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的印刷工艺版本

2023-10-11 古籍

  我国的古籍图书总体上是以雕版印刷形式为主,多种形式(活字、石印、影印)并存的局面。所谓雕版印刷就是把文字刻在木板上,然后用来印书的印刷工艺。先在木板上刻出阳文反字,再在板上涂墨,蒙上纸张刷印出书页。古人称用这种方法印出的书叫刻本或者刊本,现代人把它称为木刻本。木刻本又根据不同情况分成原刻本、翻刻本,写刻本、套色刻本几种不同的版本系列。接下来,小编为您介绍了古籍的印刷工艺版本,欢迎阅读!

  古籍的印刷工艺版本 1

  原刻本,亦称祖本。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第一版,是一部书的原貌和“灵魂”,是后印本的源头。原刻本问世,作者、出版者往往十分重视,精工细刻,纸墨也很讲究,印出的书版面整洁、字迹清朗。另外,一般而言,原刻本印刷数量不会很大,所以古籍中的原刻本一直是有见识的藏家首选的藏品。判断一部古籍是否原刻本,通常要从资料记载、书牌页出版者署名、书中的序言、跋语中的叙述去综合判断,有多个序言的,要重视最后的序言,要注意后序是否被抽毁。此外,由于古籍雕版一经刻竣,便不会变动,所以还可用原刻本雕版的尺寸、字数去比对。如清康熙年间编纂出版的《康熙字典》,其中的武英殿内府原刻本是清初的著名善本,是历代藏家追逐的目标,但《康熙字典》在清中期、清末、直至民国,翻刻、翻印已不知其许,原刻本与后印本价值差距甚远,从博物馆所藏康熙内府宫装本得知,原刻雕版板框19.5×14厘米,8行12字,小字按双行计。根据这个尺寸与实物一比对,是否原刻本一目了然。

  翻刻本,也称重刻本或复刻本。存世古籍中的绝大多数都属此类。翻刻本与原刻本相比,虽然基本相同,但往往因为政治、文化、人为的或技术的原因,有所增删、变化。有时还会产生一些错误。而且翻刻次数越多,错讹的地方也就越多。因此收藏价值相对于原刻本有一段距离。翻刻本一般从牌记、序言中可以看出,但不排除少数不良书商为获得暴利,有挖补书牌、抽毁后序、后印改前印,在印刷时间上做手脚的做法。这就需要藏家从书品、纸张、不同时代的刻本特征去综合判断。但有几种翻刻本倒是值得藏家关注:其一,原刻本已佚失不存,或只有孤本残卷存世或流失海外。那翻刻本也就成了存世的唯一,其珍贵程度不亚于原刻本。其二翻刻者是历史上著名的刻书机构。如历代的官书局,声名显赫的通志堂、汲古阁等等,这些机构往往集中了一批当时著名的工匠,刻工精湛,校勘仔细,纸墨上乘,其刊本以其印刷工艺上精美而抬升了自身的艺术价值。三是影刻本。由于古籍中的宋元善本,书写多出名手,并非匠人所为,故字均肥细有则,佳者有欧柳笔法,墨色清润,印刷皓朗。影刻就是先在原刻本上进行影摹,然后再上版雕刻,如此印出的书与宋元板原刻本不仅内容相同,细节也相符,连版心中刻工的名字,所作的记号均原样保留。此种影摹宋刻的称“复宋本”,影摹元刻的叫“复元本”。古时影刻宋元版古籍最多也最精的是明末毛晋的“汲古阁”。这些影刻本的价值要大大高于一般的翻刻后印本。

  写刻本,是指由擅长书法的人书写上版,有时也有作者自己书写上版的。这类刻本数量很少,属木刻本中的精刻精印本,也是古籍收藏中的上乘佳品。由于此类刻本多出于名书家之手,常常一页书就是一幅精美的书法作品,甚为难得。比较著名的有宋代苏轼写刻的《陶诗》,明代夫容馆本《楚辞章句》,清代郑板桥自书的《板桥集》。清代扬州诗局也出版了不少这类写刻本。

