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灭吴》 教学设计

2021-04-03 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结合时代背景,体味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的性格特征。

  3、揣摩人物语言,体会说理动情的艺术。

  重难点:

  1、积累本课要求的重点实词与虚词及文言文句式。

  2、理解勾践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奋斗精神。

  教法:讲授法、诵读法、问答法、朗读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导入

  上课前在黑板上写对联,或者上课后,展示对联。同学们,在上课前我们先来看一幅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有谁知道他背后的故事吗?(讨论)那好,老师来给大家讲解一下,上联说的是秦朝末年,古代大将项羽带兵渡过渭水后,决心要战胜敌军,于是破釜沉舟,背水一战,把自己的退路都断了,因此士气大涨,最终置之死地而后生,击败了秦军,下联则记述了越王勾践在失败后卧薪尝胆,处心积虑报仇雪恨,最终达到目的的故事。

  越王勾践当年如何卧薪尝胆,又如何雪耻报仇的,《勾践灭吴》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具体的答案,请大家翻开课本89页。

  板书:18勾践灭吴《国语》

  二、背景讲解

  这篇课文是节选自《国语》,题目是后人加上的,《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重在记言,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前面我们学的《烛之武退秦师》是编年体史书,重在记事,大家要注意区分开。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在春秋时期,中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实力较强的国家都在长江以北(画地图)南方只有吴国和越国这两个国家实力较强(画地图)吴国在今天苏州一带,越国在绍兴一带(画地图),两国毗邻,而且都是富饶之地,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两国都为了各自的利益,经常发生摩擦,公园496年,吴王攻越受伤而死,他的儿子夫差于公园494年大败越国,越王勾践带领着自己的部队退守到了会稽山,只有五千人,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三、难点字音

  请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全文:“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一二读”

  副板书:栖(qi)郗(xi)譬(pi)爪(zhao)牙暴(pu)露蕃(fan)不衣(yi)

  板书:勾践栖于会稽

  (同学们朗读全文完毕)大家读得很好,这里黑板上列出了易读错的字音,请大家注意。

  四、分析课文

  给整篇文章的大致内容用自己的话梳理一下,让同学了解故事发生的经过

  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一段,请一位同学或老师亲自朗读,读完第一自然段点评,(如果是学生读)

  提问:此时勾践是处于何种状态呢?文种有哪句话说到了?

  明确:栖于会稽之上

  提问:在这里大家要注意“栖”字(用颜色粉笔重新描)这个字在文中翻译为“驻军”为什么不用“退”、“守”,而用“栖”字呢?谁来发表一下看法?

  明确:《史记》中有句话:“犹鸟栖于木以避害也”这个“栖”字就形象的勾勒出勾践兵败后退守到会稽山的窘迫之态,这里用“栖”字形象,而且渲染的效果很好,比用“退”、“守”形象,“栖”翻译为“退守”之意。

  “栖”字的确道出了勾践处境的艰难,这种局面下,勾践是否因惨败而一蹶不振呢?

  明确:没有

  追问:勾践有何举措?请同学回答(用原文或自己话归纳)

  明确: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

  大家一起来翻译这句话

  明确:向三军下令说:“凡是我父辈兄弟和同姓弟兄,只要有能够帮助我出谋划策打败吴国的,我将和他共同管理越国的政事。”

  从翻译的意思中,我们知道越王勾践采取了招揽人才的行动,勾践如此求贤若渴,那有谁站出来给他出谋划策了?

  明确:大夫种或大夫文种,大夫是一个官名,大夫(da)大夫(dai)

  大夫文种进来向勾践说了什么?大家齐读大夫文种的话:

  明确:“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郗,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大家读得很好,不过最后一句“无乃后乎”?似乎没有读出那种感情,应该是(老师示范)要生动且形象。

  这段话说得简洁明了,其中运用了比喻、排比修辞方法。大家找出来

  明确:比喻:譬如

  排比:贾人夏……冬……旱……水……

  请一位同学起来翻译大夫文种这段话

  明确:“我听说,商人夏天的时候就准备皮货,冬天的时候就准备细葛布。天旱的时候就准备船,有大水的时候就准备车辆,就是打算在缺少这些东西的时候派上用场。即使没有被四邻侵扰的时候,然而谋臣与武土,不可不选拔出来供养他们。就像蓑笠一样,雨已经下来了,肯定要到处找。现在君王您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了,然后才寻求出谋划策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既然勾践已经诚心诚意在求谋臣了,文种为什么还大讲谋臣的重要性呢?是不是勾践不知道这些道理呢?

