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反思

2021-06-28 教学反思

  个性是指个体的整体精神和面貌总和,个性差异是人性的基本内容。经人为本,强调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教育,是素质教育大纲大潮下的一个重点问题。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品性不同,风格迥异。历史阶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特长和能力,为其主动适应未来打好基础”。因此,教师只有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客观评价,才会使学生在轻松自信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学生自身既有共性又有巨大差异,品性、兴趣、爱好不,,潜能各异。教师要针对每一位学生的个性,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历史学科博大精深,历史教育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与环境的能力。在课堂内应以活动为主,改变师生互动方式,给学生创造一个生动、活泼、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认知,主动创造。鼓励学生大胆直言,对有不同见解的'学生应给予赞扬。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让学生保持最佳学习状态的教学方法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可以辅助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组织学生观看爱国历史影片、参观历史博物馆、自编自演历史剧,举行纪念性活动等,给历史课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身临其境,亲自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悠久历史以及世界历史的灿烂文明,众多名人伟人的嘉言懿行足以宽阔他们的胸怀,给其更多的启迪。这些活动,寓教于乐,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某方面的潜能或不足,锻炼胆量,克服自卑,树立信心,也增强了学习兴趣。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前进的动力,可使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心理、活跃积极的思维和拼搏向上的精神。近几年来,学生心理不健康状况呈上升趋势,表现为心理脆弱、意志薄弱,情绪波动大,人际关系不和谐等。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目的就是教育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

  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心情舒畅地学习。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对学生所犯的错误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分析、正确引导。对他们某些方面的能力或在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都应大加赞扬,充分肯定,用自己的同情心、责任心和师德言传身教,影响和感化他们。

  其次,教师应学会从细微之处关爱学生,以微笑面对学生,用真诚的爱感化学生,引起学生情感的震动,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并给他们创造自由发展的机会。这样,在教学中才会减少阻力,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与学生不经意的谈笑间或师生共同活动中,在与学生争论时,你会博取他们的尊重、信任、和爱戴,消除彼此心理的距离。你的平易近人,使学生有所愿与你融洽相处;你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使学生把上历史课当作一种享受。对于学生人格和权利的尊重,会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使他们在兴趣中感知,在感知中理解,在理解中创新。同时也唤醒那些家庭分裂、缺少关爱的学生的良心和爱心,使他们由厌学、不合群而变得上进、活泼。反之,教师如果没有丰富的教学情感,师生之间心理难以相融,也就无法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历史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反思:历史课堂教学07-01

历史课堂教学的思考教学反思10-12

历史课堂教学反思范文01-17

语文教学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个性发展07-25

历史教学反思_历史教学反思03-09

分档设计作业发展学生个性的历史教学反思04-23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反思07-22

关注学生心里想什么教学反思07-06

《中国的地理差异》教学反思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