  套色刻本,又称套印本。这类刻本是在同一书页上,分次印上颜色不同的文字和图画。这种套色印刷技术最早出现在元代,至明万历年间发展成熟。当时出现了以闵其亻及、凌蒙初为代表的套色印刷大家,刊刻了不少朱墨套印、三色、五色的套印本。这些套印本的价值,往往高于同时期墨本价值的数倍,历来是收藏界追逐的热点。其经典作品有明代徽州程大约滋兰堂的《程氏墨苑》,闵其亻及的《春秋左传》、明崇祯徽州胡正言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等。

  活字本,即用活字排印出来的书。最早使用活字印书的是北宋庆历年间的平民毕癉。当时他用的是泥活字。此后陆续出现多种材质的活字本古籍。元代首先用木活字印出《大德旌德县志》(已佚);明弘治嘉靖中,无锡华燧、安国先后创立铜活字,清代又出现了磁活字版的《周易说略》,咸丰七年上海出现最早的'铅活字本《六合丛谈》,开近现代铅字印刷之先河。活字本在古籍中所占份额极小,据资料记载,流传至今的古籍总共有数万种,但其中有书目可稽考的活字本仅220种,明以前的活字本基本无实物存世。目前藏家所追逐的基本围绕着清武英殿木活字“聚珍版”和清铜活字版《古今图书集成》。武英殿“聚珍版”1773年起印刷,共用木活字25万多个,先后印了134种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共有1万卷,但只印了64套,这批铜活字就被销毁,用去铸了铜钱。因此,存世之书愈显珍贵。

  石印本。石印技术是泊来品,它是由一种特殊的药墨把文字写在纸上,待其微干将它移到石面上,再施油墨印书。这种方法在清末由欧洲传入,由于它省去了繁琐的雕版工艺,很快得到了广泛推广和运用,逐步替代了雕版印刷术。石印本存世量极多,早先收藏古籍的人对其不屑一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用此法影印的前代古籍佚失后,这类石印本也成了珍品。因此,收藏石印本,要关注那些用宋元善本、明清版画为底本的影印本,一般的石印写本无大的收藏投资价值。

  以上罗列,均是按照古籍的印刷工艺划分的版本类别。在古籍收藏中,还有按出版时间划分的版本类别。这种划分比较简单,也容易理解,关键在于掌握好二个时间杠杠:一是国际上,国外各大博物馆对中国古籍以清入关登基、顺治元年(1644年)为界限,在此前的古籍,无论官刻、私刻,均为善本;二是国内收藏界则以乾隆六十年(1721年)为界,在此前的均视为善本,因此古籍中又有乾隆版、康熙版、明版、元版、宋版之称。在当今的收藏市场上,能收到乾隆以前的版本就可以算是得到一部有价值的古籍了。

  总之,在古籍收藏时,我们只要认清古籍的版本情况,把握住:“善本时间早于乾隆”;同一时期的古籍中“刻本优于印本;初刻优于翻刻;套色优于单色;图画优于文字”等原则,细心体会,多下功夫,就一定能提高鉴赏能力,淘到更多有价值的古籍,改进自己的藏品质量。

  古籍的印刷工艺版本 2

  一、以刊刻性质区分的版本

  原刻本 初次刻印的图书版本(书本)。又称始刻本、初刻本,或称祖本,均相对后刻的“重刻本”而言。原刻本在内容、字体、版式、纸张和装订等方面都较近乎原著,具有较高的学术和文物价值,历来受人重视。

  重刻本 据原刻本重新刻印的书本。亦称翻刻本。它又可分为两类:①仿刻本、覆刻本、影刻本。仿刻本除了字体稍异外,其版式行款、正文序跋等均与原刻本一样。覆刻本或影刻本都是依原书(或手稿)摹刻,行格字体一如原书,几难分别。覆刻宋元刻本的重刻本,通常称为覆宋本、覆元本。清代影刻宋元本的风气很盛,清末西方影印技术传入后,又有据原书照相刻印的方法,尤能传真。据活字印本影刻的书本,又称影刻活字本。②增刻本、删刻本。这类重刻本,对原刻本或加校订,或添评注,或改变版式行款,或对原刻本内容作增补或删节。

