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

2021-02-13 论文

  摘要:随着企业人才培养的不断发展,企业想要培养能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模式进行培训,尊重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使员工在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上可以自主选择,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学习内容,在对员工的管理方面也变得更加灵活,加强员工学习、思想、生活上的管理,从而培养适应企业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学分制 企业 人才培养

  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根据企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每个员工不同课程需要获得的学分,以员工获得的总分学作为人才培养成本的依据。学分制有利于改变传统模式下侧重培训时间的局限,而且学分制下,员工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时限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企业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进行学习,将其应用到企业员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的保障条件

  1、企业管理层重视

  企业应该成立学分制管理小组,负责规划、指导、协调、检查学分制推进工作。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要加大企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改革力度,必须从领导层引起足够重视。将学分制引入到企业人才培养中是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突破与变革,是能够为企业员工队伍建设提供人才保障与支持的制度,这样的学习制度,如果领导不重视,就不可能启动或持续推动。从人才培养的推行与实施,从培养设施到经费保障,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将为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和软环境。

  2、健全相关制度

  加强学分制理论的研究、学习及推广工作,制订整体和分步实施规划。基于企业的实际特点,逐渐制定和完善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其他管理制度。以推行学分制为契机,建章立制,制订和完善与学分制改革相匹配的企业培训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一是培训资源管理系统化,制定培训资源系统管理的办法,对培训室、实验室等培训资源实行统一管理,确保学分制推进的硬件环境。二是培训管理网络化,建立综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培训计划制定、排课及选课运行、培训成绩及考务管理、各类培训信息检索等为主要内容的学分制综合管理系统。三是强化管理职能,切实服务企业人才,研究制定学分制下企业员工的工作管理办法。提高企业员工管理水平,增强服务意识。四是加强后勤服务保障,出台与学分制相适应的工作办法,加强后勤服务保障。五是保证硬件设施配置。培训硬件设施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条件。计算机的配备、图书资料数量和质量等都是影响学分制实施的因素。信息平台的建设及运用,要求企业要有较高的培训管理水平及较完备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保障员工培训中计算机的使用,才能顺利、高效地实现。

  3、建立健全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企业员工修读的所有课程的有机整合,它对企业员工的知识结构建立和人才模式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随着学分制的深化改革进程的推进,课程体系和内容的升级将会成为企业培训改革工作的中心。实施学分制后,企业培训的课程体系既要具备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功能,同时要满足员工选择培养目标模式的多样化功能。因此,应着力设计出多类型的具有典型意义的不同课程体系来适应学分制的`需要。

  4、管理队伍保障

  企业可以组织管理人员集中培训学分制管理理念、管理流程及管理办法,分期分批前往已经成功实施学分制的企业参观学习,借鉴经验。同时,要求软件销售方指派技术人员现场展示并指导教务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实际操作,提高企业培训管理队伍的现代化管理力度和水平。

  5、师资力量保障

  学分制的运行的基础是良好的师资力量,也是学分制实施的核心关键。因此,应对教师在学分制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提高认识。知识水平的高低差异、个人能力的不同体现、采用不同的教学风格及方法等等,直接影响到企业人才的培训结果。企业应该建立积极的上岗竞争机制,鼓励培训讲师一人多开课,一课多人开,以满足员工根据自己的基础、志趣、特长等来选择具有不同风格、不同特色的讲师和课程。显然,这一切都是以健全的师资队伍为基础的。同时,企业可以采取积极措施,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讲师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优化师资队伍,推进学分制的顺利实施。

  6、资金保障

  为保障学分制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应该设立学分制改革专项资金,经费单列,专款专用。制定适用于学分制模式下培训经费和员工培训费的管理办法,使相关经费的使用有利于培训的开展,有利于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同时又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二、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优化措施

  1、课程设计要与专业岗位相匹配

  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求企业做好培训规划,课程设计要与专业岗位相匹配,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培训课程,保证员工人才培训能够持续开展、层层推进,使培训效果达到最大化。具体负责实施培训工作的人员,应在以员工为本的前提下,分析不同岗位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课程、组建师资队伍、选择对象等,确保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负责培训工作的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培训效果的监督与管理,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负责督促培训计划的落实和指导,并对培训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

  2、结合日常绩效管理配套实施

  人力资源培训评估是企业员工培训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估,可以较为准确地了解员工培训的价值大小,明确培训设计中的优势与不足,并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与指导。在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和日常绩效管理结合起来,将培训效果考核与评估和日常绩效考评机制有机结合,作为员工薪酬、岗位变动的依据。如果将培训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中,将能提高员工技术提升、知识扩展的主动性。企业根据员工培训的结果,设置与其资质相对应的报酬和待遇,这样,将能极大地促进培训质量提升。例如,公司可以结合内部的书刊、多媒体手段,表扬在学分制培训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职工,宣传他们的真实事迹和优秀的工作表现,让他们成为全体职工的学习榜样,并用现金奖励员工更好的参与培训。

  3、培训目标要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

  一方面,在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后,了解并把握企业各方利益相关的因素,从而掌握员工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员工的培训,这样逐步引导培训需求不偏离企业的发展目标,并不断地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从而促进企业的整体绩效的提升。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下,要从企业战略目标层面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指导工作,分清职责,从企业员工的思想教育和日常行为等方面入手进行管理,明确培训讲师的职责,提高讲师对企业员工的指导范围和力度。同时还需要根据人才的培养目标,加强管理队伍和企业对员工的管理,管理的范围应该涵盖员工的工作、思想和活动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引导员工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此外,还可以根据员工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来进行分层管理,做好教与学的各项工作。

  综上所述,学分制的引入可增加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可选择性,使员工培训的课程设置趋向合理。学分制最根本最基础的理念是“学习自由”,其核心是选修制,以满足企业员工对培训的个性化、多样化的要求。现代企业培训推行学分制,一方面体现了培训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有利于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另一方面,人才培养方案的多元化使得培训管理的复杂性大大提高。因此企业要加强管理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企业的人力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凌建华、促进企业人才培养的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2(36)

【基于学分制的企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相关文章:

基于就业导向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论文01-05

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探讨论文11-21

基于诚信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的探讨的论文05-19

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11-29

探析基于电商平台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论文09-12

企业学院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论文11-29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论文12-01

基于市场需求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论文11-23

高职院校德育学分制探讨论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