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教学反思

2021-06-24 教学反思

  篇一:小苗与大树的对话.doc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1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名叫苗苗的小学生与季羡林先生的“访谈录”, 全文运用对话形式,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苗苗的天真、可爱和季羡林先生的和蔼、亲切及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访谈录”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文体,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羡林先生来朗读课文(他们读的时候教师读旁白,学生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其他学生都捧起书认真听对话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优秀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从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读得自然。

  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而不是面面俱到,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如:季羡林先生和苗苗算不算书虫?说说苗苗和季老交流了哪些问题?说出你感兴趣的或不明白的地方,自读课文后全班交流等。在议读中,学生不断地进步与升华,总的来说课堂效果还算好。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2

  本课作为访谈录,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文体,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这一老一小两个书虫说话的语气,把握住人物对话的基调,要读得自然,不做作才好。这篇课文,我采用大讨论的方式,放手让学生围绕主题,结合课文来讨论:“闲书闲吗?”这个问题,课堂气氛活跃,效果也不错,学生都能结合小苗与季先生的对话,说出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不够的地方是对古文积累这一块,对谈话内容未作出恰当的引导,从学生的表情中,依然可以看出对这个超难任务有点无奈。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3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名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不过,全文内容较浅显,没有过多深奥的词句。课上,我没有对文章进行琐碎的分析,而是对教材进行了合理裁剪,大胆地进行取舍,抛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完课文以后,我安排了学生对爱好读书的同学或新来的实习老师进行采访活动,并且写了访谈录。学生对访谈录的格式掌握得很好,但是,采访的问题准备得不是很充分,有的局限于一问一答的形式,双方交流的话题不是很深入,上下文之间的衔接也不够自然。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4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

  呢? 在教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后,我对此有了很多 思考:

  首先,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塑造学生的心灵,因为没有思想就没有语言,没有正确的观念为指导,就表达不出思想感情真实、健康的好文章。叶圣陶先生说:“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突不出思想情感两端,以言思想,则积理必富而为文始清,若但读物得宜,便会仿其词句,握管撰作,则收效犹薄。”教学的源头活水就是塑造学生的心灵。

  培养学生的兴趣,把写作作为学生的需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陶行知先生亦认为:“学生有了兴味,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学生一旦与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就会主动钻研,乐此不疲,渐入佳境。教学中要注意低起点,多鼓励,命题切合学生实际,写作形式多种多样,力争将写作变为学生的需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写作“会使自己的头脑更清醒,更无知,更坚强,更轻松,会使自己和别人相处得更和谐”。写作一旦成为一种需要,常常能达到欲罢不能的程度。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小学生阅历浅,生活范围窄,家庭学校“两点一线”,由于缺乏生活的体验和素材的积累,作文时常常搜肠刮肚,无病呻吟,甚至空想,胡编滥造。本人认为,应该把学生从课堂上解脱出来,让他们在火热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激发灵感,学会写。

  再其次,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素质教育

  要教会学生去发现美。要以语文课为基础,引导学生去发现文学作品中的美。文学作品具有以情动人、以形象感人的特点。它包含着自然与生活,同时融进了作家情感的再创造因素,所以文学作品是自然美、生活美和艺术美的高度统一体。通过语文课,唤起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存在人性美的渴望。

  要引导学生去认识美。中学生对于美的追求特别强烈。对于他们爱美,追求美的愿望,应该给予肯定。由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定型,对于美丑的分辨能力还不太强,他们认为追求时髦、穿奇装异服,是一种时尚美,对美有自己偏见。所以语文教育要引导学生去提高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即识别美丑的能力。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中外名著中典型人物形象,比较他们不同的审美意义。

  要激励学生去创造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与人类爱美的.天性分不开。因此,我们要激励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美,即创造美。我们要告诉学生“美就是生活”,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美、感受美、欣赏美,并在提高这些方面能力同时,“趁热打铁”,触发学生表达美的冲动和创造美的激情。

  篇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蔼亲切、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而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老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等他俩读完后,我再问其他学生:“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孩子们联系了之前学过的对话形式说出了这是在“对话”。“一个问一个答,他们在干什么?”“采访。”一个孩子马上接上来了。“真好!那如果将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呢,我们就叫它为‘访谈录’,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们平时在对话一样,内容很简单??”在学生认识这种文体之后,我再抛出问题“苗苗和季老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问题一抛出,读过之后竟然无人能回答,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反省自己,是不是问题给的太大,学生还没有透过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于是,我换种方式说:“苗苗提了些什么问题?季羡林爷爷是怎么回答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类,看看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问题迎韧而解,孩子们似乎如释重负??