  旧刻本 刻印时代较早的书本。有时专指宋元刻本,有时指刊刻时代难详的明清刻本。

  精刻本 精工缮写而刊刻的书本。宋元时代刻书,常由书法名手写样,刻工技艺亦精熟,并在书版上留有姓名。字体美观,纸墨精良。精刻本有时也指内容或校注精良的刻本。

  修补本 用修补后的旧刻版重印的书本。又称重修本、递修本。修补本和翻刻本不同,仅修刻、补刻旧版中的部分版片。屡经修补的旧版,补刻版片越多,离原刻面貌越远。历经宋元明三朝修补刻印的书本 ,旧称“三朝本”。明清时各地纂修方志,往往修补前志旧版,增刻新志,一同印行,因此又有续修本、增修本的名称。

  附刻本 附刻于他书卷后的短篇著作。附刻本的作者和前书非一人,因篇幅短小,不易单刻,故附他书以传世。如清焦循《雕菰楼集》后附刻焦延琥《蜜梅花馆文录》、《诗录》等。

  合刻本 将两种相关著作合刻的本子。合刻本的作者往往非一人,合刻的著作则多为同类内容,篇幅相当,彼此间无主次之分,如明万历间赵用贤所刻《管韩合刻》等。

  二、以刊刻内容区分的版本

  白文本 儒家经典正文的单刻本。相对注疏本而言。自五代国子监刻《十二经》,后世经文多和注、疏合刻,沿为惯例,但仅刻正文的白文本仍然存在,如宋刻递修的巾箱本《八经》,明末锡山秦氏求古斋所刻《九经》等。

  注疏本 儒家经典正文和注、疏的合刻本。最初分为单注本和单疏本,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周易注疏》等,是现存最早的注疏合刻本。

  评注本 正文和评注的合刻本。合刻正文和注解、评语,是宋代建阳坊刻的特色,影响后世,明代发展尤盛。汇集诸家评注的合刻本,又称汇注本、汇评本。

  足本、节本 内容完整的刻本称为足本,又称全本。书坊刻本多喜于书名前冠足本、全本字样,以示内容未经删削。经删节的刻本称节本,多出自历代书坊刻印,有意节取原著,以求速成图利。节本和藏书家所称“残本”意义不同。

  选本 汇选一人或多人同类作品的刻本。选本多见于集部诗文、子部医学等类著作。有价值的选本,往往保留了已经缺佚的著作。

  藏经本 历代佛家经典的合刻本。又指《大藏经》中的单种佛经。佛家经典合刻,始于北宋《开宝藏》,历宋元明清,各代均曾辑刻,卷帙浩瀚,工程巨大,影响深远。

  道藏本 历代道家经典的合刻本。又指《道藏》中的单种著作。道家经典合刻,始于北宋《万寿道藏》,金、蒙古时期续修。现存传本,有明刻的《正统道藏》和《万历续道藏》。

  三、以刊刻时代区分的版本

  唐五代刻本 唐代中晚期至五代时期的刻本。唐代中晚期雕版印刷术已在民间流行,印刷品流传至今的有咸通九年(868)所刻的《金刚经》。五代时期据《开成石经》所刻的《十二经》,是最早刻印的儒家经典,标志着刻书事业由民间发展至官办。

  北宋刻本 北宋官方刻书事业兴盛,国子监重刻、新刻了大量经典注疏和其他书籍,并准许民间据监本刻书,刻书中心在四川、浙江等地。现存北宋刻本, 有《开宝藏》残卷,钱俶刻《陀罗尼经》,十行本《史记》、《汉书》,十四行本《新唐书》等。

  南宋刻本 南宋时官、私、坊刻书活动均极盛行,刻书事业遍及四川、浙江、福建地区,其中尤以杭州为中心的浙江和邻近地区刻书数量最多、质量最优。现存宋代刻本,大多为南宋刻本。刻本多用蝴蝶装。

  辽刻本 辽代 (9~11世纪)河北、山西地区的刻本。辽刻本字体版式均受北宋刻本影响,《契丹藏》的刊刻和《开宝藏》几乎同时,官、私、坊刻均已存在。辽刻本因契丹书禁甚严,较少流传,现存有1974年发现的《契丹藏》经卷等60余件印刷品。

