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

2021-07-03 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意境与情感是诗歌的核心。体会意境与情感都需要学生自己的感悟,最好的方式就是复现意境,即站在作者角度描绘还原意境。本教学设计力图使学生在品味这一首词所蕴含情感的基础上,走近作者,进行意境复现,想象词境,最后再跳出文字,体会词带给自己的感悟与收获。

  二、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知识,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

  2、在反复诵读、品味中,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感。

  3、在体会该词的情感中,体悟应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生活乃至未来的人生。

  三、教学重点。

  在诵读中体会词的韵律美,品味其中蕴含的情感以及作者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解题。

  (1)同学们,你们已进入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了,即将与老师、同学离别。离别意味着不能经常见面、共叙衷肠。当然,同学们的离别是要奔赴更美好的前程,那我们伤感中又会有为同学、朋友高兴、为他们祝福的心情。说起离别,我们就不由得想起那些送别诗。同学们,你能回想起哪些呢?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送别的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这首词与我们刚刚回顾的一首诗,题目有什么相似之处?从题目中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2、了解词牌,了解作者。

  (1)同样是送别,李白、高适、王维写的是诗,今天我们要学的则是一首词。同学们知道诗和词有什么区别吗?

  (2)词牌,表示词的节奏,是古人的一种伟大创造。不同的词牌,既有不同的字数、节奏、音韵,甚至还能表现不同的意境。当然,随着词的发展,不同词牌一定代表着某种风格或意境的功能越来越淡化。既然词牌代表的是不同的节奏、韵律,这么看来,词牌就一定会有多种了。同学们能回忆原来都学过什么词牌吗?今天要学习的这首词的词牌又是什么呢?

  (3)介绍作者。

  (二)学习课文。

  1、行走词阃,品味情感。

  师:这首送别词让我们穿越时空“观看”了一场友人离别的话剧,体会到了一种离别带来的伤感,也体会到了友人发自内心的嘱托与祝愿。无论诗还是词,字数都是有限的,都是极讲究用字的。有限的文字,蕴含了作者无限丰富的感情。就让我们到词中去走一回,去品味这送别的味道,去体会作者的心情与感受!

  上片:伤离别——体会作者融于山水间的离愁别绪。

  (1)我们先看词人送别友人的这段路程。大胆想象一下,一路上他们都可能看到什么风光?

  (2)是的,沿途一定会有很多的景物,可是作者为什么单单选取了山和水来写呢?除了山、水,还写到了什么?

  (3)你发现作者又是怎么写这山、水的呢?这样的表达有什么特点呢?

  (4)体会一下,作者为什么要把水和山比喻成美人的眼波和眉峰呢?

  (5)仔细想一想这句:“横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这里的两个动词“横”和“聚”的用法有什么精妙之处?

  (6)原本呢,水也好,山也好,都是没有感情的一种存在。可是,在作者的笔下却都变成了一种有情之物。这山水就是那个美人,她不仅眼睛含情脉脉、柔情似水,而且还眉头紧锁。为什么会眉头紧锁,而不是眉开眼笑呢?

  (7)你觉得这个美人是一位真实存在的美人吗?为什么?

  (8)“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想象一下,“眉眼盈盈处”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9)这里的“眉眼盈盈”与前面写到的“眉和眼”有什么联系吗?

  (10)结合前面的“眉”、“眼”两句,想一想:这个人和前面山水所喻的美人是不是同一人。

  (11)在朗读中体会双关和设问的修辞手法。

  祝友人——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与转折的直接抒发。

  (1)我们来读一读下片,体会作者的情感是什么样的,是依然这么的愁苦、伤感吗?

  (2)你从“才始送春归”一句中的“送春”二字了解到了什么?

  (3)春天的归去给人一种光阴流逝不再来的伤感,而偏偏这时“又送君归去”。这时,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呢?你又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呢?

  (4)你觉得作者用两个“送”字有什么好处呢?

  (5)除了这两个“送”字,还有两个……

  (6)两个“归”,分别是谁归呢?

