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2024-03-05 教学设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寓言故事吧,寓言故事的寓意是寓言创作的灵魂,就好似人类必须要有思维一样重要。在寓言创作中寓意是一根看不见的线,大多数时候,这根线并不会直接在文字中体现。你知道经典的寓言故事有哪些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寓言四则优秀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词语。理解饶头、智、亦云、亡、吊、何遽、居、将、十九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寓言的文体特点及《伊索寓言》《韩非子》《淮南子》的有关文学常识。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能力目标

  1、学习阅读寓言的方法。

  2、从不同角度灵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3、揣摩、理解寓言故事巧妙、合理的想像,通过续编或自编进行想像思维训练。

  德育目标

  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意,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

  诵读;教给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语理解寓言含义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跟录音仿读、分角色读等多种方法感知寓言故事情节,理解关键语词的表达效果。

  2、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所选四则寓言故事精短,构思新巧,且很富趣味,通过艺术地设计提问,把学生引入故事情境,激活学生的联想想像思维,深入理解寓言的内容和感受人生哲理。

  3、探究拓展法。通过探究、比较性题目的设计,如将故事情节作改变、删节,看表达效果的变化等,拓展想像空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录音机及示范朗读磁带、投影仪及胶片、打印好的作业讲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师生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品味重点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和寓意;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理解精巧构思和拟人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选讲《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导入,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同学们,这个饶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处大家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明确:《伊索寓言》)那么,谁还能讲出这部古希腊寓言汇编中的故事呢?(学生讲述)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伊索寓言》中的两则:《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狮子》。请同学们从阅读提示中圈点出有关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识要点。

  二、资料助读

  投影显示:

  1、寓言: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2、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三、师生共同研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学生自由诵读,思考:恰如寓言诗人拉·封丹对寓言的形象概括,读寓言,要从身体读出灵魂,也即从所述故事读出道理。那么这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色?

  教师明确:第一段讲述故事,第二段点明寓意。

  2、研习寓言的故事部分,感知情节发展和人物形象。

  学生集体诵读,思考:

  ⑴ 寓言中赫耳墨斯的形象生动、鲜活。刻画人物的方法是对话描写为主,试比较赫耳墨斯与雕像者三问三答中句式、语气的起伏变化。

  ⑵ 对雕像者的形象指惜墨如金,轻轻一句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饶头,白送答语,却见其情节波澜,就其表达效果试作分析。

  ⑶ 梳理、归结故事的情节脉络。用简练的话语填充:全篇故事分两层,其起因和开端是___________,发展和结局是___________。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⑴ 故事主要是通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问三答的对话来叙述的。问句中同中有变,值多少钱四个字用反复,而主语在第一次发问时省略,第二次点写明,第三次则用代词。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区别,第一次用确数,第二次比较而言,只说概数,第三次不用数词,贬低得一分不值。

  ⑵ 雕像者的答语,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转,给人以巨大反差,讽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衬手法的巧妙运用。

  ⑶ 赫耳墨斯到雕像店里去了解自身价值。叙述赫耳墨斯与雕像者的对话。

  3、品味关键词语,理解赫耳墨斯爱慕虚荣的性格:

  ⑴ 听读录音,圈点勾画出寓言的关键词语,一笑、两想、三问。

  ⑵ 组织讨论:

  ① 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② 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笑说明了什么?

  ③ 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明确:

  ①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赫耳墨斯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自己的身价和荣誉,想知道是掩饰之辞,实际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②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③ 这段着意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⑶ 表情朗读,说说寓言中的赫耳墨斯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在句中填入切合寓言内容的修饰语:寓言中刻画的赫耳墨斯是一个___________的形象。

  学生填充,教师示例:如盲目自高自大、妄自尊大、目空一切、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等。

  ⑷ 小组成员分角色朗读。然后推举代表在班上表演,学生评议。

  ⑸ 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谈谈对寓意的理解。

  ⑹ 鼓励学生将故事情节作适当的改变,看看寓意会有什么不同。如将还要贵一点以下的情节改为:赫耳墨斯听后,默不作声,悄悄离去。或者赫耳墨斯来到店里,如果首先问自己的雕像的价钱,结果会怎样呢?

  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进行讨论,进一步领会作者安排情节的意图。

  ⑺ 集体诵读。读出语气、语调。

  四、指导学生自读《蚊子和狮子》

  1、自由诵读,理解寓言大意:

  教师提示:这则寓言的结构安排和前一则相同,也是分叙讲述故事,结叙点明寓意。

  2、集体诵读,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节:

  教师明确:本文构思精巧,短短篇幅中,情节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故事由两部分内容组成,先写蚊子所获得的胜利及其原因,后写蚊子所遭遇的悲剧及其原因。

  3、畅读课文,圈点品析文中的两吹一叹息。理解蚊子的性格特点及其故事的寓意:

  问题讨论:

  ⑴ 这则寓言以动物喻人,语言精练,具有强烈的想像色彩,清新、形象,那么文中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

  ⑵ 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下列成语中:骄兵必败,不自量力,大意失荆州,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哪一则能概括本文的寓意呢?

  ⑶ 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⑷ 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⑸ 蚊子如果不先发表挑战宣言就去进攻狮子,结果仍然是战胜了狮子,这对故事情节会有怎样的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⑴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⑵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骄兵必败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⑶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⑷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⑸ 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结合情节的跌宕起伏和寓意的托出。

  4、跟录音仿读,体会拟人的妙用和情节的起落。

  五、课堂练习

  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1、赫耳墨斯听说自己的雕像当饶头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态会怎样?会说些什么掩饰这难堪、尴尬呢?

  2、想像一个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迹情节,给寓言安排一个与课文不同的结局。

  教师提供示例一:蚊子正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来临时,松树上滴下的一滴松脂,正好落在蜘蛛背上,蜘蛛被松脂包住,网也被拉破,蚊子因此而得救。

  六、课堂小结

  这两则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动物;赫耳墨斯有权力,蚊子有打败狮子的骄人胜利花环。它们的共同弱点是──不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特别是在权力、荣誉面前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两则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着我们。

  七、布置作业

  自编寓言。题目一:嘴和眼的对话;二:树和斧子。

  要求:任选一题完成。运用夸张和拟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对于《智子疑邻》《塞翁失马》两则古代寓言,提供关键字词提示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意。自读《智子疑邻》,掌握不能因人废言的寓意;研读《塞翁失马》理解寓言中福与祸的相互转化。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推举想像新颖、合情合理的佳作在班上讲述,大家欣赏、评议。

  二、指导自读《智子疑邻》

  1、资料助读:

  投影:

  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屡次上书向韩王进谏,改革政治,实行富国强兵的政策,均未被采纳。后来,得到秦始皇的赏识,在秦国任客卿。不久便被他的同学李斯等人谗言所陷,下狱后被逼自杀,死时47岁。他著有《韩非子》一书,共20卷,55篇。笔锋犀利,说理透辟,常用寓言故事阐明道理,富有说服力。其中许多寓言故事一直流传于世,《智子疑邻》就是其中的一篇。

  2、放多媒课件,学生欣赏画面,感知寓言。

  3、自由诵读,教师提示下列字词:

  ⑴ 智子疑邻:智,聪明,这里意思是以为聪明。赞赏儿子聪明,怀疑隔壁老人(偷盗)。

  ⑵ 不筑:修补。

  ⑶ 暮而果大亡其财:暮,晚上。果,果然。亡,丢失。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

  4、请学生结合课文注释,口头把故事译成通畅的现代汉语。思考:因天雨而导致墙坏,因墙坏而致失盗,对此儿子和邻人之父都有相同预见,而宋国富人却智子疑邻,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明确:

  寓言的本意是向别人进言,要注意自己跟听言者的关系,如果关系疏远,即便意见正确,效果也不见得好──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如果从积极方面就可以引申为: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5、请学生设想一下,邻人之父知道自己成了怀疑对象,会有怎样的反应?为寓言写一个合情合理的续编。

  三、师生共同研读《塞翁失马》

  1、资料助读:

  投影:

  《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淮南子》思想上接近道家,同时又吸取了儒家法家、阴阳家的思想,成为一部杂家著作。这部书在阐明哲理时,涉及很多奇物异类、鬼神灵怪,所以保存了一部神话材料,曲折地反映了远古人民的生活和思想。如女娲炼石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都通过这部书的保存而流传至今。

  2、听读录音,注意下列字词。

  教师提示:

  ⑴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⑵ 何遽(jù):就,竟。怎么就,表示反问。

  ⑶ 其马将(jiānɡ)胡骏马而归:带领。

  ⑷ 堕(duò)而折其髀(bì):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⑸ 人皆吊之: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⑹ 引弦而战:拿起弓箭去打仗。引弦,拉开弓弦。

  ⑺ 死者十九:十分之九,意思是绝大部分。

  ⑻ 此独以跛(bǒ)之故,父子相保:保全。

  3、畅读寓言,结合提示译成现代汉语,感知文意。

  4、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祸与福是怎样相互转化的?

  教师明确:

  寓言用一连串事实来说明祸与福之间的相互转化:马无故亡而入胡是祸,待到其马将胡骏马而归,就转化为福了;后来,其子骑此骏马,堕而折其髀,福又转化为祸;最后,塞上丁壮同入侵胡人作战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祸再次转化为福,如此循环往复,所以动人。

  5、这则寓言故事说明祸福相依的道理,那么这对我们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态度有什么积极的启示呢?请同学们联系生活、学习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点拨:

  启示:

  ⑴ 可以转化,不要静止地看待;学会在祸中看到福,从祸中考虑到怎样求得转化,不要消极悲观,或者在福中看到祸,加以戒备。

  ⑵ 祸福之来,确实有许多偶然性,生死、利害、得失,并不都是可以预料的。考虑力求周全,处事力求慎重,多一些应付不测之变的准备,少一些不着边际的幻想;一旦面临祸患,可以处变不惊,可以减少后悔。这也是一种成熟生活态度的养成。

  6、集体诵读,深层体味。

  四、课堂练习

  投影:

  阅读短文,完成习题:

  孔子的弟子曾参,品德高尚,一贯讲信用,重诺言。

  有一天,他的妻子要到市场上去。他幼小的儿子哭闹着,要跟妈妈一起走。妻子哄骗他说:你不要闹,妈妈从市上回来,就把家里的那头猪杀了给你吃。

  妻子一回到家,曾参真的捉住那头猪要宰杀。妻子急忙阻拦:这头猪正在长膘,杀了多可惜啊!

  你不是答应孩子,要杀掉它吗?

  唉,你怎么这样死脑筋!我不过哄哄孩子罢了,哪里真的要杀猪呐!

  不!曾参坚决地说,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如果欺骗了他,这不是教他养成欺骗的坏习惯吗?再说,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以后就不会再相信母亲的话了。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曾参终于坚持杀了那头猪,实现了妻子许下的诺言。

  1、曾参说:这可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你认为正确的办法是什么?请大致按曾参这段话的格式把它表述出来。

  2、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个故事的寓意。

  3、请为这个故事拟个恰当的标题。

  参考答案

  1、孩子年纪小,一切都学父母亲的样子。你要用诚实来教育他,他不就养成了诚实的好习惯吗?再说,母亲有好榜样,孩子就会学着这么去做人了。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办法啊!

  2、说明成人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做父母师长的要特别注意言传身教。

  3、曾子杀猪

  五、课堂小结

  寓言清新、形象,是稚真孩童洞见世界的窗口。《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以及我国诸子百家著作虽然年纪很老,却是孩子们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个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走开时,却突然变成一个个哲理,严肃认真,催人深思,让人感悟现实,体会人生。这就是它的风采、它的魅力。

  六、布置作业

  (分发讲义资料)

  1、大公鸡是那么的漂亮神气,你看它:红色的大冠子,红光发亮带有金色的羽毛,走路挺胸昂头。啼鸣时,总爱站在高处,引颈高歌。

  请发挥想像,编写一个小故事,中心是揭示公鸡骄傲的害处,使读者受到教育。

  注意要符合寓言的特点,题目自拟。

  2、阅读语段,完成1~5题:

  大鱼和小鱼

  小鱼问大鱼道:妈妈,我的朋友告诉我,钓饵上的东西是最美的,可就是有一点儿危险,要怎样才能尝到这种美味而又保证安全?

  我的孩子,大鱼说:这两者是不能并存的,最安全的办法就是绝对不去吃它。

  可它们说,那是最便宜的,因为它不取任何代价。小鱼说。

  这可完全错了,大鱼说,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的生命。你知道吗,它里面裹着一只钓钩?

  要判断里面有没有钓钩,必须掌握什么样的原则呢?小鱼又问。

  那原则其实你都说了。大鱼说,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1、这是一篇寓言,它构思的突出特点是通过_______展开情节内容。

  2、文中加粗的必须用必需替代行吗?试分析两者的异同。

  3、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正确理解文中钓钩的含义。

  4、大鱼说话很注意限制性词语运用,请从画横线的句子中找出两个这样的词。

  5、如果你是小鱼,你觉得妈妈讲的使你最受教益的一句话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对话(或语言描写)

  2、都有一定要的意思,必须有强调的意味。

  3、致命的陷阱(或骗局)

  4、最安全的、绝对

  5、一种东西,味道最美,又最便宜,似乎不用付任何代价,钓钩很可能就藏在里面。

  或最便宜的很可能恰好是最贵的,因为它希图别人付的代价是整个生命。

  【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1、阅读下面一则寓言,领会它的寓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小短文:

  一匹小马要过河,在路上遇见牛大伯,问是否可以过河。牛大伯说,水很浅,可以过。小马正要过,忽然听见一只松鼠大叫:不能过,不能过!水深得很,前天还淹死了我的一个同伴。小马没主意了,回家去问妈妈。妈妈叫它自己想一想,试一试。结果小马过去了,水既不像牛大伯说的那样浅,又不像小松鼠说的那样深。

  2、开放探究:

  阅读下面关于寓言的一则短文,回答问题:

  ①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②寓言是一个怪物,当它朝你走过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它转身要走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了一个哲理,严肃认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上来回走几遍,我们既可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④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这把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⑤寓言本来是来自普通人的言谈,几乎任何人的一生中都能讲一些聪明话,有的就是寓言;有心的诗人和哲学家听见了,就用文字把它们记了下来。历史这个巨人很喜欢这些记载,就把它们珍藏起来。以后,当普通人从书中再看见寓言的时候,忘了这是自己讲的,不禁大为惊讶,叫道:这是一些什么样的珍宝呀,这样光辉灿烂!

