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集体行动逻辑进行研究论文

2021-05-30 论文

  一、引言

  21 世纪的人类社会,面对着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浪潮。 集中体现为货币、商品、人员以及信息跨国流动急剧增强,国家间相互依赖的广度和深度都明显提升。 然而,全球化在为人类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跨国公共问题的出现,如全球气候变暖、传染病的跨国蔓延、全球性金融危机等。这些跨国问题的解决,能够使每个国家从中受益,因而具有公共品性质,属于国际公共品范畴。根据传统公共品理论,公共品收益的公共性导致市场供给失灵,因此需要政府干预。但整个国际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致使国际公共品无法像传统公共品一样依靠政府强制供给,而只能在各国自愿的基础上展开合作,以跨国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

  然而,国际公共品收益的非排他性决定了各国参与激励不足,易产生“搭便车”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使跨国集体行动陷入困境。这也是当今世界许多领域国际公共品严重供给不足的根源所在。尽管相比于一国范围内的公共品供给而言,国际公共品供给所需克服的障碍更多,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公共品无法被供给出来。 因为虽然收益的非排他性导致各国参与激励不足,可各国所面临的激励结构并非是固定的,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能够对它们进行重塑,即通过改变各国在国际公共品供给中所面临的成本-收益结构, 使其选择供给的收益高于不供给时的收益,进而形成合意激励,促进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实现。选择性激励、替代性制度设计与集体结构优化就属于这样的国际制度安排。 所以,我们认为导致国际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根源很多时候不在于集体行动困境无法解决,而在于国际制度安排不够合理和科学。

  二、集体行动逻辑下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困境

  Olson(1965)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一般的私人品总可以通过个人的行动获得, 只有当涉及公共利益或公共品时,集体行动才不可或缺。 国际公共品作为传统公共品概念在横向空间上的拓展与延伸,涉及多个乃至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利益,生产规模巨大、投入成本高昂,单个国家往往不具备独自供给的能力,故需要各国采取合作,以跨国集体行动的方式实现供给。然而,国际公共品的非排他性意味着,其一旦被供给出来,无论付费与否所有国家均可从中获取收益。 于是,理性的国家皆希望由他国做出贡献,自己“免费搭车”,这样便导致国际公共品供给陷入了集体行动的困境。为更加清晰展示这一供给困境,并为后文分析奠定基础,我们构建了由 n 国参与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博弈模型。

  到目前为止,上述所有分析都是建立在国家同质性假设基础上的,即意味着国际公共品一旦被供给出来,所有国家均可从中获取同等收益。但国际现实是,不同国家之具有显著差异,因此有必要放松同质性假定,将国家异质性考虑进来。然而,一旦纳入国家异质性, 就意味着国际公共品收益可能是非中性的,也就是说,对于同一种国际公共品,各国从中获益程度可能不同。 国际公共品收益的非中性,尤其是对制度类国际公共品而言,它在本质上反映的是国际行为体的'利益博弈与诉求。 如国际金融制度、国际贸易规则,均与国家的发展水平、国际地位等密切相关。从而导致国际公共品很可能成为某一(些)供给国谋取私利的工具,并对他国福利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有必要采用利益分享制度,因为有效的利益分享制度,可通过促使各国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增强供给激励。 在国际实践中,具体可采取投票权分配、出资比例与股权划分、收益补偿等利益分享制度设计。

  除了上述选择性激励、替代性制度设计外,集体结构上的优化安排也与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实现密切相关。集体结构优化通过对集体成员国数量与构成的选择,以增加个体成员国的收益,和(或)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式为各国参与供给提供激励与动力。集体规模在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初始阶段要尽可能被缩小,对此理性选择集体行动理论的创始人 Olson(1965)有着精彩的阐释。他认为,随着集体规模的扩大,每个成员所分享的公共品收益份额将降低,导致其缺乏参与集体行动的激励,并据此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 大规模集体几乎难以实现集体行动;

  (2)对于大规模集体而言,即使集体行动得以实现,其程度也十分低;

  (3)集体行动的次优性将随集体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因此,集体规模需要被缩小, 尤其是在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初始阶段,具体而言可通过创建委员会与小的领导集体的方式增强供给动机。 而后再逐步吸纳其他相关国家加入。

  因为委员会或小的领导集体一旦形成,就可以采取相应制度安排,如成本分担制度下的国际公共品供给博弈表明,随着集体规模 n的增加,各国所承担的单位供给成本将不断下降,引致激励效应将更为明显,更有利于促进国际公共品供给的实现。此外,在集体成员结构选择上,与其坚持将所有相关国家都包含在内,不如从少数几个对亟需解决的跨国公共问题持有相似强烈偏好的同质国家入手,以“俱乐部”的形式实现初步供给。Truman(2005)指出,“所有集团中冲突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集团成员的异质性”。 倘若集体成员共性明显,同质性高,则意味着成员之间存在更多共同利益,彼此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从而有助于组织集体行动能力的增强。 此外,成员国在社会、文化或经济特征上的同质性,还有助于提高成员间相互作用的预期,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进而降低集体行动决策与执行过程中所需的交易成本。

  三.结语

  世界不断加快的区域化、全球化进程,导致愈来愈多的问题跨越国界,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 这些跨国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增进各国利益,因此属于国际公共品。然而,国际公共品共同利益的存在, 仅为跨国集体行动提供了最初的原动力,收益的非排他性导致各国参与激励不足、跨国集体行动陷入困境。 但这一困境并非不可克服,各国出于自身利益会寻求合作,其主要的途径是实施国际制度安排。 有效的国际制度安排——选择性激励、替代性制度设计与集体结构优化,通过重塑国家激励结构,使得各国采取集体行动的收益高于不行动时的收益,促进了跨国集体行动,最终实现国际公共品供给。

【对国际公共品供给中的集体行动逻辑进行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余光中的大品散文10-03

谈谈余光中的大品散文11-01

从初中语文教材中品杜甫诗词的内容和风格论文09-14

在唐诗里品愁在品愁中成长优秀作文07-17

对论文的学术评语05-06

导师对论文的评语10-30

对论文的综合评语03-02

诗歌鉴赏中的对写法03-23

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03-23

评阅老师对论文的评语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