  明确:我们先来看看,“无乃后乎”这句话,翻译为“恐怕太迟了吧”

  从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文种有些婉转地责备勾践,他未献良策,却先用通俗形象的比喻含蓄的责备君王平时没有培养谋臣武将以备用,然后提醒勾践,兵败才求谋臣相助,未免太迟,大家说文种是不是落井下石呢?还是说文种在有意识的试探勾践是否真心诚意的求谋臣?大家讨论一下,待会老师提问,要自圆其说啊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明确:古时候,下臣要给君王进谏,常常是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如果是开明的君王当然会明白大臣的良苦用心了,文种作为一位忠臣,看到国家有难,站出来献计献策,当然是希望得到君王认可,

  那接下来,勾践是如何应对文种的说理的呢?

  明确:勾践曰:“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

  同学翻译

  明确:勾践说:“如果能够让我听听您的高见,哪有什么晚的事呢?”

  勾践谦虚诚恳,宽宏大量,看来越国是有希望了,勾践说完是如何做的?他们商量出什么对策?

  明确:执其手而与之谋。遂使之行成于吴

  板书:与文种执手相谋

  “行成”意思是求和,求和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缓兵之计,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再一次集体朗读第一段

  五、结课

  这节课,我们对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下节课我们继续一起学习。

  勾践灭吴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勾践灭吴》这篇文章大致内容,并分析了越王勾践在兵败后退于会稽上后的举措,招纳贤才,文种进谏,接着向吴国求和,施以缓兵之计。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第2至5自然段,看一看,越王勾践在复国之路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二、课文分析

  现在,全班同学来集体朗读2至5自然段,注意节奏

  “勾践说于国人曰…结尾”

  提问:越王勾践兵败,退于会稽山,并采纳文种意见,与吴国求和,越王勾践对战败后有没有思考,他是不是头脑发热,回来后马上组织兵马再与吴国拼个你死我活的呢?他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明确:对于这次战败,越王勾践进行了思考,痛定思痛,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而又与大国执仇,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翻译)"我不知自己的力量不够,与吴国这样的大国作对,导致老百姓流离失所,横尸原野,这句话中可以看到越王勾践对战败深深的自责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我请求你们允许改变治国政策。"

  这句话则是他诚恳纠正错误态度,越王勾践请求大家原谅,并改变国策

  于是他做了哪些实质性的措施?

  回答:“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翻译)于是埋葬已经死去的人,慰问受伤的人,供养活着的人;谁家有忧就去慰问,谁家有喜事就去祝贺;有人要外出远行,亲自相送;有外国的人到来,亲自迎接;凡是老百姓认为不好的事就不去做,凡是老百姓认为应该做而没有做的,就补做。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派三百个士做吴王的仆人。勾践自己还亲自为夫差充当马前卒。

  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其,代自己;之,主谓间,取独。

  寡人请更:请,表敬副词,不译。

  吊有忧:吊,古今异义,这里讲成慰问。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古今异义,这里讲成原野。

  去民之所恶:去,除去。(上文“夫差与之成而去之。去,使……离开。)

  然后卑事夫差:卑,形容词作状语,以卑微的地位。

  (简要的话概括就是:关心百姓、卑事夫差)

  这里,作者用了平易朴实的语言记述了越王勾践对内抚恤战后的老百姓,率领它们休养生息,对外,他卑事夫差,这是勾践推行的一系列富国强兵政策,说到这,历史上有这样一段故事,勾践夫妇与范蠡到吴国,栖身于山洞石屋之中,蓬头垢面,做吴王的仆役。吴王每次外出,勾践徒步跟在左右,寸步不离,听从使唤。一次吴王染上了疾病,勾践亲见吴王,探问病情,私下尝了吴王的粪便,用“关切”之情迷惑了吴王,最终使得勾践能取得吴王信任,放回了越国。从这里可见,勾践在越国的生活真的是和奴隶一样,使他失去了尊严。俗话说:“士可杀不可辱”,越王勾践亡国后苟且偷安,在吴王夫差处受尽侮辱,却还受到人们称赞,这时为什么呢?

  明确:精神可嘉,不怕失败忍辱奋斗,卧薪尝胆,不屈不挠

  缓兵之计,获得喘息的机会,骗取吴王夫差的信任,为复国奠定基础。

  (第三自然段: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

  第3段主要写勾践实施的休养生息政策,为何开头要写这么一段话,是不是多余写的呢?