  ⑥寓言是慷慨的。当童话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童话那里去;当小说请它帮助的时候,它就到小说那里去所以,现在我们从童话、小说、诗歌、戏剧里都可以看到寓言的影子。

  ⑦寓言又是谦逊的,当一个刊物请它去做客的时候,它就等各种长篇大著都坐下之后,悄悄坐在补白栏里。

  ⑧寓言是孩子们的好朋友。它长得又矮又小,说起话来却很逗。它虽然年纪很老,孩子们却把它看成是平等的同伴。因此,比较起来,它喜欢到儿童刊物那里去做客。当然,它还是同样谦逊,等小说、童话都坐下之后,它才找一个角落坐下。它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而从不炫耀自己,也不指望从别人手里得到什么。

  ⑴ 短文共有八段文字,每一段都谈了寓言的某一种特点,请将这些特点概括出来。

  ⑵ 作为一篇解说寓言性质、特点的说明文,本文在表现手法和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特色?

  参考答案

  ⑴ ①篇幅短小,寓意博深;

  ② 通过故事阐明道理;

  ③ 通过寓言可以认识生活的意义;

  ④ 寓言能够启发智慧,活跃思想;

  ⑤ 寓言产生于生活;

  ⑥ 寓言可以存在于各种文学作品之中;

  ⑦ 寓言在刊物中只占不显眼的位置;

  ⑧ 寓言是儿童的好读物。

  ⑵ 短文主要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和拟人的表现手法;语言生动、形象,趣味很浓。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2

  一、知识目标

  1、研读课文,探讨文章主旨。

  2、深入领会作者对寓言新颖独到的见解。

  3、认真揣摩文中意蕴深刻的语句。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质疑和释疑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创新阅读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清思路,探讨文章主旨。

  2、理解作者对九则寓言阐发的新观点、新看法。

  教学难点

  1、课文开头三段和结尾一段所含蕴的意思。

  2、一些疑难语句的理解。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别具一格的读后感。作者从一般读者读《伊索寓言》所惯常理解的另一面,读出了新意,对原作做出了自己的“别解”。文章的主题较难把握。教学宜从剖解作者对寓言所作的引申入手,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对主题可作充分的讨论,切实把握准确文章的写作主旨。在此基础上讨论理解文章的疑难语句。第一课时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第二课时重点解决疑难语句。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大家以前读过哪些《伊索寓言》故事?(狼和小羊、赫尔墨斯和它的雕像等)这些故事的寓意作者在篇末大多做出了揭示。那么你读了这些故事后,有什么新的理解吗?我国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读了《伊索寓言》后,就对原作有了新的看法。他有怎样的看法呢?课文就给出了答案。

  二、伊索和作者介绍(略)

  三、研读课文,讨论主题

  1、听课文录音,读准字音。

  2、学生重点研读课文4——12段,看看作者对九则寓言分别做出了哪些新的理解,在讨论的基础上填出下表。(表中楷书字为要学生填写的内容)

  故事名称故事寓意引申的寓意

  蝙蝠的故事讽刺善变者讽刺那些善于用投机方式使用自己的某些资本的人

  蚂蚁和促织的故事享乐者挨饿活该影射那些专靠给死人写文章而抬高身价的文人

  够和它的影子的故事戒贪得讽刺无自知之明、听不得别人批评、不能知错改错的人

  天文家的故事眼睛总朝上必摔跤讽刺当时的上层政治

  乌鸦的故事伪装者终现本相讽刺那些品质卑下,嫉贤妒能的人

  牛跟蛙的故事戒狂妄自大讽刺那些自以为是,嗜痂成癖的人

  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戒之在贪讽刺那些嗜财如命,极端吝啬的富人

  狐狸和葡萄的故事得不到的.东西都是不好的影射贪心不足的人和害怕别人分抢应得利益的人

  驴子跟狼的故事错行仁义反受其害批评行医者时或草菅人命

  总 结:以《伊索寓言》为依托,批判黑暗、荒诞、不公正、无理性的社会现实。

  四、讨论作者阐发新义的方法

  问:作者是用什么方法对原寓意进行阐发新义的?(课后思考和练习一)

  主要用三种方法:

  引申 改头换面 推演

  五、研读课文前三段

  1、课文前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哪一段是中心段?

  明确:第2 段是中心段。第一段是比喻,是引出第二段的,第三段是补充说明第二段感想的来历。

  2、这三段提出了什么观点?你怎样评价这种观点?

  明确:古代好比是人类的小孩子时期,是幼稚的,现代的我们反而年龄长,阅历深,在价值上,品格上都比古代进步。正因为如此,古代的观点是浅薄的,幼稚的,是须要纠正的。《伊索寓言》就是一本古代的书,里边就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须要加以纠正。

  作者打破人们惯常的心理习惯,新颖而看似不无道理。不过我们也只能把它看作是作者的突发奇想而已。人类社会的发展,在科学技术方面确实呈现出线性的、累积式的发展,而在文学艺术、文化思想方面就很难说了。世界上不少民族在文明的早期创造出来的文化艺术,令后人难以企及。这样,把古代比作人类的小孩子时期就说不上是很严谨的、科学的说法了。据出推论出来的这一观点也只能说是作者的一种谐谑了,目的是顺理成章地生发下文。

  六、研读课文最后一段,

  讨论:《伊索寓言》真的不宜作现代儿童的读物吗?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3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的写法──简短的故事里寓含一个深刻的道理。

  2、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3、学习本文精美的语言。

  【重难点】

  重点: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难点:理解寓言所提示的寓意,引导学生把握人生的得失,正确对待挫折和不幸。

  【教学设想】

  1、学生对寓言这种体裁比较熟悉,可以从以前学过的寓言导入,然后通过比较了解寓言的特征。

  2、故事学生比较喜欢,但本文重点与难点之处在于:寓言与人生的关系要弄明白作者着意表达的是人生中的道理。可以让学生对故事提出问题,探究思考,然后再提示出寓意,最终要让学生明白,效果应当比较好。

  3、本文语言精美,可以通过反复朗读积累优美词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过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让学生畅所欲言,说说故事里寓含的道理。

  (这个环节可让学生温习旧的寓言故事,也可以让学生上网或图书馆查阅说一点新的寓言。)

  如《拔苗助长》,真有那么傻的农人吗?那么这个故事想告诉人们什么?

  2、小结寓言的特点:

  寓言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律诗的形式,讲述带有劝戒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精悍,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多采用拟人、夸张、想象等手法,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

  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

  今天学的是现代寓言。

  二、揭题审题

  本文题为《人生寓言》,发现没有?在寓言的前面加上了人生二字,读后思考,为什么要加这二字?(这个问题可以放在最后解决,当作一个悬念)

  三、朗读课文积累词语

  嬉戏(xī) 禀告(bǐng) 厄运(è)

  慧心: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这里泛指智慧。

  慷慨:不吝啬。

  闲适:清闲安逸。

  审美:欣赏、领会事物和艺术品的美。

  风韵:优美的姿态神情。

  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心情。

  四、学习《白兔和月亮》

  1、故事内容复述。

  2、问题探究:

  ⑴白兔对待月亮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月亮原先不属于自己,现在属于他了。

  你能从文章找出一个关键词来说明吗?

