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化学第八版课件

2021-03-31 课件

  基础化学课程是根据小学教育(理科方向)专科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规定而开设的重要基础课程。 化学,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现代从事理科教育工作者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基础化学第八版课件,欢迎阅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基础化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化工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任务:

  基础化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高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计算方法;加强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化工技术工作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部分 气体、溶液及相平衡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 能熟练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及分体积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2)会用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分数和质量摩尔浓度表示溶液的组成,会计算稀溶液的蒸汽压下降、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渗透压及求算难挥发非电解质的摩尔质量。

  (3)会进行理想溶液气液平衡计算,能对二组分理想溶液和非理想溶液进行相图分析。

  2.知识目标

  (1) 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压定律、分体积定律。

  (2)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法,了解稀溶液依数性的计算与应用。

  (3)掌握理想溶液概念及气液平衡计算方法,理解二组分理想和非理想溶液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特点。

  (二)教学内容

  1.气体:理想气体,真实气体。

  2.溶液: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稀溶液的依数性。

  3.相平衡:理想溶液及气液平衡计算,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二组分非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相图。

  (三)教学重点

  1.理想气体方程、分压定律和分体积定律。 2.真实气体状态方程的意义。 3.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应用。 4.理想溶液气液平衡计算。

  5.二组分理想溶液相图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1.公式的适用条件及有关计算。

  2.范德华方程体积修整项和压力修整项的理解。 3.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及应用。 4.理想溶液气液平衡计算。

  5.二组分理想溶液进行相图分析。

  (五)教学建议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教学。

  2.使用必要的图示或多媒体动画资源,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第二部分 化学热力学基础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会判断系统类型及运用状态函数的基本特征解决计算问题,能说明热力学能,热和功的符号意义。

  (2)会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化学反应过程、相变过程和单纯p-V-T变化过程的热、功和热力学能。

  (3)会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熵和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焓变,能判断过程自发进行的方向。

  2.知识目标

  (1)理解系统和环境,状态与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力学能,热和功等基本概念。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焓及变温过程热的计算方法,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方法。

  (3)理解自发过程、熵和吉布斯函数的意义,掌握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焓变的计算方法,理解熵增原理和吉布斯判据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

  1.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系统和环境,状态函数,过程与途径,热力学能,热和功。

  2.焓与过程的热:热力学第一定律,焓、摩尔热容及变温过程热的计算,化学反应热效应计算。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自发过程,熵和熵增原理,吉布斯函数与化学方应方向的判断。

  (三)教学重点

  1.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

  2.恒容热、恒压热、焓、摩尔热容等概念、意义、适用条件及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3.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4.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

  四)教学难点

  1.状态和状态函数的特点。

  2.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理想气体的应用。

  3.热化学标准态,标准摩尔反应焓的计算。

  4.化学反应熵变计算和标准摩尔反应吉布斯函数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建议

  1.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实施教学。

  2.使用必要的图示或多媒体动画资源,加深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第三部分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正确写出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指出反应级数。

  (2)会书写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及进行有关化学平衡计算。

  (3)能应用同时平衡规则计算有关反应平衡常数。

  (4)能综合运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处理化学反应。

  2.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

  (2)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

  2

  (3)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及标准平衡常数的概念。 (4)理解同时平衡,掌握平衡移动原理。

  (二)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2.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1级反应,2级反应。

  3.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多重平衡规则。

  4.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浓度,压力,温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

  5.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原理的综合应用:压力,温度,催化剂,浓度。

  (三)教学重点

  1.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

  2.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

  3.化学平衡常数,多重平衡规则。

  (四)教学难点

  1.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质量作用定律及应用。

  2.具有简单级数的化学反应的特征。

  3.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五)教学建议

  1.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2.可利用动态教学课件展示知识的运用及规律。

  第四部分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会计算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常数、解离度和溶液的pH。

  (2)会进行有关滴定分析的溶液组成及质量的计算。

  (3)会计算化学计量点的pH,并选择合适的指示剂,能判断能否直接滴定。

  2.知识目标

  (1)理解酸碱反应实质,掌握共轭酸碱对解离常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和一元弱酸弱碱解离平衡计算。

  (2)理解同离子效应及缓冲溶液的概念,了解缓冲溶液各组成的作用。

  (3)掌握滴定分析基本概念、方法和有关计算。

  (4)理解酸碱滴定曲线,掌握常见指示剂变色范围。

  (二)教学内容

  1.酸碱理论:酸碱电离理论,酸碱质子理论,弱酸、弱碱解离常数和解离度。

  2.弱酸弱碱解离平衡计算: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多元弱酸、弱碱溶液。

  3.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

  4.*滴定分析法:概述,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滴定分析计算,误差与有效数字。

  5.*酸碱滴定法:滴定原理,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

  (三)教学重点

  1.弱酸、弱碱解离常数和解离度。

  2.一元弱酸弱碱溶液解离平衡的计算。

  3.同离子效应和缓冲溶液的`概念,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

  4.滴定分析的计算,滴定原理。

  (四)教学难点

  1.一元弱酸、一元弱碱和水的电离平衡的有关计算。

  2.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

  3.滴定分析的计算及滴定法的应用。

  (五)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在化学平衡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

  2.可利用动态教学课件展示知识的运用及规律。

  第五部分 沉淀溶解平衡和沉淀滴定法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会书写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及溶度积表达式,能进行溶度积和溶解度的换算。

  (2)能判断沉淀生成或溶解,会进行沉淀转化及分步沉淀的计算。

  (3)能根据指示剂对银量法分类,会选择滴定条件用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对待测离子进行滴定分析。