  金刻本 金代(12~13世纪)北方地区的刻本。金刻本在版式、字体、纸张、装订等方面都接近北宋监刻本,刻书活动以平阳府(今山西临汾地区)为中心,设有经籍所刻印经籍。现存金刻本中官、私、坊刻本均有, 以《赵城藏》最为著名。

  蒙古刻本 元朝立国以前在平阳的刻本。元朝统一中国以前,太宗八年(1236)即袭金遗制在平阳设经籍所,主持刻印经史著作。现存蒙古平阳刻本有《玄都宝藏》残卷、张存惠晦明轩刻《本草》、《资治通鉴》等。

  元刻本 元代北方刻书中心在山西临汾,承金平水刻本风格;南方则以浙江、福建地区刻书最多,其中官刻集中在浙江和邻近地区,坊刻集中在福建地区。元代刻本风格袭宋,但版式字体发生变化,出现木活字印刷和套印技术,装订改为包背装。现存元代刻本数量超过宋刻本。

  明刻本 明代公私藏书和刻书事业较宋元时更发达,刻书活动遍及全国,刻书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数量远逾宋元刻本。按时代可分 3个时期:①明前期刻本。以官刻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刻本,继承元浙刻本风格,字体学赵孟頫或姜立纲体,字大行疏,常加圈点,版心刻双鱼尾、大黑口,后世称为“黑口白棉纸明初本”。②明中期刻本。以苏州地区的私家刻书为代表。这一时期的刻书由于大量翻刻、仿刻宋元本,版刻风格急剧变化,自正德经嘉靖至隆庆年间,刻书均仿南宋浙刻本的版式字体,出现方整规范、起落顿挫有棱角的仿宋字体,成为著名的“嘉靖本”特征,对各地官、私、坊刻本产生影响。③明后期刻本。以万历年间的私、坊刻为代表。这一时期由于大量文人学者和商人加入刻书队伍,刻书投资和规模激增,形成出版高潮。嘉靖本的仿宋字体,万历年间变为笔画横平竖直、更为规整的长方或扁方体字,成为“万历本”的特征。万历本的版心下方多刻有斋室名,卷端增加校刻人姓名,书首题有书名、作者、出版(藏版)者的内封页取代了传统的书牌,装订均改为线装,这些形式一直影响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刻书业。

  清刻本 清代是封建社会图书事业发展盛期,官、私、坊刻书规模空前,内容无所不包,现存古籍大部分为清刻本。清刻本可分 3个时期:①清前期刻本。以顺治至雍正年间的内府刻本为代表。清初内府刻本字体分硬体和软体两种, 尤以软体字刻本点画柔美, 写刻精雅,加以纸墨装订均尽善尽美,为世称道。②清中期刻本。以乾嘉时期学者的校刻本为代表。乾嘉学者长于考证经史,精通小学,注重校勘,热心辑佚的学风,使这一时期的官私刻本均以校刻精审著称。刻本除方体字以外,影摹宋元善本的精刻本也大量出现,被人誉为“清朝宋本”。③清后期刻本。以同治、光绪年间的官书局刻本为代表。官书局刻书因资金较丰裕,主持人多饱学之士,底本选择审慎,校刻认真,刻书多而切合实用,影响极大。官书局刻本以外,以《古逸丛书》为代表的覆宋元刻本风气又抬头,所刻质量胜过前代。

  民国刻本 中华民国时期的刻本。这一时期的`刻本,以大量具有学术价值的稿本、善本被传刻为特色。由于西方影印、铅印技术的传入和应用,传统的雕版印刷活动至抗日战争前逐渐停歇。

  四、以刊刻地域区分的版本

  浙刻本 宋元时代浙江和受浙江影响的邻近地区的刻本。由于经济文化发达,浙江地区刻本的数量和质量,在宋元时代居全国前列。分北宋浙刻本、南宋浙刻本和元浙刻本。

  蜀刻本 宋代四川成都、眉山地区的刻本。唐五代时期四川因未受战争影响,社会生活安定,刻书事业较中原发达。北宋初年刊刻《开宝藏》,即在成都进行;南宋时四川刻书中心由成都移至眉山地区。今存蜀刻本有大字、小字两种,版式纸张均和浙刻本相近。四川刻书活动至宋末由于战争破坏逐渐结束。刻本分为北宋蜀刻本和南宋蜀刻本。