  得失之患。

  得到月亮不就是好事么?为什么又成为患?

  再比如,白兔得到了青草,有东西吃了,当然高兴了。为什么得到这么美好的月亮却反面担心呢?

  ⑵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为什么不题为《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

  白兔拥有青草,就像天空拥有月亮一样自然而然,而拥有月亮实在是不配拥有。

  以《白兔和月亮》为题,因为传说中,月亮中有白兔,顺着这个意思写。

  讨论后,就可以明确认识到: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这样的拥有,看起来是好事,又何尝不是坏事?物的主人,其实也是物的奴隶,为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所奴役。白兔和月亮处于两种不同的关系,决定了白兔呈现两种不同的心态,拥有月亮反而不是好事。

  ⑶文中有句话说:和人类不同的是,我们的主人公毕竟慧心未泯,她终于去拜见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慷慨的决定。 这里提到人类,含有什么意味?

  换句话说,就是人类的慧心已泯。慧心,原是佛教用语,指能够领悟佛理的心,现在泛指智慧。白兔的慧心未泯,悟到拥有月亮并非好事,所以放弃了所有权。人类慧心已泯,总以为拥有就是幸福,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放弃既得利益的。可见,这话对人类有讽刺意味。也是本文加上人生二字的意义所在,作者写作就是为了让人们明白人生的道理。

  3、大家可不可以从这故事中也想想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事?

  让学生说说和白兔类似的事。如捡到很多钱

  (通过扩展,让学生明白人生的'道理。)

  寓意提示──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

  五、学习《落难的王子》

  导入:周国平定理一:人是注定要忍受不可忍受的苦难的。由此推导出定理二:所以,世上没有不可忍受的苦难。

  1、故事复述。

  2、问题研究,寓意提示:

  ⑴ 王子没落难前听到别人遭受厄运是怎么说的?自己落难时他又是怎么说的?各反映了他的什么心理?生活得如何?

  ⑵ 文中主人公为什么设置为王子?怎样的王子?

  生性脆弱。

  ⑶ 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这是落难王子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王子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

  厄运能使性格脆弱的人变得坚强起来。

  ⑷ 天哪,太可怕了在别人落难时,王子落难时,我落难时三次反复出现,有什么用意?──表明,任何人遭受厄运时都得承受,而且都能承受!

  ⑸ 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例子吗?说说你自己或身边的哪些人怎样坚强面对不幸的?

  ⑹ 天有不测风云若今后你遇到厄运你会怎样做?

  3、有关厄运的名言积累: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日本谚语

  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

  ──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苦难磨练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论天意》

  六、两篇寓言进行比较阅读

  1、在主题上,两片语言都是些人生态度的。但是角度是不同的,前则主要写人在获利之后的心境;后则写人受难后的状态。

  2、在情节上,都采用了寓言的形式。然而前则寓言味道比较浓些;后则更像是事实。

  3、在表达方式上,两篇寓言都是叙事为主。而前则更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写;后则重在叙事。

  七、课外练习

  读几则寓言,然后说说寓意。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4

  知识目标:

  了解几则寓言的故事情节和寓意。

  能力目标:

  学习改写及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感悟寓言,培养健全人格。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重点)

  2.联系生活经验,选定角度灵活理解寓意。(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一: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颗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果子的人,都会学得一份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为什么来到凡间?因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他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来问价,请说出他此刻的心理?先问宙斯雕像的价格,大有跟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价钱不高后,他十分满意。问赫拉雕像的价钱之后,他更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墨斯三次问话,神态、语气一样吗?为什么要“笑着问道”,这“笑”有什么含义?第一问是探询;第二问时“笑”写出他满意又得意的心态;第三问时他已经有把握胜过所有的神,显得很狂妄。赫耳墨斯是个妄自尊大,没有自知之明的人。

  从这则寓言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发?

  讽刺、批评那些爱慕虚荣、自命不凡的人。告诉人们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在故事中,赫耳墨斯的表现是一笑、二想、三问,可引导学生抓住“笑”字,品味赫尔墨斯的形象。

  目标导学二:学习《蚊子和狮子》

  1.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

  蚊子和狮子的战斗,战胜了狮子;但是蚊子得意忘形,被蜘蛛粘住。

  2.品析蚊子挑战狮子的'动作描写,分析蚊子形象。

  “吹着喇叭”——进军前的号角,充满自信;“专咬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善用智谋,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冲”——面对强敌,勇敢无畏,一往直前。

  3.蚊子为什么战胜了狮子,却败给了蜘蛛?

  狮子狂躁、乱了阵脚,蚊子用智谋战胜了狮子。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得意忘形、被胜利冲昏头脑、骄傲自满,结果撞上了蜘蛛网。

  4.这是一个古老的寓言,你从中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可以联系生活,从不同角度分析。

  寓意一:善于分析问题,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学会扬长避短。

  寓意二:从蚊子出发,取得成绩不要得意忘形,要谨慎,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

  寓意三:人要有自信。

  寓意四:狮子战败后,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可见,的敌人是自己。

  寓意五:世界上没有永远的失败者,也没有永远的胜利者。

  学法指导

  提取《蚊子和狮子》这一故事的寓意,可从以下角度入手:

  (1)从蚊子这个角度来考虑。

  (2)从狮子这个角度来考虑。

  (3)从蜘蛛这个角度来考虑。

  (4)联系蚊子、狮子、蜘蛛三者来考虑。

  目标导学三:对比方法探究

  比较《蚊子和狮子》和《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在结构和写法上的异同。

  (1)相同点:结构相同。都是第一段讲故事,第二段议论并得出道理。

  (2)不同点:

  ①表现方法不同。《赫》把神当作人来写。《蚊》则用拟人手法,赋予动物以人的情感和性格。

  ②表达方式不同。《赫》主要运用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蚊》主要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目标导学四:展开想像,续编情节

  如果蚊子将要送命的一刹那,一阵风吹破了蜘蛛网,蚊子幸运的逃出来,蚊子会有怎样的想法和经历呢?请续编寓言故事。

  故事续编一:蚊子幸运逃生后,变得更加狂妄自大,于是逢物便吹嘘自己将狮子打败的事迹,却隐藏了自己将丧生蛛网的情景,在它的海吹下,所有的动物都用崇拜的眼光看它。蚊子变得更加目中无人了,飞行都不看方向,认为所有的事物都应该为自己让路,因为自己打败过狮子要成为百兽了。却没想到撞到了一棵大树,撞死了。

  故事续编二:蚊子幸运逃生后,边飞边说:“哈哈!蜘蛛,怎么样,被我逃脱了吧。我告诉你吧:没有一样动物可以战胜我的,我不仅强大,而且运气无人能比!”

