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2023-11-23 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1

  设计思想

  1、设法将学生深深地引入课文之中。

  2、引导学生既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又注重对文章细节的品评欣赏。

  3、运用“问题导入,以导为主,读议结合,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小说、品细节、悟主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品相关情节。

  (2)古代白话字词积累整合。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2)探究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认识封建社会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点

  环境描写、细节描写以及伏笔照应的创作技巧。

  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准备:

  1、教具:幻灯片、DVD、大屏幕、课件。

  2、预习要求:

  (1)读课文、读注解、理解部分古代白话词语含义。

  (2)读课文试着划分段落概括段意。

  (3)阅读《水浒传》7—11回,了解与本文相关的情节。

  3、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循环播放《好汉歌》当唱到“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一句时,点出林冲在山神庙前风雪之夜手刃仇敌的英雄画面。

  二、教学活动设计之一:速读课文,理清思路。

  第一部分(1—6段)酒店、沧州遇旧、买刀寻敌。

  第二部分(7—10段)草料场、接管草料场。

  第三部分(11—12段)山神庙、怒杀陆谦。

  三、教学活动设计之二:重点探究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

  问题设置

  1、文章第二段“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下菜疏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一句中这两个是什么人?为何“闪将”进来,而不是“走(跑、跳、跺、闯、挤)将入店里来”?这个字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研读课文,注重学生最初的阅读体验,注重课堂生成过程。)

  学生讨论提出:文章第三段开头“李小二应了,自来门首叫老婆道:‘大姐,这两个人来得不尴尬。’”并且注解释不尴尬:鬼鬼祟祟,不正派。也作“尴尬”或者“不尴不尬”,我顺势提问:这两个是什么人?一个军官、一个走卒。他们来这干什么?密谋。他们两个进入酒店后言行有什么特点?说话偷偷摸摸“不叫你修来”手段卑鄙阴险(给管营金银)。所以两个人是“闪”将进来。

  2、小二妻偷听“正不听得说甚么。”悬念、究竟会怎样?即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林冲有无生命危险?

  幻灯1、细节描写中前后两次偷听出示一副对联。

  小二妻店中隔墙,有心偷听听不全。

  林教头庙中隔门,无意偷听听得真。

  学生讨论:为什么酒店静一个时辰听不全。

  山神庙、风雪交加、一会儿、听得真。

  师生互动:

  客观原因:密谋、怕隔墙有耳、声音小、墙隔音好。

  得意忘形、风雪交加心情好、声音大、门破有缝大石头靠。

  主观原因:作者有意为之,一开始不能听全,设悬念吸引读者。

  (说书人的技巧)

  3、到了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

  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去市井沽酒的路上。

  (读7、8段,找出有酒的地方。)

  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躲过祸事。

  只是出门买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

  不一定!草厅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

  草厅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

  练习:风雪作为自然环境对刻画人物起到一定的作用。看看文中对风雪有哪些描写?这些描写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第二课时

  教学活动设计之三:

  你对文中哪个细节或伏笔感兴趣?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1)酒、风雪已经学过。

  (2)林冲沽酒前盖火炭,草厅压塌后探火盆,知道火种已灭。

  一方面表现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并非因为林冲疏忽而是有人预谋,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3)关于刀、枪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4)林冲进了古庙的石靠门,为后文陆谦等人推门未成只好站在庙门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偷听得一清二楚,真相大白,冲出庙门手刃仇敌张本。

  (5)方向位置设置合理。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由草料场往东走。同时陆谦等人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不是冤家不聚头,不到时候不聚头。

  教学活动设计之四:高潮到来

  幻灯2、录结尾杀人场景“把陆谦……”到结尾。

  齐声朗读,赏析。同学们讨论1分钟,谈谈各自的感受。

  幻灯3、金圣叹评点林冲杀人场景。

  “杀得快活,杀得快活,若如那两个人也一枪搠死,便没趣了。有了这一刀一枪,才产生以一个人杀三个人,凡三四个回身,有节次,有间架,有方法,有波折,不慌不忙,不熟不密,不缺不漏。”

  师生互动:看看这卖友求荣的家伙到底是什么心肝?

  总之杀得快活,有身份,有性格,有主次,有章法,有思想。

  提问:林冲到底是怎样的性格?他一直在忍吗?为什么不早下决心?如果换成鲁智深报仇会怎样?

  幻灯4、以第十回回目诗结束本课。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哭。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作业:1、课堂练习1、2,课内阅读(一)(二)。

  2、写作训练:足球场上的一瞬间(动作描写)。

  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内容安排较多,应该减少第一环节的用时,让学生提前准备预习作业,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简省多人补充甚至教师补充的时间,在自读课文自我剖析课文上多提供时间。

  第二课时在人物形象分析方面可再压缩,抓住关键情节,不必面面俱到,腾出时间搞一个风雪、动作描写训练并加以展示指导就更好了。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2

  一、导入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听好汉歌,胸中会涌起一股冲天的豪气,甚至让我们这些文弱书生也恨不能捋起衣袖、拔拳惩恶。但是,《水浒》中却有这样一位英雄,该出手时出不了手,举起了拳头又放手。他,就是80万禁军教头林冲。

  ppt1: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像“浮梗”一样悲凉的身世,像“转蓬”一样难求的功名。春风得意的林教头为何会生出这等感叹呢?

  ppt2:林冲初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显赫,家室美满。然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因美眷贾祸,“脊杖二十,刺配沧州”。前往沧州途中,堂堂禁军教头,被两个鬼魅似的小人整治得苦不堪言,可林冲一路咬牙隐忍,历经艰辛,到达沧州。

  (设计意图:“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是林冲在梁山好汉朱贵酒店的墙壁上题写的诗句。以此为关节,联系林冲的昨天和今天,为文本解读作铺垫。)

  二、解读

  (一)沧州遇故旧

  到了沧州,见到了故人李小二,自然提起了往事。这时怨气冲天的林冲,又是如何叙述自己遭遇的呢?

  ppt3:“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

  1、他自认“罪囚”,他真的认为自己有罪吗?无罪何以认罪?(怕给自己、给别人招惹是非,足见他的厚道、克己。)

  2、设身处地想想,如果你是林冲,会怎么称呼高俅?如果换作李逵又会怎样称呼?林冲却称“高太尉”,为什么?(常人称作“高俅那厮”“高俅老赋”,林冲却称高俅为太尉。这种彬彬有礼的背后是一种油煎般的苦痛,然而他也认了,因为他要苟延残喘,要挣扎地活下去。)

  3、“未知久后如何”,他想说“久后”是未卜的,是吗?他会有“久后”吗?

  (由教头变为罪犯,他以为这是高俅对自己陷害的板限,因而他认为眼前是平稳的,认为自己熬过刑期,回到东京,家人团聚,也许能重振家业。他真的没有去想、也不愿去想高俅的赶尽杀绝!)

  (设计意图:林冲是个精细之人,然而他在言语之中不经意地流露了他的世界图景。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这些只言片语,一方面认识林冲,一方面养成品读小说的习惯。)

  (二)酒店密谋害林冲

  不管林冲用怎样平静的口气叙述此事,不管林冲用怎样平和的心态对待此事,他都告诉了李小二一个事实:他与高俅有仇。于是小二才会关注到远道而来的陆谦一伙,于是才会有李小二隔墙偷听的精彩片段。播放电视剧中的这个片段,并请学习小组讨论、交流:

  1、对于这一情节,电视剧和小说的叙述上有什么差异?

  (电视剧中李小二偷听被发现,受到恐吓后,不敢对林冲直言,而只是婉言暗示,但林冲似乎没明白,还是心安理得地去接管了草料场。小说中,林冲明知管营等有阴谋,但还是带着疑惑,心存侥幸地去了。)

  2、你觉得哪种叙述能更好地凸现人物性格,凸现小说主题?

  (电视剧设置悬念,使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意在情节;小说中林冲道:“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又一次提到不知何意。小二已经告诉他有阴谋,他还幻想得过且过,这样的叙述意在人物与主题。)

  (设计意图:有效利用影视资源,辅助文本解读。让学生在比较中激发兴趣,从而更好地领悟作者匠心。)

  (三)林冲接管草料场

  风雪之中,林冲以一种怎样的心态来到草料场?8~10小节中有一些关于林冲的耐人寻味的语言和动作,你能找到吗?

  ppt4:“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了泥水匠来修理。”“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在这样的话语中,我们能感受到什么?

