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

2021-07-02 教学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是本册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很多老师都深感在此处和学生说不清,教学效果不佳。我个人通过在本段时间的教学和反思,自认为找到了一些基本的“小窍门”,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

  一、加强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要想第三单元学生学的顺利,第二单元知识的学习一定要铺垫好。

  一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一定要理解好,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二是,能快速地根据题中的关键句判断出谁是单位“1”。比如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时,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看出是哪两个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怎么确定的?这可以通过题意画图来说明。通过学生实践,让学生归纳出快速找单位“1”的方法:是“谁”几分之几,相当于“谁”的'几分之几,比“谁”多(少)几分之几,“谁”就是单位“1”。最简单的方法是:分率前面的量就是单位“1”。

  三是,学生要熟练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比如要先画单位“1”(因为单位“1”是比较的标准,所以要先画),再画比较量。如果是“部分”与“整体”相比较的关系,可以画一条线段表示,如果是“两个不同的量”相比较,就要用两条线段表示。

  四是,能根据线段图或关键句快速写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其中根据应用题中的“关键句”进行分析比较快捷。

  例:“柳树是杨树的 ”等量关系式:杨树× =柳树

  “柳树比杨树多 ”等量关系式:杨树+杨树× =柳树 或者 杨树×(1+ )=柳树 这样学生在学习用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应用题时“找等量关系式”就轻松多了。

  二、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时候要复习到位,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比如教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1的时候,就要复习一下学生学习第二单元分数乘法“解决问题”例1的知识,如从关键句中找单位“1”、说出等量关系式等。教学分数除法解决问题例2时,就要对应复习第二单元乘法解决问题例2和例3的知识。一节课只有事先的工作做得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教师的引导下提高学生读题、分析题的能力。

  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老师常常都引导学生根据具体的线段图来找分数除法中的等量关系式,以达到“数形结合”的目的,想法是好的,但效果却不尽人意,让学生每道题都画线段图也不现实,时间也不允许。所以,在学生掌握了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后,我就让学生扔掉“线段图”这根拐棍,引导学生从关键句的字面上来分析、理解,从而发现找“等量关系式”的快捷方法。如:柳树比杨树多 。引导学生分析:①谁与谁相比较?(柳树与杨树相比较)②谁是单位“1”?(杨树)③多 是多“谁”的 ?(多杨树的 )④到底多多少,具体的量怎么算?(杨树× )⑤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柳树比杨树多了杨树的 。所以等量关系式应该是怎么样的?(杨树+杨树× =柳树)

  当然,还有一种等量关系式:杨树×(1+ )=柳树 可由以下几个问题入手:①柳树比杨树多 ,就是比单位“1”多 ,柳树应该是杨树的几分之几?(1+ = )②即柳树的棵树=杨树的 ,所以等量关系式应该是怎么样的?③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式,想想用算术方法应该怎么列式?为什么?柳树的棵树和 之间有什么关系?(对应关系,从而导出: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学生等量关系式找到了,就能很容易用方程或者算术方法解决分数除法问题了。

  总之,我通过运用以上的教学方法,达到了非常好教学效果,班级成绩也在学年一路领先。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04-06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07-30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04-06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03-28

分数除法应用题教学反思05-09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范文12-15

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教学反思05-12

分数除法应用题优秀教学反思07-10

《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教学反思范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