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设计评价

2021-06-11 教学设计

  地理教学评价设计

  一、 教学评价的概述

  (一)教学评价的含义

  1、 教学评价

  是指在教学情境中,把获得的学生学习的信息与评价标准进行比较、作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教学设计》盛群力等编著2005.12 P354)

  是以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可操作的科学手段,系统收集有关教学的信息资料,并通过量化对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做出价值性判断,以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和教学的完善。(《 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施良方)

  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给以价值判断。(《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

  是通过各种测量,系统地搜集证据,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李秉德,《教学论》)

  2、 “地理教学评价”

  以地理教学目标为依据,运用一切可行的科学方法系统的收集信息,对地理教师教地理的理念、策略、方法与学生学地理的认知、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变化进行判断的过程。(《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夏志芳2003 P321)

  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和地理课程目标,对地理教学的要素、过程与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不断完善自我和教学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新编地理教学论》陈澄 2006P176)

  根据一定的地理教育目标,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或手段来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对象、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和教育。(《地理新课程测量评价》段玉山 2003 P4)

  根据一定的地理课程目标和地理教师工作职责,运用多种科学可行的方法或手段来系统的搜集、分析、整理信息资料,对地理教学活动中的要素、过程以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地理教师专业发展和地理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服务和决策的过程。(《新理念地理教学论》李家清2009 P200)

  (二) 教学评价的历史演变

  1、古典教育教学评价萌芽时期

  教学评价伴随教学的产生而产生,最早的教育评价形式是针对学生的学力检验。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学记》

  2、科举时期

  中国持续了1300年的科举考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教育评价形式。教育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是为统治阶级选拔有才。这种与评价相关的选士活动,主要依靠主观判断,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

  从隋炀帝创科举制度开始至清末废科举止,科举制度一直是我国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网罗人才、选拔官吏、扩大统治队伍的最主要途径。它的考试标准、内容及形式对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乃至对近代各国教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3、教育测量时期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和教育统计学的发展 ,教育工作者们开始探讨如何将心理测验的方法应用于教学领域,实现学业成绩考核的客观化、标准化和数量化。

  4、教育评价时期

  随着新心理学和新教育学的发展,教育测量逐渐受到批判,教育测验逐渐向教育评价发展。最早倡导从“测验”转向“评价”的是美国教育评价与课程论专家泰勒。

  桑代克 ,1905年发表《精神与社会测量导论》,提出“凡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他被喻为 “教育测量之父”,拉开了美国教育史上著名的测量运动的序幕。

  美国1933年发起“八年研究”,成立了由泰勒领导的评价委员会。1942年该委员会发表了“史密斯——泰勒报告”,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评价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从而奠定了现代教育评价的基础。

  泰勒认为,评价必须建立在清晰地陈述目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来评价教育效果,促进目标的实现。这就是“泰勒评价原理”——“行为目标评价模式”。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等)

  (三)教学评价的目的

  1、确定以有水平(教学前评价,测定学生学习的准备状况)

  教师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先决技能,对教学起点进行合理设定。(最近发展区)

  2、测评教学效果(总结性评价,测定学生达成目标的程度)

  教学的策略方法是否恰当?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向家长和教育管理者汇报

  3、调整教学过程(形成性评价,测定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过程中的进展情况)

  诊断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状况,对症下药。

  4、促进学生学习 (诊断性评价,测定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总结经验教训,调整学习策略,把评价变为学习的过程。

  (《教学设计》盛群力等编著2005.12 P354 P358-359)

  (四)教学评价的类型

  教学评价渗透在教学各个教学环节之中。

  1、按照评价的功能不同分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

  2、按评价基准的.不同分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自身评价)

  3、按照评价分析方法的不同分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4、按照评价主体的不同分(教师评价、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家长评价)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编著)

  布卢姆认为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不是给学生评定分数和等级,而是帮助学生和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教学内容达到掌握水平所必备的知识技能上。

  总结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对学生在一门课上的学习结果作出全面的评定,并把评定成绩告诉学生家长和学校管理人员。(《学习论》施良方著1994p333)

  二、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现状(《中学地理教学设计与案例研究》李家清主编)

  1、传统的地理教学评价

  以期中、期末考试,以及中考、高考等高厉害性考试为主,考试成绩为主要评价依据。

  传统地理教学评价 存在的问题:

  ①评价功能失调

  ②评价重心偏离

  ③评价标准机械

  ④评价方法单一

  ⑤评价对象被动

  (万国平,李家清,张胜前.“异质的平等”:地理教学评价新视点.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5)

  2、新课程地理教学评价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与传统相比的转变:

  ①评价目标发展化

  ②评价内容综合化

  ③评价主体多元化

  ④评价方式多样化

  三、地理教学评价的内容

  1、对地理知识理解与应用的评价

  2、对地理技能形成与运用的评价

  3、对地理科学方法掌握的评价

  4、对学生探究活动质量的评价

  5、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评价

  四、地理教学评价的方法

  1、课堂观察与提问

  2、交流式谈话

  3、纸笔测验

  4、问卷调查

  5、成长记录袋

  五、地理教学评价的意义

  1、诊断作用

  2、导向作用

  3、调控作用

  4、激励作用

  六、地理教学评价功能

  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引导地理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2.促进地理教师提升教学水平

  3.促使地理教师参与地理教学改革

  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重要策略

  1.促进学生改进学习

  2.鼓励学生全面发展

  (《新理念地理教学论》李家清2009 P200)

  七、评价方法与工具

  1、纸笔测验

  2、表现性评价

  3、评定量表与检核表

  4、档案袋评价

  5、口语评价与轶事记录

  (《教学评估——多种评价工具的设计与应用》李坤崇著2011)

  八、教育评价主体

  评价主体主要指的是“谁来评价?”的问题。形成性评价设计应当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学生以及身居课堂之外的家长等“利益相关者”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

  (1)学生——根据评价结果的反馈进行学习,同时本身也参加评价。

  (2)教师——根据评价结果的反馈改进教育实践,同时也根据学生的状况被评价。

  (3)家长和当地居民——根据学校的说明获取评价相关信息,同时也基于不同立场参与评价。

  (4)教育行政机构——根据学校家长提供的评价信息和行政机关实施的各种调查信息,为学校和学区提供支持。

  (5)第三方机构——由学校和教育部门以外的人员构成的,进行外部评价的机构。

【地理教学设计评价】相关文章:

地理教学设计08-16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12-30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12-30

《长江》地理教学设计08-12

初中地理教学设计模板01-21

地理课的教学设计04-02

初中地理教案教学设计01-20

天文地理教学设计12-29

地理教学设计(精选25篇)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