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课件实录

2021-03-25 课件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⒊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重点: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习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生动形象的语言。

  教学计划: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⒈了解本文的文学知识,掌握本文的生字、词。

  ⒉熟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所的美景。

  ⒊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学习本文“布局谋篇,层次井然”的写法。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导入新 课:

  同学们,上一课,我们学习了《春》这篇美文,感受了春的美景,从春的美景中感受到了活力、生机。可以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可以值得赞美的东西,在冬天,人们也许看到过白雪皑皑的银白色的世界,那么,你居住的地方的冬天又如何呢?谁能说说?(指名说出)不 同地方,冬天的景是不同的。济南这个地方的冬天的景又如何呢,我们学习了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就知道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济南的冬天》。(板书:《济南的冬天》)

  二、新授:

  ⒈ 解题及作家、作品介绍。

  这是一篇写冬天美景的抒情散文,也是一篇美 文。作者——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地同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37年,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问世,被译成十几种文字,产生较大的国际影响。

  抗战爆发后,他在周恩来的直接关怀和帮助下,从事抗战文学活动。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回国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委员、市文联主席等职。由于他的勤奋创作,解放后写了20多个剧本,被誉为文艺队伍中的劳动模范。1966年去世,终年67岁。

  1930年前后,老舍来到山东,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山东大学任教7年之久,对山东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山东被称为他的“第二故乡”。据老舍夫人胡青回忆,老舍生前“常常怀念的是从婚后到抗战爆发,在山东度过的那几年”。

  《济南的冬天》是老舍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原为一系列直接描写济南风景名胜的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中的第五节(第一节《济南的马车》、第二节《济南伪洋车》、第三节《济南的大葱》、第四节《济南的秋天》、第六节《齐大的校园》、第七节是全文的结语),发表在《齐大月刊》欧一卷第六期(1931年4月出版)。此文虽系节选,但能独立成篇。

  2.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温晴:本课指天气械极为晴朗、明亮、温和。

  安适:安静而舒适。

  肌肤:肌肉和皮肤。

  出奇:特别,不寻常。

  秀气:清秀、小巧玲珑。

  水藻: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存放。

  澄清:本课指明亮,透明。

  空灵:美妙无穷无不可捉摸。

  蓝汪汪:形容蓝得发亮。

  3.朗 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计练习题。

  4.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问题质疑。

  二、导入

  1.作家作品导入。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1918年师范毕业后,曾任北京十七小学校长、天津南开中学语文教员。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2.导语

  老舍对济南的山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是可爱的,一切都有是可爱的,真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当们探究课文时,当一幅幅画面浮现在你的脑海里时,你将进入那片美的天地。

  是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特别是浸透在如诗如画美景中的 浓郁情致,更使作品带有了一种神韵,一种悠长的味道。

  三、正课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⒉解析文章题目

  文章以“济南的冬天”作标题,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个特定环境的冬天,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冬天。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⒊探究质疑: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讨论并归纳:文章可分为三部分。 (划分的依据是描写的景物不同)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

  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串全文的主线,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第2段开始,“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是个重要的过渡句,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

  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文章用了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次写薄雪覆盖下的山,再写城外远山,勾画出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段意: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

  第二部分:第二、三、四自然段。段意:细写济南冬天的山景。( 又分为三层)

  第一层: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第二层;写雪后的山景。

  第三层:写城外远山。

  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段意:写济南冬天的水色。

  4.探究质疑:第一自然段怎样写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石感情 ?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来写。

  ⑴北平的寒————济南的暖

  (北平的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⑵伦敦的暗————济 南的明

  (伦敦的冬天要是能看得见太 阳,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⑶热带的热————济南的温

  (热带地方的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济南有温晴的天气。

  ⒋探究质疑: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有什么好处呢?

  讨论并归纳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赞誉“济南真算个宝地”。文章紧扣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

  ⒌探究质疑:“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改为“没有风的”行不行,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没有风声不等于没有风,只是风小而已。如果改成“没有风”,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由此可见作者的用词是十分准确的。

  四、小结

  文章一开头,就紧紧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天气特点,赞誉济南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下文描绘的济南冬天独有的美景,都是与此相联系的。

  五、作业

  ⒈完成课后研计练习一。

  ⒉选用教案后课时作业设计。

  第 二 课 时

  一、预习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就课文不理解之处提出质疑。

  二、导入

  ⒈写文章为什么要学会分析抓住景物的什么特征,是怎样描写景物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分析才能懂得文章的主旨,对自己今后写作也会有收益的。

  ⒉这节课我们继续欣赏课文中济南美好景色语句,并质疑。

  三、研讨新课。

  ⒈朗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求做到以下几点:

  (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熟悉课文,这是朗读好的前提。

  (2)细心体会,理解课文,建立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内心视象,这是朗读好的基础。

  (3)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

  ⒉探究质疑:文章第一段写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第二段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这两段是怎样转过来的?(分析过渡句或过渡段)

  讨论并归纳: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而写到济南冬天的山。

  ⒊探究质疑:济南的山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写出了济南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⒋探究质疑:作者怎样写阳光朗照下的小山特别可爱?

