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认识教学课件

2021-03-31 教学课件

  圆的认识教学课件1

  一、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定点”“定长”)。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教材并没有给出圆的本质特征的描述,但教材通过观察与思考、画一画等活动帮助学生逐步对此加以体会,为学生到中学学习圆的定义提供了感性认识和直观经验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结论过程,学生理解与掌握有关圆的认识知识。

  情感与态度目标:

  2、数学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情感与态度目标:

  1、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答简单的问题,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通过调查学生身边有趣的事例的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本班学生是六年级的小学生。

  2、学习使用本册教材之前,我充分肯定了不少学生注意力在20分钟后就不能注意,尤其是当教师一味的讲,或讲话时间长课堂效能很低。课堂不易平铺直叙。

  3、班上学生好动者多很多孩子是人来风,喜欢表现。

  4、本班学生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比较强,基本上能用自己个性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

  5、观察能力,比较能力较强,善于从提供的信息中观察比较中获得事物的一般特征。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情景创设策略:出示课件许多人站在同一条线上套圈,套的是同一个物体,问学生这个游戏公平吗?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较要学会今天的知识——《圆的认识》,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学生历数生活中的圆进一步唤起兴趣。

  2、观察比较策略:圆与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明白圆是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

  3、动手操作与观察策略:让学生对折自己准备的圆发现圆心,直径和半径。再用直尺量直径和半径的长度(应有很多直径和半径)得出直径相等、半径相等以及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同时观察直径和半径在圆里位置特征,锻炼学生的总结和表达能力从而实现表述直径和半径的概念;画圆时a:先圆的实物画(得出不方便)b用圆规画容易。继续量不同的圆的直径和半径,从而得出在同一个圆中直径相等、半径相等。

  4、多媒体策略:ppt演示在圆中的幻化的半径和直径,学生表达半径和直径由无数条。也用课件展示几种位置不同大小不同的圆,引导学生知道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的大小。

  5、本课设计活动较多,教学形式转换较多,以此唤起学生兴趣,保持注意。学生具备相当的语言总结能力,我就通过这一点为主要课堂拉动方式去激发他们观察,比较,然后形成对知识发现,有效控制学生的表达,进而使概念明朗清楚,表达流畅,用语准确。同时在知识完全掌握的情况下学生享受到学习乐趣。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屏幕环境;

  (3)学生准备圆实物图。

  六、教学设计理念

  我觉得动手操作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偏重于这一点。就学生的情况而言,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对外部的世界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能力和概括归纳能力,但受到年龄和其它客观条件的限制,还不具备比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所以本节课我采用教师组织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建立学生空间观念。在设计时,先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圆,在学生说生活中的圆的同时,发展空间想象,在欣赏生活中的圆这些美丽的图片中引出课题,让学生对美丽的图形”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由于表象的积累对于空间相象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拟安排操作活动,课内触摸圆的面和边感知圆;折圆自学圆各部分名称和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让学生感受圆、了解圆,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建立了表象基础;在学生有一定认知基础后,通过一系列练习进一步强化空间意识,发展空间观念;最后根据圆的特征探究轮胎为什么会设计成圆形?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1、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出示ppt套圈游戏)学生1——2分钟议论。

  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3、教师演示

  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2、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看看正方形、长方形、梯形……他们是怎样围成的。(线段)圆呢?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比较、和操作)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可以回答情景1的游戏问题了,不公平,原因是?圆上那个个同学是半径距离其他同学超过了这个距离)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看这几个圆一样大吗?他们各自在什么位置?为什么?(发现半径不一样)(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发现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来画圆.

  1.学生画圆(要求:先用瓶盖画圆,但要画比其大的和小的圆就不行了,不方便)

  2、画各种大小的圆怎么办(思考用圆规怎么画,学生先说,然后小组探索用圆规画圆要注意那些方面)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半径;2.定圆心;3.旋转一周.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六)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课件出示: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七)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圆的认识教学课件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P93—P94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能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感受圆的基本特征,会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

  教学难点:

  应用圆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认圆。

  1、欣赏关于圆的图片(课件出示),问:这些物体上都有什么?指名说说。

  2、同学们,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圆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圆。揭示课题:圆

  3、生活中很多物体的面是圆形的,同学们能说说你们在哪儿看到过圆吗?

  (设计意图:揭示课题,开门见山,简洁明了。导入部分采用师生、生生对话形式,创设一个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引古导今,尝试画圆。

  1、设疑:

  同学们,猜猜看,古代人是怎样画圆的?

