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

2021-06-30 教学反思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是一首儿童叙事诗。诗歌通过记叙“我”送给邻居盲婆婆一只蝈蝈,希望给婆婆带来一些快乐的故事。诗文语言浅近明快,富有节奏感,情感真切自然,富有儿童情趣。是训练学生朗读、启发学生想象,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好素材。

  本节课的导入,我抓住“盲”字,从分析字理入手,“盲”由“亡”和“目”组成,“亡”表示死亡、失去,整个字代表失去眼睛,就是盲婆婆的眼睛看不见了。接着我请同学闭上眼睛走回座位,感受看不见的生活,帮助孩子们明白盲人生活的.诸多不易,为理解课文“乐于帮助残疾人”奠定感情基础。紧接着,我请孩子们划出第一小节中表示“我”心情的词语,根据答案出示喜滋滋、乐呵呵两个叠词,带领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感受叠词的音韵美。第二小节,我采用师生轮读的方式:“我”提着蝈蝈来到婆婆家,轻轻热热地喊——(学生:婆婆,婆婆)这是一只——(学生:会唱歌的蝈蝈)在我上学的时候——(学生:就让他替我给您唱歌)在师生合作的反复朗读中,体会“我”对盲婆婆的关心。第三小节,同样通过字理分析理解生字“忘”,心里的事情没有了就是忘记了。同时,我把重点放在了句式模仿“歌声会_____,_____。”在反复朗读后,请学生说一说歌声还会带给盲婆婆哪些惊喜,旨在帮助孩子们体会盲婆婆内心的快乐,感受“我”对盲婆婆的美好祝愿。第四小节句式基本与第二小节相同,我也采用轮读的方法。

  整堂课教学的目标较为清晰,教学的设计也基本遵循着教学目标,整体上较为通顺流畅,学生的朗读也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是这堂课也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仿句练习没有梯度,难度过大。我在设计仿句练习时,仅仅简单给出了“歌声会_____,_____。”要求学生填空,忽视了句子本身的复杂性,导致学生的句子出现了句式错误、缺少修饰语等情况。在教学时应先填写:歌声会(带您去哪里),再填写(看到什么),最后加上定语(看到什么样的什么),如此分解句子之后再尝试让学生仿句。

  2、朗读评价过于单一,缺乏指向性。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指名读、轮读和齐读几种朗读方法,朗读的评价大多数为笼统的“声音响亮”“有感情”之类。其实朗读评价可以再有指向性一些,通过评价让孩子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帮助孩子们提高朗读水平。

  3、要多给孩子们一些时间。整堂课虽然整体上下来还算流畅,但是大多数是由教师来推动的,孩子们自主阅读思考的时间比较少,我应该多给孩子们一些自由朗读、思考的时间,老师少说一点,让学生多说一点。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05-28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07-22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01-18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反思范文07-02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优秀教学反思09-16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08-30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12-08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02-17

《送给盲婆婆的蝈蝈》教学设计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