  (4)能进行重量分析的有关计算。

  2.知识目标

  (1)掌握溶度积常数的意义。

  (2)掌握溶度积规则。

  (3)了解沉淀滴定反应具备的条件,理解银量法的分类方法,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和法扬司法的测定原理及其应用。

  (4)了解重量分析的分类、特点与操作过程,沉淀反应要求及其条件的选择;掌握重量分析法的有关计算。

  (二)教学内容

  1.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溶度积规则及其应用:溶度积规则、溶度积规则的应用。

  *3.沉淀滴定法:概述,滴定方法,沉淀滴定法应用——水中氯含量的测定。

  4.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分类与特点,沉淀反应要求及其条件的选择,重量分析法的应用,重量分析法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

  1.溶度积与溶解度的换算。 2.溶度积规则及应用。 *3.沉淀滴定法应用。

  (四)教学难点

  1.分步沉淀的计算。

  *2.沉淀滴定法应用——水中氯含量的测定。

  (五)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在化学平衡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沉淀溶解平衡的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

  2.可利用动态教学课件展示知识的运用及规律。

  3.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注意某些结论的条件性和局限性,把握关键词的分析,这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建立自学能力的基础。

  第六部分 物质结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会书写1~36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式、原子实表示式、价电子构型和轨道表示式。

  (2)能根据元素周期律比较、判断主族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差异。

  (3)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4

  (4)会判断分子的极性,解释分子间力、氢键对物质物理性质影响。

  2.知识目标

  (1)掌握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规律和主族元素性质周期性的变化规律。

  (2)理解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本质、特征及杂化轨道理论对分子结构的解释。

  (3)了解分子间力的判断方法,掌握分子间力对物质性质影响的规律。

  (4)理解氢键的形成条件、本质、特征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1.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核外电子的运动特征,电子云,四个量子数,原子轨道的能级。

  2.原子核外电子分布与元素周期表:基态原子核外电子分布规律,核外电子分布与元素周期表。

  3.元素基本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原子半径,元素电负性,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元素氧化数。

  4.化学键: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5.杂化轨道与分子构型:杂化与杂化轨道,s-p型杂化与分子构型。

  6.分子间力与氢键: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氢键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三)教学重点

  1.四个量子数的表示及意义。

  2.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分布规律。

  3.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

  4.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及其规律。

  5.各类化学键的特征和性质。

  6.sp型杂化轨道类型及其相应的分子构型。

  7.分子间力和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四)教学难点

  1.量子化的理解。

  2.原子的电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 3.杂化轨道的形成。 4.氢键的形成条件。

  (五)教学建议

  1.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关系部分的介绍要理论联系,通过实例来展示判断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分子间力、氢键部分的教学应通过实例来展示对其判断及分析它们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3.可通过模型、投影或教学课件展示分子的空间构型。

  第七部分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用离子-电子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会用原电池符号表示原电池。

  (3)会使用标准电极电势表,并计算电极电势;会判断原电池正、负极;比较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能力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和进行程度;能使用元素标准电势图。

  (4)能利用氧化还原平衡原理定量分析物质含量。

  2.知识目标

  (1)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配平方法。

  (2)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原理及电池表示方法,理解电极电势产生和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掌握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

  (3)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

  (4)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原理及滴定条件。

  (二)教学内容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离子电子法。

  2.原电池和电极电势:原电池,电极电势。

  3.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及计算原电池电动势,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向,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元素标准电势图及其应用。

  *4.氧化还原滴定法:滴定原理,常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水中化学耗氧量的测定。

  (三)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配平。

  2.原电池的表示方法,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3.电极电势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

  2.能斯特方程的应用。

  (五)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在化学平衡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氧化还原平衡的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

  2.可利用动态教学课件展示知识的运用及规律。

  3.也可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开展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

  第八部分 配位平衡和配位滴定法

  (一)教学目标 1.能力目标

  (1)会正确书写、命名配合物,并指出其组成。

  (2)能根据配位平衡进行有关计算。

  (3)会计算条件稳定常数。

  (4)会确定金属离子准确滴定及连续测定的酸度条件,能进行水中钙、镁含量测定的计算。

  2.知识目标

  (1)掌握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命名及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理解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掌握有关配位平衡计算方法。

  (3)理解EDTA及其配合物的解离平衡及酸效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意义。

  (4)掌握配位滴定原理及配位滴定判据,了解酸效应曲线应用及金属指示剂作用原理。

  (二)教学内容

  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配合物定义,配合物组成,配合物命名,螯合物。

  2.配位平衡:配位平衡常数,配位平衡移动。

  *3.EDTA及其配合物:EDTA的解离平衡,EDTA的金属离子配合物,EDTA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4.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基本原理,配位滴定的方法,配位滴定法应用——水中钙、镁总含量的测定。

  (三)教学重点

  1.配合物的概念、组成、命名及化学式的书写方法。 2.配位平衡常数的计算。 *3.配位滴定法应用。

  (四)难点

  1.配合物命名。

  2.配位平衡常数的意义。

  3.配位滴定的计算及滴定法的应用。

  (五)教学建议

  1.教学中,应在化学平衡的知识基础之上,进行配位平衡的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起知识体系。

  2.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材设计的工作任务或整合实验教学内容,在教师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学习与讨论,实施“基于工作任务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

【基础化学第八版课件】相关文章:

化学教学课件制作02-16

化学电源教案课件05-13

高中教学化学课件04-11

高中化学教学主题课件04-11

中学化学教学的课件04-13

初中化学教学课件资料04-20

实验四PPT课件制作基础05-14

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课件01-26

英语写作基础教程课件11-25

初中化学教学说课课件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