  (大难临头,林冲却想安稳过冬,却想山神庇佑自己可以在此安稳度日。)

  ppt5:“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依旧把门拽上,锁了,望那庙里来。”

  从这些细微的动作中,我们又能感受到什么呢?

  (“盖”,怕着火;在旷无人烟的地方,“拽上”门,这还不够,又上锁;先前已盖了的火炭,因草屋塌了,还要用手去“摸”,探探有没有火星;一间崩塌的草屋,离开时,还要“拽上”“锁了”。林冲真是太谨慎、太尽职。)

  小说为何刻意表现林冲的谨慎、尽职?

  (小说想告诉我们,林冲是多么忍辱负重、克制内敛。他只想安心做一个囚徒——一个模范的囚徒。这与下文的血刃仇敌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渲染主题。)

  (设计意图:所谓“细微处见精神”。通过发现、探究,既认识到精彩的细节描写是明清小说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元素,又感受到无论是小说的创作还是小说的解读,都要在细微处下功夫。)

  (四)一腔怒火刃仇敌

  就是这样一位苟且容忍,心存幻想,牙断往肚吞、血流往嘴咽的林冲,却为朗朗乾坤所不容。高太尉逼他,高衙内逼他,好友陆谦逼他,管营、差拨也逼他。逼,犹如一张巨大的网,使林冲无处藏身。于是他大吼一声:“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在火光白雪的映照下开始了他的复仇。这是最惊心动魄、最淋漓尽致的一个片段。请一位像“林冲”的同学,用他的声音演绎这一段落。(也可以让学生听听田连元的`评书。)

  用心体察,可以发现,林冲不愧为林冲,杀人也有讲究。林冲先杀谁,后杀谁?先后顺序是精心设置还是漫不经心的?

  (先搠倒差拨和富安,再杀陆谦。先收拾次要角色,再对付主要敌人。差拨是杀害林冲的阴谋的直接献计与执行者,富安是陆谦的伴当,是个走卒,他们都听命于陆谦。陆谦不仅是主谋,还是背叛朋友的无耻之徒。)

  杀人的武器有讲究吗?

  (前二人用花枪利索地结果了,而杀陆谦则用那口解腕尖刀。为什么?用尖刀,距离短,更“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解恨,痛快。尖刀本为复仇准备,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杀陆谦前为何还要宣言“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杀人本不可恕,但你陆谦“情理难容”,所以“杀人可恕”。论情,你我自幼相交,情同手足,自不当背弃我;论理,我遵纪守法,规矩做人,你也不当助纣为虐。这句话,不但是说给陆谦听的,也是说给全社会听的。从东岳庙受辱以来的种种新仇旧恨、种种酸楚义愤,全都落到这句话。先前林冲的委曲求全、忍辱偷生,现在终于求无所求、忍无所忍。)

  (设计意图:“手刃”的顺序与武器,本似无趣,细加品析,也另有滋味;“手刃”的宣言,很耐人寻味,自当认真品读。)

  三、描述

  林冲一路向我们走来,我们见证了他的辛酸苦楚,我们也见证了他的淋漓酣畅。面对这样的林冲,我们不想说点什么?不想写点什么?附:

  (一)

  直到那一夜风雪

  多少年来一直对着长风飞舞的红缨,终于得饮人的鲜血;多少年来胸中的那一股隐忍的不平之气,全被葫芦里的烈酒烧成仇恨。

  痛快!

  痛快!!

  (二)

  毕竟天生是男人!锦衣玉食,不曾销得胸中那些豪情。

  忍气吞声,也不曾走了那一腔铁血。

  痛快!

  (三)

  林冲不是莽夫。熟读兵书战阵,当然懂得为将的理智和谨慎。

  一个“忍”字更是用到极致。

  忍,林冲会忍,

  狠,林冲够狠!

  (四)

  一忍再忍忍难忍,恨将花枪舞!

  三思再思思难归,愁把水酒醉。

  (设计意图:写,不仅是学生的自我对话,也是其思想的修正和升华。)

  四、结束

  ppt6:“不读《水浒》,不知天下之奇——金圣叹”。

  “奇”在何处?奇就奇在一个“逼”字,逼良为娼,逼民为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3

  【文献综述】

  备课时,我反复阅读课文,重读了原著中与本文有关的章节,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我发现关于本课的研究重点指向三个维度:

  一、研讨小说的人物、情节、环境与主题。

  二、研究本文中“物件”的作用。如“刀枪、酒葫芦”的作用。

  三、研究本文的叙事结构与写作技巧。三个维度基本涵盖了从内容到结构形式的诸多层面。但是,在教法方面的研究资料甚少,即便偶有述及,也未能在教法上提出符合当下基于核心素养的创新的教学主张。

  经过深入思考与反复修改,我确立了以“火”为切入点,以“草料场大火”转化为“林冲的怒火”为节点构建学习任务群。通过对描写“火”的相关内容进行文本细读,厘清小说内部逻辑关系,分析作者艺术构思上的精巧之处,探究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挖掘文章主题,从而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目标。

  【课标理念】

  1、学习鉴赏小说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对小说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

  2、培养阅读兴趣,正确理解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

  3、汲取小说中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营养,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提高文学素养。

  【文本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的精彩选段。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把握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小说人物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思想观念、为人行事和一般的.草莽英雄有较大差异,而且他经历了诸多劫难,这是否会导致林冲的性格发生变化?是什么因素导致了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小说涵盖的文化意蕴值得深入探究。

  本课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出发,设计思路上充分整合“内容主线—情景主线—活动主线—媒体主线”,力求做到以纲举目,纲举目张,化繁为简,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以“言语建构”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紧扣“火”字,一字立骨,前后勾连,归纳概括情节,将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教学有机融合,研读细节,以读—品—说为着力点,解读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达到发展与提升学生理性思维的目的。引导学生热爱学习并致力于传承中华古典文化。

  【学情分析】

  心理特点:高中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知识积累:《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章回体结构,艺术水平高超,文化影响深远,学生兴趣浓厚。通过高一年级的阅读学习,尤其是经过必修三小说单元的学习,学生对小说的文体特征有了一定认知,对分析人物形象和品读语言有了一定的体验,掌握了一般的鉴赏小说的方法和技巧,为学习本课打下了坚实基础。

  【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应用:整体感知,把握小说故事情节。以“火”贯穿全篇,深入品味语言,赏析细节描写。

  思维发展与提升: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探究主题。

  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

  体会中华古典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深入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赏析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变化的原因,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用具】

  火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需要一种特别的氛围,请大家屏住呼吸,(教师点燃火柴),请大声告诉我,你们看到了什么?

  在火中,我们仿佛看见了寒夜中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仿佛看见了被烈焰灼身但纹丝不动的中华好男儿;仿佛看见了英法百年战争中不屈不挠最后受火刑而死的传奇英雄圣女贞德。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看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将经历怎样的一场大火?

  二、整体感知,梳理情节。

  学习任务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结合前情提要,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概括故事情节,并从下列八个词语中选择四个填入后面的空格。

  (1)林教头沧州府()“火”

  (2)陆虞侯牢城营()“火”

  (3)贼差拨草料场()“火”

  (4)豹子头山神庙()“火”

  防“火”忍“火”救“火”避“火”

  点“火”纵“火”泄“火”憋“火”

  答案:

  (1)林教头刺配沧州府(憋)“火”

  (2)陆虞侯索命牢城营(点)“火”

  (3)贼差拨火烧草料场(纵)“火”

  (4)豹子头雪恨山神庙(泄)“火”

  三、细读文本,探究作用。

  学习任务二:

  小说中多次写到火,或明或灭,请同学们快速阅读第7—11段,迅速地勾划出描写“火”的部分,并思考这几处“火”各有什么作用?