  回答:不是。写出了勾践战后土地之少,形势严峻,复兴大业举步维艰,为下文的措施做好铺垫。

  南至于句无:至于,古今异义。至,动词“到”;于,介词“到”。

  乃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

  翻译:(又招集他的父辈兄弟发誓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国君,四方的老百姓都来归附他,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现在我无能,将率领你们夫妇们繁衍生息。")

  仍致其父兄昆弟而誓之:致,招致,召集。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通“率”,带领;二三子,你们;蕃:形容词作动词,生息、繁大家再思考一下,富国强兵,重点应该是发展生产,而勾践为什么要以繁衍人口为中心,大力倡导他提出制定“婚姻法”、生育法

  回答:战争中伤亡大,复国更需要兵员,需知在生产力普遍低下的上古时期,一个国家要强盛,要发展生产,首先需要的是劳动力,与别国交战,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也是兵员的多寡。勾践以繁衍人口为中心,是非常明智的。

  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取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

  令壮者无取老妇:无,通“毋”,不要;取,通“娶”。

  将免者以告:免,通“娩”。

  生丈夫:丈夫,古今异义,男孩。

  三年释其政:政,通“征”,征税。

  问:课文中写勾践“十年不收于国”与前面“三年释其政”,“三月释其政”是否相互矛盾?

  明确:古代,赋和税是有区别的,赋一般指出人力,牛,马,车等以供军用。

  税一般指田税。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结、美、饱,皆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摩厉,通“磨砺”,切磋、磨练。

  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庙,名词作状语,在庙堂上;礼,名词作动词,礼遇。这话是定语后置,“四方之士来者”,即来的四方之士。

  国之孺子之游者:定语后置句,译为飘游在外的国家的年轻人。

  无不歠也:,通“啜”,给人水喝。

  十年不收于国:介宾短语后置句,译为十年不向人民收赋税。

  (翻译)于是下令:青壮年不准娶老年妇人,老年不能娶青壮年的妻子;女孩子十七岁还不出嫁,她的父母有罪;男子二十岁还不娶妻生子,他的父母同样有罪。快要分娩的人要报告,公家派医生守护。生下男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条狗;生下女孩,公家奖励两壶酒,一头猪;生三胞胎,公家给配备一名乳母;生双胞胎,公家发给吃的。嫡长子死了,减免三年的赋税;支子死了,减免三个月的赋税:埋葬的时候还一定要哭泣,就像自己的亲儿子一样。还下令孤儿、寡妇、患病的人、贫苦和重病的人,由公家出钱供养教育他们的子女。那些明智理之士,供给他们整洁的住处,给他们穿漂亮的衣服,让他们吃饱饭,让他们在义理方面切磋探讨。前来投奔四方之士,一定在庙堂上举行宴享,以示尊重。勾践亲自用船载来稻谷和油脂。越国出游的年轻人,没有不供给饮食的,没有不给水喝的:一定要问他叫什么名字。不是自己亲自耕种所得的就不吃,不是他的夫人亲自织的布就不穿。这样连续十年,国家不收赋税,老百姓都存有三年的粮食。

  “必问其名”——理解一:问通闻,“使……出名”(有名声),目的是想通过自己亲善亲为,与民同乐,以扩大影响力,增加亲和力,提高支持率,为下文“国之父兄请战”“国人皆劝”的同仇敌忾埋下伏笔。理解二:勾践不仅给吃的,给喝的,而且还问问他们的名字,以体现出君王体恤百姓,无微不至的关怀。

  从翻译后的意思可以看出,勾践“十年生聚”励精图治具体有哪些措施?

  明确:鼓励生育、减免赋税、广招贤才、修养生息

  (老师范读)在老师读的过程中,思考一下,4、、5段中讲了哪些内容?请简要概括

  明确:越国军民。同仇敌忾,一举灭吴

  提问:越国最终能消灭吴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1、越王勾践能在失败中崛起,卧薪尝胆,发愤图强

  2、越国君臣的精诚合作团结

  3、吴国夫差的见识短浅,不听忠言

  在4、5自然段中,作者用饱含赞美之情的笔墨,形象的表现了越国君民上下一心,誓雪国耻的`情景

  国之父兄请曰:"昔日夫差耻吾君于诸候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勾践辞曰:"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亲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

  (翻译)越国的父老兄弟都请求说:"从前吴王夫差让我们的国君在各诸侯国面前丢尽了脸;现在越国也已经克制够了,请允许我们为您报仇。"勾践就推辞说:"从前打败的那一仗,不是你们的罪过,是我的罪过。像我这样的人,哪里还知道什么是耻辱?请暂时不用打仗了。"父老兄弟又请求说:"越国全国上下,爱戴国君您,就像自己的父母一样。儿子想着为父母报仇,做臣下的想着为国君报仇,难道还有敢不尽力的人吗?请求再打一仗!"

