思想,发挥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学生可以跳得这样高。

  我想,平时的.课堂,我们是否太低估了学生的能力,对学生控制多了点,约束多了点,致使许多学生的创造力或许就在我们胆小的(学生这样不会,那也不懂)教学中给扼杀了,教学中的奇迹在自己的问题下给埋没了。

  如今,我真正的认识到我们教师要努力解放孩子的眼睛,解放孩子的嘴巴,解放孩子的双手,解放孩子的头脑。让学生的学习在自由、自主、自发和充满乐趣的氛围中展开。我们教师更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给学生思考的自由度,保护学生的创造天性,唤醒学生的知识潜能,释放学生的创造灵性,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达到是‘放归林间自在啼’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