  明确:

  1、火推动着故事情节发展。从林冲生火御寒——盖火沽酒——探火投宿——草场起火,这条明线一直推动着故事情节向前发展。

  2、火刻画了林冲谨慎精细的性格特点。林冲在离开草料场沽酒的时候将火炭盖了;草厅倒塌投宿山神庙前又去检查火盆,处处凸显其谨慎精细的性格特点。

  3、火将故事情节推向了高潮。火的背后,是一场惊天阴谋,起到了激化矛盾、使矛盾冲突更加突出的作用。

  4、草料场的大火最终转化为了林教头心里的一腔怒火,林冲刀枪并用,手刃仇人,报仇雪恨。火,促成了人物性格由隐忍妥协向决绝反抗的根本转变。

  5、火在小说中或明或灭,增加了故事的曲折性和趣味性,使小说更富有可读性。

  6、关于火的描写,表现了艺术的巧妙安排。作者在对火的描写中十分注意铺垫、伏笔、悬念等的使用,做到了前后照应,疏而不漏。

  学习任务三:

  生存,还是毁灭?请同学们齐读第12段,你从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语句中读出来的?请结合文本作简要分析。

  明确:读出一腔怒火,读出决绝,读出冷静。

  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

  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

  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

  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

  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

  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将心肝提在手里。……又早把头割下来,把尖刀插了,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再穿了白布衫,系了搭膊,把毡笠子带上,将葫芦里冷酒都吃尽了。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

  四、探究主题,深化理解。

  学习任务四:

  林冲对自己被诬陷,刺配沧州,甚至差点命丧野猪林,他一直选择“隐忍”,选择了向权势低头,逆来顺受,委屈求全,他一心想做个顺民、良民,那么,最后是什么让他改变了自己一贯的“隐忍”呢?

  明确:一“字”以蔽之:逼!

  以高俅为首的封建势力的步步紧逼,使林冲看清了他们的真面目,由动摇到坚定,从妥协到斗争,长期积压的怒火如火山一样喷发,林冲终于在逼迫之下走上了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道路。

  五、学有所得,迁移运用。

  1、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从老师提供的话题中自选一个话题,写200字左右的欣赏短文。

  (1)课文中的一物之妙。

  (2)课文中的巧合与蓄势之妙。

  (3)阁中偷听与山神庙偷听描写鉴赏。

  2、推荐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4

  教学目标

  1、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从而体会小说反映的“官逼民反”的主题。

  2、培养学生概括情节的能力以及运用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

  3、赏析文中对“风雪”的描写,理解景物描写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人物形象的烘托作用。

  4、分析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分析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了解文中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水浒传》中,遍览整座梁山,有两人出场时手拿扇子,一是燕青出场时“腰间斜插名人扇”,潇潇洒洒地渲染了他的浪子本性。另一个是“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酷似张飞模样的人,在人物出场时“手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他就是林冲。林冲,一个武将,却要手执一把折叠扇,不禁要让人多想上三分。林冲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那把折扇是否可以暴露出他脆弱的内心呢?

  二、简介作家作品

  在预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简要介绍,再由教师补充。

  1、作者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 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作品《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是一部描写北宋末年农民起义的著名的长篇古典小说。这部章回小说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施耐庵的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和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介绍“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前因

  明确:要了解林冲个性,我们先要对林冲的一生进行一次回顾。关于林冲的故事,主要集中在《水浒》7—12回。

  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

  第十二回梁山泊林冲落草,汴京城杨志卖刀

  故事简介: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受人敬重,生活富裕,有个美满的小家庭。他对封建统治阶级抱有幻想,本无造反之心。然而奸臣高俅(高太尉)的干儿子高衙内蓄意霸占林冲的妻子,虽多次调戏都遭到抗拒但仍不死心,于是高俅利用权势指使他的狗腿子陆谦(陆虞候)、富安等人设下毒计,诬陷林冲手执利刃故入军机重地白虎节堂,图谋行刺,把他送交开封府发落。开封府尹明知林冲冤屈,但迫于高太尉威势仍判定脊杖二十刺配沧州。高俅又令陆谦买通押差,要在赴沧州途中的野猪林害死林冲,幸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和鲁智深分手后路过柴进庄院,受到殷勤接待;柴进又写信给沧州官府托请照顾林冲。林冲到了沧州牢营,由于送了银子给差拨、管营,又有柴进荐书,不仅免了一百杀威棒,还被派去看管天王堂。此后(课文节选的内容由此开始),陆谦、富安奉高俅之命追踪来到沧州,与差拨、管营合谋,必欲置林冲于死地。林冲被残酷的现实步步紧逼,虽忍辱求全而不可得,终于杀死仇敌,投奔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宋江起义军中著名的首领之一。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过来看,林冲一直在遭受逼迫,所以人们说林冲是“逼上梁山”的,这个“逼”字可谓十分的贴切。总结起来,让林冲上梁山的有“四逼”。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从林冲上梁山的经历可以看出来,林冲的思想、性格有个发展变化过程,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

  刚才我们是从大的情节上看出了林冲的性格,看出了他的思想发展变化的过程。当然人物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都要和他的思想性格相吻合,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教材所节选的这一部分文字当中林冲性格的具体表现。

  四、理清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1、第一部分(引子,第1节):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本段中主要插叙回顾了林冲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1)资助李小二——正义感,侠义精神。

  (2)得罪高太尉,高俅生事陷害,刺配沧州——忍受屈辱、善良安分、不愿反抗、软弱动摇。

  注意:一个称呼

  提问:各位同学,当你们面对着自己不共戴天的仇人的时候你会怎么称呼他?就算不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而是一个你十分厌恶的人,你会怎么叫?(设置情景,假如你对我这个老师不满,你和别人说起我的时候会怎么叫我?)

  明确:从林冲和李小二的对话里,我们看到林冲明知是高俅“生事陷害”,自己才吃了官司,被刺配到沧州,但和李小二说到这件事时,他并不气愤、痛恨,还把高俅称作“高太尉”,甚至认为是自己冒犯了高太尉才受了官司。这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安分,也表现了他安分守己、忍辱负重、随遇而安、性格软弱的一面。

  (鲁智深骂郑关西——腌泼才、直娘贼、破落户。鲁智深骂高衙内——那撮鸟。)

  2、第二部分(开端,2-5节):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1)林冲听到李小二的报信,并确知从东京来的尴尬人就是陆虞候时,马上意识到“那泼贱贼”是要“来这里害我”,他识破了仇人的阴谋,激起了复仇的怒火,气愤地说:“休要撞着我,只叫他骨肉为泥!”——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面。

  (2)怒冲冲地“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次日,“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当迫害在眼前时,林冲也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3)但是,“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时,“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对仇人有所怀疑,却失去了应有的警惕性,刚刚点燃起来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了。这说明林冲的反抗并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第三部分(发展,6-9节):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阴谋,欲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1)管营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林冲是心有疑虑的,他曾对李小二说:“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心有疑虑

  (2)他听从了管营的安排,而且作了长久打算。当他看到草料场里自己将要栖身的小屋四下里崩坏了时,便想:“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大难临头,却想安稳过冬,放松警惕,随遇而安、委曲求全的思想又占了上风

  (3)买酒途经山神庙时,还祈求“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生命已危在旦夕,林冲却仍在幻想安稳度过星期,回家团聚,这充分说明他还有随遇而安的思想。

  4、第四部分(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三个自然段::破庙借宿──偶听真情──报仇雪恨。

  林冲性格变化的转折点,与前文照应,让陆谦等人通过对话把阴谋的主使者、原因、内容、执行经过,不打自招作了全盘交代,促使林冲性格发生根本转变。

  故事情节以林冲的主要性格特征为线索,表现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有力突出“官逼民反”这个主题。

  提问:

  (1)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明确:草料场火起,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一条死路。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是可忍,孰不可忍”“忍无可忍,无须再忍”)

  (2)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林冲性格的转变,关键在于一个“逼”字,“官逼民反”、“逼上梁山”。从林冲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到加害于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凶残、卑劣、阴险、狠毒。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虽然安分守己,忍辱求全,也被逼得走投无路,愤然而起;至于广大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群众,他们所遭受的迫害,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就可想而知了。因此,只有奋起反抗进行斗争才是唯一出路。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走向反抗道路,体现作品中心思想——“官逼民反”。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情节,鉴赏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

  3、探究林冲性格变化对认识当时社会的意义。认识封建社会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

  难点: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施耐庵及《水浒传》的有关情况。

  2、理清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家作品简介:

  1、作者施耐庵:

  施耐庵(约1296~ 1370),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人,名子安,一说名耳,江苏兴化人。曾中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和,弃官回乡,从事著述。

  2、作品《水浒传》:

  《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第十回,是最精彩的回目之一。它具体地向我们展示了在封建统治者一逼、再逼、逼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林冲终于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拔刀而起怒杀仇敌,走向反抗的道路。

  三、理清文章思路:

  1、理清情节。

  序幕(1自然段):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开端(2-5 自然段):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6-9 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林教头山神庙复仇。

  2、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课堂小结:

  第2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分析鉴赏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过程】:

  一、回顾情节导入:

  二、交流鉴赏: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林冲沧州遇旧知:

  本段中主要插叙回顾了林冲的哪两件事?分别表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1)、资助李小二——正义感,侠义精神。

  (2)、得罪高太尉,高俅生事陷害,刺配沧州——忍受屈辱、善良安分、不愿反抗、软弱动摇。

  2、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林冲无辜受害,被刺配沧州,远离京城,高俅又指使人密谋陷害。林冲从李小二那里得知情况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什么性格?

