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

2021-04-02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1

  一、教学内容:

  重力与重心

  知识重点:

  1、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矢量。

  2、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在具体问题中能找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3、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二、重点、难点:

  1、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来命名。

  2、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会用公式G=mg(g=9、8N/kg)计算重力。

  主要内容讲解: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2、特征:

  1)物质性:产生力的前提是有物体,而且是两个物体。

  一个孤立的物体不会存在力,力不能脱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在研究一个物体受力时,不一定指明施力物体,但施力物体一定存在且能找到。

  2)相互性: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矢量性: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例1、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

  B、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C、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

  D、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

  解析:子弹在枪管内受到火药爆炸所产生的强大推力,使子弹离开枪口时有很大的速度,但子弹离开枪口以后,只受重力和空气阻力作用,并没有一个所谓的推力,因为不可能找到这个“推力”的施力物体;故不存在,所以A错。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甲推乙的同时乙也推甲,故说法B错。不论物体是否有生命或是否有动力,它们受到别的物体作用时,都会施力,马拉车时,车也拉马;书向下压桌子,桌子也向上推书,故C错。由于自然界中的物体都是相互联系的,找不到一个孤立的、不受其他物体作用的物体,所以每一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又是施力物体,故说法D正确。

  3、力的作用效果:

  1)使物体发生形变。

  2)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哪些因素影响了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

  1)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要准确地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例2、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向右的100N的力F,如何表示这个力呢?

  解:首先确定比例如下:

  20N

  根据条件画出力的图示如下:

  F

  说明:在力的图示中,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作用点、方向和大小。

  即必须明确表示出力的三要素。

  2)力的示意图。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只需要在图中画出力的方向,不画大小,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

  6、力的种类:

  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等。

  7、力的测量:弹簧秤

  二、重力与重心

  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并不是地球的吸引力,而是由于吸引力产生的,而不能说地球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物体对地球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例3、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无论怎样运动都受到重力。

  D、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答案:CD

  解析: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产生两个效果:一个效果是吸引力的一部分使物体绕地球转动;另一个效果即另一部分力才是重力,也就是说重力通常只是吸引力的一部分。重力只决定于地球对物体的作用,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也与物体是否受到其他力的作用无关。

  2、重力的方向和大小

  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强调:竖直向下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竖直向下指的是与水平地面相垂直,不能笼统指垂直方向。

  2)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关系:

  G=mg(g=9、8N/kg)

  强调:g值在地球的不同位置取值不同,同学阅读课本内容可知,赤道上g值最小,而两极g值最大。一般的'处理方法:在地面附近不太大的范围内,可认为g值是恒定的。

  3)测量:悬挂在弹簧秤下,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

  3、重心:

  通俗点讲,重心就是重力的作用点。就是在研究问题时,从效果上看,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就叫物体的重心。

  我们把物体的全部质量压缩成一点将不影响研究结果,这就是物理学的一种等效代替的思想。

  1)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的重心,跟物体的形状有关。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其重心在此几何中心上。

  2)质量分布均匀的形状不规则的薄板的重心可用悬挂法找到。

  归纳:物体的重心可在物体之上,也可在物体之外。

  3)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即跟形状有关,也与质量分布有关。

  比如:往高处叠放东西,重心不断随高度而上移。

  4、重心与稳定:

  重心的高低与支承面的大小决定物体的稳定程度。

  当重力作用线落到物体的支持面以外时,物体就会倾倒。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通过寻找几何图形的重心的数学活动,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重心的过程,了解规则几何图形的重心就是它的几何中心。

  2、在探索线段、特殊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任意多边形的重心活动等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等过程,发展几何直觉。

  3、了解重心的物理意义,体会数学与物理之间的联系,能用实验方法寻找任意多边形的重心。

  教学重点:通过课题学习的任务、目的、结论等环节,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难点:实验活动的规范操作,及寻找三角形的重心。

  教学用具: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纸模,三角形纸模,一小段木条,带线的重锤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一:向学生简略介绍物体重力的产生和重心的含义。

  活动二:探究小木条的重心。

  结论:重心在小木条所在线段的中点上。

  活动三:用带线的重锤与平行四边形及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有同一顶点挂起来,找到重力的作用线,这样做二次,得到二条重力作用线的交点,即为平行四边形的重心。

  结论:平行四边形的重心是它的对角线的交点。

  活动四:探究三角形的重心(让学生自己动手按活动三的方法做,找出三角形的重心)

  小结:三角形的重心在三角形三条边的中线的交点上。

  活动五:让学按照刚才的方法寻找任意四边形的重心的位置。

  二、本课小结:通过课题学习,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呢?在哪些体会呢?

  三、作业布置

【课题学习重心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综合学习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03-25

幼儿学习数字教学设计02-15

《综合学习一》教学设计03-25

个人课题教学总结01-14

教学设计范文03-03

拼音趣味学习教师教学设计02-15

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04-26

《交流学习方法》教学设计04-18

幼儿语言交流学习教学设计02-15

观潮教学设计范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