  2、引古:

  古代人可没有画圆的工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人是如何画圆的?(课件展示正方形切割成圆的过程)

  3、画圆:

  同学们也想画圆吗?今天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画圆,打开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快速地画一个圆。

  4、交流:

  你用什么画圆的?学生操作后展示,可能借助用硬币等圆形物体、绘图尺上的圆及圆规等工具画出圆。

  5、比较:

  以前你画三角形、正方形等图形是用什么画的?通过今天画圆,你发现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三角形等平面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以前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而圆是由曲线(有些学生可能说成是弯线)围成的图形。

  (设计意图:先设疑古代人是怎样画圆的,然后了解古代人是怎样画圆的,再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用各种方法画圆,并感知与以前平面图形画法的区别,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渗透数学文化和数学思想。)

  三、认识圆规,学会画圆。

  1、介绍圆规(课件展示):

  刚才我们利用了不同的工具画圆,现在科学技术进步了,我们通常会用专门工具画圆,它是圆规,有两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只脚可随意叉开,上面还设计了一个手柄,便于使用。

  2、圆规画圆:

  你们能试着用圆规画一个圆吗?边画边想:用圆规画圆分哪几步?画时要注意什么?

  3、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说说用圆规画圆的过程。根据交流,归纳出画圆步骤(课件展示画圆步骤:两脚叉开固定针尖旋转成圆)

  ①猜想:我们在画圆时要注意些什么?

  引导学生总结出画圆时要注意:针尖必须固定在一点,不可移动;两脚间的距离必须保持不变;要旋转一周。

  ②老师示范画圆,生说步骤师提醒注意点。

  ③学生画圆:请同学们用刚才的方法画一个圆,要求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定为4厘米。

  ④比一比。引导学生感知借助用硬币等圆形物体、绘图尺上的圆画圆时的局限性。

  (设计意图:教材安排是先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再学习用圆规来画圆。这儿先安排学习用圆规来画圆,下面再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和特征。这样既优化了教材编排内容,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征。)

  四、自主学习,认识名称。

  1、谈话:画圆时针尖固定的一点是圆心,圆规两脚叉开的距离它也有一个名称,叫什么?看看书上P94的一段文字是怎么说的?(同时板书圆心、半径、直径)

  2、自学圆的名称。

  3、交流:

  ①认识圆心,谁来介绍什么是圆心?

  ②认识半径,什么叫半径?(课件展示)

  ③认识直径,什么叫直径?(课件展示)

  练习:指出谁是半径?谁是直径?

  4、学生用字母在刚才画的圆里标出表示圆心、半径、直径。

  5、总结:边总结边标出示范的圆的圆心、半径、直径,并用字母表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学习,生生、生本互动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五、合作探究,学习特征。

  1、谈话: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圆的各部分名称,那么圆有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在纸上任意画一个圆,并将它剪下来。画一画,量一量,折一折手中的圆形纸片,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究。课件出示讨论题:

  ①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的呢?

  ③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④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3、合作交流:

  ①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有无数条。

  ②用画、折的方法来验证半径、直径相等。

  ③通过测量和推理的方法验证直径是半径的2倍,并让学生理解用字母表示直径与半径的关系。

  ④通过把圆沿不同方向对折来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特征;互动交流,生成特征;测量推理,验证特征。学生在操作探究、合作交流中主动地获得了知识。)

  六、实践运用,反馈内化

  我们知道了圆的画法,名称,特征,请同学们运用今天的知识解决几个问题。

  1、你认为下面的说法对吗?(课件展示)

  ①圆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②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③半径3厘米的圆比直径4厘米的圆小。

  ④画直径是6厘米的圆时,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为3厘米。

  2、数学书P94的练一练。

  3、在一个大圆里围着两个相等的小圆,如果告诉你小圆的半径是3厘米,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图略)

  4、P95练习十七的1、2两题。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主要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的达程度。尤其是第三题的设计,更能了解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的情况。)

  七、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1、(媒体展示)汽车比赛,看谁会赢。

  2、为什么轮子要做成圆形,轴心要装在哪儿?为什么?

  (设计意图:该题的设计主要体现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八、回顾总结,谈谈收获。

【圆的认识教学课件】相关文章: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课件参考02-23

关于圆的面积教学课件04-11

最新圆的面积教学课件04-07

角的认识教学课件11-16

圆的认识说课稿11-0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11篇)05-10

小学课件《7的认识》教学设计02-24

小学课件《认识钟表》教学设计02-23

认识年月日教学课件01-28

圆的认识说课稿(15篇)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