  (1)、那泼贼敢来这里害我……骨肉为泥。——怒火中烧,性格也有刚烈的一方面

  (2)、买把解腕尖刀……“三寻”——当迫害在眼前时,具有了强烈的反抗意识。

  (3)、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失去警惕性,反抗不坚决,幻想得过且过,委曲求全。

  3、接管草料场:

  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阴谋,欲置林冲于死地,但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

  (1)、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使,正不知何意?——心有疑虑

  (2)、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放松警惕、随遇而安

  (3)、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充满幻想

  4、山神庙杀敌:

  林冲由幻想安度刑期到奋起反抗斗争,这个思想性格的转变,是怎样完成的? 当草料场起火,林冲在山神庙里听到了陆虞候等人的'对话时,他才知道了高俅指使人谋害自己的真相,也只有到了这时,他才清醒地认识到,高俅一伙留给他的只有死路一条。这残酷的现实促使他觉醒,认清了反动统治者的狰狞面目。幻想彻底破灭了,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反抗斗争。于是,林冲毅然杀死了仇人,投奔梁山,走上了反抗统治者的道路。

  5、小结人物性格,引入问题:回看林冲走过的道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大原因使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杀人反抗的路?可以用哪一个字来概括? 明确:(1)、林冲的性格特点归集起来为:安于现状、逆来顺受,不满于封建阶级的黑暗统治,有正义感,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2)、“逼”。高俅一步一步逼,①相国寺里辱娇妻②白虎堂上遭陷害③野猪林里谋杀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林冲忍过了东岳庙,忍过了野猪林,退缩到了山神庙里,等他知道再忍便是葬身火海时,他如梦初醒。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反抗斗争的道路。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

  1、思考:回首看看林冲所走过的路,是什么原因让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明确: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高俅一伙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终于走上了而反抗斗争的道路。

  2、思考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有什么意义?

  明确:有两方面的意义,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的社会真理。《水浒》的主题就是“逼上梁山”,而林冲所走的道路则是体现这个主题的典型例子。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设计:

  课后第二题

  第3课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合作探讨:

  (一)分析文中景物描写及作用。

  1、课文题目是“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风雪”是故事发生的主要自然环境,文章也着力在“风雪”上作景物描写。课文是怎样描写风雪的?

  点拨:主要是从两方面描写——

  (1)、直接描写风雪。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

  一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例如写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 二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例如:林冲在草屋内“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到山神庙里,“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吃酒时,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总之,作者在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对风雪的直接描写和侧面衬托交替出现,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揉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到,林冲时时处处处于风雪交加的环境之中。

  2、关于风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

  (1)渲染气氛,烘托人物:这里的彤云、朔风、大雪,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的气氛,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沉郁的心情和危机四伏的处境。

  (2)暗示情节,推动发展:作品通过对风雪的描写,暗示了将要发生的故事情节的趋向。比如,管营差遣林冲去接管草料场,这对不知管营阴谋的林冲来说是一件比较好的事情,因为这个差事既比较自由清闲,又能有一些额外收入。可是,当他取路投草料场来的时候,迎接他的却是纷纷扬扬的一天大雪,这就暗示着他将面临着一场严峻的考验。再如,作品在写雪的时候,两次用了一个"紧"字:"那雪正下得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这两个紧字,不仅突出了风大雪猛的环境特点,而且暗示出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形势越来越严峻,而林冲又全然不知,这就使得读者不能不随着雪下得紧而感到紧张,替人物捏着两把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6

  教学目标:

  一、探讨小说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理解小说的内在逻辑。

  教学重难点:

  小说中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学情分析:

  古典小说《水浒传》的故事情节学生并不陌生。而林冲的故事很多同学早就耳熟能详了。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淡化故事情节。而要把重心放在作者的艺术匠心上面。作者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展示人物命运和性格。小说内在的逻辑是怎样的展开的。

  教学过程:

  导入: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环境描写一般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一般而言人物命运多与社会环境有关,比如《水浒传》中家喻户晓的人物林冲,他的命运主要是社会环境造成。

  林冲本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妻子漂亮贤惠,家庭幸福。可是当高衙内看上林冲的妻子后,他的人生不幸就开始了,他后来被高俅陷害发配到沧州。今天我们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我们看看他在沧州的遭遇。我们先看这个题目。林冲在山神庙怎么了?差点被人害死。那么题目应该是遇险山神庙啊。为什么是风雪山神庙。显然是风雪和林冲的遭遇有关。这就说明除了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也有可能影响人物命运。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自然环境与人物命运的关系。

  一、等待风雪。

  1、小说中林冲怎么知道陆虞侯到沧州的?

  李小二告诉林冲的。林冲根据李小二的描述判断来者是陆虞侯。

  2、当时来了几个人?

  一共四个人。除了陆虞侯和福安这两个东京来的人,还有管营和差拨,是监狱管理人员。

  3、林冲听到这个消息后怎么做?一起朗读第五段。

  他买了一把尖刀,在沧州城里城外大街小巷寻找。

  4、林冲一共找了五天,毫无结果。陆虞侯他们人呢?既然陆虞侯是太尉高俅派来结果林冲性命的,而高俅是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可是怎么陆虞侯又突然消失了?是不是他觉得不好下手,就打道回府了。

  第六天,注意是第六天有了变化。分别在第六和第七自然段。小说写了两个变化。第六段写人物的变化,第七段写天气的变化。

  两个变化:人物和天气

  (1)第六天林冲工作突然调动,调到草料场。

  (2)这一天“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下了一天大雪来。”

  朔风就是北风。注意这个“正是”,林冲工作变化和和天气变化二者有关系吗?是林冲工作调到草料场后,才刮起大风。还是刮起大风后,林冲工作被调调到草料场。这到底是偶然巧合还是一个阴谋。

  5、回顾林冲的两次遇险?

  实际上林冲已经死了两次了,第一次是高俅设计陷害,林冲带刀误入白虎堂。这是死罪。(开封府尹同情林冲没有判死罪)。第二次是让押解人员在荒无人烟野猪林动手(因鲁智深相救没有得逞)。我们看这两次杀人有何不同,如果说第一次公开杀人,第二次就是秘密杀人。公开杀人就必须合法,第一次表面上是合法的,林冲涉嫌刺杀高太尉。第二次是非法的,非法就必须是秘密的。因为他们不能公开的明目张胆的杀人,再说也顾忌林冲武艺高强,八十万禁军教头啊。既然如此,他们只能用这两种方式杀人。那么这一次他们要用哪一种方式呢。

  6、我们看看陆虞侯他们的计划是什么?在小说的`第十一段里告诉我们了,当他们认为林冲必死无疑时就直接公开了他们的计划。请一个同学读一下。

  (1)当刮起大风起时,把林冲调到草料场。在夜里用火烧死。这是制造一场火灾事故,让林冲葬身火海。这是哪种杀人方式——秘密非法的杀人。神不知鬼不觉的。

  (2)如果失败,就以草料被烧为由判死罪——这是公开“合法”的杀人。我们知道,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的。因此战马的草料就相当于今天石油。草料场就相当于今天的石油储备库。草料场化为灰烬,后果当然是很严重的。林冲是死罪。这个计划很完美。他们两种方式都用了。真是万无一失。但这个计划的核心是什么——风,人算再精明也需老天帮忙。