  蚊子又再次吹起了喇叭,昂着头高傲地飞走了。这时,一只青蛙跃身而起,吐出了舌头,蚊子一下子被舌头卷住了,被青蛙吃进了肚子。

  故事续编三:蚊子幸运逃生后,心想:“哎,幸亏有这么一阵风,要不然我就会成为蜘蛛的盘中餐了。这都是我得意忘形的结果。我以后可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否则那后果就更严重了。”从此,我们看到的是一只谦虚的蚊子。‖教学提示‖

  通过比较,让学生了解《伊索寓言》的特点。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翻译课文,了解故事基本情节。(重点)

  2.学会分析故事所蕴涵的辨证思想,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则古希腊寓言故事,今天我们来看两则中国古代的寓言。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和灵魂两个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的教训和启示好比是灵魂。”今天我们看看这两个寓言各讲了什么故事,寄寓什么道理。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学习《穿井得一人》

  1.老师范读课文,注意词句的停顿要根据意思划分。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3.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6.《穿井得一人》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所有的流言都不可信只有实际才是真理。

  目标导学二:学习〈杞人忧天〉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句读。

  2.学生翻译课文,教师点拨纠正。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好心人的解释?

  “晓之者”解忧的技巧: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称赞的。

  5.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6.以下哪一种情况可以用“杞人忧天”来形容?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5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无论学习什么技艺,都要“练好基本功”和“要防微杜渐、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的经过。

  2、理解寓言所包含的寓意。

  【课时划分】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查阅有关扁鹊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出示相应的句子)。

  第一课时《纪昌学射》

  一、谈话引入,读题质疑

  1、同学们,还记得《惊弓之鸟》故事中的更赢是怎样一个人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2、板书课题《纪昌学射》,学生齐读。(“昌”:读成 chāng,注意翘舌后鼻韵;“昌”与“帽”的右边区别。)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教师梳理学生的问题:纪昌跟谁学射箭?怎样学射箭?结果学得怎样?)

  二、讨论交流,朗读课文

  1、请你带着要了解的问题自读课文,勾画出有关句子。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⑴纪昌跟谁学射箭?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请教:请求指教)。

  ⑵纪昌怎样学射箭?完成填空:

  纪昌( )学射或者纪昌学射( ) 。

  纪昌(认真)学射、纪昌(刻苦)学射、纪昌学射(很用功)、纪昌学射(很有毅力和恒心)、纪昌学射(不怕辛苦)……

  师:从哪些地方看出纪昌学射不怕辛苦,很有毅力和恒心?(引导学生抓第二、三自然段中的重点句理解。)

  飞卫让他练眼力(眼力:视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穿梭:像织布的梭子一样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师:现在把你手中的笔拿起来当梭子,在眼前来回晃动,请你睁大眼睛注视着它。你有什么感受?

  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眼花缭乱。

  师:看来,纪昌真的是很辛苦。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头发,绑(绑:读 bǎng,注意后鼻韵)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聚精会神:形容专心致志,精神高度集中)地盯着它。

  师: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万丈高楼从地起,飞卫先让纪昌练眼力,其实是在练习基本功)

  师:这些句子(第二、三自然段)该怎么读好呢?

  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习眼里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刺:读 cì,注意平舌;“刺”左中不封口)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6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学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寓言、亡羊补牢”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两则寓言故事。

  3、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涵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在感受寓言揭示的形象、了解寓言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寓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说成语,引入新课

  1、说说你们知道的成语。

  2、导语:

  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中,成语是一颗璀璨夺目的珍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人们习惯用成语来表达意思,准确、生动、简洁。知道吗?许多成语都蕴涵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来学习两个成语故事。读完故事,相信你会对成语有更深的了解。

  二、熟字新解,引导板书

  1、板书“亡、牢”:

  你能说说你知道的关于亡和牢的.词吗?通过这些词,你知道它们通常表示什么意思?

  2、板书“羊、补”:

  在亡羊补牢中,“亡、牢”又是什么意思呢?认真读书,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

  2、思考“亡、牢”的意思,并在课文中找依据。

  四、检查自读效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认读生字。提示多音字“圈”

  3、汇报“亡、牢”的意思。可争论,可查字典。

  4、相机指名读课文,师生评议,进一步理解内容。

  ⑴第二段,要读出劝说的语气。

  ⑵第三段,要读出养羊人着急、泄气的心情。

  ⑶最后一段,要读出醒悟、积极补救的心理和做法。

  五、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六、交流体会,明了寓意

  1、四人合作交流:

  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七、总结

  《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情节简单。它使我们明白了,做错了事或出了问题,及时改正或补救,还不晚。所以人们常说:“亡羊补牢,为未晚也!”

  八、学习生字,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

  2、指导写字。

  3、比一比,组成词语:

  悔()叼()屈()窿()

  梅()叨()窟()隆()

  第二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战国时期,魏王曾想进攻赵国。魏过的贤人季梁十分着急,就匆匆地去见魏王。为了开导魏王,他给魏王讲了一个故事。你相知道是什么故事吗?魏王最终会不会打赵国呢?请你读课文。

  二、自读自悟

  1、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读生字“缠”。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指导朗读课文

  1、检查读文和认读生字。

  2、交流课文内容及不理解的地方。理解“南辕北辙、盘缠”两个词。

  3、练习朗读课文,讲述故事。

  四、创设情景,练习口语交际

  1、面对那个人走远的影子,他的朋友会说什么?

  2、你相对哪个楚国人说什么?

  3、回到课文开始的故事,楚王会不会打赵国呢?为什么?

  五、总结

  《南辕北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是选错了方向,无论怎么努力,也是达不到目的的!

  六、写字练习

  1、抄写生字。

  2、难点提示:

  “缠”右边不要写成“厘”。

  3、抄写词语。

  七、拓展活动

  搜集寓言故事,准备参加语文活动:讲寓言故事。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7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理解课文,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找各种工具书或借助注释来理解课文。

  (2)通过分析重点词句来初步领悟课文所讲的道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读寓言,理解寓意,领悟道理。

  重难点、关键

  能借助释文理解古文,初步领悟审议所讲的道理。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具准备:

  课件(出示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记得的学过的寓言故事有哪些?请你们选择一两个讲给同学们听。(学生发言)读过这些寓言故事之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样的道理?

  2、寓言就是蕴涵着一个深刻的道理的短小的故事。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寓言《刻舟求剑》,相信你们一定能从中明白更多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发言)

  2、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3、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4、熟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课文内容。

  5、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深入理解内容,了解寓意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疑难问题。

  2、在班上讨论,研究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思考:

  (1)你用什么办法找到《刻舟求剑》中楚人丢失的那把剑?

  (2)《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节?(楚国人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映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像“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要读出同船人催楚国人时着急、怀疑的语气和楚国人不慌不忙、十分自信的语气。)

  4、楚国人错在哪里?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1)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

  四、复述故事内容

  1、同桌互相讲一讲。

  2、指名班上复述。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鞋穿着舒服不舒服只有自己的.脚知道”这样一句话吗?你能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吗?(学生发言)

  2、在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一个买鞋的人就跟你们想的不一样。(板书课题:郑人买履)

  3、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生自读,画出并掌握文中的生字、新词。

  3、师生评价,正字正音。

  4、熟读课文,对照译文了解课文内容。

  5、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字音:自度持度宁信度

  (指名读,纠正加点字的读音。)

  2、出示四句含有“之”字的句子的投影。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2)至之市,而忘操之。

  (3)反归取之。

  (4)何不试之以足?