  建刻本 宋元明三代福建建阳地区的刻本。又称闽本。建阳地处闽北山区,盛产竹木,造纸业发达,又因临近刻书技术先进的江浙地区,因而刻工云集,书坊林立,刻书活动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刻本分北宋建刻本、南宋建刻本、元建刻本和明建刻本。

  平水刻本 金元时代山西平阳地区的刻本。平阳府临汾县境内有平水流经,因别称平水。平水地区在金元时均由官方设立刻书机构,为北方刻书的中心。其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当地盛产质地坚韧的纸张,具有印书条件;加以宋金对峙期间,平阳未遭破坏,北宋亡后,由开封迁去大量刻工和书坊。刻本分金平水刻本、蒙古平水刻本和元平水刻本。

  五、以刊刻者区分的版本

  官刻本 历代官方主持刻印的古籍。官方刻本以国子监刻书为中心,旁及中央和各地官府。官刻本由于人力、物力优裕,主持人文化素养较高,通常都字迹疏朗,版式宽大,校勘认真,印刷和纸墨也讲究质量,反映了各代的文化学术和工艺水平。历代著名的官刻本有:①国子监本。历代国子监的刻本,简称监本。国子监为封建时代最高学府,代表官方整理刻印书籍,颁至各地政府和学校,同时部分售卖,流传所及,促进了各地刻书活动的发展。②茶盐司本。南宋时各地茶盐司的刻本。现存最早的《周易》、《尚书》、《周礼》的经文和注疏合刻本,即南宋两浙东路茶盐司所刻。③公使库本。宋代各地政府中公使库的刻本。公使库为地方负责招待往来官员的机构,经费有余,多用于刻书,所刻书有时注明为公使库刻印,因而得名。④书院本。宋元时代各地书院的刻本。宋元时代书院因有学田收入作刻书经费,主持书院者又多为博学之士,因而刻书风气很盛。书版刻成后存于书院,便于保存和重印,刻本流传较广。⑤兴文署本。元代中央刻书机构兴文署的刻本。现存元刻本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即据原兴文署刻本重刻。⑥经厂本。明代宫廷刻书机构经厂的刻本。经厂刻本行格疏朗,字大悦目,文多断句,白棉纸精印,自明初至明未沿袭不变,影响直至清初宫廷刻书。⑦内府本。清代皇家内府的刻本。康熙至乾隆时代,内府编纂了大量官书,并订定不少前朝古籍,冠以“御纂”、“钦定”等名义刻印流行,校刻精良,纸墨装订考究,代表清代官刻的最高水平。清昭梿《啸亭续录》中载内府刻书目一卷,记载了嘉庆以前内府编刻的书籍。⑧武英殿本。清代宫廷刻书机构武英殿的刻本。简称殿本、殿版。武英殿编纂刻印的官书和历代典籍,数量和质量都远胜于宋元明三朝官刻书籍,形式也各体俱备:墨印本以外,有朱墨、 3色、4色、5色套印本;刻本以外,有铜活字、木活字印本;宋体、软体字以外,又有篆文、满文、满汉合璧本等。⑨扬州诗局本。清代扬州诗局的刻本。简称诗局本。康熙年间编纂《全唐诗》成,命曹寅在扬州设全唐诗局完成写刻,运回武英殿印行。诗局以端秀的软体字写刻《全唐诗》外,又为内府刻书多种,字迹精美,一丝不苟,用开化纸印刷,为康熙写刻本的出色代表。⑩书局本。清代后期各省官书局的刻本。同治、光绪年间,自曾国藩设金陵官书局始,各省先后设立书局大量刻印古籍,使清代官刻由宫廷转向地方,影响极大。著名官书局刻本,有金陵、江苏、淮南、浙江、湖北崇文等 5局合刻《二十四史》,浙江书局刻《二十二子》、《九通》,广雅书局刻《广雅丛书》等。