  7、现在回过头来,我们想想,当林冲知道陆虞侯已经到沧州了,就到处寻找,毫无结果。五天后,小说写道“也自心下慢了”。甚至觉得可能陆虞侯又回去了。我们知道陆虞侯奉高俅之命前来,不达目的是不可能回去。原来这五天,他们一直在一个字等——风。因为草料场最怕火。

  当第六天风终于来的时候,他们立即把林冲调到草料场。在草料场放火烧死林冲。可是风来的时候雪也来了,雪并不在陆虞侯的计划之内。真是耐心等来的的风和出乎意料的雪,林冲和陆虞侯的他们各自的命运都会因这场风雪而被改写。风来了,陆虞侯也开始行动了,说明自然环境推动情节发展。

  二、风雪与人物。

  7、划出描写风雪的句子。

  ①、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③、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的紧了。

  ④、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8、作者连续多次描写风雪,写出了风雪的什么特点?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风大雪紧,持续时间长。

  “卷”字既写风大,也写雪大。两个“紧”写出雪大风急。“一天”“晚”写出风雪持续时间长。鲁迅和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都说这个“紧”字有神韵。既写出风雪大,也能写出情节的紧张,说明自然环境渲染气氛。

  9、风雪与林冲命运到底有怎样的关系。自然环境怎样影响了人物命运。注意表述时的逻辑关系。

  因为雪大,天气寒冷。林冲才出去打酒御寒,才在路上看到路上的山神庙庙。当房屋倒塌时,才会去山神庙躲避风雪逃过一劫。

  因为雪大,而且持续时间长。雪才能压倒房屋。林冲才会离开草料场,才能逃得性命。而且作者写雪还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草屋的火已经被雪浸灭了。所以,草料场起火与林冲无关。草屋的火被雪浸灭,说明林冲的小心谨慎,自然环境刻画人物性格。

  10、作者在第10段开头说“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作者为什么称为“瑞雪”,是什么意思?

  瑞雪就是恰到好处的雪。是因为大雪救了林冲。因为在陆虞侯的杀人计划里并没有雪,雪是随风而来。超出了陆虞侯的预料。说明自然环境决定了人物各自的命运。

  11、我们知道,陆虞侯他们一直在等风。等了五天。当第六天风起时,立即把林冲调到草料场。而且迫不及待当天晚上放火。小说陡然间走向高潮。看十一自然段。

  (1)找出11自然段对火的描写。

  “只听得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只见草料场刮刮杂杂的烧着”。火大就说明风大。火借助风势,越烧越大。林冲就会葬身火海。即使侥幸没有烧死,草料场必然化为灰烬,也是死罪。总之林冲必死无疑。陆虞侯为什么等风。风给了陆虞侯杀人的机会。

  (2)在10自然段中,林冲进入山神庙后怎么关门的,找出那句话。“入得庙门,(林冲)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正是这个动作“靠”,让我们想到风,风给了林冲杀人的理由。这就是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12、风怎么给了林冲杀人的理由,我们探讨小说的内在逻辑。细心体会作者建立的严密逻辑关系。体会自然环境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①林冲杀人。林冲为什么杀人?

  ②林冲知道了真相。为什么知道真相?

  ③陆虞候地实话实说。为什么实话实说?

  ④陆虞候不知道林冲在庙里。为什么不知道林冲在里面?

  ⑤陆虞侯他们打不开门。门为什么打不开?

  ⑥因为门后靠着大石头。为什么林冲要靠大石头靠门?

  ⑦因为风大。风,正是风啊。

  这里的逻辑无限地缜密,真是密不透风。

  三、小结:

  这是一个惊心动魄的风雪之夜。

  如期而至的风造就一个完美的杀人计划,出乎意料的雪又打乱了这个杀人计划。陆虞侯在等待这样一个有风的夜晚动手。可是他没有想到,风来了,雪也来了。当火借风势,草料场陷入一片火海时,雪却救了林冲一命。当陆虞侯他们自以为成功时,因为风,让林冲知道了真相。豹子头林冲终于像一头豹子突然杀人,人物命运就此逆转。从一忍再忍到忍无可忍,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终于走上梁上。自然环境彻底改写了人物命运。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这篇小说自然环境作用还有: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紧张气氛,刻画人物性格。最后是决定人物命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7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

  2、了解林冲由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到奋起反抗的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3、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和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二)过程和方法

  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人物形象,鉴赏主要人物的语言。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认识封建社会里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从而加深学生的社会认识。

  教学重点:

  1、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

  2、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心理活动描写的作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设计:

  第 一 课 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家作品

  2、积累字、词,理清文章思路和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梁山好汉,108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拳打镇关西,杨志是失了生辰纲,武松是景阳岗打虎,那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的一段故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二、了解作者和作品

  ⑴ 施耐庵 元末明初小说家,生平事迹缺乏可靠记载。

  ⑵ 《水浒传》

  《水浒》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反映的是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南宋时期,有关宋江等“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英雄故事已在民间流传。元末明初,施耐庵等人在表现水浒故事的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成了《水浒》,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

  《水浒》最早为100回本,后来出现120回本,明末清初金圣叹腰斩《水浒》,删掉了71回以后的内容,又将第一回改为楔子,成为70回本,这样故事性增强,情节紧张生动,引人入胜,语言简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水浒》和《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四大名著,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

  三、快速阅读课文,圈出生字、词,理清文章思路

  一)、积累字、词

  1、下列读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C )

  A、赍发(jī) 喝彩(hè) 砧辱 模样(mú)

  B、酒撰 调和(tiáo) 迤逦 朔风(shuò)

  C、差拨(chāi) 彤云(tóng) 洗漱 央浼(měi)

  D、提防(tí) 仓廒(áo) 吹撼 毡笠(zhān)

  解析:

  A、玷辱 B、酒馔

  D、提防(dī)

  2、对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D )

  A、当时管待林冲酒食(款待,招待)

  B、只见那个人将出一两银子(拿出)

  C、老军都点见了堆数(点清)

  D、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减少,消失) 解析:消耗:消息

  二)、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三)、师生共同理清文章思路

  开端(第1自然段): 林教头沧州遇旧知。

  发展(2-5 自然段):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买刀寻敌。

  进一步发展(6-9 自然段):林教头接管草料场。

  高潮和结局(10-12自然段): 风雪夜山神庙复仇。

  四)、分析文章线索

  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暗线:敌人对林冲的陷害

  四、结束语:

  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家境殷实,生活幸福,这样的一个人,为何会一再遭到高太尉的陷害,他又是如何走上反抗道路的呢?我们下节课分解。

  第 二 课 时

  教学要点:

  1、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2、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与意义

  教学步骤:

  一、根据情节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1、补充介绍与课文有关故事情节

  林冲是《水浒》里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是一个由安于现状的小官吏最后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的教头,他的上司太尉高俅的儿子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高俅及手下陆虞候设下一条毒计,让林冲买了一把宝刀,然后高俅命令林冲带宝刀入府,乘机诬陷林冲阴谋行刺,林冲因此被刺配到沧州。在去沧州的路上,押送的公人被陆虞候买通,多次想杀害林冲,幸亏被鲁智深救下,安全来到沧州。以下是课文的情节。后来林冲逃到柴进家里,柴进又把他介绍到梁山,成了农民起义军的一员。

  2、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

  ⑴沧州遇旧

  ①李小二“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后又是林冲“救了他免送官司”,并“与他赔了些钱财,方得脱免”,最后还是林冲“赍发他盘缠”才“于路投奔人”。这充分体现了林冲行侠仗义,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 ②林冲来到沧州,虽然感到前途渺茫,但仍存有幻想,违心地说自己是“恶了高太尉”才“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陷害的冤情,虽有怨意,但更多的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明他安于刑徒生活,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并无反抗之意,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希望。 ③“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个”这淡淡的一句,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

  ⑵买刀寻敌 当林冲得知陆谦来到沧州陷害他时,他大怒,离开酒店去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地去寻,这时的`林冲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但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他“也自心下慢了”,显示出他安于现状的性格。

  ⑶ 接管草料场

  ①调他到草料场时,他不但没有意识到是新的阴谋,反而认为是“好差使”。见草屋已“四下里崩坏了”,就想等“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可看出林冲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特点。 ②林冲外出沽酒前,“将火炭盖了,……把草厅门拽上,……把两扇草场门拽上锁了,”一件一件做得很有条理;沽酒回来后发现草厅倒了,“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充分体现了他小心谨慎的性格。