  四、深入理解内容,了解寓意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理解课文。

  2、班上讨论小组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悟寓意。

  (1)出示投影:生活中我们把这种不知变通、墨守成规、不讲实际叫做教条。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有没有这种现象。我们现代人应该如何去处理呢?

  (2)出示投影: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多动脑筋,不能完全照抄责成的经验,避免出现郑人买履这样的错误。

  五、练习复述并背诵课文

  1、同桌互相讲一讲。

  2、指名班上复述。

  3、练习背诵课文。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8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8个,积累词语8个。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词语的意思。积累句子若干。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落落大方地把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4、使学生明白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更不应该自欺欺人。

  教学重点:

  读文理解“自相矛盾、掩耳盗铃”两个成语的'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理解“矛盾是什么意思”、“那个盗铃人的想法错在哪里”等问题来体会寓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写有句子的幻灯片

  教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小朋友,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还记得它所告诉我们的道理吗?

  2、板书课题,齐读24寓言二则

  3、寓言故事篇幅短小精悍,常常通过一个来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二、自学生字,练习读《自相矛盾》

  1、自己读读课文,要求:字字音准,文通句顺

  2、自学

  3、小组交流检查

  4、检查

  (1)读词语:矛盾锐利戳穿夸口坚固自相矛盾哑口无言

  (2)理解词义

  (3)交流读文

  三、理解寓意,熟读课文

  1、读了课文后,你认为“矛”和“盾”是指什么?矛盾又是什么意思?

  2、找找有关句子读读

  3、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

  4、再读课文

  四、用上述方法来学《掩耳盗铃》

  1、读词语:铃铛掩耳盗铃(掩耳盗铃中“掩耳”是什么意思?“盗铃”呢?)

  2、读文,找出那个偷铃时是怎么想的?结果呢?

  3、你觉得这个想法错在哪儿?

  4、揭示寓意:这个寓言告诉我们做事不要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

  5、读这则寓言

  五、扩展阅读

  1、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

  2、介绍《伊索寓言》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9

  [教学目标]

  1、过程和方法

  用自己的体验多角度概括寓意,运用想象、联想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知识与能力

  分析故事情节,了解寓言的表现手法和寓意的提示,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憎恶假恶丑,向往真善美。

  [教学方式]

  1、运用多媒体课件配上合适的动画,让学生配角表演,激发学习寓言兴趣。更主要的是学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出发分析故事情节,再现寓言故事形象。在表演中,激发情感与体验,相信学生也能从自己选定的角度发散思维,多角度把握寓言。

  2、多角度理解寓言,可以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向思考,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

  一、导入课文

  1、书题

  2、明确学习目标

  二、整体感悟,把握课文内容

  1、分组探究表演课文

  2、抽组全班表演

  3、现场采访角色

  4、教师把握时机点拨

  三、研读探究

  1、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问题,发现问题

  2、合作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各自的问题及屏幕上问题。

  3、合作探究

  先集体探究屏幕上问题,再由学生自己提问,学生自由解答,教师只起点拨作用。

  四、体验与拓展

  1、学生再读课文,用自己生活实际去体验课文。

  2、完成屏幕显示的题目,先自主完成,再分组交流。

  3、集体交流,教师作简要点评,也可以请学生点评。

  五、小结

  回顾学习内容,自结学习收获;自评参与学习的主动程度。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智子疑邻》、《塞翁失马》

  一、导入课文

  在文学宝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文章——寓言,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说说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二、整体感悟

  1、齐读课文

  2、自主探究课文: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读懂课文。

  3、抽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4、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然后完成屏幕显示的要求。

  三、研读与探究

  1、自主探究

  学生独立探究课文,找出自己还有哪些问题,自主分析屏幕上问题。

  2、合作交流

  学生分组交流,自由评点课文。先评点小组成员各自探究的问题,再探究屏幕显示的文字,然后整理出小组还有哪些问题未解决。

  3、合作探究

  (1)学生自由抢答屏幕上显示的问题。

  (2)学生自由提问,学生自由抢答,教师适时点拨。

  四、拓展与体验

  1、学生互相采访明确问题。

  2、教师适时点拨。

  3、小结。

  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咱们扪心自问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骄傲自满的时候,如果有,请实话实说,把你那时的情记仔细描绘一下,好吗?

  生:(微笑)好!

  师:看看哪位同学能勇敢地正视自己的缺点,考虑好的同学,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生:上次期中考试中,我在全年级得第五名,得了奖状。放学时,我故意绕道回家,奖状给亲人或熟悉的大伯大娘看,他们都高兴夸我聪明。……

  师:很好,同学们可以和崔永元相比高低了,都能实话实说了(笑)下面我们来探究一下自高自大的赫耳墨斯和蚊子。

  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最好,同时,请男女同学分别选一个代表既当记者又当评委。具体请看屏幕上显示的要求。(学生分组排练课文,记者同学准备采访问题,教师巡视指点。)

  ……

  师:准备好了吗?同学们。

  生(齐):准备好了!

  师:下面各小组抽签表演。评委准备记分。……

  (第二组表演《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表演赫耳墨斯的同学开始问宙斯的价钱时显得小心谨慎,问赫拉时又显得很高兴,随即又自高自大地得意地问自己,当得知自己只是“饶头”,立即气得倒地,迎来大家热烈的掌握。)

  〈专家点评:合作探究进入角色,体验生活中展示角色,拓展了学习语文的空间。〉

  生:你成功扮演赫耳墨斯有什么体会。

  生:扮演前我着力体验赫耳墨斯的自高自大的形象,通过这个角色,我要告诉人们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掌声)

  (第四组表演《蚊子和狮子》表演蚊子的同学与狮子对话时,显得老谋深算,胸有成竹,当他撞在蜘蛛网上时,他哀叹着说(边哭边说):“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得意忘开遭落难。”说完后赢来同学们阵阵掌声。)

  生:(采访蚊子表演者)你还有生的希望吗?

  生(蚊子):我能战胜狮子,也能战胜蜘蛛。(掌声)

  生:你打算怎样战胜?

  生(蚊子):车到山前必有路,说不定一阵风会吹破蜘蛛网,也说不守淘气你扫除了蜘蛛。(笑)……

  师:我想不久将来,你们一定会成为明星,(笑)下面在对照屏幕思考几个问题。

  (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师:考虑好了吗?

  生(齐):好了!

  生:如果将课文改成“赫耳墨斯打听到宙斯和赫拉的雕像后一言不发,悄然离去。”这样,原文中讽刺缺少自知之明,妄自尊大的人的寓意也要改变了。

  生:去掉了蚊子向狮子宣战和取胜后得意忘形,撞在蜘蛛网上被蜘蛛吃掉这两个情节,那么原文中讽刺蚊子的骄傲之意便不存在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屏幕显示的要求读写和编写寓言。

  (学生积极动手完成课堂作业)

  ……

  师:写好的同学,请举手。

  生:蚊子撞到蜘蛛网上,一动也不能动。它想:我能以己所长,攻敌所短战胜狮子,而今要死在蜘蛛的手里,真是难过极了,懊悔极了。它懊悔自己太骄傲自满了。

  这时,蜘蛛一步步向蚊子爬过来,张开大嘴,蚊子闭上眼睛等待着那可怕的时刻。就在这时,从那棵高大的松树上飞下一只鸟儿,不偏不斜正好啄走了蜘蛛,蚊子也因此得救了。可是,饿慌了的蚊子飞到徐小伟身上吸血,又被徐小伟一掌拍死了。

  〈专家点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导向着学生学习的思维。〉

  (生大笑)

  师:你为什么让蚊子得救后,又呜呼哀哉呢?

