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优秀的教学反思

2021-02-07 教学反思

  终于上完了,作为上课教师的我却没有得到预想中的那份释然。久久不愿提笔,甚至不愿回忆之前的整个过程!一直想让自己“跳”出来,多角度地回顾、品味整个的备课、上课过程,理性地分拣出收获与不足。2012就要挥手作别,特此反思《晏子使楚》中的得与失。

  《晏子使楚》是一篇异常生动、精彩的历史故事。课文节选自《晏子春秋》,是由几篇关于晏子出使楚国的小故事,根据小学生阅读特点融合而成的一篇课文。课文给孩子们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却受到楚王的多次侮辱,晏子面对侮辱巧辩、诡辩、智辩应对,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最终使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尊重齐国。在与楚王的三次交锋中,晏子的言行举止张弛有度,向生活在两千多年后的我们传递了他的`智慧、雄辩的口才和爱国的热情,难怪司马迁称他是“雄辩四方,不辱使命”。

  在《晏子使楚》的备课初期,我们也在不断提醒自己要落实年段学习目标,要在教学中增强课标意识、目标意识、年段意识。但随着备课的深入,对课文理解的加深,各种资料的仔细研读,我们备课小组的教师们不约而同地发现这篇课文虽然不长,却有很多可以发掘的知识点。大家各抒己见,呈现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态势,假使我们站在研读教材的角度,这样的集体备课有益于从不同的角度对课文进行解析。但要把这些知识点通过一节课集中展示出来,在本课的整体设计上难免顾此失彼。什么都想呈现出来却什么都没有呈现好。没有处理好“舍”,期望中的“得”自然就不理想。

  《晏子使楚》的教学设计中,高年级写字教学的指导应该是一个亮点,我们将本课中要求会写的汉字进行分类,集中找规律,引导学生发现日常书写的误区和容易遗漏的地方,教会学生通过几个字发现一类字的书写规律,或者说写字技巧。例如:学生写左右结构的汉字时,很容易习惯性地认为处理好左窄右宽就可以了,其实左右结构的汉字还有左右两部分位置高低的变化,还有笔画之间的避让以及笔画的穿插等问题。我们紧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想努力体现高年级也要把写字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的思想。但是可惜的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没有掌控好时间,使得这一本该出彩的环节没有机会展示。原因在于课堂前期过于冗长和琐碎,大大小小的知识点没有合理地舍去,“得”就无从谈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人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要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意识,丰富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和形式。《晏子使楚》的教学设计中,我们摒弃了高年级多采用的灵活多样的小练笔,而大胆地着力于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努力丰富学生的语汇,发展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活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培养运用语言文字解决生活所需的实用的表达能力。为此我们设计了多种口语交际内容,专门针对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调查问卷、摸底和筛选,在异彩纷呈的口语交际话题面前,我们又一次难以取舍,将重点放在了话题的选择上,而不是如何引导学生主动交流,结合生活事例交流,这一点我们是不成功的。可见加强语言文字运用要落实到一线教师的实际教学中还有一段路要走。

  纵观整个课堂教学设计,我们难以取舍的犹豫和偏离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呈现,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要靠学生亲历亲为的语言实践,在本课中变成了一句空话。在整理课堂实录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在教学中,教师过于强势,给学生较少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读出自己的感受,捉出困惑和问题。学生缺乏真读、真思、真议、真练的时间,本该让学生经历的真实学习过程被教师取代了。教师舍不得放手、舍不得时间、舍不得将展示自己的时间让给学生,故此:不得。不舍,不得!

【《晏子使楚》优秀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晏子使楚》优秀教学反思11-12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6-21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6-16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6-27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6-16

晏子使楚的教学反思01-02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01-03

《晏子使楚》的教学反思01-02

《晏子使楚》教学反思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