  我接着问学生:你们喜欢看闲书吗?有的说喜欢;有的干脆就保持沉默,不表态,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们爱玩,爱看电视,即使有书也不去翻一翻。于是,我先给他们读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节选,然后结合老先生的主张教育学生:平时多看一些闲书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也可能多写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实跟他小时侯爱看闲书分不开的,且小时侯记的东西长大了也不容易忘记。而文章写得好,苗苗说的那两个重要条件——写真事、多看课外书,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

  篇三:《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但是由于文章的形式比较特殊,没有复杂的句式、过多的修辞和深奥的词句,完全口语化,它是一名小学生——苗苗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学生首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一老一小,一个是德高望重的、学有建树的著名学者,一个是刚开始求学的小学生。他们俩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巨大的悬殊,却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就阅读展开了逐步深入的交流。

  在教学时,我首先从介绍本文文体“访谈录”开始,引入了解季羡林先生,让学生知道季羡林的学识,了解季老的著作,季老的不凡之处。然后放手让学生自学,自读自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苗苗给季老提出了哪些问题,指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主线,然后再指导学生模仿情节进行采访,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物对话的基调,感悟苗苗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季老又是一个怎样的人,通过多次的朗读、引导,学生知道了:苗苗是个热爱读书的小学生,谦虚好问,而季老毫无名人架子,亲切随和,在幽默的谈吐中善于诱导,满含着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找准了这个基调,再让学生去交流季老在“读闲书”、“偏科”、“学习外语”和“积累古文”的问题方面的主张,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谈自己的想法,延伸课外知识,进而知道文意不但是要告诉苗苗,更是要告诉我们大家:“要加大阅读量,以促进习作的提高”,“不要偏科,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文理贯通”,“加强古诗文的积累,学好外语”,从而使学生在学文中渐渐喜欢上阅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回到题目,品味课题的寓意,表面上,“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老,实际上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需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就是那棵给小苗营养的学识渊博、学有建树的根深叶茂的大树。最后再指导学生从对话中去感受和学习一些采访的技巧,如何在访谈中有礼貌地请教、表达观点、倾听对方的表述等,让学生学有所获。

  篇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马中举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个小学生对季老的“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这两个人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蔼亲切、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而本文的内容比较简单,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老来朗读课文(他们读的时候采用直接对话的形式),其他学生听着。等他俩读完后。在学生认识这种文体之后,我再抛出问题“苗苗和季老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等,一步一步来解决。

  一节课的内容竟然没有上完,说明:

  1、环节不紧凑,在一个问题上扩展的太远。

  2、随意性太大,往往在新生发出来的问题上扯得太远,想让所有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是不现实的不高效的。

  3、条理性不强,思维混乱,没有重点。

  4、对教材的理解片面,没有一针见血的点中要害。

  5、教学技巧有待提高,应向庞春燕、刘雅君、张邦富、张梅恒、张勇、赵晓伟等老师多多请教。

  6、对五年级教材缺乏整体把握、还没有融会贯通。应加强研究与学习。

  恳请到家批评指正,多提缺点和建议。

  篇五: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文中的两个人物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蔼亲切、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老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等他俩读完后,我再问其他学生:“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孩子们联系了之前学过的对话形式说出了这是在“对话”。“一个问一个答,他们在干什么?”“采访。”一个孩子马上接上来了。“真好!那如果将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呢,我们就叫它为‘访谈录’,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们平时在对话一样,内容很简单??”在学生认识这种文体之后,我再抛出问题“苗苗和季老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问题一抛出,读过之后竟然无人能回答,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反省自己,是不是问题给的太大,学生还没有透过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于是,我换种方式说:“苗苗提了些什么问题?季羡林爷爷是怎么回答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类,看看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问题迎韧而解,孩子们似乎如释重负??

  我接着问学生:你们喜欢看闲书吗?有的说喜欢;有的干脆就保持沉默,不表态,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们爱玩,爱看电视,即使有书也不去翻一翻。于是,我先给他们读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节选,然后结合老先生的主张教育学生:平时多看一些闲书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也可能多写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实跟他小时侯爱看闲书分不开的,且小时侯记的东西长大了也不容易忘记。而文章写得好,苗苗说的那两个重要条件——写真事、多看课外书,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我希望经过我不间断的提醒,能慢慢地使孩子们有爱看闲书的意识,并能主动积钱买书看,从提醒到自觉,让“书香伴我行”不再是空话。

  不足之处:可能是自己这样的设计有问题,方式过于直白、简单,以问题来贯穿,使学生失去了兴趣;而在实施教学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透文章,也导致课堂沉闷的原因,我高估了刚上五年级的孩子的能力,以为在很短的时间,他们就能从大段的的文字中提炼出最主要的内容。这是自己对于学生的学情不了解造成的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的教学反思06-26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5-18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4-12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6-11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01-05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设计与反思12-16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范文09-11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范文06-29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反思范文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