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开展中学体育活动课学科论文

2021-02-28 论文

  内容提要:随着我国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围绕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意识进行,体育活动课也因此日益成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体育活动课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质量,本文阐述了教学中体育活动课的组织和作用、活动内容的选择等问题,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学 体育活动课

  体育是教育的重要手段,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重要部分,体育课程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能磨练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也坚持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关注学生健康意识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那么如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这是学校体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体育活动课也因此日益成为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体育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竞赛因素,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合理、科学地选择活动内容,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能力。2002年《中学体育课程标准》走进中学体育课,我在体育活动课方面也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优化了课外活动的内容,通过几年的实践,学生们上体育课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 学生对体育活动课价值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参加体育活动课后,绝大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价值及学习与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其原因在于:

  1. 对智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文化课知识门类较多,需要更多的精力和安排较多的时间,这是完全必要的。生理学告诉我们,消除疲劳的一种有效方法就是积极性休息。在从事体育活动时,运动中枢高度兴奋,必定会诱导大脑皮层的其它机能区域处于抑制状态,这种抑制从某种意义讲就是休息。通过体育活动,既掌握运动技术,又消除大脑疲劳,可谓一举两得。

  2. 提高了学生兴趣

  体育活动时,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喜爱的项目,又有场地、器材以及活动时间,同时配有专门教师的辅导,大大激发了学生练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指导老师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一些比赛,使学生在比赛中获得满足感和自豪感,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学生学习技术的自信心,让比赛与练习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促进参加活动的同学更好地掌握该项目的技术,促进学生运动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 参加体育活动课后学生体育兴趣明显增加

  通过对360名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课后的体育兴趣的改变调查,我发现参加体育活动课后,学生的体育兴趣发生了很大变化,喜欢参加活动课的学生由参加前的59.8% 增加到78.1%。通过分析,我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上课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课时,既要考虑练习密度,运动量的大小,又要考虑学生技能掌握情况,严格按部就班,统得严、管得死,学生的体育兴趣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而体育活动课,则由学生自己决定其组织形式,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辅导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施展才能的空间,让学生的兴趣特长和聪明才智得到尽情的充分发展。可见,活动课的组织形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2. 选用项目适应学生需求

  学生随着知识量的增加,意识的`个性化,对体育活动项目选择自由度越来越大。他们喜欢一些趣味性强、易于组织比赛又便于开展的项目。为此我有意识地选用一些球类项目做为活动课的内容。而球类运动的一些项目,其技术可易可难,运动量可大可小,对场地的需求也并不高,易于掌握又便于开展。学生也希望能在学习期间掌握一至二门运动技术,为日后步入社会从事体育锻炼打下基础。

  三、 体育活动课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体育活动课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同学之间可以自由结合、自定目标、自由支配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在这些练习中,学生之间的接触程度是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教学中不多见的,学生随时会和一些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同学结为组合,进行对抗或合作的练习。在这些练习中,学生扩展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了互相协作与帮助,体验了被助与助人的快乐,建立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了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同时,体育竞赛,也是学生喜爱的一种活动课组织形式。学生在团体的对抗活动中必须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才能团结一致,战胜对手。团队精神和公平竞争的良好品德在体育竞赛中可以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经过一年的实验,学生的身体素质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与活动项目相关密切的相应素质变化尤为明显。如篮球对50米和800米 、1000米的成绩提高较明显。因为篮球是在不断奔跑中进行,需要耐力和速度等素质比其它项目要高;羽毛球和乒乓球项目对铅球成绩提高较明显,这是因为活动时一节课无数次挥拍击球,其力量素质相应地提高到重要位置;排球、篮球对立定跳远成绩提高较明显,因其练习或比赛时,起跑扣球、抢篮板球等弹跳力就得到相应发展。同时,活动课是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必要时老师进行个别辅导,这样就大大增加了练习时间。据测定,活动课一些项目练习密度高达85%,最低也不低于60% 。俗话说:“兴浓不知度” ,在不知不觉中身体得到锻炼,相应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学习的精力也更加充沛。

  另外,体育活动中学生经常处在跑动、躲闪、追逐、对抗等状态,这些动作的状态容易使学生发生滑倒和冲撞等现象,尤其是初中学生安全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出现问题,所以对初中体育活动课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安全性、科学性、实用性等,应该注意如下三个内容:

  一、 注意初中生的特点

  初中阶段是青少年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大;男女运动能力有了一定的差别;容易疲劳也容易恢复;具有求知欲强、活泼好动、争强好胜等特点。因此,在活动中要注意针对性,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活动内容和方法。初中男生青睐勇敢行为和攻守性动作,宜选用对抗性强、竞争激烈的活动;女生则喜欢节奏明快、韵律性强、柔软协调富有美感的动作,以选用动作简单、竞争比较平和或有舞蹈动作、音乐伴奏的活动为好。

  二、 注意组织教法的独特性

  体育活动课的教法千变万化。针对初中生的教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新”、“简”、“严”三个字上想办法。以“新”吸引学生好奇所产生的兴趣;以“简”满足学生喜动所需要的时间;以“严”约束学生好胜容易引起的问题。所谓“新”是指活动内容的新鲜性,形式的新颖性,方法的新奇性。所谓“简”是指讲解的简练性,队形变换的简便性,教法的简易性。所谓“严”是指组织措施的严密性,执行规则的严格性,纪律处罚的严明性。另外,对新教材和改进动作技术的教学要慎用。一般不宜以快为条件进行比赛,以免造成旧的错误定型的恢复。

  三、 注意少年期游戏教学内容的变化

  初中阶段是由儿童向青年的过渡期。在游戏教学内容方面,也是从各种自然动作向体育运动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及简单战术训练的过渡:从具有情节内容的活动向分队竞赛、争夺激烈和对抗性质的活动过渡。因而,发展身体素质要结合“身体素质的敏感发展期”来安排;提高基本活动技能,要选择多种多样的具有实用价值的身体练习为手段;学习基本技术技能和简单战术,要通过竞赛方式来进行。要选择灵敏协调而对称的活动形式,可以选择发展速度和弹跳力的活动方式。对发展力量和耐力的活动则要适当掌握,要限制单一姿势和超负荷的活动。

  四、 注意全面教育

  初中阶段是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不但要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而且要注意加强思想品德和组织纪律的教育,培养他们优良的意志品质和高尚情操。要善于选择和运用既能增强体力又能发展智力,而且思想性强的体育活动。“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充分发挥体育活动课的全面功能,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服务。

  总之,加强中学体育课外活动的管理,丰富课外活动的形式,针对性地设置一些活动项目,不仅可以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辉:试论日本的快乐体育教学思想及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21(1)

  2、毛振明:论体育教学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学校体育,2005.3.

  3、季浏:体育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新课标下如何开展中学体育活动课学科论文】相关文章:

如何开展体育教学学科论文07-09

如何在中学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形势下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论文06-21

如何开展语文活动课论文01-10

认知新课标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科论文06-21

中学体育武术教学开展思路论文09-23

如何培养农村中学体育课的兴趣的学科论文06-21

传统中学体育教学与新课标下中学体育教学的比较分析论文11-10

关于新课标下如何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论文09-27

中学体育课快乐体育教学探讨学科论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