  生:根据课文的寓者我让它得救,可是,蚊子又是害虫,传播疾病,吸人血,我不得不让它死去。

  师:很好,富有正义感。

  ……

  师:由于时间关系,自由提问我们下节课再进行。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寓言故事的一般特点,学习了通过分析情节,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寓意,并且实习了创作简单的寓言故事。请大家今后在学习生活中,他仔细观察生活,分析生活,还可以多读一些寓言故事,正确认识生活。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文学库里,有一种诙谐幽默的文章——寓言。那么,你能不能说说寓言的一般特点?能否举出你知道的寓言的题目?

  生: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往往借一个故事寄寓一种意味深长的`道理,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充满智慧哲理,给人以启示,它一般篇幅短小,道理深刻。

  生: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人生寓言》二则、《伊索寓言》二则。即《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等。

  生:小学时我们也学过一些寓言,如《拔苗助长》、《俺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

  师:好。看来同学们掌握的寓言故事真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古代寓言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板书)

  〈专家点评:通过回忆一些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来激发学生学习古代寓言的欲望。〉

  二、检查预习

  师: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你们的预习情况怎么样?

  屏幕显示: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词。(略)

  2.请正确,流利朗读二则寓言。

  3.提出自己的疑问,分组交流解答。

  (分小组激烈讨论,后解释重点词语。)

  〈专家点评:落实文言字词,为以后学习文言文打好基础。〉

  (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大家听了他的朗读,你认为怎么样?

  生:他读时节奏,语速把握较好,只有一个字“其马将胡骏马而归”的“将”字读错了,因为它作动词“带领”讲,所以应读“jàng”。

  生:他读“此何遽不为福乎”、“此何遽不为祸乎”两句时感情地配合还不够好,前句读时应略带庆幸的口吻,后句读时应有忧虑的口吻。(然后自己有感情范读,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真不错,看来同学们在预习时很细致深入,既注意了一些字的读音的变化,还能初步体会一些句子所蕴含的感情。

  师:大家在预习中有没有疑问?

  生:(齐)有!

  〈专家点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师:那么,请大家畅所欲言,然后我们一起探究,一同解决好吗?(学生踊跃发言,有的忙于提问,有的急于解答,忙得不亦乐乎,课堂气氛轻松活泼。)

  三、整体感悟

  (全班再集体朗读一遍这两则寓言)

  师:这两则寓言都是篇幅短但含意深,请同学们分组协作(1复述课文大意;2以小品形式表演课文)任选其一完成。

  〈专家点评:让课堂成为学生真正的舞台,充分展现其各种能力。〉

  (台下学生分组讨论、讲述、表演、然后抽几个组上台展示。)

  师:同学们既有演讲的才能,更能表演的天赋,通过刚才对课文的深入接触,同学们能否自由谈谈两文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

  生:《智子疑邻》中的“邻人之父”,他本是一番好心劝诫那富人,没想到最后反而得到一个“偷盗”的嫌疑,我真为他鸣不平。

  生:我也觉得宋国那个富人不公平,他儿子和邻人之父提出一样的忠谏,为什么事情果然发生后,他却认为儿子聪明,邻人之父却成了他的怀疑对象。

  生:的确,我一看那个犯了疑心病的富人,由此我联想到一些历代的帝王,他们总是听信旁边宠臣的谗言,而不接纳那些自己不信任的忠臣的直谏,最终往往面临亡国的厄运。

  (学生一起鼓掌)

  师:那么,你们认为对正确的意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如何正确地对待别人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生:对正确的意见应该均予以采纳,而不能因为感情的亲疏而厚此薄彼。

  生:对别人提出的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即使一时很难听,也应该诚恳地接受,这样才不失君子之风。

  师:大家讨论得很透彻,那么对《塞翁失马》中的人和事你又是怎样看的?

  生:塞翁看问题不局限于眼前,能由此及彼,看到长远的利害关系,与旁人相比,他不愧为一个智者。

  生:文中一波三折,“失马”、“得马”、“堕马而跛”、“因跛自保”,好事坏事相互依存,互相转化,这天下就没有什么绝对的事。

  师:好事坏事一定能转化吗?必然转化吗?举例说说好事、坏事在什么条件下转化?

  师:我觉得文中的祸福转化都是偶然的,都是客观因素在起作用。如文中的“马无故亡而入胡”有可能“一去不复返”,而不是“将胡骏马而归”;文中的儿子“跛了”,如果后来不发生的战事,那将永远是一个祸事,而不是“父子相保”的福事了。

  生:祸福可以转化的。但需要一定的条件,如家庭突遭打击、变故、陷入困境,这是祸,但如果能从容、镇静,在困境中拼搏、奋起,那么,这又不失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啦,在困境中一蹶不振,丧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气,那么,这祸就只能是祸了。

  师:所以,当祸事临头时,我们不应该沉论,只有化悲痛为力量,付出努力,才能因祸得福。

  (学生点头表示赞同。)

  师: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生:《智子疑邻》告诉我们听意见只应听正确的,而不要看这意见是什么人提出,对人不能持偏见。

  生:《塞翁失马》说明祸福相依,它们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师:请大家从以上的两则寓言故事中概括出相应的成语或名言俗语。

  生:“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祸兮福所伏,福兮祸所奇”。

  生:因祸得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四、体验反思

  师:今天学习了这两则寓言,我们从中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同学们能不能接合自己的亲身体验谈谈。

  (四人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近十分钟。)

  师:下面就把我们的生活经历和人生体验与同学们分享吧。谁先说。

  生:我们从第二则寓言出发,谈谈自己类似的生活经历。记得小学五年级时候,我经常迟到,老师便常罚我擦黑板,由于我个小,所以总够不着,老师便不给我好脸色,另外弄得满身灰尘,回到家,妈妈也是埋怨,我想怎么这么倒霉呢。有一次,班上开展“五小”活动,我鉴于自己的苦恼,忽发奇想,想设计一个电动黑板擦,只要一按开关,刷毛自动左右清擦,当我把“电动黑板擦”的设计方案交给老师,没想到竟真的得到了肯定,还获得了“小发明”奖呢!

  师:真是因祸得福,看来你是一个肯动脑筋,不甘落后的同学。

  生:我讲的与上面讲的同学的经历恰恰相反。半年前,我上小学六年级时,一次参加镇里举行的口算比赛,由于我基本功扎实,所以很轻易地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回校后,我成了老师的宠儿,同学们的榜样,久而久之,我便滋长了一股骄傲的情绪,学习上不踏实,不谦虚,所以在小考中我考得十分糟,分数低得让人吃惊。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觉得后悔。

  师:是啊,谁不希望福事频临呢?但当你不能好好把握时,转头来只是无尽的烦恼,这位同学的经历确实让我们警醒,在这里感谢他向我们真诚的表白……

  (一起鼓掌!)