  这里可以看出,国民群情激愤,主动请战

  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

  (翻译)父亲劝勉儿子,兄长勉励弟弟,妇女鼓励丈夫,说:"谁像我们的国君这样体恤百姓呀,难道不可以为他效死吗?

  这个场景既动人,又深化了主题:越王勾践十年图强,医治创伤,人心所向,一举灭吴。充分说明,得人心者得天下,谁能够得到人民的倾心支持,得到人民的爱戴和理解,谁就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三、结课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的语言、情节,下节课,我们会具体归纳本文中的重点字词句式。

  勾践求贤,文种进谏

  勾践认罪以安抚百姓

  板书:勾践灭吴勾践忍辱,发愤图强

  休养生息以富国强兵

  同仇敌忾,报仇雪耻国之父兄两次请战

  举国众志成城败吴

  勾践灭吴毫不手软

  今天我们学习了勾践灭吴的2至5自然段,请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并完成课后练习题,下节课检查

  《勾践灭吴》第三课时

  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结合练习题二,梳理归纳“知、复、既、劝、遂、当”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学生就文中难解词语质疑,师生共同解难。

  [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概括写作特点,归纳古代文言文常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

  《勾践灭吴》在以朴实无华而著称的《国语》中别具风采。它不仅仅是一篇真实的历史的纪录。有着深刻的历史教训供后人借鉴:而且还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有感人的艺术想像力。作者运用详略得当,使文中长达20年的历史,脉络清楚,主题突出,人物形象鲜明,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

  三、归纳基础知识

  1、通假字

  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帅同率率领

  令壮者无取老妇无同毋,取同娶,迎娶

  将免者以告免同娩,分娩

  南至于句无句同勾

  三年释其政政同征,徭役

  而摩厉之于义摩厉同磨砺,切磋,磨炼

  无不餔也餔同哺,给人食物

  无不歠也歠同啜,给人水喝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其同岂,难道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有通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2、古今异义词

  苟得闻子大夫之言子,尊称。现在用于人的通称,或专指儿子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中原,原野之中现在用于“中原地区”

  寡人请更请,请允许我。现常用于请别人如何。

  丈夫二十不取丈夫,男子。今常用于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

  生丈夫丈夫,男孩

  十年不收于国国,指国内人民,今天常用于国家或者代表国家的。

  贫病者,纳宦其子。病,贫病,贫困。今用于得病等

  爪牙之士爪牙,勇敢的,今为贬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孰是君也是,这个,代词。现代为肯定判断词

  非二三子之罪也二三子,我们今常用于二、三个儿子

  公与之母母,乳母,今意为母亲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亿,十万今意为亿万

  国人皆劝劝,鼓励,劝勉今意劝说

  3、词类活用

  名词做动词

  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衣(穿)

  宦士三百人于吴宦(服役)

  名词做状语

  南至于句无南(在南面)

  必庙礼之庙(在庙堂上)礼(以隆重的礼节)

  使动用法

  三年释其政释(使……减免)

  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使……整洁,使……美丽,使……吃饱)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耻(使……蒙受耻辱)

  文言句式

  省略句

  (勾践)执其手而与之谋

  必庙礼之(于)

  判断句

  次寡人之过也(是……啊)

  介词结构后置句

  勾践说于国人曰十年不收于国又败之于没

  宾语前置句

  何后之有?

  宾语后置句

  国之孺子之游者

  固定句式

  无乃后乎恐怕……吧

  (1)指名几位同学读练习第三题提供的文段,通过此种形式检查学生的断句能力。(学生读后,教师加以点评、指导)

  (2)指名学生翻译这段文字,然后指出不准确之处。

  文:勾践困守在会稽的时候,喟然感叹道:“难道我就这样固守在这里一辈子吗?”吴王夫差赦免越国以后,越王勾践回到越国,于是就苦身焦思,在座位前放着苦胆,无论是坐着还是躺着,抬头就能看见苦胆,吃饭时也亲口尝尝苦胆。勾践还常常自言自语说:“你忘记了吴越在会稽这一仗的耻辱了吗?”越王勾践亲自参加田间劳动,他的夫人亲自织布,吃饭时也不加肉,穿衣时也不要多种……

  四、结课

  《勾践灭吴》是我们本单元所学习的四篇古文中最长的一篇,但是它也是故事情节最丰富的一篇,希望大家能在课下多阅读这篇古文,体味它的语言情节魅力。

【《勾践灭吴》 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7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勾践灭吴 教案教学设计12-06

勾践灭吴教学反思11-23

《勾践灭吴》教学案 教案教学设计12-07

勾践灭吴教案设计07-18

《勾践灭吴》说课稿02-24

勾践灭吴的教案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