  ⑷ 手刃仇敌

  当林冲在山神庙得知敌人的狠毒阴谋时,他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表明,经过艰苦思想斗争的林冲,终于忍无可忍,抛弃了幻想,同从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二、认识林冲走上反抗道路的原因和意义

  1、原因:关键在于一个“逼”字

  ①相国寺里辱娇妻

  ②白虎堂上遭陷害

  ③野猪林里谋性命

  ④火烧草料场断后路

  2、意义:

  ①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

  ②深刻揭示了“官逼民,民不得不反”的生活真理

  三、合作探究: 林冲杀差拨和富安,用的是花枪,为什么杀陆谦用的是尖刀?而且如何认识其手段的残忍? 杀陆谦的解腕尖刀本就是为他而准备的。林冲杀陆虞侯的手段是残忍了些,但唯其如此,方能显示敌人的阴险狠毒和林冲的被逼无奈,最终忍无可忍,以此来释放心中的愤怒。因而林冲杀陆虞侯,是借杀人来控诉,控诉陆虞侯的不义和社会的不公,从而显示林冲造反的正义性;林冲杀人,既是杀掉自己的结义兄弟,也是在杀“自己”,杀掉那个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自己,而一个全新的林冲也从血腥和烈火中涅磐。

  第 三 课 时

  教学要点: 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和景物描写及作用

  教学步骤:

  一、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其作用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

  ①开头细致描写了陆虞候等人鬼鬼祟祟的言谈举止,暗示他们是在密谋害人的事,而且和林冲有关系。这些细节描写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了李小二给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②林冲要去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草厅被雪压倒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到山神庙里去安身。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林冲疏忽,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③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这个细节描写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着了”埋下伏笔,陆虞候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边看火边说话,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完成了性格上的重大转变。看来,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细节。

  ④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林冲离开天王堂时、到市井买酒时、奔山神庙安身时,都有关于随身携带尖刀、花枪的细节描写,最后,才有“挺着花枪”冲出门去杀死仇人的情节。这个细节描写,既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分,表现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又使故事情节天衣无缝。

  ⑤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关于方向位置,文章交代得很清楚:沧州城东15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林冲买酒、到山神庙,都是往东走。发生在同一时间的陆虞候等到草料场来放火陷害林冲是由草料场西面而来,这样双方就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了。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却至关重要,使情节发展入情入理。

  2、合作探讨: 文章两次写到了偷听,请找出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之处。

  ①店里:李小二的妻子有意去听,但由于陆谦等人是在谋划害人的亏心事,因而做贼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私语,隔墙之耳也就听得不甚清楚了。

  ②庙里:林冲无意中听到了陆谦等人谋害自己的全部对话。陆谦等人放火成功,根本没想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上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免不了得意忘形,无所顾忌;林冲又仅隔庙门,因而听得清清楚楚。

  3、作用: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二、分析景物描写——风雪的作用

  1、直接描写

  ①.刚去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②.出门沽酒时,“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 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下得紧。”

  ③.沽酒返回时,“看那雪, 到晚越下得紧了。”

  2、用侧面描写 到草料场后,“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这些描写,使读者对当时风大雪紧,留下具体印象。正因为风大雪紧,林冲才出去沽酒,才会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雪越下越大,草屋才被大雪压倒,林冲才去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雪大,为了抵挡风雪,林冲才将大石头堵门;正因为庙门被抵推不开,才有机会让陆谦等人的阴谋暴露,促使林冲性格变化,起到推动情节层层发展的作用,同时渲染了气氛,衬托了人物性格。那密布的彤云,怒号的朔风,飞扬的大雪,破败的草料场,孤寂的破庙,形成一种荒凉、寂寞的冷酷气氛,而草料场那“必必剥剥”地爆响,“刮刮杂杂”地燃烧起来的熊熊烈焰,也点燃了林冲反抗的怒火。正是在这悲壮、凄凉的气氛中,林冲完成了他性格的重大转变,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3、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性格

  三、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水浒传》第七~十二回。

  2、完成学案和习案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8

  教学目的:

  1、认识封建社会的罪恶本质以及被压迫者走上反抗道路的必然性。

  2、学习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细节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发展的写作方法。

  3、培养学生展开想象、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设想:

  根据本单元知识和训练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语言、行动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以及学生作文中人物性格简单化的弊病,从而对本文进行细致的分析,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要求学生对课文写续编、作评价。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通过对内容的细致分析,深刻了解林冲的内心世界,培养认真读书的习惯。

  教学难点:

  了解林冲性格转变艰难曲折的历程,明确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

  教学方法:

  以学生讨论、教师点拨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己开动脑筋,踊跃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幻灯片:题图)

  本文以林教头手刃三贼、毅然决然走上梁山为结局,他蒙受奇耻大辱,历尽艰辛,倍受折磨,还险些丧命,这么一个武艺高强的血性汉子,他什么都忍下来了,可是为什么到最后反而忍不下去了、奋起杀敌呢?

  学生回答

  本文写出了林冲性格的转变。学生介绍林冲到沧州前的有关内容。(幻灯片:故事梗概)

  二、理清总体思路

  全文分四个部分(幻灯片:段落提要)

  1、沧州逢旧知

  开端

  2、(2~5)买刀寻凶手

  发展

  3、(6~9)接管草料场

  发展

  4、(10~12)奋起杀仇敌

  高潮、结局

  三、展示性格转变

  (一)开端中,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这部分作用是:

  ①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表现林冲正义感、狭义精神。

  ②明明是蒙冤受辱,却说成是自己怒触别人,称自己是“罪囚”,称仇人是“高太尉”,说起这些并不气愤,用平平淡淡、无可奈何的口气,表现林冲委曲求全,不思反抗。

  ③使李小二感恩戴德行为显得合情合理,为下文关心林冲的情节作了准备。

  明确:林冲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较高地位,家庭小康,因此他对统治者抱有幻想,还幻想重返京师,夫妻团圆。这种事如果发生在鲁智深身上又会是怎样情景?(幻灯片:林鲁比较)也许又会重演鲁达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景,因为鲁达无牵无挂,他是从行伍提升为军官,地位不高;换成武松,也许会再现武松血溅鸳鸯楼一幕。

  (二)发展中写到陆谦密谋策划,林冲闻讯,买刀寻凶手,这部分林冲性格有何变化?

  明确:当迫害临近时,林冲也是有反抗意识,因此他识破陆虞候阴谋,立马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遍寻陆谦,说明他反抗性增强了;他寻不着仇人,也自心下慢了,复仇怒火冷下了,息事宁人、安份软弱又占了上风,这跟他原先的家庭地位有关。

  (三)品读重点段,随着情节进一步发展,林冲不仅没降杀身之祸,美差反而临头,接管了草料场,一生读p235最后一个自然段。

  分析语言描写

  1、这段有没有语言描写?

  明确:有。“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屋外是灰蒙蒙的.天、白茫茫的地,屋内有的只是火盆、锅子、碗碟等极简陋生活用品。面对此情此景,林冲会想到什么呢?

  明确:会想到东京时节日照融融,或拥裘围炉的情景;想到家中亲人的体贴和亲人的安危;想到使他流离失所的仇敌;想到

  这些念头中,他最关心的使“这屋如何过得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明确:从这里可以看出林冲对陆谦等人失去应有警惕,不思复仇,随遇而安的性格。

  2、紧接这个自然段,作者写: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座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护,改日来烧纸钱。”这句话表明林冲性格两个特点:

  明确:

  ①对命运的担心与恐怖

  ②身处绝境仍然幻想妥协求安的心理。分析动作描写

  3、从“盖”、“拽”、“锁”、“带”这几个动词,分析林冲性格。(幻灯片:尽职尽忠)

  明确:盖,林冲担心失火;拽,里门外门都拽上,这个地方人迹罕至,再加上大雪纷飞,天寒地冻,可以说几乎没有人来,还要加锁,甚至把钥匙带在身上才放心。这些表现了林冲忠于职守,苟安求生的特点;同时也说明草料场起火是他人所为的,责任不在林冲。

  4、这段哪个词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心情,由原先的怀疑转为安心?明确:信步分析细节描写

  5、关于花枪:

  ①花枪是林冲的兵刃,表明林冲曾是80万禁军教头的身份。

  ②花枪不离身(从天王堂带到草料场)表现林冲对敌人的警惕性。

  ③最后用枪杀贼,花枪成了性格发展根本转变的标志。

  ④杀贼后提了枪,便出庙门投东去,预示以后这支枪还有许多故事,林冲性格特点又将会有变化。

  6、关于酒葫芦:

  ①为下文林冲买酒做铺垫。

  ②酒葫芦也是一个标志,表明葫芦主人的身份,起码在酒店主人眼里是这样,林冲接受酒葫芦,标志他接受囚徒生活,并且安于囚徒生活。

  ③课文最后丢下酒葫芦,说明他与这种囚徒生活决裂,标志他心理和性格转变,完成了由逆来顺受走上反抗道路的过程。(幻灯片:飞雪挑枪)

  通过这几个自然段的分析,我们深入了解了林教头的内心世界,也培养了我们认真读书的习惯。

  (四)1、在高潮和结局部分,仍然写出林冲的兢兢业业,他还要亲手摸摸炭火是否熄灭;走时只带一床絮被,到山神庙权且安身,准备住一宿便要回来;见到草料场火起,首先想到的是救火,丝毫未想到自己会因此获罪应该快逃。

  2、直到偶然听得真情,“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高太尉堵死了林冲所有生路,只留下地狱一条通道,林冲到了不在反中为人,便在刀下为鬼的危急关头,他轻移巨石喝道:泼贼哪里去,这震天动地的怒吼说明了林冲那迂回曲折发展的反抗激情一下子跳到沸点。先搠差拔、富安的原因是:差拔乃为金钱出卖灵魂,富安是陆谦帮闲,不必深咎;陆谦则不然,他买友求荣、出谋划策、认贼做父、落井下石,所以林冲要跟他细细算账,最后果断地把尖刀插向陆谦心窝。林冲的性格发生了质的变化,走上反抗统治者的道路。(幻灯片:怒杀仇敌)

  3、大火满天、尸横脚下,林冲到此只有丢掉一切幻想,奋然向前。进的庙来,把葫芦里的酒全喝光,被与葫芦都不要了,提了枪,投东而去,写出林冲义无反顾的形象。

  四个部分小结:

  以林冲性格转变过程为线索,表现出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发展过程。

  四、揭示重大主题

  明确:

  1、林冲这样软弱的人也被逼上梁山,可见封建统治阶级迫害人民的凶恶和残酷。

  2、林冲这样有地位的人在社会上都得不到安身,更不用说老百姓了,可见社会的黑暗和腐朽。火烧草料场,烧光了林冲的怒气和幻想,他终于在熊熊烈火中的到涅槃,走上反抗的道路,成为一员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猛将。本文反映了“官逼民反”的主题。(幻灯片:官逼民反)

  五、创新性练习

  1、擅长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并非施耐庵专利,中外文学大师作品中均有上乘表现,你可以找出一两个例子吗?

  学生回答。

  2、发展来源于创造,创造者是快乐的。请大家充分发挥想象,新编电视剧,题目是《高衙内狭路遇教头》。要求:

  ①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结束后开始续写。

  ②写出林冲性格发展。(幻灯片:狭路相逢)

  六、总结

  1、人物性格的发展靠语言、行动、细节描写来实现。

  2、人物性格的发展受客观环境制约。性格随事件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虽然林冲思想上具有了转变的可能性,他正直刚强,潜藏着反抗意识,然而毕竟是由于客观环境的影响引起性格的变化,他才会杀人报仇,走上梁山。

  3、人物性格的发展需写得合情合理。要表现林冲性格的发展,必须不是生硬的、概念化的转变。如林冲起先听说陆虞候想谋害他,并没有非要找到陆虞候他们不可,只有在古庙里亲耳听见陆虞候等在庙门得意忘形谈着他们的阴谋,毫无退路时,这才忍无可忍,新仇旧恨涌上心头,把他们都杀了。

  4、写人物性格的发展应有助于深化主题。林冲原来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后来由于反动统治阶级对他迫害越来越厉害,他思想性格开始转变,从而表达“官逼民反”的主题。这叫万变不离其宗。

  七、布置课外作业

  《水浒》中,不仅惊天动地的英雄人物描写出色,小人物也写得活灵活现,分析课文中差拔的性格特点。

  金圣叹说《水浒》是:“无美不归绿林,无恶不归朝廷。”梁山泊上的一个个英雄是那样爱憎分明,嫉恶如仇,为了平等和正义,哪怕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当我们耳畔再次响起刘欢唱的《好汉歌》时,心中怎能不为顶天立地的英雄也献上一曲赞歌呢?(幻灯片:主题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分析林冲的性格特点,把握他被逼上梁山的心理过程。

  2、理解古典小说的特点,理清本文草蛇灰线的结构特点。

  3、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看问题。

  教学难点:

  林冲性格的转变。

  教学重点:

  对小说的鉴赏和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一段英雄传奇故事。鲁智深是因为拳打了镇关西,杨志是因为失了生辰纲!那么林冲又是因为什么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林冲这一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板书)。首先,我们了解一下相关知识。

  作品及作者介绍

  小说小说在萌芽之初是相当不受重视的,那些文人雅士都吟诗作词,视小说者为末流。《汉书?艺文志诸子略》中说:“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造也。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然亦弗灭也,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可见小说当时的地位。即使是这样,它还是以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不断的生长完善着。六朝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拟话本,元明的讲史都是它发展演变的历程,而到了明清的时候,古典小说达到了最高峰。以前多为文言短篇小说,明清时候,长篇得到长足的发展。中国的古典长篇小说都为章回体,每个故事前的回目都大致交代出本回的主要内容。

  作者施耐庵,元末明初人(约1296─1370),钱塘(杭州)人,曾中元朝进士,在钱塘做过两年官,因与当道不合,弃官闲居在苏北故乡。代表作《水浒传》。

  作品:《水浒传》不是作者独立创作的作品,而是在民间故事、话本、杂剧等集体创作的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它所写宋江起义的故事源于历史真实。在《宋史》中的《徽宗本纪》,《侯蒙传》,《张叔夜传》及其他一些史料中都曾提及。《水浒传》原名《忠义水浒传》,甚至就叫《忠义传》。在小说里有一批“大力大贤有忠有义之人”,他们未能“酷吏赃官都杀尽,忠心报答赵官家”,却被奸臣贪官逼上梁山,沦为“盗寇”。《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它艺术地概括了历史上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通过对农民起义者不同反抗道路的详尽描写,热情讴歌了他们的造反精神和优秀品质,描绘了农民革命的理想,深刻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这篇课文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而林冲无端遭受迫害、终于被逼上梁山、参加了农民起义队伍的故事是从第七回开始的。

  推荐金圣叹点评的《第五才子书施耐安水浒传》。金圣叹是明末清出的理论评论家。他是当时的出名才子。他认为从古至今有六部书是天下才子必看的经典之作,他打算要逐一评点。《水浒传》是第五。其他的分别为《庄子》《西厢记》《离骚》《杜诗》《史记》。但是他没有完成他的计划和理想。后来因为复明祭庙的案件被斩首,很是可惜。我说的这部是由他腰斩过的,只有70回,但是这70回都是相当精彩的,在这70回里,他都加了评注,非常精到,可以帮助同学理解,许多地方经他点拨后有茅塞顿开的感觉。

  分析正文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给同学们10分钟的时间快速的阅读或浏览课文,同时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1、按地点把课文分为几部分,同时注意体会林冲的心理变化。

  (可以按地点分大致为三部分:酒店1~6,草料场7~10,山神庙11~12)

  2、在酒店里都曾发生过什么事情?事和事之间有什么联系?酒店起了什么作用?

  林冲在街上偶遇了曾经救济的李小二,由此就走进了李小二的酒店,开始了在困境之中的常来常往,也算开始了感情的投资。而来谋害林冲的陆虞侯和富安也恰是来到了这个酒店来商议此事。而恰好李小二于林冲相好,特意留心了这好尴尬的人,让自己老婆偷听打探消息。可惜的是听得并不清楚,却好为下文打下了铺垫。陆走后林冲进来了,李传递消息。林冲辞别也是在酒店。正是机缘巧合,正应了那句古话“无巧不成书”。李小二的出现为传递消息做了铺垫,陆富的出现为放火做了铺垫,一步一步,徐徐铺开来。林冲得了消息,发怒寻仇人,但是没几天也就懈怠了。等到分配他去看守草料场时,虽有疑惑但是也很乐意的去了。后来到李小二的。店来告别,此处李小二的职责已尽,该谢场了,酒店的作用也到此为止。在酒店里为各路英雄开辟了一个战场,你来我往,同时也是信息交通的所在。在这里每个人物都露了面,出了场,开始为后文的发展打了个前锋。此处可以列为故事的前奏,事事铺垫好,紧锣密鼓敲起来,好戏还在后头呢!