  私刻本 历代私家主持刻印的古籍,又称家刻本。五代孟蜀时毋昭裔刻《文选》、《初学记》等,是最早的私刻本,此后历代私家刻本层出不穷。私刻本不以赢利为目的,旨在传世,重视质量,校刻精严,历代著名的私刻本有:①家塾本。历代私人家塾的刻本,又称私塾本、书塾本。宋元时代的家塾本有转为作坊经营的倾向,明清时代家塾本更多以私家斋室为名称。②世堂本。南宋末廖莹中家塾世堂的刻本。所刻“世堂韩柳集”为宋代私刻本的代表。③相台本。元初相台岳氏荆溪(宜兴)家塾的刻本。岳氏曾据廖莹中世堂本重刻诸子和《九经三传沿革例》等书。④书帕本。明代各地官员在任时的刻本。当时各地官员任满回京,或因公出使还朝,需将采集或自刻的书籍呈送官署和同僚,由于常以一书一帕为赠,故称书帕本。⑤藩府本。明代各地藩王在藩府的刻本。又称藩刻本、王府本。有人认为它属于地方官刻本或介乎官私之间的刻本。⑥凌刻本、闵刻本。明末吴兴凌濛初和闵齐伋两家的刻本。 凌、闵二氏刻书以擅用套印技术著名。⑦汲古阁刻本。明末清初常熟毛晋汲古阁的刻本。又称毛刻本(见毛晋)。⑧士礼居刻本。清代中期吴县黄丕烈士礼居的刻本。以仿宋、影宋并附校勘记为特色,反映乾嘉时代x考据、校堪学风对刻书事业的影响。

  坊刻本 历代书坊主持刻印的书籍。书坊早在写本书时代即已出现,雕版印刷术兴起后随之发展,成为历代官私刻书以外图书生产的主要渠道。坊刻本具有品种多、形式新、印量大、行销广等特点,传本较多,但存在校勘不精、刻印草率、纸墨粗劣等不足。历代著名的坊刻本有:①书棚本。南宋时临安(今浙江杭州)陈氏书坊的刻本。以陈起、陈续芸父子刻书牌记上均署“临安府棚北大街睦亲坊南陈宅书籍铺刊印”得名。“临安府太庙前尹家书籍铺”、“贾官人经书铺”的刻本,也称书棚本。②麻沙本。宋元时福建建阳麻沙镇书坊的刻本。麻沙镇以世代从事刻书业闻名,刻本在宋元时流行四方,影响很广。③富春堂本。明代金陵(今江苏南京)书坊唐氏富春堂的刻本。明代中后期大批湖州和徽州籍刻工寓舍金陵,坊刻极盛,唐氏富春堂、文林阁、广庆堂等尤以刻印插图本的戏曲小说著称,传本极受戏曲小说学者重视。④扫叶山房本。清代苏州书坊席氏扫叶山房的刻本。扫叶山房刻书始于明末,取“校书如扫落叶”之意为坊名,刻印各类书籍多达数百种,尤其注重刻印民间所需的经史读本、启蒙读物和小说类书等,印刷多而流传广,以价廉易得为特色。清末至民国年间,扫叶山房又以铅印、石印方法出版了大量通俗读物,行销南北。

  六、以印本早晚区分的版本

  初印本 刻版完成后最初的印本。多选用佳纸良墨印刷,字迹清晰,点画完整,印本有时还留有墨钉和校改字样。印本分为蓝印本、红印本、绿印本等。

  精印本 用优质的纸墨印刷的刻本。精印本多为初印本,刻书人通常留作自藏或赠人。

  后印本 印刷时期较晚的刻本。因版片屡经刷印或长期搁置,版面出现裂痕,边框变形,字迹模糊,墨色暗淡。书版已经易主的后印本,牌记和版心等处或有剜改痕迹。

  汇印本 汇集不同版片印成的刻本。又称配印本。多汇集不同时、地的书版重印而成,各书版式字体互不相同,通常也无目录、序跋和牌记可寻,与丛书本有所不同。

  七、以版框和字体区分的版本类型

  巾箱本 版框狭小的刻本。又称袖珍本。早在写本流行的南北朝时,即有“巾箱五经”出现,后世因而袭称。清武英殿刻《古香斋十种》,为著名巾箱本。清末又有利用摄印技术缩印的巾箱本流行。