  讨论并归纳:

  ⑴拟人的句子更多,个性化更明显,如把济南老城说成是“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把济南周围的一圈小山写得很有温情,“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用一连串的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⑵“这一圈小山特别可爱,好象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说:……”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用“看护者”比喻四周的小山,加上温存体贴的安慰,写出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⑶从人们有感受写:“面上含笑”“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还写了人们的幻想。不仅描绘了人们的笑容,更突出了人们舒适温馨的感受。

  ⒌探究质疑:第三自然段是按怎样的顺序来描写雪后的山景的?

  讨论并归纳: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间、至山坡、山腰,有层 次地写出了秀美联社的山景。

  ⒍探究质疑:“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雪后山景“妙”在何处?

  讨论并归纳:

  ⑴妙在雪光、雪色:“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松的翠与雪的白相映成趣;“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如洗的蓝天与似银的白雪相映生辉;“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白雪与暗黄的草色,组成彩色的美景。

  ⑵妙在雪态:“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把薄雪比喻成害羞愧 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7探究质疑:这段文字是用哪些修辞手法来雪后的山景的?

  讨论并归纳:

  ⑴比喻“用日本看护妇”比喻雪光;用“花衣”来比喻雪色。

  ⑵比喻拟人;“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写出了雪动人的雪态。

  ⒏探究质疑:第四自然段怎样城外的远山?

  讨论并归纳:用城内的狭窄来映衬城外的宽敞,用两个卧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用“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来比喻城外的远山。三笔两笔就勾画了济南冬天城外远山的特点。

  ⒐探究质疑:第五自然段,写济南冬天的水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⑴水的绿:作者通过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的绿。由水的绿联想 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

  ⑵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⒑探究质疑: 这段文字还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什么好处呢?

  讨论并归纳:可让学生各抒已见。

  ⑴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把水藻、水和垂柳都人格化了,表现出济南的无限生机和在冬天里孕育着的朦胧春意。

  ⑵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了水的清亮的特征。

  ⒒ 探究质疑:本文的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

  讨论并归纳: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

  文 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

  一是直接抒发感情。如开头写“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通过对比,得出“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后边还有“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那些小山太秀气!”结尾一句蕴含着“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的情意。

  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如,“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这是张小水墨画”。在优 美的意境中,表达作者赞美的真情。

  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等,不但写出景物的外形,而且饱含喜爱的心情。

  ⒓探究质疑: 篇末用“这就是济南的冬天”作结,有什么好处?

  讨论并归纳:

  最后的“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是全文的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令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意思是:这温暖如春、秀丽如画、天明水净的蓝水晶的世界,就是冬天的济南啊!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四、小结

  文章布局谋篇层次井然。开头一段,写济南冬天的天气。第2段开始,转到对冬天山水的描写。在分写山水之前,先给人以济南的总体感,用拟人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作者紧扣住这一点,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第5段写冬天的水色。作者极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最后,以简明有力、含义丰富的一句结束。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楚,衔接紧密,推进自然。

  文章运用比喻和拟人的写法,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

  情景交融是本文写作的又一个特点。文章在描写济南的冬景时,处处流露出作者的赞美之情,大致有这样几种写法:一是直接抒发感情。二是创造意境,流露深情。三是虚实结合,展开想像,抒发热爱之情。

  老舍先生是语言大师,在词语的选用上十分讲究,如:“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况且”,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者补充、追加新理由;“还”,表示范围的扩大,有所增益或补充。这里“况且……还”连词和副词配合,起关联作用,恰当地组合了要说的意思。

  五、作业

  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二、三题。

【济南的冬天课件实录】相关文章:

鸟的天堂课件实录05-08

语文的课件教学实录02-17

上海的冬天-仿老舍《济南的冬天》11-21

《济南的冬天》预习案12-06

读《济南的冬天》有感04-11

描写济南冬天的诗句12-16

《济南的冬天》原文欣赏04-20

关于济南的冬天好词好句11-26

济南的冬天拟人句推荐05-11

《巨人的花园》课件及教学实录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