  3、请同学找找这一部分描写林冲的地方,看看他的性格是怎么样子的?

  (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对仇人认识不清,复仇心理并不强烈)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第一部分,下面我们继续上节课的内容。

  4、布局已然铺就,下面就要继续发展了。在草料场又有什么事情发生,又是什么推动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呢?首先我们看,林冲是怎样发现山神庙的?

  去买酒的路上。英雄喜喝酒,况且天寒地冻。于是我们的林大侠就去买酒!大家找出有酒的地方!他们去草料场的路上,标明了“又没买酒吃处”,与老军说“你若买酒吃时有市井”,遥相呼应,使小说叙事周密,同时又为林冲出门买酒发现山神庙而躲过祸事打下铺垫。转眼差错之间,就可能不被烧死,这个酒可算推动故事向下发展的动力之一!

  但是只是出门打酒就一定可以躲过祸事吗?不一定!他那破草屋不塌他就还是危险的!那么我们看看草屋是怎么塌的?因为风雪!大家找出对风雪的描写!在去往草料场的路上已然“彤云密布卷下一天大雪来”,天气的确不好!林冲去买酒时候已然是“那雪下得紧”,大家注意这个“紧”它特别形象的.刻画出了当时的雪势。鲁迅曾评说“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花边文学大雪纷飞》)”。等到林冲买好酒,出小店时“到晚越下得紧了”,可见,这雪是越下越大,大到足以压倒草屋,所以草屋倒塌也不会很突兀,林冲因此而躲出借住,躲过祸事也就顺理成章!此雪亦是推动故事前进的动力之一!同时请同学想想这里的雪还营造出什么气氛?(烘托环境,渲染紧张气氛,催得情节也紧张起来!)

  5、草料场起火,其中有林冲的过失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大家找找看,林冲是怎样处置火的!林冲出门时,特意“将火炭盖了”,当买酒归来看到倒塌的草厅,又特意查看“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可见失火并非林冲的过失!林冲纯粹是被陷害和冤枉的!体现他的被逼。那么此火亦可算做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动力之一!

  6、在这一部分里面,我们看看到林冲的什么性格呢?

  (随遇而安,委曲求全)

  小结有酒,有雪,有火,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使故事已成“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此时正是小说的发展阶段。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一个细节。还有拿石头堵庙门,为后文门里门外揭真相打了伏笔!真是一环扣一环,独具匠心啊!

  来看第三部分。请一位同学读一下11自然段!

  却说,林冲安于古庙中,见火起,想要开门去救,奈何就要开门时,听见有人说话,那人因为石头挡门,就在门外说,这里因为上文的铺垫就不会突兀而产生疑问。林冲就在门里听,一场“隔门戏”就上演了!林冲听后是何反应?当然是怒气冲天!结果就该出手就出手了,手刃仇人!到这故事达到高潮就此也就结束了!

  7、此处我们又看到林冲什么性格特点?

  (忍无可忍,彻底绝望)

  8、那么这样的结果是林冲想要的吗?不是,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他们一定要置林于死地,更可气的是,还要捡几块骨头回去!那么他们为什么一定要置林冲于死地呢?想要林妻!为什么他们想要就要?因为他们是官府中有权有势之人,可以仗势欺人,林冲还不是平民百姓尚且受如此欺凌,况百姓乎?可见当朝的黑暗和腐败,英雄们都是忍无可忍,而被逼上梁山的。

  小结本篇课文,在结构上是处处设伏,前后照应,可谓天衣无缝,拿金圣叹的话说就是“草蛇灰线”,一以贯之!情节上层层起伏,水到渠成!而在人物形象上,林冲由安于现状到奋起反抗,完全是被一步步逼出来的,在那样的一种社会环境下,官府黑暗,陷害忠良,怎么会有林冲的好日子过呢?本来他有一个幸福的家,但是被百般的陷害和破坏,最后导致家破人亡。“是可忍,孰不可忍”。最后终被逼得无家可归而走上梁山。

  水浒的特色就在于对人物的描写上,刻画鲜明,性格各异!四大名著同为古典小说的典范,其特点是不同的,希望在阅读的时候要有体会!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10

  教学内容分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必修五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必修三中我们接触了三篇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学生已能够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而第五册教材的小说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小说的鉴赏”,这对学生阅读小说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进行本单元教学时便应该充分考虑这一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

  2、培养通过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及概括能力。

  过程与方法:设问引导,点拨讲授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封建社会的腐朽与黑暗,理解本文的社会意义,体会环境与人的关系。

  教学重点:从情节发展中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理解林冲个性变化历程的合理性与必然性

  教学难点:分析“风雪”等景物描写对情节、人物的作用

  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二的学生对于小说并不陌生,在必修三中,学生已经学过了三篇小说,《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学生已能了解小说的基本要素和小说的主要特点,并对本文节选故事的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内容也能大体把握。相对文言文而言,学生更喜欢阅读小说。但是学生阅读中关注的更多的.是小说的故事情节。所以老师要适时采取情况,引导学生从情节入手,学会归纳总结人物形象,深入分析文章的主题,学会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

  教学过程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流程设计图

  1、导入(激发兴趣)。

  2、介绍《水浒传》内容及创作背景(更好的理解课文)。

  3、学生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本课的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4、了解林冲的生平遭遇(初步感受林冲形象)。

  5、阅读小说内容,概括故事情节———研读文本,从故事发展的情节看林冲性格(细致体会林冲性格)。

  6、林冲形象的社会意义(感悟总结)。

  7、环境描写的作用(明确小说要素的作用)。

  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各环节均与ppt相配合)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我采用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导入,有声势和感染力,引入对人物性格问题的探讨。(PPT播放音乐好汉歌)

  二、介绍《水浒传》内容及创作背景。(PPT展示)

  三、让学生初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本课的生字词。(PPT展示字词)

  四、了解林冲的生平遭遇。林冲,在梁山泊英雄中排行第六,马军五虎将第二。早年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他的妻子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自己又被高俅陷害,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为白衣秀士王伦不容。晁盖、吴用劫了生辰纲上梁山后,王伦不容这些英雄,林冲一气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林冲武艺高强,打了许多胜仗。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PPT展示

  五、阅读小说内容,概括故事情节。首先简要把握情节,概括中力求简练,练习语言表达能力

  六、研读文本,从故事发展的情节看林冲性格。开端:林教头沧州遇故交。性格特点:抚危济贫、正直善良。发展:陆虞侯密谋害林冲。性格特点:侠肝义胆、正直刚烈、不失英雄本色。发展:接管草料场。性格特点:忍辱负重、随遇而安。高潮、结局:风雪夜山神庙复仇。性格特点:忍无可忍、反抗杀敌。

  七、林冲经历与性格发展的曲折变化(见PPT)

  八、林冲形象的社会意义。

  九、环境描写的作用:推动情节发展,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深化主题等。

  十、课堂小练:把握学生实词掌握的程度。

  十一、课下作业:

  (1)人物绰号考证:《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记录着人物的性格,并且各自都有一段来历,引导学生考证,以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2)人物分类点评:自己确定标准,将小说的人物分成若干类别,撰文点评,以文解文。我的意图是学生课内学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外可通过上述活动促发其自读《水浒传》原著,开展拓展阅读,加强读写训练,以达到能力迁移的目的,培养探究能力,以应对新课程和新考纲的要求。

  交流对水浒传的认识使学生对水浒传有一个大概了解

  六、教学评价设计

  1、知识技能方面:能比较熟练准确地回顾已学过的知识,能自如地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本课的问题。

  2、合作交流方面:能大胆地提出见解,能认真听取和采纳同学的建议。

  • 相关推荐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设计范文05-19

高中语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06-30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04-28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案05-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案示例05-1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07-2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读后感02-22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05-09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范文02-23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读后感优秀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