  生:我学了《智子疑邻》一文,我觉得那个“宋人”身上有我的影子。在家里,我不喜欢奶奶,更不喜欢她的唠叨,不管是对是错,我统统不听。尽管奶奶一片真心,但我因嫌恶她,有时故意逆其道而行之,气得她常暗自落泪。今天想来,我真对不住她,我得改变这种局面,让家庭多些和睦才好。

  师:大家在家里还有类似的事情吗?

  生:有。这可能就是代沟吧,我对我的父母也持有偏见,对他们也常持逆反的心理。

  师:可怜天下父母心,我想每个父母都对孩子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但他们毕竟不是圣人君子,虽然有些做法不是很好,但都是出于爱的初衷,望你们多理解一点他们,好吗?

  生:(齐)好!

  师:最后,我们一起来试背诵这两则寓言。(师生齐背)

  五、布置作业

  师:今天的作业是,编写寓言故事,从下列二道文题中任选一个。《嘴和眼的对话》、《树和斧子》(教师边说边出示课件。)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 10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

  3、练习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4、了解寓言的特点,激发阅读语言的兴趣,课后自己读寓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寓言的特点,激发学习寓言的兴趣。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

  3、指导带着理解,有感情读课文。

  4、正确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文字投影、纪昌和扁鹊的资料。

  【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寓言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学习生字,读准重点词语。

  3、学习第一则寓言,理解寓意。

  〖教学过程〗

  一、教师引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以前的语文课当中,学习过哪些寓言故事?哪篇寓言故事给你的印象最深?你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吗?

  二、教师随机引向深入

  对呀。寓言故事确实是我们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文学形式。有人这样评价寓言:“寓言是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很多的东西来;寓言是一把钥匙,用巧妙地比喻做成。这钥匙可以打开心灵之门,启发智慧,让思想活跃。”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寓言故事,看看这个魔袋能带给我们什么。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读准以下字词

  出示课件:

  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蔡桓公、梭子、绑住、虱子、百发百中

  四、学习第一则寓言《纪昌学射》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们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出示句子: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什么?还想了解什么?(此处可结合学生课前查找的资料作简单介绍)

  要想解开心中的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你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2、自己流利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⑴ 读文后,概括:纪昌想拜飞卫学习射箭,飞卫让他下功夫练习眼力,飞卫照着他的话一一做到,最后成了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⑵ 思考:

  在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

  学生会问:飞卫为什么不教纪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练习眼力呢?

  纪昌为什么用梭子和虱子来练习眼力呢?

  ⑶ 结合学生的主要问题,先弄清飞卫为什么不教纪昌射箭,而是要他先练习眼力呢?

  第一:指读课文2、3自然段,思考:

  飞卫让纪昌练习怎样的眼力呢?

  (一是“眼睛牢牢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二是“练得能把一件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

  第二:想一想:

  飞卫为什么要这样要求纪昌呢?

  (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只要有道理,符合客观实际,不做统一答案要求)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吗?

  (飞卫是一个非常有经验的好老师,不愧为名师)

  第三:纪昌按老师的要求一一去做,这一练就是好几年:

  在这几年的枯燥的眼力练习中,纪昌又是怎样做的呢?默读2、3自然段,划出纪昌是怎样练习的?把自己读后的感受写在旁边。

  学生交流:教参书中139页。

  出示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说说体会。

  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注视着梭子来回穿梭。

  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中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长发,绑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小结:

  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

  第四: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纪昌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决心、恒心、毅力,与他成为一名射箭高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五:重点指导朗读2、3自然段:

  读出寓言夸张地描写,仔细揣摩人物行为心理,进一步理解体会人物形象。

  小结:

  看来,对学习来说,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都起着很大的作用。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结合生活实际,你能举例说说吗?

  五、老师总结谈话

  要我说呀,寓言还是智慧的`花,哲理的诗,神奇的魔袋,今天,你能从这只魔袋里取走什么呢?

  (引导学生谈出这则寓言的收获,鼓励学生谈出自己的见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第二则寓言《扁鹊治病》,体会人物特点,理解寓意。

  2、通过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3、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4、了解扁鹊的高超医术及他对我国医药界的重要影响。

  5、了解寓言特点,激发课下读寓言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揣摩不同人物的不同心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2、加强朗读指导和评价,通过读使人物形象鲜活起来。

  3、体会人物特点,理解寓意。

  〖教学准备〗扁鹊资料、图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著名人物,他是谁,是做什么的呢?

  (简单介绍扁鹊的高超医术及他对我国医药界的重要影响。)

  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被人们广泛传颂。因为故事虽然简单,却给人以深刻的启示。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扁鹊与蔡桓公之间怎样一个小故事?

  (讲述了:扁鹊几次见蔡桓公,指出他有病,但蔡桓公就是不相信,以至于,小病变成大病,最后无药可治,蔡桓公死去的故事。)

  三、默读课文内容

  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样?把相关内容画在书上。

  四、交流体会

  1、指导朗读,读好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

  扁鹊的话和蔡桓公的态度要结合揣摩他们的心理来读。扁鹊的话要诚恳有耐心。

  如:

  扁鹊第二次来看蔡之前会怎么想?第三第四次呢?

  “蔡听了很不高兴,没有理睬他”,他心里会怎么想?

  “蔡听了非常不高兴”他心里会想什么?

  “蔡觉得奇怪,派人去问他”蔡会怎么想怎么说。

  “蔡浑身疼痛,派人去请扁鹊给他治病。”此时的蔡又会怎么想呢?

  2、蔡桓公怎样就不会死了呢?本来是皮肤上的小病,怎么会要人命呢?

  (皮肤上的小病──皮肉上的病──肠胃里的病──骨髓里的病)

  3、扁鹊是有名的神医,蔡桓公怎么会不相信他?明知蔡桓公不相信,扁鹊为什么还一而再、再而三地去说?扁鹊早知道蔡桓公要来请他,为什么几天前就跑到秦国去了?

  讨论:

  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到自己有病,所以不相信扁鹊的话。而扁鹊出于医生的医德才一次又一次支提醒蔡桓公治病,当他觉得自己无法治疗时,跑到秦国,是出于自己安全的考虑。

  4、交流得到的启示:

  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小问题时及时解决,否则酿成大祸就无药可救了。

  5、如果能够跨越时空,你想对蔡桓公说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想想蔡听了你的话,会说什么?也用一两句话写下来。

  五、总结

  寓言以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吸引着我们,让我们乐读爱读,并给读者以深深的启迪。让我们课下多来读读古今中外的寓言故事吧。

【寓言优秀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05-26

《寓言》教学设计优秀05-26

(实用)《寓言》教学设计优秀11-01

【优秀】《寓言》教学设计优秀4篇09-02

伊索寓言的优秀教学设计范文08-30

人生寓言教学设计优秀10-28

《寓言》教学设计01-30

《亡羊补牢》寓言故事教学设计优秀02-01

《人生寓言》 教学设计优秀[4篇]12-12

寓言教学设计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