  (7)这份离愁,因伤春再加离别而更加让人“销魂”。那么,接下来作者是描写他的痛苦离情吗,还是别的什么呢?既然阻挡不住友人离去的脚步,既然离别已是改变不了的现实,词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8)从这两句词中,你读出了什么感受,体会出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9)这里“千万和春住”的“春”是什么意思?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

  (10)想象一下,鲍浩然回到家之后,会是一种什么景象。

  评析:上片,作者的情感是隐藏的,融情于景、寓情于景;下片,作者笔锋一转,开始直接抒发心中的感情。伤春却逢伤别,愁苦压在作者的心头。但作者却祝福友人、祝愿友人与春住!让学生从一些重点词语中去体悟这种不吐不快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在朗读中抒发这种情感。

  2、走近作者,想象词镜。

  (1)有时,我们形容一件美术作品,或者一个优美的风景胜地,会用“如诗如画”、“如临其境”来形容。那么,我们现在展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绪,随着作者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词,看看在你的脑海中会出现一幅什么样的画卷,什么样的场景。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如诗如画”、“如临其境”的感觉呢?我们就跟着作者的思路,一步一步地在脑海中勾勒这幅图画吧。在前两句中,你要随着作者去送友人了,你这时就是作者,这一路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什么样的画面?你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感受?

  (2)默读:“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你想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感受?

  (3)我们再来描绘下片的场景和画面。听完刚刚友人的回答,你又有什么话要说呢?

  还原情境,两人配合,一人读,一人回答;然后,两人交换角色。

  (4)春去时分,偏逢与友人离别,这真是愁煞人呀!无论多么的.不舍,多么的伤感与惆怅,友人都是要走的,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对这样的离别,你要怎么跟你的朋友道别呢?是泪流满面呢,还是痛苦万分?还是其他的什么样呢?你就是那作者,你的同桌就是你的朋友,跟他道别吧,把你的话说给你的朋友听。

  然后互换角色说一说。

  评析: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作者与友人的道别场面与情感。

  3、走出文字,升华感悟。

  (1)体会词的情感。

  ①友人要离别,已是事实。不舍、难过、伤感、愁苦,都是正常的情感流露。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朋友还是得走。假如你的朋友也要离开你,你会怎么办?只是啼哭吗?还是……

  学生自由说。

  ②是的,是朋友,就祝福他吧,无论他将要去哪里。祝福他拥有美好的生活、幸福快乐!现在,如果你的朋友去国外读书了,你们会用哪些方式交流呢?

  ③如果我们面对的不是离别,而是失败、挫折呢,你会怎么办?

  评析:学生联系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实现,感悟无论遇到了什么困难,我们都要学会面对现实,不要沉浸在痛苦之中,豁达地对待失败与挫折,要看到未来、看到希望。

  (3)体会词的艺术特色。 送别,如爱情一样,是古往今来、大千世界一个永恒的主题。历朝历代的送别诗词有很多,如我们开课之初回忆的那样,写法各异。有的以酒相送,有的以歌相送,有的以话相送;有的豪放,有的忧愁,有的豁达。

  ①今天学的这首送别词的表达有什么特点与独到之处呢?

  ②刚才我们说了那些送别诗的风格、特点,也归纳了这首送别词的特色。虽然手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之处,这也是一首诗、词以及所有作品,能够打动人之所在。你们发现是什么了吗?

  ③从送别诗、送别词特色的品味中,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评析:将原来所学的诗歌和这首词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这首词借景抒情、构思精巧、比喻别致、语言风趣俏皮的特点。

  (三)作业。

  1、背诵这首词。

  2、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绘制一幅或多幅图画,描绘你脑海中的送别图。 3。推荐阅读。 老师推荐几首相同词牌的词,同学们课下阅读。找出它们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它们表达的内容、方法一样吗,然后总结一下。(课件出示:毛泽东《卜算子·咏梅》;陆游《卜算子·咏梅》;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五、板书设计。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借景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抒情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及赏析12-12

送鲍浩然之浙东原文鉴赏06-15

王观词作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鉴赏05-15

六年级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教学反思12-16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阅读训练附参考答案12-29

浙东山水如眼波,送君远去不断肠--王观《送鲍浩然之浙东》鉴赏(网友来稿)12-06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12-17

《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06-09

有关《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06-09

关于《送孟浩然之广陵》的教学设计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