  两截版、三截版 版框分为两截或三截的刻本。明清时代坊刻的戏曲小说等通俗读物,常将版框分为两截或三截,上图下文,或加评语,以增趣味。

  无格本 版框内无行线的刻本。又称素纸刻本。

  大字本 用大字写版的刻本。明清时代的刻本,通常每半叶10行左右,每行20字左右。大字本则每半叶仅7~9行,每行14、15字。字大墨浓,极为醒目。

  小字本 用小字写版的刻本。大字本和小字本均始见于宋刻本。宋刻小字本多属篇幅较长的著作,每半叶印14或15行,每行有25字左右。细行密字,写刻精致,为后世所重视。

  古体字本 用篆、隶字体写版的刻本。

  满汉合璧本 清代内府用满、汉两种文字写版的刻本。

  写刻本 用楷体字写版的刻本。明代中期以前刻书均用楷体,字体受各代书法风气影响,如曾流行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等字体。①仿宋体刻本。明代正德、嘉靖年间仿南宋浙刻欧体字的刻本。自嘉靖仿宋体开始,明代刻书字体渐向方体字过渡。②软体字刻本。清代前期用楷体字写版的刻本。又称康熙写刻本。康熙时盛行以学晋唐小楷的字体刻书,官方称之为软体字。著名的“林佶四写”等为软体字刻本的代表作。

  方体字刻本 明末以来用方体字写版的刻本。万历年间,刻工改造嘉靖仿宋字体,采用横轻竖重、笔画规范的方体字刻书,成为万历本的特色。万历刻本的方体字,发展至清代为官、私、坊刻普遍使用,官方称之为宋字。因为笔形板滞,又被称为匠体字。

  八、采用特殊印刷方法的刻本

  套印本 用两种以上的色彩分版印刷而成的本子。按所用颜色有朱墨(二色)套印本、三色套印本、四色套印本、五色套印本、六色套印本等。

  饾版、拱花 用分版套印和凹凸版压印的刻本。早期彩色版画,用单版涂色一次印成,至明代发展分版分色的套印法,因版小而多,称为饾版。拱花则用凹凸两版嵌合压印,使纸面拱起产生立体感。用饾版和拱花技术印制的版画,是明代版刻艺术的精品。

  附有插图的刻本的类型 附有图版或以图版为主的刻本。通常称为插图本。雕版印刷初期所刻经卷,即已出现宗教插图。经宋元时代发展,插图本至明清时蔚为风气。

  纂图本 宋元以来附有插图的刻本。又称出像本、出相本、绣像本。多见于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读物。

  全相本 宋元以来通俗读物中每页都附有插图的刻本。又称全像本。坊刻全相本插图或不齐全,绘刻也较朴拙。

  画谱本 以图版为主的刻本。又称图谱本。

  笺谱本 用饾版和拱花技术刻印的笺本。

  九、以纸张和装订形式区分的刻本

  各种纸印本 包括藏经纸印本、麻纸印本、麻沙纸印本、茧纸印本、棉纸印本、竹纸印本、太史连纸印本、连史纸印本、毛边纸印本、毛太纸印本、开化纸印本、开化榜纸印本、宣纸印本、棉连纸印本、高丽纸印本、美浓纸印本、公文纸印本等(见纸质文献)。

  各类装订本 包括经折装本、龙鳞装本、蝴蝶装本、包背装本、线装本、毛装 本、镶衬本、裱搨本等(见中国古籍形制)。

  • 相关推荐

【古籍的印刷工艺版本】相关文章:

古籍版本小知识04-21

中国经典古籍02-01

印刷协议书通用版本09-06

善本古籍常识10-28

古籍的版式知识09-30

古籍的版式常识11-30

经典古籍《鬼谷子》11-01

音乐鉴赏古籍11-26

雨过山村古籍07-28

古籍用纸的主要类别09-06